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清明节扫墓主题的作文

发布者:追索 时间:2022-11-16 10:38

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的来临,促使人们祭祖烧香的情绪越加强烈,回念祖先继承他们优良思想,祈求他们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清明节扫墓主题的作文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初中清明节扫墓主题的作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对清明节的一个旧时的描写。随着时代发展,青少年朋友与家人完成祭祖活动后,并不是回家,而是一家人一起去青山绿水、莺飞草长的地方去游玩,感受春天勃勃的生机。那带着花香的透明空气是那样醉人!这真是一年中难得游春的好日子。

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赠外,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就不多说了。从这些活动就可以看出,人们现在可以因为这个节日而开心的度过一天,所以,现在人们不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了,人们大部分都在清明节时与朋友家人去寻春,去踏青。以前,在清明节,人们都十分伤悲,而现在,清明也变成了快乐的节日,从我们的春游活动就可以看出,我们对清明节的期待。

初中清明节扫墓主题的作文2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张灯结彩的.春节,火树银花的元宵节,扫墓祭祖的清明节,龙舟角逐的端阳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还有登高望远的重阳节。

因为我自幼爱凑热闹,所以对这些传统节日也就情有独钟了。说来也怪,每每度过这些节日的时候,我的兴趣和感受都有所不同,春节、元宵节尽是闹趣;端阳、中秋、重阳时,满是清趣;而清明时节却独生神趣。也许是儿童故事,电影电视浸润了我细小的心灵吧,我的心性从闹趣竟然转移到神趣上来了。

年年都有清明节,别人有什么感触我不愿去猜想,可是在我看来,每个清明节都是一篇奇文,都是一幅神秘的图画。

我们中华民族有万世不易的习俗,每逢清明便要扫墓祭祖。我清楚的记得,在我不用大人提携也能赶趟儿走路的时候,就随着父亲一起去为祖先“挂亲”。那时,我对这事还没有一点门道儿,只能听凭父亲的安排,呆在一边傻傻地看着他用铁铲向坟上掩上一层新土,插上清明吊儿,把一沓方形白色的纸片散到坟墓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接着便焚香烧纸,然后叩头作揖,口中还念念有词,反正说什么我也听不明白,最终祭祖就稀里糊涂的结束在鞭炮声中了。

这就是“见识”吗?父亲那毕恭毕敬、神秘兮兮的样子,着实让我禁不住掩着口鼻暗暗发笑。不过当我们远去后再次回首遥望时,看见那香纸的白烟正徐徐升腾,随风飘动时,还真有几分神秘气氛,令人感到一股神趣。

今年的清明节来临时,我又随着父亲一起去“挂亲”了,我完全凭借自己记忆里当年的“见识”行事,也参与到了这神秘有趣的事情当中来了。我跪在祖父坟前,微闭双目,心里默默祷告着……一团团、一缕缕的白烟瞬间升腾起来了,在缥缈之中,我仿佛见到了祖父的尊容,那神态如同一尊神像,神采照人,极富神趣。

归途中,我联想到祖先们活着的时候点点滴滴,如今,他们却舒服的做起了“神”,还有那千千万万勤劳一生为人类付出的人们,他们都是“神”。我愿继承“神”的遗志,弘扬中华正气,创造新的业绩,做个名副其实的华夏子孙,每逢清明,我都可以骄傲地告慰祖先:我无愧于祖先,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民族。

初中清明节扫墓主题的作文3

今天,日历上二个黑色的小字提醒我:清明,这个充满忧伤的节日来临。

对我们学生而言,清明意味着长假:从三号到七号,五天的假期,不算短了。放假前的最后一天,天气凉爽,天空布满乌云,看起来阴沉沉的。然而,阴沉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学们喜悦的心情。最后一节课,老师在讲台上絮絮叨叨,千叮咛万嘱咐地讲注意事项。可惜同学们没一个认真听,都忙着收拾东西,心里盘算着下课铃响时,怎么以最快速度冲出教室,拥抱小小的几天自由。

下课铃声姗姗来迟。心急火燎的众人齐声欢呼,一个个动若脱兔,争先恐后地向教室门拥去。无论男生女生,都如同打了鸡血那么兴奋。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同学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耳边也不断响着“再见!”“到我家来玩哦!”诸如此类。哪里有一点“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

回到家里,本欲和朋友们一起在林荫道上赛车。看着面前一堆作业,我断然放弃了这个念头。语文、数学、英语例行公事自不消说,历史、生物老师也来插上一脚发下学案。我郁闷地写了一会儿,更郁闷的事儿来了——下雨了。我黑着脸看着一根根水做的“绣花针”插入大地——“老天也因为作业多郁闷哭了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近段时间一直在下雨,老天爷似乎受了大委屈,一直在不停地哭,哭得人心烦。放假第一天,老天爷由号啕大哭变成了林妹妹式的“微哭”。我们全家人被骗,以为雨快停了,于是举家出游,去鳄鱼中心看那些身上长满疙瘩的丑不拉叽的两栖动物。谁知道老天爷相当有耐心,一直到我们参观完毕回家时,它还在“微哭”。在我朦胧的印象里,清明应该是这样一个画面:细密连绵的阴雨,一望无垠的绿草地上坐着一个正在发呆的、忧伤的白衣少年,或是身着淡雅紫裙的少女。背景音乐是牧童悠扬的短笛声。

可真到了清明,我所有的文艺女青年式的幻想破灭:老天抽疯,在最该下雨的那天没下一滴雨,也不出太阳,就那么阴着;绿草地刚打了农药除虫害,“香气”扑鼻;更没什么忧伤的少年少女,只有几个小小孩一边怪叫一边跑来跑去,他们的母亲在身后大声吆喝。

面对这一切,我无言以对,哭笑不得。

初中清明节扫墓主题的作文4

今年的清明节是我过得最开心最快乐的节日!

4月4日的早上,我和爸妈很快就到达雷山。随后,又去小唐弟家吃饭。

我们吃好饭后,准备好东西上路了。我们要去固鲁挂亲。

固鲁这有我的一位姑奶安葬在这里。这次去跟姑奶挂亲的有伯父伯母、爸妈、姑妈、大姨、米多姐、米多姐的哥哥、九里哥、梁浩鑫、小姑和我。

小姑是我姑奶的小女儿,她有一个姐姐。姐姐早以出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小姑的爸爸又一次组成了新的家庭,以后就一点都不管她的死活。她一个人独力维持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苦,更谈不上上学读书了,从没踏进学校的大门。其实她很渴望读书。她家和我们家距离很远,自从姑奶去世以后,就失去了联系。

今年我伯父偶尔一次机会联系上了小姑,终于在凯里见了面,于是约我们大家一起去跟小姑的妈妈挂亲。知道她的身世以后,我非常同情她。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知识文化去帮助她学习。弥补她没进过学校读书的愿望。

我们从雷山乘着伯父的小轿车到固鲁寨门,下车后就顺着弯曲不平的山路往上走,一路上我们活蹦乱跳、有说有笑。小姑也和我们一样的很开心!走着走着,突然下起了大雨。在大雨中我们互相照顾,小姑拉着我的手,我拉着梁浩鑫的手……,我们相互用自己的衣服去为对方摭风挡雨。一路上风风雨雨、行走非常艰难,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姑奶的墓地。

走到墓地之后,一片绿色的草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位于草地中间的一个土包包就是姑奶的坟墓。雨还是下个不停,爸爸和伯父一边吩咐我们一伙小朋友去避雨。一边忙着清理墓地上的杂草,他们顾不上自己身上的雨水,七手八脚地忙着料理墓地半个小时后,终于完成了。然后伯父叫我们下来,我们这一伙小朋友争先恐后地下去和大人们一起分享祭奠姑奶的食物。每个人一手抓糯米饭,一手抓着大块肉津津有味地吃着。我们吃得可香了!雨渐渐变小了,我们在细雨中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空旷而美丽的地方。

一路上我在想:这不就是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亲人的一种思念吗?其实挂亲就是一种孝敬长辈、关爱亲人的一种活动。

尽管这次去固鲁挂亲很辛苦,但我还是感到快乐,正因为这次去挂亲,我认识了小姑,也让我懂得了怎样去关心他人、关爱长辈、关爱亲人的道理。每想起挂亲的这一天,我就自然而然地感到开心和快乐。

初中清明节扫墓主题的作文5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俗称“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礼记。明堂位》有官社的记载:“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生于山野乡村,对土地和时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丰盛味美的食物时,我们总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绵阳,最隆重的“春社”祈福仪式,莫过于安县睢水关的“春社踩桥”。这座桥叫“太平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余年历史,桥身为20余米巨型单孔弧架,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上,素有“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的美誉。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百姓笃信,在“春社”日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消灾免难,祈祷平安。后来,这种习俗被的人了解,逐渐成了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春社活动。每到“春社”日,菜花丛中,鞭炮阵阵,潮水般的人流纷纷云集于此,绵延数十公里,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__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欢乐之节,大禹故里北川,历来有“清明”贺治水成功之说,乡人奔走相告,共庆天下太平。从唐代起,“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