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许绾的智慧
古代寓言故事:许绾的智慧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寓言故事吧,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你知道经典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寓言故事:许绾的智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寓言故事:许绾的智慧
魏王决定建造一座很高很高的台阁,它的高度恰好是天与地之间距离的一半,并将这座高台起名叫“中天台”。很多人知道魏王这个决定后,都觉得很荒唐,于是纷纷前来劝阻魏王。魏王感到非常生气,他传下命令说:“谁要再来反对我的决定,一律杀头!”这样,大家都不敢再说什么了,只是在心里着急。
一天,有个叫许绾的人背着筐,拿着铁鍬到王宫来求见魏王。他对魏王说:“听说大王要建一座‘中天台’,我愿前来助大王一臂之力。”
见到这个前来帮助建造高台的第一人,魏王感到很高兴。魏王问他:“你有什么力量能够帮助我呢?”
许绾说:“我没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我只是能帮助大王您商量建台的计划。”
魏王连忙高兴地问他说:“你有什么高见?快讲来我听。”
许绾不慌不忙地说:“大王您在建造高台之前,先得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魏王很不理解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许绾说:“请大王听我分析。我听说天地间相距15000里,中天台的高度是它的一半,那就是7500里,要建7500里高的台,那么台基就得方圆8000里。现在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也远远不够做台基的。古时尧、舜建立的诸侯国,土地一共才方圆5000里。大王要建中天台,首先就得出兵讨伐各诸侯国,将各诸侯国的土地全部占领。这还不够,还得再去攻打四面边远的国家,得到方圆8000里的土地之后,才算凑齐了做台基的土地。另外,造台所需的材料、人力,造台的人需要吃的粮食,这些都要以亿万为单位才能计算;同时,在方圆8000里以外的土地上,才能种庄稼,要供应数目庞大的建台人吃饭,不知道还得要多大的土地才够用呢。所有这些,都必须先准备好了,才能动工造高台。所以,您应该先去大规模地打仗。”
许绾说到这里,魏王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魏王当然是放弃了造中天台的想法。
许绾劝说魏王,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使魏王明白自己所要建的“中天台”只不过是毫无客观基础的盲目蛮干,它当然不可能实现。
许绾的故事
在古时候,魏王计划建造一座名为“中天台”的高台,并下令任何反对他这一决定的人都会被处死。这使得所有的人都感到害怕,不敢出声反对,只能在心中默默焦虑。
然而,这时一个名叫许绾的人出现了。他背着筐,拿着铁鍬来到王宫,主动提出愿意帮助魏王建造这座高台。魏王见到有人愿意支持他的计划,非常高兴,并询问许绾能为他提供什么帮助。许绾谦虚地表示,他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但可以为魏王出谋划策。
魏王于是问许绾有何高见。许绾平静地回答说,魏王在建造高台之前,应该先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魏王听后感到十分不解,询问许绾这是什么意思。
许绾开始解释他的想法。他提到,天地间相距15000里,而中天台的高度计划是天地距离的一半,即7500里。如果要建造这样高的台,那么台基的方圆就需要达到8000里。然而,即使拿出魏王的全部土地,也远远不足以作为台基。因此,魏王需要先发动战争,占领更多的土地,才能满足建造高台的需求。
许绾的这番话让魏王目瞪口呆,他无法反驳这个事实,也明白了建造高台的不切实际。于是,魏王决定放弃建造中天台的计划。
这个故事展示了许绾的智慧和策略。他并没有直接反对魏王的计划,而是通过提出一个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无法实现的条件,让魏王自己意识到计划的不可行性,从而达到了阻止建造高台的目的。这也体现了许绾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的高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