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曾祖父作文(通用5篇)

发布者:永爱善良小天使 时间:2025-2-24 08:44

我的曾祖父作文(通用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曾祖父作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曾祖父作文(通用5篇)

我的曾祖父作文1

有形的东西,人们容易把握;无形的事物,反而习而不察。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许多属于自己最心爱的人事物,无时无刻陪伴着我们,分享着我们的喜怒哀乐;但是,我们都没有察觉到,往往等到失去的那一刻,才忽然体会到原来这些人事物的重要性,才真正明白自己拥有的这么多。

从小,我的曾祖父就对我非常好,我常常在曾祖父身旁追逐嬉戏;而他总是从口袋里变出许多饼干糖果给我吃,像神奇的魔术师;我最喜欢他陪我一起仰望星空,跟我说每一颗星星的`传说故事,将我带入浩瀚的宇宙。

每次去探望曾祖父时,爸爸总是带着许多水果,孝敬曾祖父;但他总是当场削起水果,将去皮切好的水果递给我们,要我们趁新鲜品尝;虽然我们一再希望他自己留着慢慢品尝,但他总是笑呵呵的说:东西要和家人一起共享才好吃。

在一次的旅游中,我们和曾祖父一起去游玩,大伙儿有说有笑的;这时,因为我的脚被石头绊倒而扭伤了脚踝,不能继续行走;就在此时,曾祖父背负起我,还不时的关心我的情况。当我看着曾祖父一拐一拐的走路时,才发现原来他的脚也已经不舒服了,但他还是忍痛,不吭一声的继续背着我继续前进。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曾祖父因病去世了,当我看着曾祖父的照片,彷佛他就在我身边陪伴我。脑海中浮现出和曾祖父一起生活的那段时光。想起过去嬉戏游玩的点点滴滴,使我不禁热泪盈眶;抬头仰望天空,想起和曾祖父一起欣赏夜空的美景,现在就好像他化作天上的星星,永远在天上陪伴着我。

自从曾祖父去世后,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过去我以为理所当然拥有的人事物也会转变;原来我的身边有这么多的亲人在我身边默默的为我付出,无形的亲情是那么温暖,让我不曾感到孤单;这时,我才了解,才真正感恩:原来我拥有很多。

我的曾祖父作文2

清明节那天,天阴沉沉的,空中还不时地飘着些雨丝,我们一家要到公墓去给曾祖父扫墓。

曾祖父可疼爱我啦!记得小时候,奶奶常常带我到曾祖父家玩。曾祖父一见到我就会眯着眼笑起来,一笑起来他的假牙就会掉下来,我就会乐得哈哈大笑。曾祖父还经常给我冰糖吃。有一次,我缠着他给我冰糖时,曾祖父错把明矾当做冰糖塞给了我,害得我回家不停地喝水,到第二天嘴巴还有点咸呢!

有一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样,和奶奶到曾祖父家,一进门就看见曾祖父一只手里拿着一个包子,另一只手里拿着一个生大蒜,还连根带叶呢!我奇怪地问道:“曾祖父,你吃的是什么呀?”他笑了笑,继续吃着。看他津津有味地嚼着,心想这一定是什么好吃的。于是我也吵着要吃,曾祖父拗不过我,掰给我一片大蒜。呀,真难吃!我连忙吐了出来。都什么年代了,曾祖父还这么节俭,更何况曾祖父的经济状况也不差。而我们每天都大鱼大肉,吃饱了,剩下一大部分,那就是“垃圾桶的干活”,想到这里,心里真是太难为情了!

曾祖父90大寿那年,我们全家都去给曾祖父祝寿。一进门就看见曾祖父拿着放大镜在看一本厚厚的医书,桌上还摆着一叠报纸,我好奇极了,也拿起一本医书翻阅起来。可我那时连读一句简单的句子都还不通顺,就更不用说看报纸和医书,翻了几下也就没趣地把书合上了。我真佩服曾祖父,因为曾祖父都这么大把年纪还看书,如果像别人的话早就去享清福了,而且整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听妈妈说,曾祖父天天用放大镜把那些医书中的.重要内容都一本一本地抄起来,整整有五本呢!我觉得,曾祖父要是去当医生,一定是一位很好的医生。

我最佩服的是曾祖父的字,因为曾祖父根本就没学过书法,只是天天在那儿练,十年如一日才练成的。他抄写下来的那些厚厚的医书,字可漂亮了,遒劲有力,都能跟柳公权相比了。在曾祖父的影响下,我爸爸的字写得也很好看,不但如此,他也爱学习,和曾祖父一模一样。我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学习学好,长大为家人争光、为国家效力。

想着想着,已经走到山上了。可是我和哥哥怎么也找不到曾祖父的坟墓,我们急了,曾祖父的坟呢?奶奶笑着指给我们看,说:“瞧,就在那棵高大的树旁!”我们高兴地跑过去,就像见到了曾祖父一样喜悦。我和哥哥慢慢地扫去旁边的枯枝败叶,又拔去长在坟上的野草,接着我们就献上一束洁白的花。此时我真觉得曾祖父就在我们的身边,离得好近好近,好像正对着我们笑呢!

我真怀念我的曾祖父啊!怀念曾祖父给我的冰糖;怀念曾祖父的字;怀念曾祖父和蔼可亲的面容……

我的曾祖父作文3

也许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敬佩的人,而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曾祖父。

曾祖父已是年过九旬的人了,身体仍旧硬朗,曾祖父不用拐杖,倔强的说:“我的手脚还利索,用不着那玩意。”有时我甚至觉得他有些孩子气。曾祖父头发早已花白,大大小小的皱纹交织着,眼窝有些内陷,他喜欢背着手,在外面一晃悠就是一上午。

曾祖父是退伍军人,参加过革命战争,曾祖父也没读过多少书,却总喜欢拿着报纸看。戴着老花镜,看不清时眼就眯起来,样子十分有趣。曾祖父早已退休,因为是革命军人,政府会给津贴,政府曾经许诺给曾祖父提供好的住所,曾祖父拒绝了,他说;“我从哪生就从哪亡。”曾祖父终究没同意搬到大房子里住。以前我有些奇怪,但我如今已懂得曾祖父那句话所蕴含的道理。那不仅仅是一个决定,还是一种对家乡的眷恋。

我和曾祖父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只在过年过节会回去看他,关于他的事很多都是从爷爷口中得知的,但有一件事,我却是亲身经历,至今难忘。去年寒假,我们和往年一样去看访曾祖父祖母,天气很冷,屋里也没安暖气,空调却是有的,但上面落满了灰尘,仿佛很久都没用过。曾祖父见我们来了,抖了抖遥控器上的灰,把空调开到了最暖,我的心也立刻暖起来。曾祖父的生活很宽裕,但他却什么也不肯用,我的心又再次被这个九旬的老人感动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追求名利和地位,只求安享晚年,他不求有多大的住所,只图一个温暖的家。

曾祖父就像一本书,需要我一生去阅读。

我的曾祖父作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我清明节回家扫墓时都会想起这句是和爸爸讲的那个故事。

去年,回老家扫墓时,我在一座坟墓上的人的照片面目十分可憎——脸上一条刀疤,两只手都断了。看到此人后,我问爸爸他是谁?爸爸坏着悲痛的心情告诉我,他是我的曾祖父!

我惊呆了,我的曾祖父怎么像个大坏蛋呀!爸爸见我一脸疑惑便说了一个故事:在爷爷3岁的时候,十分调皮,他总是喜欢拿着竹棍装大侠。可是因为一次事件,让曾祖父背负了没手的命运。那天,曾祖父背着爷爷到集市上买东西。集市上爷爷摆弄着他的棍子。可是一个不小心打到了地主的儿子,他很生气,便一个耳光打在了爷爷的身上,爷爷当然不服,一棍子戳破了他的眼睛。在地主儿子逃亡之际曾祖父见情势不妙,也带着妻子儿子溜了。

地主得知后就带人上去追。八头牛始终跑不过四匹马,爷爷终究还是被追上了。那地主一上来就给爷爷一刀,幸亏曾祖父挡下了,可在他脸上却留下了一条刀疤。那地主还是不服气,他跟曾祖父说:“我一定要他的手来祭我儿子的眼!!”曾祖父听了,怀着牺牲的.心态说:“既然你执意要砍那我就替他来吧!”“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动手!”地主冷笑了一声……那次事件过了以后,曾祖父天天望着窗户,还流着眼泪。最后曾祖父把眼睛都哭瞎了,但他依然在伤心……听完这故事后我倍感内疚,想到自己刚才那样对曾祖父,心酸的液体又涌到眼眶里……

一年又过去了,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再度出现在曾祖父面前……

我的曾祖父作文5

能记得曾祖父的人实在不多,即便记得人也难以记得名字。那时代,叫长辈名字是极为大不敬的。翻开段氏家谱,查找半天,才找见曾祖父的名字。段景明,1890年光绪十五年生,1976年卒,享年85岁。

我是家中长子,也许就是长子只顾罢。曾祖父对我特别的好,听母亲讲,我出生后,给我起名字很是费了很大周折,按说作为曾祖父下面还有我的爷爷和父亲,差了好几辈,本不该让他操心的,却积极踊跃给我参谋。因读过几年私塾,有点文化,遂摇头晃脑推理道:“唔唔,这孩子是我的第一个重孙子,是我家的根,应该叫段根才好!”爷爷没读过什么书,随口嗯嗯说不错。其时,父亲正在学校当老师,一听长辈言,如雷贯耳,急忙叫我曾祖父几声爷爷,道:“爷爷呀,不对呀,按说您这个‘根’字本没错,但与咱家这个姓连起来叫就有很大的问题了?”板着指头说:“段根段根,岂不断了段家的根么?”曾祖父一听,脸色煞白,“哎呀,我咋没想这么多呢,不好不好!”有点尴尬,就在院里转,转来转去出了大门。门口正好有一颗松树,曾祖父见了,豁然开朗,指着松树道:“松树松树,松树的年龄虽不是最长,用在人身上也足够了。就叫松龄吧。”爷爷虽没念过什么书,却也听过“松龄”这个名字,皱眉道:“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哪里听过。”父亲接话茬道:“清朝就有个蒲松龄,喜欢讲鬼故事。”曾祖父摆手道:“唉,鬼故事就鬼故事吧,这个名字好,就叫松龄了。”

我三岁时还不会说话,只会咿咿呀呀哼哼呵呵,父亲说坏了坏了,一般小孩子一岁多就会哼哈,这孩子是咋了,三岁还不会说话?莫不是一个哑巴不成。曾祖父和我父亲住在一个大院里,听父亲说,急跑过来一把抱着我,撅着白胡子上下打量,皱眉道:“难道老天会给段家一个哑巴?”本不信佛的曾祖父,竟去庙里烧了香磕了头,嘴里不知念了些什么,回来高兴对我父亲说:“我给老奶奶烧香了,说不会是哑巴。”我母亲听了,在旁吓得一身冷汗,道:“爷爷,你不要吓我们呀!哪有什么神啊鬼啊的!”曾祖父瞥一眼我母亲说:“小孩子家,懂个什么?”摇着烟袋杆慢悠悠地踱步走了。他连续去了大庙烧了几天香,回来对我父亲说:“都说聋哑聋哑,要是哑巴,松龄肯定耳朵也听不见。”我母亲一听,就要在我耳边大喊,曾祖父一瞪眼说:“你别吓着他!”当时,村上已经安装有线广播,有线广播就是在家里窗户上装一个喇叭,乡政府通过有线将广播声音传递到喇叭上,有通知、新闻、戏曲等等。那年代,能装上一个有线喇叭也是值得炫耀的事哩。父亲一仰脸,看见有线喇叭,嘴上兴奋说:“有了有了,等快晌午广播时,让他听听!”曾祖父和祖父、父亲三代人蹲在喇叭前等待广播。那时候曾祖母早不在世,我奶奶还在,见三个男人抱着一个孩子蹲在窗户下愣愣怔怔不知要干啥,好奇地问:“你们这是干甚哩?”我父亲正想作答,突然听见喇叭有了声音,急忙抱起,把我举过头顶靠近喇叭又放下,举起又放下,如此往复几次,高兴道:“他能听得见,他能听得见!不是哑巴,不是哑巴!”曾祖父高兴地说:“那就好!那就好!”见父亲还在头顶举着我,喝道:“赶紧放下来吧,别失手掉在地上就麻烦了!”

等我慢慢长大了,我才知道眼前这个白胡子慈眉善目的老者是我的曾祖父,我叫他老爷。我的爷爷不怎么待见我,原因未知,老爷却特别喜欢我。那时候我特别能流鼻涕,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到了十几岁还没改掉这个毛病。那时候也没什么毛巾,有了鼻涕,用棉袖一擦了事。左一擦右一擦,擦得两只袖子明晃晃的。老爷不嫌弃我,只要有空就会抱我。那个年代,老百姓比较贫困,老爷因养了蜜蜂,又是一个人生活,生活质量还行,隔三差五就能吃上一顿面条,做面条时肯定会给我留着几筷子。饭好了,端着碗,用筷子挑着面叫我:“松龄,快来!”弟弟腿快先拿碗跑了过去,老爷根本不瞧他,只等我到了,才将那一筷子面挑给我。母亲看到此景,就虎着脸对我的弟弟妹妹说:“你们就别去了,去了你老爷也不给你们的。”等我端着半碗面回来,弟弟妹妹仰着小脸吧嗒着嘴,眼巴巴看着,哈喇子都流出来了,母亲赶忙笑着哄我道:“来,分些给你弟弟妹妹尝尝!”

院里有两颗梨树,成熟时遇到下雨天,就有梨从树上掉下来。每逢刮风下雨,母亲在屋里细细听,不让我们说话,又命我开了门隔着竹帘子看着外面,听到“砰”的'一声响,一个大黄梨掉在地上,立马叫我:“快去捡回来!”弟弟也在门口瞪着小眼睛看着,他不知道母亲的安排,见一个大黄梨掉下来,不由分说,撒丫子冒雨跑到院里,老爷在堂屋看着呢,见我弟弟去了,就在屋里吓唬他:“给我捡回来!”看见是我了,就不吭气了。弟弟妹妹拾的梨要交给老爷,我拾的梨可以拿回家。等天晴了,会叫我:“来来来,把我这里的梨拿去一个吃!”

说起来我也很给老爷争面子,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他,倒不是叫他起床,就是拍门叫几声有了应声就行。家里很穷,孩子们多,他83岁那年,母亲安排我同老爷睡。有一天夜里,我听见老爷吭哧吭哧地出不上气来,我小孩子家也不知发生什么情况,就赶忙下了地,开了门跑到院里喊母亲:“娘娘,我老爷不知咋了,你快去瞧瞧!”母亲听说,赶忙过来,点了煤油灯往近处照照,“哎呀”一声,倒吸了一口凉气,急忙跑出去喊我的爷爷和奶奶,大家一会儿都过来了,针刺放血一阵,老爷才渐渐缓过气来。次日,母亲对我说:“你老爷没白疼你。”我问:“咋了?”母亲说:“你老爷中了阴了,亏发现的早,你要不说,他就很难活到现在了。”老爷渐渐好了起来,脑子也清醒了,他用嘶哑的嗓子喊我:“乖,快过来!快过来!”我赶忙跑了过去,老爷一把把我抱在了怀里,流着泪什么也不说。见我一股劲的吸溜鼻涕,他赶忙用手把我的鼻涕给揩了,一甩道:“真是我的好重孙啊!”

就这样老爷多活了两年,1976年秋天某一日,老爷突然发病,知道这个坎是过不去了,张着嘴不知想说些什么,母亲近前问:“是不是想叫松龄呀?”老爷赶忙使劲点点头,父亲赶紧去学校把我接到家里来,但为时已晚,老爷已经闭眼西去了。老爷走了,大家都哭了,我那时已经10来岁了,却不知道哭。吃饭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门墩上,端着一碗饭发愣,不知不觉眼泪下来了。母亲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安慰道:“孩啊,你老爷最疼你了,想哭就哭吧!”

说起来,老爷离开我已经四十多年了。现在,我的老爷、爷爷奶奶和母亲都已经去世了。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在他们的坟前磕头烧香。在我老爷的坟前,我总会多停留一会,嘴上默念着:“老爷,你的重孙子来看您了……”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