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欣赏的作文合集八篇
【热门】欣赏的作文合集八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欣赏的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欣赏的作文 篇1
在九十年代初,一个安静的下午,花果山前有一位叫做猪头的人物。他的脑袋有点圆,声音还有点粗,听说五千年前还有一身好功夫。 猪八戒被那些猴儿们发现了,于是他们把猪八戒拖进了水帘洞里。其中有一个猴子说:“大王,发现门口有一个叫猪头的人物,他还说您是他的大师兄。”孙悟空说:“大师兄?”然后孙悟空又上下打量了一番,说:“这不是老猪吗!赶快放了他!”“是,大王。”猴子说。“以后不要乱抓人。”孙悟空生气地说。“猴哥,你这水帘洞是越搞越漂亮啊!这墙刷得雪白雪白的',这地贴得都是瓷砖,这里中间还开了一条河,上面还有三、四座桥!比起我那里好上几十倍啊!”“老猪,过奖了,过来看一下房间吧!”“哇!这也太舒适了吧!猴哥那我今晚睡哪?”“那你就睡这吧!”“好耶!”就这样猪八戒在他大师兄的花果山里享受了十几天。
欣赏的作文 篇2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个粗中有细,性格直爽的人物。
鲁达,鲁达,鲁莽而通达。鲁达的一生倒也过得顺畅。先是凭着一身好武艺做了个提辖,后随梁山好汉四处征讨,也没有丢了性命,最后在杭州一寺中圆寂,毫无牵挂。可以说鲁智深在众好汉中算是下场最好的。他不像武松断了胳膊,不像一些好汉战死沙场,也不像宋江、卢俊义在得胜归来后还被奸人毒死。
鲁智深确实鲁莽。在五台山,鲁智深不听方丈的劝诫,多次醉酒,在寺内“大开杀戒”,打伤了许多和尚不说,还打坏了山门,打烂了四大金刚,闯了大祸。最终被赶出了五台山。
但他也鲁莽得可爱,鲁莽得聪明。在他做提辖时,为了救金翠莲,他去惩治恶霸镇关西。他可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就揍郑屠一顿,而是采取激将法。他先戏弄了他一番,让镇关西切肉,等镇关西切得“按捺不住怒火,抢了一把剔骨刀跳了下来”后才动手。打死镇关西后,他也没有坐着等死,而是骂郑屠诈死,“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上了五台山做和尚。
他也是个见义勇为、粗中有细的人。在林冲被押往沧州途中,他就觉察到两个押送官员有问题,便早早埋伏在野猪林,并在野猪林及时出手相救。考虑到林冲在路上需要有人照顾,他也没有立刻杀了两个官员,并且亲自护送林冲去沧州。
许多人把李逵与鲁智深归为同类,但我却不以为然。李逵和鲁智深都杀了很多人,但有所不同的是,鲁智深杀人是为民除害,而李逵则是见人就杀。纵观全书,鲁智深杀的尽是该杀之人,对一窝乌鸦也是万分爱护,为了在鸟窝,还要倒拔垂杨柳。而李逵却是滥杀无辜,在劫刑场时不管老小,一路乱砍;宋江几次劝说,也只能换来一句“这有鸟事?”
我认为施耐庵把这两个相似却不相同的人放在一起,更能体现鲁智深的爱憎分明、正义感强,可见作者之用心良苦。不能不说,鲁智深真是这本书的点睛之笔!
读着鲁智深,我不经想起了我们身边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还有那些善于伪装、表里不一的`人。我认为鲁智深是他们——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榜样,他的那股正气,率真却又不失智慧的劲儿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学习。
“平身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噫,烈丈夫,鲁智深也!
欣赏的作文 篇3
我欣赏那过人的想象力,在小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充满了无数的幻想。那种小孩子眼中的世界十大人们无法理解的。
一次,我看过一个小女孩这样一幅奇特的画:一个有着一双洁白翅膀的小女孩飞在天空中亲吻着太阳公公的脸,他的旁边是月亮婆婆,调皮的小星星挣脱了他们的手一个个跳到大地上,动物们纷纷来拾捡做项链。然而她爸爸妈妈却只是笑笑说:“傻丫头。”当她捧着这幅画,呈现在我眼前,我被这美丽而充满幻想的画面所感染了,她有着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心灵,在她眼中,世界是和谐的。
我欣赏那妙哉的文笔,没有堆砌着太多华丽的词藻,字里行间透漏着一种朴实。
冰心奶奶的名篇《纸船——寄母亲》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折叠纸船寄予母亲的事,表面层次读到的只是一个孩子的可爱,实际是寄托对母亲那无与伦比的.思念之情,那是伤心,那是悲哀。那是含着泪写出来的。
我欣赏那坚定的信念,坚强的精神,以那坚强的精神坚守坚定的信念,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铿锵的前进步伐。
回首五年前,华夏大地发生了两起大地震,几秒钟的时间,却毁掉了汶川及玉树人民美好的家园。但他们却不甘放弃,在灾难面前,还是那样坚强,多少老师父母以自己的生命的最后姿势保护学生孩子。存活下来的,与祖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所有困难不再是困难,所有挫折不再是挫折。看如今,汶川玉树灾后重建又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万物的美在于被发现,而在我眼中,我发现了无穷的美,我欣赏它们!
欣赏的作文 篇4
称职的父亲是“朋友+师长”
小学报名现场,幼儿园大班男孩因为找不到妈妈哭了;男女生打架,男孩竟然输了;69%的女生说,班上的男生缺乏男子汉气概……越来越多的事,让家长和老师开始纳闷:现在的男孩怎么了?有专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那么,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爸爸怎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杭州景成实验幼教集团园长高晓微,给我们的家长,尤其是孩子的爸爸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7%的爸爸觉得教育孩子和自己无关
“父亲淡出家庭教育,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很多父亲甚至觉得,教育孩子本来就应该是母亲的责任,与自己无关。”高园长曾在自己的幼儿园里做过一次调查,共有526位父亲参与了这次“父职教育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6%的父亲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是一样的,孩子有母亲管教就可以了,有7%的父亲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是母亲的责任。
“造成这种现象,除了‘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竞争激烈、父亲工作繁忙也是原因之一。”在调查中,只有47%的爸爸表示,自己每周都能保证双休日,有18%的爸爸平均每天跟孩子在一起的活动时间,连半小时都不到;86%的爸爸认为,没空管孩子的重要原因是“工作太忙”。
“虽然工作忙是客观原因,但不少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高园长认为,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更多的'父亲充当了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压力确实很大,但这些并不能成为父亲们淡出家庭教育的借口。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正是父亲教育的缺失,才造成目前不少孩子的性格问题和学习障碍。
在品格培养和智力发展上,爸爸的作用不可替代
“美国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高园长认为,这是因为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时,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多差异。
“这种差异,首先是由男性和女性在气质上的差别造成的。”高园长认为,母亲提供给孩子的,更多的是温情和舒适感,而父亲则提供力量、支持与依靠,所以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品格培养、智力发展以及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确立上。
“父亲在教育孩子时,一般比母亲有更强的目的性,比如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具体应该怎样做、需要哪些条件,父亲心中一般都有计划,但大多数母亲则相反,虽然她们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但在实际教育中,却往往显得无计划。”高园长举了几个例子:如在生活习惯培养上,父亲一般会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而母亲却总想保护孩子。在知识的传授上,父亲偏重史、地、哲,他们会给孩子讲历史故事等,而母亲则喜欢给孩子讲童话。
“社会相关研究也发现,父亲在孩子智慧的培养、性格和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园长说。
称职的父亲该是“朋友+师长”型
“目前家庭教育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爸爸们的‘隐形缺席’,这种‘缺席’,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高园长给出了“隐形爸爸”的两种判断标准:一是沉溺于自己的事业,对孩子的交流、要求等,采取拒绝的态度。二是想跟孩子交流,但孩子提出具体要求或出现问题时,不知所措。
“调查发现,大部分父亲跟孩子进行的活动方式很贫乏,74%的父亲表示,跟孩子在一起活
动的主要方式为看电视,还有67%的孩子表示,爸爸在家只管自己看报纸、看电视、玩电脑,从来不管自己。”高园长把不恰当的父亲教育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不管”型:为孩子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少,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二是“严管”型:习惯采用严厉的手段来教育孩子,如斥责、棒打等。这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情绪,对父亲失去信任感和安全感,压抑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是“包办”型:对孩子一味溺爱,孩子有要求,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强和不负责任的消极特性,不利于孩子竞争力的培养。
“称职、理想的父亲,应该是‘朋友+师长’型的。”高园长认为,父亲首先应该是一个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他们会经常挤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参与孩子的活动。其次,父亲还应该是一个孩子可以信赖的师长,用自然的方式来教育和引导孩子学习。
怎样做一个好爸爸,推荐你看两本书
高园长表示,在她所做的调查中,有98%的爸爸支持“父职教育指导活动”,愿意参加的爸爸占82%,这说明大部分爸爸还是希望能成为好父亲的,但调查同时显示,99%的爸爸没有参加过父职教育的培训。目前,具有实践操作性的父职教育指导课程非常少,而且不管是在图书馆,还是书店里,关于父职教育的参考书都不多。
那么,爸爸们应该怎样做个好父亲?高园长认为,首先需要爸爸们认识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愿意花更多时间主动参与。只要重视,肯定可以抽出时间。高园长举了一个例子,有个爸爸让我印象深刻,他们家很小,从厨房到阳台只有一条过道,但他会经常和孩子在过道里踢小皮球,其实孩子根本不在乎玩什么,只要是玩,他们都会觉得很开心。
其次是加强学习,比如听讲座、看书、与别人交流等。高园长给爸爸们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三位美国爸爸写的《爸爸手册》,另一本是德国游戏教育学家海克??鲍恩写的《爸爸和你玩》。前者是作者根据自己教养孩子的心得,指导爸爸们如何从宝宝呱呱落地到青春期,和孩子建立起亲密关系。后者向父亲们介绍了很多充满乐趣且易于操作的游戏,告诉父亲们如何与1~10岁孩子共同参与。
“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些话一定要说,有些事一定要做,比如让孩子从小明白什么是自尊、诚信,什么叫有爱心、讲道理,而且还要以身作则去做,让孩子从父亲的行动中看到这些道理。”高园长提出的另一个建议是,爸爸们平常要多亲近孩子,尽量坚持每天与孩子共享一段时间。通过这种持续有效的家庭亲子互动,孩子不仅能够从父亲那里感受到关爱,而且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欣赏的作文 篇5
在小时候,我很喜欢踢足球,那时有着与我一般喜欢着足球的人,虽然球不好,也没有足球场,但那些回忆却是最美好的。
记得有一次放假了,我与小伙伴百无聊赖,忽然有人提议,不如去踢足球吧。这一说我们都来劲了,纷纷准备着出发。很快,我们到了外面的一片大空地。首先我们要画好边界,踢足球,那怎么能够少得了足球门呢!很快,边界画好了,激动人心的足球赛就此开始。
我们分为了两队,每一队都是5个人,一声令下,比赛开始,首先是我方的小明反应灵活抢到了球,说时迟那时快,敌方的小光从背后把球一下子断了,让我们大吃一惊,他带着球踢得飞快,我们在后面竟然一时难以追上,这个时候我们只好寄望于我们的守门员小辉了,此时他已到门前,大喊一声,就要射门,却不料一脚踢空,小辉轻松地抓住了足球。
“小辉好样的.!”我们欢呼,敌方传来的是“小光你怎么那么笨”“这样都踢不中,太失败了”,第一球就这样结束,我们接下来踢了将近半个小时,最终以我方获胜,原因是我们的队友团结一致,配合进球,敌方经常一人带球,想着一马当先,却往往被抢断,结果显而易见了。
比赛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不过我从这次比赛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团结的力量永远比一个人的力量强大,我们只有团结一致,一起向前走,我们才会更容易成功。
欣赏的作文 篇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思念的不仅是家乡的亲人,还有那各种各样的美食。我的家乡是湖南,是一个山水如画的好地方,同时,那儿的美食更是不计其数。
辣妹子辣,辣妹子辣,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从小不怕辣湖南的辣是众所周知的,每家每户必备农家小炒肉。金光闪烁的麻油装点在肉片上,让人垂涎欲滴,放在餐桌上是最亮眼的一道美味。
每一次有这道菜,我和姐姐不是争就是抢,筷子争锋相斗发出碰撞的响声,只为了抢到那香气扑鼻的辣味。我眼疾手快,一下子突破了重围,抢先夹起一块塞进嘴里。顿时,浓浓的一股暖流流入心田,那软软的肉汁入口的感觉不法形容;辣味有点冲,本该啧啧称赞的我开始不停地咳嗽起来,姐姐停住筷子,幸灾乐祸起来;不过,我却依旧心满意足。
舌尖上的辣味,辣进心里,永不忘记,值得欣赏!
臭,真臭!香,真香!香喷喷的臭豆腐在一时时的议论声中你会发现总是矛盾的,这矛盾就是路边酒楼,深巷小店里的一种特色。
黑黝黝中还一点点白的,家乡人从小爱到老的.那一块块小小的,四方方的臭豆腐是让我可看不愿尝的。可每次却是大表哥都要缠着婆婆要吃的。捏着鼻子接住大表哥强迫塞到嘴里的一小块臭豆腐,我醉了!瞬间松开了鼻子,一下子吃了好几块。真香!这个过油后又用各种香料泡煮过的小黑东西真的不同一般!
舌尖上的香味,香进脑里,永不遗忘,值得欣赏!
老板,来一份糖糍粑粑。好呢!在一声声的吆喝中你会发现每一桌上都有一碗糖糍粑粑。
金黄闪光,一块塔着一块,叠成十八罗汉的三角,寓意着步步高升,甚是好看呢!糖糍粑粑不仅好看,而且好吃。轻轻闻闻那碗中飘出的香甜味,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拨弄它。若等不及时就直接张开大嘴,将一整个塞进,再细细咀嚼。暖暖的香米在齿间磨细,再一股脑地吞下,满足感涌上心头。舌尖上的甜味,蜜进回忆,永不褪色!
舌尖上的家乡值得欣赏!
欣赏的作文 篇7
有一部电影,叫做《当幸福来敲门》,听很多人说起过,但自己看了之后却忘记了具体的情节。有同事说每次看了之后都会给自己无穷的能量。不过似乎这个题目本身就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让我不得不去思考幸福的味道。
幸福到底是什么味道呢?也许很多人会说是甜的。但是也有特殊的例外情况—当流下感动的泪水后,那种幸福是咸咸的;当缅怀浪漫往事时,那种幸福是苦苦的;当忙碌了一周后满足地享受一顿火锅,那种幸福是辣辣的;当仰望满天云卷云舒,那种幸福是无色无味淡淡的,如棉花般温暖了心底的那片柔软。
究竟什么是幸福,对于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是每个人关注的焦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尽不相同。有的人可能认为对金钱的占有是一种幸福,因为那样可以保障丰裕的'物质生活。可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精神世界的充实才是一种幸福,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沐浴在春天里。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却不一样。它可能是久旱逢甘霖的欣喜,漫漫黑夜中的一线光亮,严冬里的一杯热水,或者只是饥饿时吃上一顿美餐,困顿时睡上一个好觉,或者仅仅只是看一眼亲人的照片,甚至静下心来欣赏一篇文字,听一首钢琴曲,或者拥有一份好心情......
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好多人觉得世界充满了邪恶,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那些美妙的瞬间,从而相应地把反面事物夸张地放大了。同样的道理,人们之所以没有幸福感,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无视生命中的幸福。因此难免往往与它擦肩而过。
对于幸福的理解,个人觉得可以大概划分为两个层面:具体的和抽象的。具体的幸福可以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瞬间。抽象意义上的幸福主要指自己本身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幸福感。譬如说,当不得不承受一份超负荷的工作时,我们可以试想着能从中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样的锻炼和提升,而不去纠结在事情本身的难度和强度上。这也从某种层面上证实了事物本身辩证性的特点。乐观辩证地看待事情,不仅会使自己脱离烦恼的纠缠,而且还可以增强身心健康,让自己豁然开朗,从而增加幸福感。随时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并提醒自己是幸福的,就像毕淑敏的那篇散文《我很幸福》,那么生命中的一切都会沐浴在阳光里。所谓心若在,梦就在,只要心态安然,崎岖也变坦荡。
欣赏的作文 篇8
很久以来,我总觉得自己骨子里是个不安分的人,一直向往外面的世界。
曾经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侠客,向往那些仗剑走天涯的豪情,也希望和三毛一样背着简单的行囊到处流浪。
可是现实生活却不允许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浪漫,为了生活,十六岁我便离开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留在了离老家不远的小城里,每天过着周而复始,沉寂单调的日子。
于是多年来,我便穿梭在家和城市之间。
一次次往返,一次次来回,然而每次总也理不清心中萦绕的那份淡淡的离愁和往返之间的落寞。
由于老家地处偏僻的歙南山区,那时的交通极为不便,不通公路,坐车到深渡,然后还要坐那机声轰鸣的小船一路昏昏欲睡,一天的行程就在这样的折腾之间,在舟车劳顿中好不容易才可以回到家中。
但现在故乡于我 ,却是年迈父母慈祥目光里的期盼,踏在回乡的路上,在熟悉的乡音里,我放逐自己消失已久的温情,欢喜的和乡人们唠着家常,回答他们好奇的关切的询问,询问关于城市的一切,而我也只有在此时,在和他们那不设防的谈话里,我才感觉到自己是真真的又回到了家。
面对那些关切甚至有些过分的询问,曾经在我的印记中,他们都是一些意气风发的中年人,他们无所不能,岁月无声,带走了他们的最葱茏的年华,现在的他们也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辈的人了,时间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最现实的印记,一张张皱纹绽放的脸面对外面的世界,除了好奇,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山林依旧,那条养育了我们的小溪流一路叮咚欢歌,依然欢快的流淌,只是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在我脑海里深深扎根的小山村已经悄然没有了以前的生机,留在这里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了,年轻人大都在外面打工。
过得好的,也已经都留在城市里发展,就算差一些的,随着黄千公路的开通,也把自己的家搬到了马路边了。
小小的山村里,遗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顽固,固执的留在山里,无论怎样的劝说却丝毫不能让他们放弃劳作了一辈子的土地,而我的父亲,也算是其中的一个。
于是,山村也因为父母的存在成了我们永远不舍的牵挂。
其实,山村与我,是深深植于我的心底,也经常流连于梦中。
春天嫩绿的桑树地里透紫酸甜的桑椹儿,涂鸦的满嘴乌黑。
而夏天,山下的那条新安江是我们孩子的天然浴场,水的柔软碧波和柔韧随意经常让孩子们忘了归家的时间,在夜色的降临之中也常见到那些大人们手里拿个棍子揪着孩子的耳朵,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责怪着这孩子怎么这样野。
秋天则看到那些青里透酸的桔子,馋的口水直流,经常称大人不注意偷偷摘一个,和哥哥躲到无人的地方,囫囵吞枣般的全然不顾酸的滋味,吃完还抓把青草涂涂嘴巴,互相闻闻,确信自己嘴上没有了桔子的味道,才敢回家。
而冬天的屋檐下总是挂着让人馋涎欲滴的腊肉,还有温暖的火炉上永远都冒着热气香喷喷的烤山芋……。
而如今,站在曾经放逐我们童年的地方,时间的山河里,同样的风景,同样的'山路,可是却是不一样的人。
看着女儿和侄女蹦蹦跳跳的玩着属于她们的游戏,无忧无虑,回到山村对于她们来说,只是新奇和好玩。
她们可否知道她们的妈妈在她们这般年纪的时候,却已然是家里家外一把手的小大人了。
崎岖盘旋的山路弯弯绕绕,可是却怎样也阻挡不了那颗向往外面世界的心。
当怀揣着那些折叠的整整齐齐的角票,踏着细碎的小小的脚步,牵着父母的衣角,忐忑害羞的走向集市,买上几个向往已久的发夹,蝴蝶结一样漂亮的头花时,那是怎样的一种无以言表的欣喜和欢笑。
从小,故乡就是这样,如温暖的巢,我们就是父母精心哺育的雏儿,日日夜夜在山的摇篮里缓缓长大,在葱郁的山林里呼吸成长的养分,在清澈的溪流里放养童年欢扑的时光,轻灵灵的童年随溪而流,悠悠远去……。
春天里那些杜鹃花漫山遍野红的灿烂,紫的端庄,黄的媚艳,摘一朵放嘴里,轻轻咀嚼,酸酸甜甜的便是那童年以及少年永远的记忆。
于是故乡便在那些美好的回忆中,在迫不及待的向往中,在父母期许的呼唤里,过完年,我和女儿便也踏上了回乡的路程。
行走在崎岖弯绕的山间小道,心也在不知不觉踏实起来。
山的丰富和幽静竟可以调和的这样匀匀的,通向全身的每一个毛孔,让人神清气爽。
看,这水塘旁,石崖上翠绿的青苔,有着浓的仿佛化不开的绿,路旁光秃秃的树枝也已悄悄绽放了嫩芽;听,那小溪日渐清灵的流水声,那树林间若有若无的鸟儿的欢鸣声;闻,这淡淡青草混着茶叶的清香,这新翻的泥土所散发出的独特芬芳。
远处的山峰重重叠叠,在初春烟雨的氤氟下若隐若现,逶迤无边依然没有尽头。
可是,现如今没有尽头的确是那回家的路,一次次的往返,一次次的来回,那些总也走不够的山路崎岖依然……。
当我又一次真真切切的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我才感到自己对这方土地是如此的依恋,山外的世界曾经是一个青春飞扬的女孩子最大的向往,骨子里的不安分让我也游历了很多的地方,可是当经过一切世事的沉浮,生活的历练,却没有哪一个地方可以能让心这般的宁静安然。
我似乎理解了父亲为什么不愿意来到城里,而情愿和母亲在孤寂的山里守着那个他们那个亲手建造起来,养育了我和哥哥的家。
这里不但有他几十年相依相伴的土地,熟悉的乡邻,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的根在这里,他只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让我们有个念想和可以回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