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俗作文(通用3篇)
家乡的民俗作文(通用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民俗作文(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民俗作文1
我想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属于自己的民俗吧,然而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我的家乡在平凉,在那里我们流传着一个很古老的民俗,那就是燎疳。
每当正月二十三这天,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家户户都要提前准备麦秆、蒿草以及鞭炮、盐巴、五谷杂粮等,准备举行过年的最后一项仪式。
在这天,人们早早的吃了晚饭。在夜幕降临的时,燎疳的仪式便在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期待中开始了。首先要在堆好的`柴火上撒上盐巴和五谷,再放入一串鞭炮,然后点燃火堆。鞭炮、盐巴在火堆里欢呼雀跃,噼里啪啦地炸响开来。男女老少依次跨越熊熊大火。火堆火燎中,烧燎祛除来年的晦气、厄运以及灾难,图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病无灾、生活兴幸。
跳完自家的火堆,奔向邻家跟高更大的火堆。年龄相仿的小伙伴暗地里较劲,看谁跳过更高更大的火堆。燎完疳后,当然还要举行最后一项祈求仪式————扬花。即是把烧完的灰烬高高扬起,然后大家齐声祷告,虔诚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
虽然城市中并不举行扬花,可是却和农村一起燎疳,而且还比农村更加热闹。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民俗,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如果喜欢的话可以来我们家乡参加,我们欢迎您的到来!
家乡的民俗作文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过年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外公、外婆是张金人,在他们那里过年可热闹了,放鞭炮、吃鱼糕、吃卤肉,特别是外婆做的炸肉丸子、卤肉最好吃。每年的这个时候,我就会守在外婆的蒸笼旁,等待着外婆新鲜出炉的鱼糕,还没等外婆把鱼糕摆放好,我就会迫不及待地用小手去偷吃,那刚出笼的鱼糕烫的我“嗷嗷”直叫,那鲜美的香味,让我顾不得鱼糕的烫,一口全放进嘴里,“好吃!”我不禁赞叹到。
过年每家每户贴对联也是必不可少的,那红红的对联上写满了祝福的话语,听大人们说过去人们把桃木做成个“符”字挂在门前,每到新年的时候就更换新的,后来慢慢演变成对联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
一天清晨,舅舅和外公把我从睡梦中叫醒,让我和他们下去帮忙贴对联,外公拿着梯子,我拿着剪刀和胶布,舅舅拿着对联,我们一起下楼了。到楼下后,外公把梯子架上,我拿着剪刀和胶布在一旁把胶布剪成一段一段,舅舅拿着对联整理着递给外公,上下左右对齐了,对联贴好了“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羊羊伴福来”对联上的几个大字引人注目,外公站在对联前一个劲的笑,仿佛看见了羊年一家人。这是,灯笼也挂上了,搞定收拾东西上楼去,一上楼,桌子上早已摆放好满满的鱼糕、卤肉、炸肉丸子,我的口水直往外冒,哥哥和我硬是把每个碗里的东西都尝个遍,吃的同时也不忘夸奖外婆做的美味,外婆的.嘴都笑的合不拢了。
过年真是一个好日子,为了家人的团员,我们要更加勤奋、努力的学习,让家人们开心,这才叫真正的过年。
家乡的民俗作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除夕的晚上我们会和好朋友聚在一起,大人们打麻将、打牌,小孩呢,玩游戏:王者、吃鸡、英雄联盟……那时我们会玩到很晚才睡,有一年除夕晚上都没睡,晚上爆竹声响成一片,在城市中那算扰民,在我们这个小镇上是添加年味。
“快点起床,快点,要吃早饭了。”
每当过年,我都会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就像星星,一直在我的耳边打转。也许你们认为,是我赖床,大清早了还不起床。
过年的那一天,每个人都要穿新衣服,不管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要穿新衣服。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倒福。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呢?是因为家家户户都希望的到来。贴好福字,就要去亲戚那里拜年,每个人进去说的第一句话不是说“新年好”就是说“拜年拜年。”个个都高高兴兴,小孩呢?就等着大人把红包拿来,有的小孩调皮,一进门就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大年初二我们会去舅爷,舅奶家拜年,还会收到压岁钱,过年的每一天都会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收压岁钱,真好!正月十六年就过完了。
春节这股暖风来得快,走得也快。春节虽然已过,但余波仍然存在。节时的那股年味还未散尽,但新的太阳已经升起,面对我们的是新的一天。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开始,让我们一起将旧的烦恼扔掉,迎接全新的一年吧。
一切又恢复正常,学生上学,大人们又去田中干活,新的一年在鞭炮声中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