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答钟弱翁》诗意及赏析
牧童《答钟弱翁》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载于南宋诗人刘克庄编的《千家诗》,署名“牧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牧童《答钟弱翁》诗意及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①。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②。
注释
①弄:相合。
②蓑衣: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译文
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赏析
这首诗载于南宋诗人刘克庄编的《千家诗》,署名“牧童”。钟弱翁,名叫钟傅,弱翁是他的字,钟傅是宋朝人,以此可推断这位“牧童”是宋代人。钟弱翁曾因人推荐而做了官,但多次被降职。这首诗是在安慰他,也是在劝勉他,不必争功名利禄那些虚名,与其和人勾心斗角不如全身而退,去过一种闲逸舒适的生活。
诗的全景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人烟稀少,描写主体里只有牧童和他放的牛。但是这里所有的是宁静和悠闲,并没有太多孤独冷漠等等,至少诗里没有写出来那些田野里孤独的人或事,着重于山野之趣,以及一种无拘无束的快乐。
诗是工整的,像六七里对三四声等,但又脱离了对对联的嫌疑。后一句更是把七言诗这种体裁的优点发挥了出来,写得极尽意味。饱饭后牧童可以休息了,他选择穿着蓑衣躺在草地上看月亮来放松自己。一个人赏月,是有种与世无争的态度,还是躺在厚厚的草地上。牧童的心情是很轻松的,他也很惬意。虽说这样的生活没有奢侈和喧闹,但这也正是如此生活的长处,可以使人的心静下来,得到真正的休憩。纵情于野外,即使是现代,还是许多人心里向往的田园生活。政局混乱,朋党间相互倾扎,使钟傅屡遭贬职。诗人写这首诗,是想劝说他与其苦苦挣扎,不如退而求其次,既然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不如独善其身。既然混乱改变不了,那就离它远些,省得白费力气,出力不讨好。
诗里说牧童是穿着蓑衣的,这可以和前一句有个映衬。之所以晚风中只有三四声的笛声,是因为有雨声。即使是在广阔的田野上,开阔的草地上,雨声还是遮住了笛子的声音。断断续续的音乐,有点愁绪。牧童是这样面对这愁苦的:穿着蓑衣躺在月光里,风雨过后,欣赏着明月,早把那不快扔到了九霄之外。诗人的意图是劝钟傅不妨学学牧童的人生观,间接表露了他对仕途坎坷的钟傅的同情。诗人是善意的,对文字的运用也很细心。
作者简介
牧童
据说,钟弱翁和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钟弱翁于是指着牧童对道士说:“您能对此情景赋诗吗?”道士笑着说:“这孩子也能作诗,哪里用得着我呢?”他们就让牧童作诗。牧童拿起笔来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牧童,也可能只是一个化名,到底是谁,很难考证。
创作背景
《答钟弱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北宋时期的文人钟傅(字弱翁)紧密相关。钟傅是宋朝的一位官员,曾任兰州推官,后转任他职,并因政治原因多次被降职。据史书记载,钟傅好书好名,常命侍从携梯子跟从,以便他随时题写。一次,他与当地一位道士同游时,听说当地人善写诗,便有意考一考对方,于是指着院子里一位牵着牛的牧童,让道士以此情此景写首诗。道士知道钟傅的用意,但认为自己直接写诗不能使对方心服口服,便推荐牧童来写。牧童随即挥笔写下此诗,成就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作。
虽然牧童的真实身份难以考证,有人认为他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放牛娃,也有人认为他可能是道士找来的“托”,甚至是道士的得意弟子所扮。但无论如何,这首诗以其质朴清新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古诗特色
语言朴直清新:《答钟弱翁》全诗语言平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却能够生动地描绘出牧童生活的自在与惬意。这种朴直清新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心,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意境悠远深长:诗歌通过描绘牧童放牧、归来、饱饭、卧月等一系列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悠闲、自在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展现了牧童生活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也寄托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对比鲜明突出:诗中牧童的自在生活与钟弱翁的官场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牧童在广阔的田野上放牧、吹笛、饱饭、卧月,享受着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乐趣;而钟弱翁则深陷官场的勾心斗角和名利之争中,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和烦恼。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牧童生活的可贵和难得,也暗含了对钟弱翁等官场之人的劝勉和告诫。
寓意深刻丰富:诗歌以牧童的生活为题材,却寓含了丰富的哲理和寓意。它告诫人们要淡忘功名利禄、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也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同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些寓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答钟弱翁》以其独特的创作背景、朴直清新的语言风格、悠远深长的意境以及深刻丰富的寓意而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