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舞春牛民俗作文_作文_民俗作文

发布者:一叶扁舟 时间:2025-1-14 13:37

家乡的舞春牛民俗作文_作文_民俗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舞春牛民俗作文_作文_民俗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舞春牛民俗作文_作文_民俗作文

春节期间,东莞常平将与珠玑古巷合作举办首届东莞(珠玑古巷)民间艺术节。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节上,我们将邀请各地的民间艺术表演者和艺术团体参与,共同展示民间艺术的魅力。其中,作为古巷民间艺术的重头戏之一,我们将邀请“舞春牛”参与演出。然而,由于“春牛”目前只剩下旧牛头,加上队伍组织的困难等问题,我们面临着一些困难。希望大家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首届东莞(珠玑古巷)民间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代表作之一的“舞春牛”,承办方隐贤山庄利用元旦假期,走遍了南粤大地。然而,“春牛”再也难以舞起来,民间艺术界人士担心舞春牛从此成为绝唱。

古巷“春牛”难于成行

东莞(珠玑古巷)首届民间艺术节即将在春节期间盛大举行。届时将有装故事、舞春牛、姓氏文化展览、客家婚俗表演等多个文化艺术项目精彩呈现。为了确保这些承载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民间艺术能够如期展现,承办方特派人员前往南雄,协助古巷民间艺术团组织表演队伍,修复民间艺术道具。

工作人员来到了古巷廖屋村,找到了“舞春牛”传人廖师傅。廖师傅今年已经50多岁,是这个村子里舞了30多年牛头的老手了。他带着工作人员来到了存放“春牛”的祖屋。工作人员看到,“春牛”只剩下了两个彩色的牛头和两副木犁,牛身已经难以寻找了。

据传统习俗,舞春牛需要先用竹篾扎成框架,再在框架外糊纸贴布制成,但这种制作方式容易破烂,每次舞完都需要重新制作。由于多年没有人舞春牛,现在只剩下了旧牛头。参加东莞民间艺术节对我们来说很困难,因为修复春牛不容易,能够扎春牛的民间艺人已经很少了。而且整支队伍需要25~30人左右,包括演员、鼓乐队员和唱春牛的艺人。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在珠三角务工,只有几位年长的队员留在村里,根本无法排练。这些年来,几乎没有人舞过春牛,让人非常遗憾。

“舞春牛”已退出历史舞台

经过多方努力,隐贤山庄的“春牛”寻找队伍先后前往了南粤大地的紫金、罗定、连平、连州、信宜、连南等曾经有“春牛舞”的地方,但结果几乎都是一样,难以组织队伍参加。有的地方像珠玑古巷一样只剩下了旧牛头,有的地方只有“春牛”而没有队伍,有的地方只剩下了过去“舞春牛”的相片,除了老一辈艺人口中的记忆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盛极一时的艺术队伍也只剩下了几名上了年纪的老艺人。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