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15篇)

发布者:倚窗望月 时间:2022-12-17 04:26

孔子的名言(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的名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孔子的名言(15篇)

孔子的名言1

有一次,孔子他们被两个小国家围困,长达七天都没有吃到东西。后来较为富裕的子贡拿自己的钱财好不容易换来了很少的一点米,就让颜回给大家拿来煮粥喝。子贡无意间经过煮粥的房间,竟然看见颜回拿着满满一勺粥在喝。子贡很不高兴,就去了老师那里。他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子贡又问若是颜回会如何,孔子说颜回绝对不会改变的。子贡这才告诉老师他看到的事。

于是,孔子为了向大家证实,带着众弟子来到粥房。孔子说:颜回啊,我想要先用这得之不易的粥来祭祖,你来操办吧。颜回摇头道:不行啊,老师。这粥在煮的时候,房顶上有一块泥落了进去,扔了太可惜,所以我已经把污染了的那块粥吃了,这样还可以省出一个人的饭。但是这样的粥是不能祭祖了啊。孔子听了,看了一眼子贡,就离开了。

所以,孔子和他学生也是一般人,圣贤文化都是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中体现的。如果圣贤所宣传的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事,那么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其实儒学就是用来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处理好和家人、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平民和实际的学问。

孔子的所有弟子中,他最喜欢的自然是颜回。颜回何以成为他的得意弟子?从《论语》里关于颜回的记载,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分析。

首先,颜回是个聪明而勤奋的学生。聪明人一般都会受到老师喜欢,自古皆然。孔子曾经赞扬子贡,说他是“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聪明人。但孔子问子贡他和颜回谁更强十,子贡自称不如,说颜回是闻一以知十,而自己不过闻一以知二。孔子听了也说,我赞成你说比不上他。侧面反映了颜回的聪明。颜回的聪明不仅是天资问题,而且因为他非常勤奋。在颜回英年早逝之后,孔子谈论他时,还惋惜的说,可惜他死太早了,我只看到他不断的进步,没有见过他停滞不前。在和季康子等人谈论时,孔子也屡屡说起颜回的好学。

但聪明的学生在老师眼中,往往也是非常危险的`人。青出于蓝尚且不论,恃才傲物的人古今都有,比如三国之杨修,玩弄知识是非常危险的。但颜回并不骄傲。他尊敬老师,恪守学问之道。在尊敬老师方面,孔子都感到惊异。孔子曾经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没提出过什么不同的意见,像个愚笨的人。但观察他私下和别人谈论,才发现他对我的见解发挥得很好。这种尊重老师,不轻易从知识上当面辩驳老师的做法,大概在颜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颜回之所以尊重老师,是他佩服老师的学问。他曾经感慨道:老师的思想和学问,我抬头仰望它,愈望愈觉得高,我研究它,愈钻愈觉得深。看见它好像在前,一忽儿却又好像在后面去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我,用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也不能。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力,它好像仍然矗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想攀登上去,却感到没有路可上去。这无疑是对孔子学问、教学的最高赞美了,这种发自内心的赞美,自然赢得了孔子的由衷喜爱。所以孔子说,颜回对我的话是无所不喜欢。并且有点遗憾的说,颜回非助我者也。但一个老师,能够找到在学问上“狂热”追随自己的人,无疑是一件幸事。

在恪守学问之道上,《论语》记载了这么几件事。首先,颜回谈论自己的志向时,明确表示,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这种谦虚的态度,使他远离了聪明带来的危险。孔子在和鲁哀公谈论学生中谁好时,赞扬颜回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不迁怒,不贰过)。那时颜回已经死了。孔子还把颜回和其他弟子比较,说他的思想能够长期不离开仁德,而其他弟子只能短时间想到仁德。颜回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德,引出了孔子那段经典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点头道:“弟子即使不才,也要照先生的话切实去做。”

颜回之所以受到孔子喜欢,其中可能含有孔子爱怜的成分。颜回一生学问虽高,但并无政治成就。孔子说颜回贤德,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其中显示出的不仅仅是颜回的贤德,而且有他的穷困。孔子因此愤愤不平的说,颜回的道德和学问都差不多了吧,可他却那么贫穷!颜回也曾经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家(问为邦),表现了他有意在政治领域一展才华的抱负。谁知天不予人,竟让他英年早逝!孔子回忆起来,自然充满了悲痛和爱怜之意。

但是这些都不是孔子喜欢颜回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孔子真正喜欢颜回,是因为他从颜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样,颜回也是比照老师而行事的。

对孔子而言,他的思想与行动是一致的。而在弟子中,大概只有颜回才能做到。比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固穷的做法,只有颜回能够与他相比。在政治理想上,孔子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这简直是孔子看到了跟随自己一身的影子!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习多年却不以做官为意,这种人太少了)时,简直就是在说自己和颜回!颜回大概也知道自己和老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知音关系。孔子出游列国时被囚禁在匡地,颜回落后了,后来赶到时,孔子不无欣慰与忧虑的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既安慰孔子又尊敬道,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在颜回死后,孔子表达了自己最沉痛的哀思。《论语》记载道:“颜渊(即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说,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在安葬颜回时,孔子又以一个知音的角色出现了。颜回的父亲和孔子的弟子都想以较富贵的礼节安葬颜回。但孔子不同意,因为按照礼节,他和颜回都恪守的礼节,这是不可以的。最终孔子的弟子依然以厚礼埋葬了颜回。孔子心知这违背了礼节,于是说,颜回把我看成父亲,我却不得把颜回看成儿子,这不是我的本意啊。当年孔子的儿子孔鲤死时,也是薄葬的。说明孔子并不以不厚葬为无礼。而弟子的行为恰好违背了他的意思。假如颜回还活着,一定会反对这种行为。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和颜回从德行上给我们做出了师生的最好榜样。如今,我们惟有心向往之……

孔子的名言2

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5、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7、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7、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18、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1、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25、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7、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8、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0、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的名言3

1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3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4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6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7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8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0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11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3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 、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6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17 、言必行,行必果,硁硁乎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8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9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0 、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21 、吾之大患为吾有身。

22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26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的名言4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吾日三省吾身。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6、礼之用,和为贵。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2、巧言令色,鲜矣仁!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6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6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7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7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4、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不迁怒,不贰过。

79、小不忍则乱大谋

80、过,则匆惮改。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7、听其言而观其行。

88、不迁怒,不二过。

89、不学礼,无以立。

9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9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3、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9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97、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0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的名言5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4、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7、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9、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2、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13、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14、巧言令色,鲜矣仁!

1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6、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2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3、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5、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29、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30、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3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4、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35、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36、——《韩非子》

3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3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3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4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3、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4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5、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46、轻诺必寡信。——《老子》

4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48、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4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50、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51、心中有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永远不会迷失方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5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54、老子的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55、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59、——《左传》

6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1、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知不知,上。不知知3.墨子名言兼相爱,交相利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4.孟子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2、这是古人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立德为其首,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从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

63、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6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5、不学礼,无以立。

6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6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68、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6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7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2、孔子孟子

7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74、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75、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7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7、孔子名言

7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79、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

8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8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8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84、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8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6、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8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8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8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90、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

9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9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93、兼相爱,交相利

9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95、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9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9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98、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9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100、孟子名言

10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02、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10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04、——《孟子》

105、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06、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0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0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09、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10、庄子名言

111、去好去恶,群臣见素。

112、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13、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114、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15、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116、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117、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11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19、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120、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2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22、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123、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27、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128、韩非子名言

129、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30、老子名言

13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3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133、朝闻道,夕死可矣。

134、法家主要代表人物

13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3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_'莀P'莀?山木》

13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3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40、释仪的妄发者,虽中亦不为巧矣

141、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14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4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4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4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4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4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

148、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4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50、平时日只知苦练,也许有一天一下就做出惊人的成绩。因为,任何成功,都是厚积薄发,多年苦修换来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开始。

15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52、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15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5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

15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57、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15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5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160、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

161、名可名,非常名。

16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16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64、天下可运于掌。

165、孔子名言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不学礼,无以立。

166、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16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6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69、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170、荀子名言

171、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72、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73、其进锐者,其退速。

174、这是古代仁人君子立身处世的原则。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按古人的训诫: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

175、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76、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77、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7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8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8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韩非子:

18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8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8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86、而敦悫纯信,用心怯言,则谓之窭。守法固,听令审,则谓之愚。敬上畏罪,则谓之怯。言时节,行中适,则谓之不肖。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187、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188、老子:1.道可道,非常道。

189、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19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9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19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9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94、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195、——《论语》

19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9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98、上善若水。

19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0、墨子名言

20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0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20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

20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05、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孔子的名言6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孔子的名言7

1、沉默而求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父母在,不远,你必须方。

3、在浪费中勤奋,在玩耍中带着毁灭的思想。

4、更不用说别人了;不要在别人身上浪费口舌。

5、⊙、轰轰烈烈的知识遍天下,决心读遍人间所有的书。

6、聪明人以他的智慧使自己为人所知,现在又以他的麻木不仁而为人所知。

7、如果你想统治世界,今天的世界,放弃我的谁?

8、知道的人不知道;仁者皆爱也,急者亲商。

9、相信学习,坚持走好路。危险的国家没有人,无序的国家没有人住,世界没有看不见的路,没有隐藏的路。

10、不是在他的位置上,不是在他的政治上。

11、烂木和烂墙都不是黑色的。

12、按照教育的顺序,为了孝道的公正,白种人不穿马路!

13、儿子绝对四:不意,不一定,不实,不我。

14、学而知不足,教而知不足。懂得不够,便能反身也;知道了,才可以自我提高。

15、别无所牵挂,别无所牵挂。不要害怕知道,但要知道。

16、重量,然后是重量;度,然后知道长度。

17、人性的东西在人的眼中是不好的。眼睛无法隐藏它的邪恶。胸部有规则的眼睛;胸脯不是一般的眼睛茂。也听听它的话,看看它的瞳孔,人有多瘦?

18、如果我们不实践道德,如果我们不从中学习,如果我们不从中学习,如果我们不从中学习,如果我们不从中学习,如果我们不从中学习,我们就不会改变它。

19、一个女人先侮辱自己,别人再侮辱她;这殿必毁灭,后人也必毁灭。国家应当自和未来几代人的感觉。

20、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形花园。

21、孔子攀登了东山和小鲁山,泰山和小世界。

22、它可以被容忍,但不能被容忍。

23、学会聪明,永远聪明;假装聪明,让别人笑。

24、所以你们要看他所作的、所作的、他是何等的瘦弱。人是多么瘦啊!

25、文王的公园有七十英里长。与人相处,人以为小,不也合适!

26、弟子成孝道,出孝心,诚而不慈,爱而不慈,行而有力量,学而不倦。

27、获得真正的知识需要努力。

28、学习是接近知识,实践是接近仁慈,羞耻是接近勇气。

29、不怒不开,不细不发。把一个角落抬高到不了三个角落,那么就再也抬不动了。

30、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善良的老人,敏感的追求着的人。

31、古时候,人,要向人,不要向人,修养世界。为了走向世界,穷人是孤独的。

32、人而不仁,如礼!人和非人一样快乐!

33、三十岁的时候我坚定,四十岁的时候我毫无疑问,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命运,六十岁的时候我倾听,七十岁的时候我听从我内心的愿望。

34、君子有三乐,国王不与世同存。父母,兄弟,无缘无故,一乐;杨应该一天,开放,光明正大的,感觉没有疑虑,两个音乐;得到世界人才和教育,三乐也。

35、没有远见,一个人注定会在事后遇到麻烦。

36、一个勇敢的人不会忘记在沟里,一个勇敢的人不会忘记失去他的元。

孔子的名言8

1、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4、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5、平时不好学,临考悔已迟。

6、听其言而观其行。

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4、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6、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7、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8、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19、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20、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21、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2、巧言令色,鲜矣仁!

23、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2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6、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8、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2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3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1、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3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3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7、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8、学成巧,总是巧;装成巧,惹人笑。

3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3、汗水换来丰收,勤学取得知识。

44、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4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6、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47、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5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3、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4、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5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5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60、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6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6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3、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4、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65、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6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6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68、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6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0、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7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7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3、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74、4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孔子的名言9

1、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3、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4、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5、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6、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7、不学礼,无以立。

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6、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7、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过,则匆惮改。

21、不迁怒,不二过。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1、巧言乱德。

32、巧言令色,鲜矣仁。

33、刚、毅、木、讷近仁。

3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5、听其言而观其行。

36、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8、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9、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4、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45、礼之用,和为贵。

46、放于利而行,多怨。

47、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4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4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7、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5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6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63、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64、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65、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6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1、放于利而行,多怨。

7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7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76、(“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7、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78、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79、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8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82、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83、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8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6、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8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8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90、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4、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9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98、不学诗,无以言。

9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00、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01、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02、有教无类。

103、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0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05、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10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0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08、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09、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11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1、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13、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14、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5、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7、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18、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19、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120、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21、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22、……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123、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24、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125、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26、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27、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1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的名言10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5.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8.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9.巧言乱德。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14.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名言11

1)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5)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7)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9)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0)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1)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12)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3)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孔子的名言12

一:人生态度

1.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3. 放于利而行,多怨。

24.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8. (“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0.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1.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二:做人格言

1. 不学礼,无以立。

2.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9.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 过,则匆惮改。

15. 不迁怒,不二过。

1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0.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2.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 巧言乱德。

26. 巧言令色,鲜矣仁。

27. 刚、毅、木、讷近仁。

28.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9. 听其言而观其行。

30.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1.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2.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3.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4.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5.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6.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7.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8.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9. 礼之用,和为贵。

40.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三:孔子论学习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3.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8.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9.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1.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9. 不学诗,无以言。

20.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1.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2. 人而无恒,不可以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