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元宵节高中作文汇总5篇

发布者:湖光山色 时间:2025-4-5 00:23

【推荐】元宵节高中作文汇总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元宵节高中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元宵节高中作文汇总5篇

元宵节高中作文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老妈和我照例吃完饭后,就去市民广场看灯会。

到了广场,哇!人山人海,来看灯会的人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有。四周挂满了各色各样、形态各异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我可开心了!广场上的人们都兴高采烈得有说有笑,整个广场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很快,灯会马上就要开始了,灯塔上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真美啊!突然,有许多人都开始放霓红灯了,我当然也不甘落后,老妈给我买了一个霓虹灯,给我点着了火,然后把霓虹灯交给了我,说:“你来放吧,还要许个愿哦!”我双手抓着霓虹灯,闭上双眼,许下了我的愿望,然后我松开双手,连忙抬头往上看,哇!霓虹灯缓缓地升上了天空,我喃喃自语:“霓虹灯,啊,霓虹灯,你一定要把我的愿望送给上帝哦!要他帮我实现愿望吧!”我仰着头,心里满怀兴奋。一大片天空全是霓虹灯,可真美啊!就像一颗颗小星星越来越小,空中的霓虹灯汇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美景,真是让人应接不暇。我不禁喜悦得一蹦三尺高,“哇!真美啊!”

放完霓虹灯后,马上又要放烟花了,我最喜欢看烟花了。我迫不及待地去买来烟花,和大家一起放,小朋友很多,可好玩了!随着一声声“嗖嗖嗖”烟花都飞上了天,

在空中绽开了笑脸,就像一朵朵菊花在空中绽开,突然我又看见什么东西从天而降,我仔细一看,哇!原来是烟花如同仙女散花,真美啊!

看完灯会,又放烟花,今天可玩得真爽啊!我真喜欢元宵节的夜晚!

元宵节高中作文 篇2

在元宵节,有些人吃汤圆,有些人元宵看文艺节目,还有些人元宵放鞭炮,而我元宵回老家梅县看烧“火龙”。

元宵晚上,我和表姐表哥去一个山上看烧“火龙”。路上,可多人啦!简直车水马龙,非常拥挤,男女老少都是赶去看烧“火龙”的。你瞧,仰望漆黑的天空,上面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可能连月亮姐姐也想出来凑热闹吧!一个个孔明灯徐徐升起,犹如一颗颗金光闪闪的星星,将夜空装点得闪闪烁烁。

我们来到山坡上找个好位置坐了下来。终于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首先是一条硕大的巨“龙”清楚地映入眼里,“龙”身上围绕着螺旋形金粉烟花,真是活灵活现啊!“龙”的眼睛甚至会闪耀,火眼金精,太威武了,把中国人气魄雄伟的品质展示得淋漓尽致。如果你仔细观察一定发现舞龙的人全没穿上衣的,这为什么呢?原来烧龙时,火花会掉在舞龙人身上起水泡,谁的水泡最多,表示谁今年的运气最好,攒的钱最多。

哇,引龙的领头人,居然高举几串红灯笼,这灯笼一串串似的,像似一串串的冰糖葫芦,非常特别!高举着的虾兵蟹将也出来啦!件件引龙的工具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格外有趣。除了烧“火龙”以外,还有烧“鲤鱼”、“孔雀”……,造型也挺精致美丽。

接着“噼哩拍啦”的响声传到我的耳边,原来“龙”的身上发出了许多束烟花打向半空,美轮美奂,霎时间,夜空中百花齐放:有的`像火红的英雄花、有的像黄澄澄的菊花、还有的像粉红的荷花……在这璨灿之夜,一边放烟花,一边烧火龙,你看!龙的全身像洒上的金灿灿的金粉,夺目生辉。

这时人声鼎沸,欢喊声此起彼伏,小孩子活蹦乱跳,老人看得眉开眼笑,整个场面荡漾着喜气洋洋的气氛,令人目不转眼。

当最后一束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时,天空已经烟雾弥漫了,此时此刻,我的心情还无法平静下来,眼前出现刚才那一幕幕精彩的“画面”……今年元宵让我十分难忘啊!

元宵节高中作文 篇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的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元宵节高中作文 篇4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看烟花。

呵!看烟花的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议论,想象着美丽的烟花。仰首望天,盼望着黑夜中出现光点。“嗖”一声火苗冲天的汽笛,打破刚才的话语,火苗像彗星一样,拖着金色的小尾巴,投进黑夜的`怀抱。“轰”火苗驶出齐天大圣的“七十二变”,瞬间在空中绽开美丽的笑容。嘿!瞧,一个光彩夺目的花中皇后——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朝霞云朵还要丰富,硕大无比。它那高雅素洁的舞姿令观众们赞不绝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叫,接着,那牡丹那牡丹分散成闪烁着的小星星在空中摇摇欲坠,这个牡丹还没有谢幕,哪个紫色兰花又接踵而至。烟花们一个又一个地粉装登场,他们那优美的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连连叫好。

不过最出众的还是“流星雨”,只见火苗一飞冲天,顷刻间在空中炸开,声音如雷贯耳,炸开的流星拖着细长的尾巴四散奔逃,又飘飘然燃地落下来,拖去小尾巴,瞧!尾巴们成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随后升腾起一缕白烟,宛若春风袅袅,我的思绪飞到“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群中。夜空像是一条包罗万象的锦缎,绣上一个又一个五光十色的花卉,绚丽多彩,令大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烟花晚会结束,我仍沉浸在光彩闪耀之中,我真佩服烟花,他们一个个冲上云霄,霎时粉身碎骨,虽生命短暂,但他们为大家,做出流光异彩的光亮形象,这是多么可敬可赞的“烟花”精神啊!

元宵节高中作文 篇5

春节刚过,我们又将迎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记得小时侯的元宵节内容丰富而精彩。留恋于过年的孩子们很早就准备好了各种灯笼,天还没有黑,便点燃灯笼里红色的蜡烛,用棍子挑着满街转悠,边走边指指点点,相互评价,看谁的灯笼更大更漂亮,看谁的蜡烛燃烧的时间更长。这些高低跳跃的灯笼,远看如萤火虫发出的颤颤的亮光,缓缓拉开了晚上狂欢的序幕。

天渐渐黑了下来,各家门前的灯笼和蜡烛也次第点亮了。在蜡烛稀少的年代,我们还想出各种办法,挖出了各种形状小巧玲珑的萝卜灯,把棉花缠到木棒上,沾上猪油,制作了土蜡烛,虽然看起来有些土气,但是燃烧质量一点也不差。这种参与其中的乐趣,只有那个年代的孩子才能体会到。听大人们说为了驱邪,家里所有的地方都要用蜡烛照到。这让大家忙碌起来,我们在蒙蒙胧胧的夜晚,手持蜡烛,各处走动,连平时不常去的老屋,也因为孩子们的活动少了沉闷,多了生气。大人们则精心制作元宵,等孩子们忙完,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始热热乎乎团团圆圆吃元宵,享受彼此贴心的温暖和天伦之乐。

街上的气氛有序而浓烈。大家三三两两,提着灯笼,走街串巷,手里燃放着如线的焰火,眼睛左右观望,欣赏着各家门前各色灯火,相互交流着欢愉的趣事,有时又一溜烟不知跑到哪家,专注地看大人燃放各种烟花。十五的.夜晚,到处流动着红火,到处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现在的十五,人们自发聚在一起的活动少了,主要由部门或单位组织一些民间娱乐活动,比如踩高跷、滑旱船,还有灯会,而农村有了电灯以后,再也不用拿着蜡烛到处照明了,各种电灯把元宵节的夜晚照得更亮了,各种礼花也璀璨了皎洁的夜空,只是有时让人感觉多了美丽,少了特色和奔跑忙碌共同参与的乐趣。

过了十五,才真正感觉到年走远了。不过,我们也进入了又一个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