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桥、那人、那时光800字作文
那桥、那人、那时光800字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那桥、那人、那时光800字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桥、那人、那时光800字作文 1
晚风轻轻地吹过田野,缕缕炊烟随之飘舞于半空。
我独自坐在门口的小桥上,看着摇摇欲坠的夕阳一点一点地隐匿下去,头顶不时飞过几只归巢的小鸟,那么惬意。
远远地,我看见一位老者牵着一个小孩向这边走来。那老者似乎很年迈,走起路来显得很吃力的样子。孩子很年幼,牵着老人的手摇晃着,脸上洋溢着童真的微笑,那笑容似曾相识。
要走上桥的时候,孩子不再晃老人的胳膊了,而是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人。老人虽感到吃力,但脸上却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似曾拥有。不经意间,记起了儿时的一段往事。
那时我还小,和奶奶在一起生活。清晨,奶奶牵着我的手走过小桥去田里干活。每当走过这座桥时,我也总是扯着奶奶的手,怕奶奶摔倒,也怕自己掉入河里。奶奶会放慢脚步,我紧紧握着的手便松了一些。
后来有一天,妈妈从一个很遥远的叫“北京”的城市里回来,小小的我对眼前的这个陌生人很是好奇。她说奶奶年纪大了,照顾我不方便,所以要把我带走。我大哭大闹,说不要离开奶奶。但奶奶却说:“燕子,跟你妈去吧,奶奶照顾不了你了。”我大哭,半天说不出话来。
离开的.那天,妈走在前面,我牵着奶奶的手走在后面。走上小桥,我说:“奶奶,我走了,你以后就一个人了,过桥时一定要小心。”奶奶摸摸我的头,哽咽着说:“燕子,到那边要听妈妈的话,要好好上学。”
小桥很快就走完了,奶奶向我告别说:“燕子,一定要听话,别挂念奶奶。”我说不出话,只看着奶奶哭,望着桥哭。然而,我还是跟妈妈走了。
光阴似箭,如今,我已长大,已不再害怕过小桥,然而心里却总放不下故乡的奶奶,越来越担心年迈她怎么过桥。
所以,我又回来了,一个人。
到家的时候,很远就看见桥上站着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我知道是奶奶,她一定是怕我不敢过桥,来接我了。
我跑过去,抱着她,说:“燕子回来了,以后,我带你过桥。”奶奶的脸上充满泪水,我也是。
“爷爷,小心!”突然一个稚嫩的童声打乱了我的思绪,循声望去,只见那个小孩正牵着老人走下小桥。
夕阳下,桥上那么惬意。
那桥、那人、那时光800字作文 2
在记忆长河的幽僻处,有一座斑驳的石桥,横跨在悠悠碧水之上,它静静地承载着往昔岁月,见证着那人带来的暖煦时光,宛如一幅永不褪色的水彩画,在心底徐徐铺展。
那桥,是质朴无华的乡村旧景。青灰色的石板错落拼接,被岁月的脚步与雨水的轻抚磨得光滑,石缝间倔强钻出的几缕青苔,宛如记录时光的细密文字,镌刻着它历经的朝朝暮暮。桥身微微拱起,恰似一道质朴的`虹,连接着两岸的烟火人家。桥下溪水潺潺流淌,澄澈见底,小鱼小虾在光影交错的水底嬉戏,偶尔撞在圆润的石子上,漾起几圈细微的涟漪,似是在轻诉着琐碎家常。桥畔几株垂柳,细长的柳枝垂落,随风轻舞,似为桥披上了翠色的帷幔,柔美而静谧。
那人,便是我的外公。记忆里,外公总穿着洗得泛白的布衫,头戴一顶旧草帽,古铜色的脸上刻满皱纹,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故事。他身形清瘦却硬朗,精神矍铄,背微微佝偻,犹如那座饱经风雨的石桥,虽历经沧桑,却稳稳伫立,护着一方安宁。
儿时夏日,外公常牵我至桥边。骄阳似火,他手持钓竿,我提着小竹篓,满怀期待坐在桥荫下。外公手法娴熟,挂饵、抛竿,一气呵成,丝线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落入水中,溅起微小水花。我依偎其旁,听他讲古老传说,从牛郎织女鹊桥会,到许仙白娘子断桥情,目光追随着浮漂,心驰神往。待鱼儿咬钩,浮漂轻颤、下沉,外公眼疾手快,手腕轻扬,一尾活蹦乱跳的鱼便破水而出,鱼尾甩出晶莹水珠,映着日光,恰似细碎钻石。我欢呼雀跃,将鱼小心放入篓中,外公看着我,眼中满是宠溺笑意,那笑容暖过盛夏骄阳,镌刻心间。
傍晚时分,余晖将桥与外公身影拉长,镀上金边。劳作归来的乡人踏桥而过,互道家常,外公爽朗笑声融入其中,成了乡村暮曲独特音符。他会在桥边石墩摆上棋盘,与老友对弈,我趴一旁,看棋子挪移、局势变幻,似懂非懂,却觉饶有趣味。那时,桥是乡村社交的中心,外公是纽带,串起邻里情谊,编织生活经纬。
如今,我离乡求学,奔波于城市喧嚣,那桥、那人渐成遥远思念。可每当夜深人静,心底总会浮现那旧桥、外公垂钓身影与暮霭中的笑语,那是我童年最珍视的时光宝藏,在岁月流转中熠熠生辉,赋予我前行力量,暖我羁旅之心,永不落幕。
那桥、那人、那时光800字作文 3
在记忆长河的幽僻角落,有一座斑驳古桥,像一位默然伫立的老友,横跨在悠悠碧水之上,联结着往昔的岁岁年年,见证着那桥边之人的笑泪悲欢,定格成我心底永不褪色的旧时光画轴。
那桥,是质朴的石板桥,岁月在它青灰色的石板上镌刻下深深浅浅的纹路,恰似老人脸上纵横的皱纹,满蓄着故事。桥身两侧的石栏,雕着简易却古拙的花纹,或是灵动欲飞的云纹,或是绽于石上的缠枝莲,虽历经风雨磨蚀,有些图案已模糊难辨,却依旧透着几分韵致,静静诉说着悠悠旧事。桥身不宽,仅容两三人并肩而过,桥下河水澄澈,潺潺流淌,遇晴日,日光洒下,粼粼波光恰似细碎金鳞,闪烁跳跃,与桥共绘一幅静美水乡图。
桥边,常坐着一位老人,是村里的老木匠。他身形佝偻,脸上皱纹如刻,可那双手,粗糙干裂中藏着巧劲儿,犹如被岁月磨砺出的神奇器具。每日清晨,暖煦阳光铺洒,他便携着满是工具的木箱,在桥头摆开 “战场”。锯子拉动,木屑纷扬,似木屑做的雪花;斧头起落,笃笃有声,敲在木头上,亦敲进岁月里。他做木工活儿时,眼睛瞪得圆溜溜,像是要把木料看穿,神情专注得周遭一切都入不了他的 “法眼”。村里孩子爱围在他身旁,或蹲或站,眼睛直勾勾盯着他手中 “变魔术” 般渐渐成型的小木马、木陀螺,叽叽喳喳讨要,他也不恼,咧开缺了牙的嘴笑笑,手上加快动作,不多时,一件件精巧木制品便递到孩子们手中,换来他们如银铃般清脆、满是欢喜的笑声。
夏日傍晚,暑气稍退,桥畔便成了村民纳凉 “据点”。老人们摇着蒲扇,唠着家长里短,从田里庄稼长势,聊到哪家孩子出息;妇女们凑在一块儿,手中针线飞舞,缝补衣衫,不时分享着持家窍门;孩子们则在桥上桥下疯跑嬉戏,玩着捉迷藏,胆大些的还敢顺着桥栏溜下,去摸水里滑溜溜的石头、逗弄游过的.小鱼小虾。彼时,那桥似有了生命,承载着笑语欢声,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温情稳稳托住。
后来,我离乡求学、工作,许久未归。再回村时,惊觉村子添了不少新楼新路,那古桥却仍守在原处,只是更显沧桑,石栏残破了几处,石板也有松动迹象。老木匠早已不在桥边忙碌,听闻是身体不佳,卧病在床了。我踱步桥上,往昔热闹场景如幻影重现,心中涌起复杂滋味,似有怀念的愁绪,亦有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那桥、那人、那时光,宛如被岁月酿成的一坛陈酿,只需轻启记忆瓶盖,馥郁醇香便扑面而来,带着乡村旧梦的质朴与温情,在我心田缓缓流淌,成为我灵魂深处一抹温柔慰藉,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