揠苗助长扩写作文
揠苗助长扩写作文
揠苗助长扩写作文一:
宋国有个农夫,是个急性子,他种了一大块地,经常去田里干活,巴望着禾苗长得快一些,他一天又一天的去田边看,觉得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心里非常焦急。
他在家里走来走去,想:怎样才能让禾苗在最短时间长高呢?绞尽脑汁想遍了所有的办法都觉得不好。一天,他灵机一动,想出来了一个好主意,就兴冲冲的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他看到拔过的禾苗都张高一截,越拔越高兴,尽管累得满头大汗,也不肯休息一下,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干得他筋疲力尽总算干完了,才乐呵呵的回到家里。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不过力气没有白费,咱们家的禾苗棵棵都长高了一大截,我们家一定能早点收获粮食。”
他的儿子很纳闷,心里想:老爷子究竟有什么高招啊?可以让禾苗很快长高,明天我一定要去田里看个究竟。第二天,儿子来到田里一看,原来绿油油的禾苗现在都无精打采的枯萎了。看到这个情景,儿子急忙跑回家里告诉他爸爸说:“爸爸,你怎么搞的呢?咱家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农夫听了不相信,说:“你不要瞎说,我昨天明明看见都长了一大截。”儿子说:“你现在快去田里看看吧!”
农夫赶忙来到田里,果然看见禾苗都横七竖八的倒在地里,他急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呆呆地说:“怎么会这样呢?”目光里一点表情也没有,他儿子说:“你把禾苗的根从土壤里拔起,这样根就不能再吸收水分和营养,不枯死才怪呢!”农夫快要哭了,他说:“禾苗都枯死了,收不下粮食,我们全家可吃什么啊?”
揠苗助长扩写作文二: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急性子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可他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似的,急得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寻思着:怎样才能让禾苗长得又快又好呢?
一天,他灵机一动,赶忙跑进田里,把禾苗一棵棵使劲往上拔。他一边拔,一边对禾苗说:“幺儿乖,快点长,长了我好发大财!”他越拔越有劲,仿佛看到了堆得像山一样高的粮食,全家人都乐呵呵的,他心里美滋滋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直到黄昏时,他才把禾苗拔完。累得他腰酸背痛腿抽筋儿。一回到家里遍倒头就睡。
第二天,他儿子问道:“爸,您昨天去干啥了?”“哈哈……昨天可把老子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不信,你就陪老子到地里去看一看吧!”农夫得意洋洋地说。于是农夫带着儿子跑到田里一看,他的儿子立时懵了,禾苗都快枯萎了。儿子伤心地说:“爸,您是不是傻了?这也想得出来?哎,明年再种吧!”听完儿子的话,农夫立刻放声大哭,后悔自己昨天的所作所为,可世上哪儿有后悔药卖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如果破坏了它的生长规律,就会适得其反。
揠苗助长扩写作文三:
宋国有个农夫,靠庄稼为生,每天必须去田里劳作。
有一天,农夫照常上地里去劳作,勤勤恳恳,火红的太阳高高悬挂在上空,得意地炙烤着大地,又没东西遮阳。农夫又热又累,调皮的汗珠一个个地向下滚,全身都湿透了,农夫就坐在田埂上休息:我的禾苗怎么就不往高长?他急得抓耳挠骚,左思右想,可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突然,他想到了:如果我把禾苗拔高……嘻嘻嘻,我真是太聪明了!于是,他高兴地弯下腰,将禾苗全都拔高了,还边拔边说:“庄稼苗呀庄稼苗,你知道我有多辛苦吗?为了你的`成长,我浇水,我施肥,你总是不长,我要把你拔高,叫你不长!哼!”拔完后,他气喘嘘嘘地跑回了家,对着家人说:“好消息,今天虽然累坏了我,但是我却帮庄稼苗长高了。”妻子听后问:“那你是怎么帮他长高的啊?”他回答:“拔苗。”“啊?”他儿子说:“爸,看你做了什么傻事!”然后急急忙忙跑到地里,禾苗全都枯死了,儿子伤心的回到家,说:“死了,完了!”农夫一想才知道自己做了傻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客观事物都有他自己的发展规律,光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的道理。
拔苗助长是贬义词,指把苗拔起来帮他长高的意思。它是用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失败。它同欲速不达相近,与因势利导相反。因此,我们在学习上,可千万不能学那位农夫哟,万万不可急于求成,要实事求是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