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作文(集锦15篇)

发布者:穿越激流的人 时间:2023-1-13 02:22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集锦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活中的数学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集锦15篇)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

8月4日,我想和好朋友毛毛一起去看电影,由于担心8月4日与上辅导班冲突,就想看看日历,可是,新家没有日历,就让妈妈翻看手机上的日历,没想到旁边爸爸插话了:“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爸爸相信你能算出8月4日是星期几。”我思考片刻,答:“今天是7月17日,星期天,7月共有31天,31-17=14,14÷7=2,刚好两星期,8月1日就是星期1,那么8月四号自然就是星期四喽。”妈妈忙趁热打铁都问:“那明年的8月4号会是星期几呢?”我脱口而出:“当然是星期五啦!”

“为什么?”

“因为明年闰年,二月多一天呗。”

“回答错误!手机显示,明年的8月4日是星!期!六——”

这回轮到我犯迷了,明明二月多一天又不是多两天,这剩下的一天是哪儿来的呢?一家人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准确答案,我左思右想,写了满满一张稿纸但就是算不出准确答案,正在我愁眉不展时,突然,妈妈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思路和想法。只见妈妈皱着眉头,嘴里嘟囔着“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星期有七天。”啊!我的思路是对了,但一周有七天这事我怎么忘了呢,今年的8月4日到明年的8月4日刚刚好是366天(因为明年是闰年),就让366除以七,恰好余两天,不是刚刚好在星期六吗?我将想法告诉妈妈,妈妈非常是高兴,我又开心的算出了我的生日和爸爸妈妈的生日在明年是星期几,连明年大年初一是星期几都算出来了呢!

对呀,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学会发现数学,研究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你一定会发现许多数学中的奥妙,刻苦钻研,认真发现,数学一定提高非常快,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奥妙吧!

爸爸打趣儿道:“晨晨,咱家日历不用买了,你就当咱家的日历吧!”晕!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2

寒假里,我们一家人来到安吉杭州Hello Kitty乐园游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售票处排队买票。大屏幕里播放着当天的票价:节假日成人票290元,儿童票180元。我发现节假日的票价比平时的票价要贵一些;别的景点儿童票是成人票的一半,而这里的儿童票比成人票的半价要贵挺多的。是不是他们和我一样粗心算错了?我正想着,妈妈叫我算算,我们一家三口要付多少钱呢?啊!我们只教了100以内的加减法,200多的我可不会加!我把小脸一撇不耐烦的说。妈妈告诉我:可以把290这个三位数去掉0看成29一个二位数来算,最后答案再加个零升位就可以了,你试试。29+29=58,58+18=76,760元。我小心翼翼的说着我的算式。这时妈妈的也被扣掉了760元。看来我算对了。

走进乐园,里面的建筑真漂亮啊!有城堡,有喷水池,有舞台,还有好多好多的游玩设施。我玩了苹果树飞船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远古石船,只见那船上下摇摆还会转圈,刺激极了。但是排队的人很多,队伍在慢慢地往前挪,快到我们了,爸爸妈妈在讨论还要多久才能坐上船。我突然想到了一种比较准确的方法来估算:我先观察了石船,石船上有6排位置,每一排能坐4人,四六二十四,24个位置。再数数我们前面大概有几个24,就知道我们第几批能坐上去了。我告诉爸爸妈妈:大概我们第二批就能坐上去了,因为我们前面大概只有30个人了。

玩好了石船,我还玩了旋转木马,魔法单车等等,我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估计等待的时间,嘿!嘿!还都比较准确的哦。

生活中数学问题真是无处不在啊!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3

平时,我们都把学习数学的时间留在数学书上,却疏忽了生活中的数学。许多同学读书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我读书是因为学习中有许多乐趣。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我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吧!

你一定买过零食吧,你一定帮妈妈买过蔬菜吧?往往我们身边一些不经意的举动,都包含着数学的智慧,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如果我们弄错了这些,就会出现经济损失或被别人嘲笑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我买了5支水笔,1支1元;2个修正带,1个3元;1本笔记本6元;一副手套10元。营业员阿姨在算账时,少算了1支水笔的价钱,我刚好看见,可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元,于是,我就算了起来,修正带:3乘2等于6元,5乘1加6加6加10,我突然发现6加6等于12,12加5等于17,17加10等于27。“阿姨,您少算了一元。”我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阿姨开心地说,妈妈也夸我是个好孩子。听了,我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呢。

现在你知道数学就藏在身边了吧,你只要用一双灵巧的手和一对智慧的眼睛,就能发现它!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4

星期天的中午,老爸见我无所事事,便给我出了一道数学生活实践题,题目为:“我家的书房和阳台是连在一起的,总面积是18平方米,如果用30厘米×30厘米的方砖来铺地面的话,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如果一块这样的方砖价格是8元,那么铺设书房和阳台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一听老爸说完题目,我便有了思路:先算出一块方砖的面积大小,再把总面积18平方米化成平方厘米,然后把由18平方米化成的平方厘米再除以一块方砖的面积,求出来的就是一共需要多少块方砖的块数。最把求出来的块数乘以每块方砖的价格便算出了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算式如下:30×30=900(平方厘米)18平方米=180000(平方厘米)180000÷900=200(块)200×8=1600(元)

算完后我把答案告诉老爸,老爸说答案对不对你自己去阳台和书房的地面数一下,地砖块数是否和你计算出来的一致。我飞快跑去,认真的数了一遍,果然,和我刚才计算出来的块数是一样的。老爸夸奖了我,我真高兴,这就是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数学真有趣!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5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关于数学的问题,它们有的藏在超市里,有的藏在餐厅里,有的藏在家里,有的藏在学校里……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商场中的折扣问题。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人们会觉得商场里的衣服东西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价格也是蛮贵的,还不如上网购物。可是到了年底那些卖衣服的店主们总是会想尽花样去吸引上街购物的客人们。他们有的挂出了大减价的标志,有的标出了打折扣的牌子,还有的放出嗓子,去吸引客人们。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妈上街买衣服。然而我们看见三家店都有同样的衣服,而且价格也相同,但是三家店都有不同的便宜方式:这件衣服正好300元,第一家是满300元返200元,第二件是每满100元返50元,而第三家是打五折。到底哪家更便宜一些呢?我们不妨来算一算。第一家的价格是:300-200=100(元);第二家的价格是:3x50=150(元)300-150=150(元);第三家的价格是:300x50%=150(元)(五折=50%)。这三家相比起来,第一家最便宜,所以我们买了那件衣服,省下了不少钱!

看来,只有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让生活更加丰富!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6

说起书数学人们定会想起枯燥的数学,呆板的符号,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今天,我发现数学也很有趣了。

今天,我去信箱拿信,发现信上面的邮政编码都是214028,这时为什么呢?我上网查了查,原来21也就是前两个邮编是代表哪一个地区,而21则是代表江苏省苏南地区,4是代表哪个邮区,在这儿,4就是代表无锡市邮局,0是指哪个邮局,在这里,0就是等无锡本市邮局,这里一个数字就代表一个市、镇、村。而这后面的两个数就是表示哪个邮局。了解了这么多,也就是说邮递员要先把一些邮件分发到某个地区,再由这个地区上的邮局分到一个邮区,再由这个邮地局分给投递局,最后,投递局把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所以邮递员的工作也很困难啊!

还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了父母的身份证上面前6个数和我的一样,而后面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终于,我发现了前6个数字其实就是地区代码而后面的几位数就是出生的年月日0是代表站位,而最后几位数则是防止重复的编码,

看来数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啊。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7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到菜场去买菜。我们骑了五分钟左右的路程,就来到了菜场门口。刚走进菜场的大门口,一股鱼腥味就扑鼻而来,我不禁皱起了眉头。

来到鱼摊前,四五只面盘一字排开,有鲫鱼、乌鱼、鲢鱼,还有黄鳝,每只盆里都只有四五条鱼在游动。奶奶在询问价钱:“老板,今天的鲫鱼多少一斤?”“大的20元,小的12元,都是正宗河江里捕的。”鱼摊的老板中气十足地回答道。“能不能便宜点,这大大小小加在一起也不过十来条,我都拿走,你给我便宜点。”奶奶在讨价还价。“都拿去,大小不论16元。”价钱商定后,鱼老板用手熟练地把鲫鱼装进了塑料袋里,放在电子称上一称,显示器的左边显示出重量730克,中间是商定的价格32元每公斤,右边显示器显示出了鱼的金额为23.36元。“23元,老板”,“成交,你爽快我也爽快”鱼老板笑嘻嘻地说。

“现在的东西真当贵呵,介小的鲫鱼都要20多元钞票才有得吃,要是在以前5块钞票好买佬佬大的哉。”奶奶边走边嘀咕着。接着我们又在蔬菜摊前买了玉米和四季豆,分别花4。5元和3元。这次买菜总共花了30。50元,才三样东西,现在的物价真是高啊。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8

今天妈妈下去量身高体重,她的体重是49.3公斤,她的身高不矮也不算太高,有162厘米。妈妈说,这是个数学问题,可以写在数学问题上。我就听了妈妈的话,把妈妈的`身高体重贴了上去。然后,我看到还有一个数字是18.8,我问问妈妈中间那一排是什么意思。妈妈说,那是用身高和体重算出来的指标,说明妈妈的体型很正常啊。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三样都是妈妈的指标。

我们生活里遇到很多的问题,都是用数学来说明的。例如身高,我有120厘米,弟弟有80厘米我就比他高了40厘米。例如年龄,爷爷62岁,弟弟2岁,爷爷比弟弟老了60岁。例如温度,过年那几天温度好低。有一天最低只有5摄氏度,最高只有10摄氏度,冻得直哆嗦。例如时间,今天就是20xx年2月20日星期六,现在是晚上8点。例如算数和排顺序,妈妈有一天走路10430步,在她的好友里面排第6名。还有体积,弟弟的浴盆装了满满一盆水,把弟弟放进去之后水就流出来了,等把弟弟抱出来之后,还差多少水才满,就说明那里就是弟弟进去之后占的地方。还有弟弟用奶瓶喝奶,奶瓶上有写着多少毫升,装了奶之后到哪个数字,就说明奶有多少毫升。我弟弟每次都要喝180毫升。嘻嘻。生活里面的数学可真多啊,我要好好研究他。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9

数学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门功课,如果没有它,那以后的生活是不堪设想的,这点我是身受其害啊!

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放学后,我生气的跑回来,因为课上老师说我们都是小祖宗,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祖宗,我是十分的不服气,回到家后,坐在凳子上,自言自语的说:“哼,老师你说我们都是小祖宗不会做饭,那我就做给你看,我说做就做”。

说完就去做饭了,我来到厨房,拉出抽屉,拿出菜谱,翻了起来,可那菜谱太复杂了,我只看懂了煮方便面,惭愧呀,无奈只好煮方便面了,书上说水占2份,面占1份,调料占1份,可我觉得水资源太有限,而且大部分都被污染了,还是少放点吧,然后,我就认真的做了起来,在锅里放了一点水,煮了起来,等了一会,水开了,我把面放了进去,又撕开调料袋,把佐料放了进去,然后就该耐心等待了,过了一会,面做好了,我拿出筷子夹了一点放进嘴里“呸”我把面全吐了,“太干,难吃死了,这应该给猪吃”,我说。怎么回事呢?我想着,啊原来放水少了呀,原来是这样,啊,真不应该。我又重新做了一遍,这次不多不少,真好吃!

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啊!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0

我、爸爸、妈妈、刘昊文,还有刘昊文的爸爸、妈妈、弟弟一起去肇庆玩。

原计划2小时到达,现在3小时达到。广州到肇庆路程是100千米,问:原计划平均时速是多少?现在的平均时速是多少?答:(1)100&spanide;2=50(千米),(2)100&spanide;3=33(千米)…1(千米)。

到达之后,我们一起坐船渡过西江去紫云谷游泳,包括大人4个,小朋友3个,其中我们三个小朋友想要坐在一起,大人们也坐在一起。问:座位坐法有多少种排列顺序,大人多少种?小朋友多少种?答:(1)4×3×2×1=24(种),(2)3×2×1=6(种)。对岸的水上乐园免费游玩,我们玩得太开心了!

第二天我们去了羚羊峡古栈道徒步。晚饭我们还买了饮料,一瓶饮料的价格是5。8元,一共买了1瓶可乐、1瓶雪碧、1瓶橙汁。问:买饮料一共用了多少钱?答:5。8×3=17。4(元)。实在太好喝了。

我们吃完饭的时候是下午5时40分,吃完开车的时候是晚上7时20分,问:晚饭一共用了多少时间?答:7时20分—5时40分=1时40分。

回到家里睡觉的时候已经是10时20分了。但我经过了美好的两天!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1

学习了小数除法后,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做一套西服需用35分米布,现有布168分米,可以做多少套西服?我心想,这太简单了,便飞快地写出答案:168÷35=4.8≈5(套)。

可作业发下来后,我发现这道题竟然错了。我感到莫名其妙,难道是老师判错了?直到上课老师讲这道题时,我才找到原因。老师说:“单纯地从算式得数得数算式看,这道题等于5没有错,但你们想到没有,做完4套服装后,剩下28分米不能再做一套服装,所以这道题不管余几,都只能做4套服装。这种方法叫‘去尾法’,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接着老师话锋一转,说:“下面我们再来做一道题:五(1)班组织春游,全班有26人,8人坐一条船,一共需要几条船?”“5条船!”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老师笑着说:“看来这次大家都动脑筋了,这就是‘进一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学习知识不能生搬硬套,需要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2

今天爸爸带回了一瓶红酒,透过酒瓶,能清晰地看见酒瓶内的红酒色泽红润,光鲜亮丽,十分诱人。我看着它那光滑的的酒瓶,心想:不知道这个酒瓶有多大呢?要不是它不是规则的图形,我早就算出来了。

我仔细的观察着酒瓶,突然发现它的下半部分是圆柱形的,我欣喜若狂,这圆柱的体积可学过,这样,酒瓶体积就好算了。我从柜子里找出了一把30厘米的直尺,把尺子放在酒瓶的边上,可是,一把尺子放上去,我就发现了问题。这酒瓶的形状不规则,但我也顾不了这么多了,量出了酒瓶下半部分圆柱形的高是25厘米,直径是6厘米。紧接着,我又找来了纸和笔,拿起笔就在纸上演算起来,没一会儿,我就把酒瓶下半部分的体积算了出来。我看着酒瓶中的红酒,把它倒来倒去,哎,就是这么一倒,酒瓶中的空气从瓶颈处移到了瓶底,我看着它,猛然醒悟,原来把酒瓶倒过来,瓶颈处的空气就会移到瓶底,形成一个规则的圆柱。

我又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个以前喝完红酒的酒瓶,拿直尺一量,和爸爸带回来的一瓶红酒高和直径一样,我就拿来一支红色蜡笔,用尺子在酒瓶瓶身和瓶颈处画了一条线。我又把画了线的酒瓶拿进厨房灌了刚好到红线的水,又用木塞子把瓶口塞住,把酒瓶倒了过来,果不其然,空余部分到了瓶底,我用直尺量出了空余部分的高是6厘米,又奋笔疾书,算出来了空余部分的体积。再把水的体积和空余部分的体积相加,就算出了酒瓶的体积。

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小小的一个红酒瓶也有大大的学问,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心,生活中的数学世界就任你探求!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3

搬到新房子以后,妈妈说:“家里的开销真大啊,每个月水电煤气还有物业费、电梯费要不少钱呢,要节约一点了,还是先去开通分时电表吧!”六个月以后,供电公司的电费账单来了。我问妈妈:“你开通的分时电表真的节约钱了吗?”妈妈说:“你自己去研究一下吧。”我打开账单一看,20xx年1月到6月,我们家一共用了3500度电,其中峰时用电量是3050千瓦时,谷时用电量是450千瓦时,峰谷用电量比例是61:9。到底节约了多少钱呢?我拿出笔来一算,如果没有分时电表,我们家应该支付1750元,开通后,只要支付1400元。“妈妈,我们节约了350元钱。”我对着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喊道。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来,说:“分时电表确实节约了,不过,我们还要想想别的节电的方法。你和爸爸也出出主意。”爸爸说:“空调可以把温度调到24度,房间的门窗关严实了,可以节约不少电。”妈妈点点头说:“我记得有首儿歌‘高档启动低档转,慢慢转着就省电,风由凉处吹热处,蒸蒸暑气不愁散。’”我说:“妈妈说得真好,我老是不节约用电,以后我看完电视就及时关掉,上完卫生间一定记着关灯了。”正说着,家里的洗衣机嘟嘟嘟地提醒已经洗好了,我脑袋里灵光一闪:“洗衣机也可以晚上九点以后再洗啊!”妈妈笑着点点头:“确实是个好主意!”我高兴地对妈妈说:“节约了电费,我们就可以买别的好东西了。”妈妈说:“节约电费不仅为家里省了钱,更重要的是节约一度电等于节约4升水等于节约0。4千克煤,等于减少排放0。997千克二氧化碳呢!”我恍然大悟,原来节约用电就是节约能源,就是在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啊。我一定要节约用电。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4

数学是一门学科,以前我一直认为,只有公式算式才会是数学,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其实生活中也存在着数学的“影子”,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现在正在换季,秋天已经快过去了,冬天到了,我发现家里没有羽绒衫了,妈妈就决定带我去买衣服。我们来到了商场门口,只见外面挂着一个牌子“换季大甩卖,满300送100,满600送300,满1000送500,快来抢购吧!”我看了开心极了,心想:“正好给我们赶上了,真是太棒了!”我和妈妈走进了商场,过了一会,妈妈就看到了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她很喜欢就把它买了下来,这件衣服正好600元,我呢也买了两件衣服,用去了300元,后来我又买了一双运动鞋,正好是100元,这时妈妈问我:“我来考考你!你说说看如果我再买一双250元的运动鞋,怎样用劵最实惠?而且这个劵是不找钱的,你要用250元,给商场500元的卷,他是不会找你钱的哦!”我仔细想了想:“满300送100,满600送300,满1000送500,250元更接近300,所以用三百元比较划算!”我立刻说道:“用300劵比较划算!”妈妈说:“恩!对了,遇到这种问题,应该考虑周全,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一遍,这样才可以做对题目!”我点了点头。

原来生活中也会用到数学,学好数学就可以省很多的事情,更加方便!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5

自从我成为一名小学生,我就迷上了数学,我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开学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储钱罐,让我用来放每天认真写作业、帮妈妈做家务等“赚”来的奖励,看着储钱罐里的1元硬币日益增多,我可高兴了。记得是上个周五的晚上,写好作业的我心血来潮,想数数储钱罐里共存了多少钱。1、2、3、4、5……100、101、102,终于数完啦!我笑得合不拢嘴,好多啊!妈妈说我是小财迷。望着快装满的储钱罐,再“赚”来的奖励怎么办呢?我皱起了眉头。最后妈妈用一张100元面值的纸币换走了我100个硬币,看着手里一张100元的纸币和2枚一元的硬币,我傻了,那么多的硬币才换了一张纸币。由此我明白了原来数学中的100是由100个1组成的。

第二天周六,我揣着我的“奖励”和妈妈一起来到文体店买学习用品,最后选了两本课外书、一个削笔器和一个橡皮擦,共要花多少钱呢?我在心里算了算:5+5+20+3=33(元)。这时妈妈问我:“算算买完这些东西,还剩多少钱呢?”我用了最近老师教的简便运算:102—33=102—30—3=72—3=69(元)。我付给营业员阿姨一张100元的人民币,阿姨问我:“小朋友,阿姨该找给你多少钱呀?”我在心里算了算:100—33=100—30—3=70—3=67(元)。“阿姨,您应该找我67元。”阿姨夸我是个聪明的好孩子,妈妈也朝我竖起了大拇指。从那之后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帮着爸爸妈妈一起算“小账”。

数学真的很奇妙,我要好好学习和运用它,和它成为永远的“好朋友”!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