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之外国篇

发布者:云淡风轻 时间:2024-8-14 01:18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之外国篇

大家在对语文的学习中要注意对一些语文的常识加以进行掌握,这些常识或许都是大家考试的重点,大家要对国外的文学常识加以了解。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之外国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之外国篇

(一)史前神话

1、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2、古希伯莱神话:《圣经》(新旧约翰全书)

3、亚洲有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称《一千零一夜》)

(二)希腊罗马时代

1、散文

《理想国》(柏拉图)《诗学》(亚里士多德)

2、戏剧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

3、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一个名叫伊索的奴隶写的。

(《蚊子和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三)中世纪文学

1、骑士文学

2、意大利文学 但丁(1265-1321)《神曲》

(四)文艺复兴

1、意大利人短篇小说家薄迦丘,著有《十日谈》

2、拉伯雷,法国人,著《巨人传》

3、塞万提斯,西班牙人,著《堂·吉诃德》。

4、莎士比亚,英国的伟大的戏剧家。他写了三十多个剧种。其中的《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为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惠叶》《威尼斯商人》都长演不衰。

(五)古典主义

法国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品《悭吝人》(阿巴公)《伪君子》(答尔丢夫)《唐璜》

(六)启蒙文学

德国:歌德《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席勒《阴谋与爱情》(剧本)

法国:孟德斯鸠《波斯人札记》 卢梭《忏悔录》

(七)浪漫主义文学

英国: 拜伦《唐璜》(诗体小说)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雪莱《西风颂》(诗)《致云雀》

法国: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美国: 惠特曼《草叶集》(诗集)

(八)19世纪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斯汤达《红与黑》《法尼娜·法尼尼》法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法

莫泊桑《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法

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英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上慰的女儿》俄

果戈理《死魂灵》《外套》《钦差大臣》俄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俄

契柯夫《第六病室》《套中人》《变色龙》俄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美

马克·吐温《汤姆·索耶历险记》《竞选州长》美

(九)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铁匠的梦》《起义者》法

高尔基《海燕之歌》《母亲》《在人间》《童年》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列宁》前苏联

奥斯林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

法捷耶夫《青年近军》《毁灭》前苏联

(十)荒诞派文学

是西方二十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它拒绝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正因为作品整体情节是荒诞的,细节真实才更要步步为营,每个人物都必须严守与自己在现实身份相符的生活逻辑,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出生活本质的悖论情境。代表作家及代表作:话剧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1950),小说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变形记》等。

(十一)垮掉的一代

原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该派均为青年作家,他们以虚无主义态度否定一切,要求摆脱一切传统束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和家庭义务,追求所谓“绝对自由”的生活:吸毒、酗酒、偷窃等。在艺术上则主张抛弃传统手法,提倡随意发挥。其作品形式上大多支离破碎,内容上消极颓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美国社会的反叛。后指对现实不满而又无所作为甚至沾有恶习的颓废青年人。

(十二)迷惘的一代

又称迷失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他们共同表现出的是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失望和不满。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

(十三)欧·亨利手法

欧·亨利是美国20世纪初短篇小说家。他主要写幽默小说,其作品常以“含泪的微笑”抚慰那些遭受残酷的社会现实打击的小人物的心灵创伤。他善用夸张、嘲讽、双关语等,尤善于安排故事结尾,笔锋一转,让主人公命运发生180度的变化,使读者瞠目结舌,却又深信不疑。后泛指在结尾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突变手法。

(十四)骑士精神

骑士原是中世纪是欧洲封建贵族中等级最低人数最多的一个阶层,因为当时欧洲各国封建割据,领主们为了保存并扩张势力,就得依靠骑射搏击的武功。因此无论国君还是责族,实际上都是骑士,这使得骑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骑士周身披着铠甲,手执长矛和盾,骑高头大马,威风凛凛。他们经常比武打斗,与上流社会的妇女谈情说爱,这成为当时“骑士传奇文学”的重要题材。后来,欧洲人常把崇尚武艺、扶弱强、尊重女性、忠贞爱情的品质称为“骑士精神”。塞万提斯创作长篇小说《唐·吉诃德》反映了骑士制度的没落。

(十五)浮士德式的人物

浮士德元至15 16世纪,德国炼金术士,传说中的浮士德,学识渊博,精通魔法。德国诗人歌德创作了长诗剧《浮士德》。在诗人笔下,浮士德战胜了魔鬼摩非斯特的引诱,克服挫折,奋斗不止,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然渴望争取自由和生存。后比喻学识渊博、有奇特本领及永不满足的追求者。

(十六)套中人

出自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同名小说。小官吏别里科夫性格怪僻,他晴天出门也要穿雨鞋、棉大衣,带雨伞。他害怕变革,害怕出现新生事物。他犹如生活在套子里,隔绝人世。因此,此语成为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同义语。比喻害怕一切新鲜事物、害怕变革的人。

(十七)多余的人

出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小说《多余人的日记》。19世纪俄国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不愿与贵族上流社会同流合污,自命清高。但因他们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立场,所以精神萎靡、情绪消极,缺乏生活目的,不能有所作为。后比喻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游手好闲之徒。

(十八)出走的娜拉

娜拉是挪威戏剧家易生《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她本是一个思想单纯、满足于家庭幸福的少妇,但丈夫海尔茂仅仅把她当作一个玩偶。后来,娜拉看清了丈夫自私卑鄙的本性。觉醒后的娜拉在圣诞节的深夜毅然离开了“玩偶之家”。后多形容那些反抗丈夫的家庭专制、追求自己独立人格和幸福的女人。

(十九)达摩克利斯之剑

出自希腊历史传说。达摩克利斯是公元前4世纪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的宠臣。迪奥尼修斯感到自己的这位宠臣不可靠,有一次他请达摩克利斯到一间富丽堂皇的房间里,在座位上方用马鬃悬挂着一把宝剑。达摩克利斯看

到自己头上的剑随时都可能掉下来,心情紧张,如坐针毡。后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某种危险。

(二十)潘多拉的盒子

出自希腊神话。潘多拉是宙斯用来惩罚人类、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女人。普罗米修斯将天火盗往人间之后,宙斯命匠神用泥土做成了一个女人,取名“潘多拉”,并给了她一个装满灾难、贪婪、疾病、战争、悲愁等的礼盒,然后将她作为赠礼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潘多拉在普罗米修斯的弟弟面前打开盒子,于是灾难、贪婪、疾病、战争、悲愁等都跑了出来。等她关上盒子时,盒子底下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后比喻带来灾难和祸害的东西,或造成灾害的根由。

(二十一)冰山原则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