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清明节包青团
作文清明节包青团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作文清明节包青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清明节包青团1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到了。清明节有许多传统习俗,不但可以给故去的亲人扫墓,还可以到郊外去欣赏春天的美景。今年的清明节我学会了做清明团子。
看见别人都送了我们许多可口的清明团子。我看见奶奶手里拿着一个硕大的春笋,我说:“我今天要来学包清明团子”,奶奶说:“你先把手洗干净”,于是我就兴致勃勃地帮助奶奶去包清明团子。我拿了豆干、春笋、辣椒,首先我把材料洗净,然后再把它们切成丁,加入调味品,这就成了包粑用的馅。我开始和面了,我加入一碗面粉和一碗水,面粉非常硬,我用手猛地一拍,面粉飞到了门上和我的.袖子上、脸上。奶奶说:“你不加水,怎么叫和面?”我又加了一点点儿水,可是面团还是非常的硬。我狠狠心,又拿了一碗水往面团里倒,一下子面团变得像稀糊一样,摸上去粘糊糊的。奶奶又往面团里倒了不少的面粉,我终于把面团揉好了。我把艾叶放到了高压锅里,因为热度高,所以艾叶的叶看不见了,除了艾叶水,还有一些非常烂的艾叶茎。我把艾叶水全倒入了面团里,面团立刻变得非常?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面片摊在我的左手掌上,再拿来勺子,用勺子舀了一勺馅,把馅放入面片里面,再捏合。我有时放了太多的馅,包起来的时候,馅全部都露了出来了,有时又包了太少,清明团子像泄了气的皮球。我心想:“算了这样太累了,不要再包了。”因为包的次数多了,所以我包习惯了,我包得好多了。我包的清明团子像一个个检阅的士兵。
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清明团子,觉的格外香甜可口。我学会了一个家务活,我很高兴今年清明节学会了包清明团子。我知道了:不克服困难,就不会得到成功。
作文清明节包青团2
那些点滴的记忆,缓缓地在时间之流里散开,它弥漫出简而不凡的香味,这就是青团。
那年,正值清明时节,要包青团。听到这个喜讯,我便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
只见奶奶手上捧着一碗糯米粉,攥了一小团便扑在砂碗里,往里面浇上叶绿色的艾草汁,慢慢地揉匀,用双手一压,便成了青团膜。接着,在膜里铺上如毛毯般整齐的红豆沙馅,往馅的边缘均匀地抹上清水。最后,再把它们滚成一团,揉成一个“馒头”,青团便成了,不一会儿空空如也的锅盘便立起了一个一个绿油油的“蒙古包”。
我也跟着做,却跟奶奶相差甚远,我做的青团就像一支融化的雪糕,有气无力地趴在了桌上,但我不服气,便又燃起斗志,按照刚才的步骤重塑了一遍又一遍,结果迎接我的是一个个“残疾患者”,歪七扭八,少胳膊少腿,连立都立不起来。
我渐渐消耗了耐心,越来越不想干了。这时,奶奶看我垂头丧气的,仿佛看出了我的'心事,便说:“孙女呀!凡事都是有技巧的,因为你的方法有点错误,所以才拿捏不好。还有,凡事要坚持不懈,不能放弃,加油!”接着,奶奶就一遍遍地给我示范,我就像在灼热的沙漠遇见了一片瓜田,迷津顿开,专心致志地认真照做。
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一个“士兵”终于站在了我的面前,不久后,便有了一个“军团”,它们整齐地立在蒸笼里,等待着蒸笼的魔法,开始膨胀变大……
“叮呤呤”,新鲜的小青团出炉啦!它们一个个油亮如玉,一股扑面而来的艾草清香引诱着我,碰一下,瞬间被弹了回来,就像气球似的。我大口大口地嚼着,享受着这丰收的果实。味道真好,我可爱的小青团!
小小青团让我体会到了蕴含着的道理。我想,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遭遇失败,也要克服消极心理,坚持不懈地去努力,还要不断改进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于是,每逢清明时节,我就特别想青团的味道,还有包青团的故事……
作文清明节包青团3
家乡有清明时节吃青团的习惯。随着祭祀功能的淡化,青团已逐渐成为一抹春色,成了一道专属春天的味道。这不,刚开春,奶奶就开始张罗包青团了。
周六一大早,奶奶就起来做馅,有豆沙馅、芝麻馅,都是我爱吃的。豆沙馅是超市买现成的,只要拿出搓成小圆球;芝麻馅则是将芝麻和核桃仁炒熟、碾碎加白糖调和。馅料准备好后,奶奶把菠菜榨汁,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糯米粉中,再加入少量猪油,搅拌均匀,搓成碧绿的.米粉团。接着,再把大米粉团分成鸡蛋大小的小剂子。然后,逐个按扁包入馅,捏拢收口搓匀,放在湿布上。为了便于区分,青团的形状有所不同,圆圆的是豆沙馅、椭圆的是芝麻馅。我看着觉得很简单,也洗手来帮忙,取一个剂子,轻轻压扁,托在左手掌心里,再放上一个豆沙小圆球,左手五指微微收拢,右手赶忙凑上帮忙,然后两手配着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捏。可是,捏着捏着馅儿从底部漏了出来,眼看包不起来了,只好宣布失败!“奶奶,请求救援!”说着,往奶奶手里一塞。只见奶奶三下两下一捏,竟化腐朽为神奇,“破肚”的青团整容成功!不行,我得继续尝试!第二个没漏馅,可是收口处的米粉料太多了,没搓均匀。不灰心,继续练!我暗暗鼓励着自己,接下来自然是越做越好了。排列整齐的青团子,都挺着圆圆的肚子,像一个个小胖墩,可爱极了。奶奶说:“你别小瞧了这胖墩的肚子,它可以装下好多东西,不仅可以装豆沙、芝麻,还可以装蛋黄、肉松,各有各的味道!”我听得都快流口水了,催爷爷赶紧蒸团子。
大火蒸了20分钟左右,可口的团子终于蒸好了。它们色泽光亮,油绿如玉,分明就是春草的颜色;拿在手里,软绵绵颤巍巍的,充满了弹性;咬上一口,清新自然的春草气息霎时弥漫了整个口腔,外皮糯软Q弹,馅甜而不腻,一口一个满足,这是江南春天特有的美味!
没有青团的三月不能叫春天,不吃总感觉少了什么。这种把春光揉进“肚子”里的味道,每每总能让我惦念一整年。
作文清明节包青团4
青团,是汉族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之一。为了加深对这个传统节日的认识,在老师和家长们的精心策划下,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包青团的活动。要说吃,长这么大我已吃过多次青团了;可要说到包,我可是初次尝试,面对桌上那一大团揉好的青面团,我跃跃欲试。
看来心急的不止我一人,老师才宣布活动开始,只见六、七只小手纷纷伸向面团,转眼间,面团就变了型,这边一处高山,那边一片洼地——面目全非。我也揪起了一小团面团,软软的,还带着点余温,闻了闻,一股浓郁的.艾草香扑鼻而来。我先把它揉得圆圆的,然后放在桌上用力压扁,变成了一张薄薄的面饼,接着往面饼中间放了两勺豆沙馅儿,揭起一端的皮向另一边合拢,把边缘压牢并按出花边,我的第一个清明饺就这样出炉了,看着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就做成功,心头涌出喜悦和成就感。
趁热打铁,接下来做个什么呢?瞧了瞧身边的同学们,对,清明团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我又揪了一团面团,把它揉圆,然后在中间用力按下去,使它呈现出一个碗状的坑,为了让我的清明团能多装些馅儿,我要把坑按得大一些、深一些,哎呀,一不小心,底戳破了“失败怕什么,重新揉过,何况这还是我第一次做清明团呢!”我不禁想到。这回,我小心翼翼地按压,中间的坑逐渐变大变深,耶,我成功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这次包个芝麻馅儿的,放好馅儿后,我一手拿着团子,一手小心翼翼地,慢慢地把洞口一点点捏拢,直到封住为止,为了美观,我特地把它放到了做青团的模具上按一下,一个漂亮的花形清明团就呈现在了我眼前。
我越做越带劲儿,越做越有信心,又连续做了好几个动物形状的青团,一个比一个有进步,一个比一个有特色。望着桌上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青团,它们仿佛变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带着我走进了艾的童话世界!
作文清明节包青团5
青团,就像是月饼是中秋节的象征一样,它也是清明节的象征。它是清明节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食品之一。我也非常喜欢吃,尤其是咸菜馅的。
今天是农历三月十四清明节,重要的扫墓活动及其仪式过后,我和妈妈拿着蓝来到田野中,妈妈东张西望。“妈妈,你这是在找什么呢?这‘荒山野岭’的,有什么好东西可找到?”“我在找荠菜,你知道吗?”随之妈妈拿来一棵开小百花,长三角形果实的“野草”“看!就是它,不过这棵开花了,太老啦”“切——找棵野草忽悠我,我才不信呢!”没想到,妈妈已经找了一大篮这种“菜”了。我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不甘示弱地找起了所谓的荠菜。不一会儿,就有满满一篮了,深青色中还泛着点点白色,虽然好看,可是——“看看你,弄了这么多老荠菜,我还得挑一挑,这跟我找有什么区别,想锻炼我找茬能力啊?!”说着妈妈疾速整理好了所有的荠菜。
回到爷爷家,妈妈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正确的清洗整理荠菜“首先……然后……接着……最后”我忙活了半个小时才将所有的.荠菜清洗整理好。接下来妈妈把荠菜分成九份放入多功能豆浆机搅拌成糊状,然后掺入少许面粉后在搅拌,只见糯米粉与荠菜糊慢慢融为一体“好了机器的任务完成了,该改手工了”我很不解,机器搅拌不更好吗“为什么要手工啊?”“还要加许多糯米粉,在搅机器就该粘住啦!再说机器搅出来的没有人和出来得好!”“哦——”我学着妈妈的样倒了一点糯米粉,再往糯米粉中间到了点刚刚搅拌好的荠菜糊,和啊和,糯米粉渐渐变绿,这就好了,我端来我的最爱——咸菜馅。往糯米粉里裹,一个有一个,一排有一排。
“啊呀!终于包完了”整整一百二十九个啊。
奶奶拿来了大蒸笼和洗好的粽叶“蒸青团喽——”
不一会儿,香气扑鼻,我不顾有多烫忍不住吃了一个“哇——这香味,我敢相信!!”我学着汪涵攒着。
今年的清明节我又学会了一道新小吃——做青团。青团吃在嘴中,香在心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