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秋民俗作文(通用19篇)

发布者:江天一览 时间:2025-1-12 13:30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通用1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受中秋民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通用19篇)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1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就是祈愿全天下的有情人都能长相厮守,都能在这一天相聚、团圆,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虽然天公不作美,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不停,但却丝毫不能阻挡人们回家的脚步。大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提着大包小包,打着雨伞、披着雨衣,行色匆匆,似乎心中在想:不管下多雨,我今天一定要回家与亲人团圆!

尽管妈妈的单位发了月饼,可是奶奶仍然自己和了面,并让爷爷冒雨到商店买来了酵母和烧碱,她老人家要自己亲自动手烙糖饼。面终于发好了,只见奶奶将烧碱化成溶液倒进面中,酸酸的面在与烧碱进行中和反应后一下子没了酸味;奶奶又将芝麻糖馅子包进面团中,拍成圆圆的饼子,整齐地摆放在面板上,最后的一道工序就是烙了。只见奶奶拿出一个平底的锅,这是专门烙饼的'锅,把火调得小小的,在上面慢慢地烘烤,不一会,糖饼的香味就在家中弥漫开来,到处都是,闻几口就忍不住流下口水。因为妈妈要上晚班,所以我们家在中午做了好多菜,还喝了酒。我以水当酒,祝愿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祝愿爸爸妈妈工作顺利,也祝愿自己学习进步!

妈妈临行前,爸爸深情地说:“今天是团圆节,你要早点回家,我和孩子等你……”从爸爸的话里,我再一次感受到中秋——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2

中秋节吃月饼。初见苏东坡的小糕点,如嚼月,有酥、怡之句。唐五时期,只有月汤等赏月食品,没有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与中秋赏月有关。最早出现于南宋《武林外传》。自明朝以来,关于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记载很多。 《万书杂记》说,每逢中秋节,百姓做面饼,互赠:大小不一,称月饼。市集店里卖的月饼大多是水果馅的,名字也很奇怪,有的月饼要几百块钱一个。 《喜朝乐事》还说,8月15日称为中秋节,民间互赠月饼,寓意团圆。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举行赏月家宴,或带着装月饼的食盒酒壶到湖边通宵游玩。西湖苏堤上,人们三五成群,载歌载舞。和白天一样。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杭州人在中秋之夜赏月的盛况。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在制作月饼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工艺也越来越精湛。咸、甜、荤、素各有风味;亮面、蕾丝,各有特色。明末彭允章在《幽州风俗》中写道:月宫饼银蟾紫府影,一对兔满天地。后悔当年沙嫩阿偷药。碰上广汉,回不去了,苦苦拼搏,直到杵驻丹岩。由此可见,巧夺天工的厨师们将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作为美食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清代富察敦冲《燕京年记》中也有供月饼的记载,比比皆是。可见古代月饼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百花齐放。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3

中秋节是中国人独具风俗的节日,也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代表着合家团圆。

这个节日的习俗很多,如吃月饼、点灯赏月等。东坡曾写道:“小饼如嚼月,酥里有馅”。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也开始关注这些节日。中秋节的前一天,老师让大家自己动手做灯笼。我们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拿起各种工具制作自己的灯笼,有兔子灯笼、小熊灯笼、小狗灯笼等可爱又好看的灯笼。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还谈到了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历史非常悠久,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节和秋节“中秋节”一词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纷纷效仿,诗人李白就是其中之一。流传到明天和月光下,有许多中秋节的习俗,是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当时怎么能理解呢?长大后看到这些话很有趣。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和家人出去玩了。到了灯火通明的街道,我们徜徉在花灯的世界里,仔细观赏着栩栩如生的'玉兔灯和栩栩如生的月灯。简单经典的功能,各式各样的花灯,精美绝伦,让人眼花缭乱。那时候我还小,没怎么注意。我只是把灯挂在高处。在灯光的衬托下,灯笼一个个活了过来。再加上我们精心布置的灯谜,这些灯笼也变得更加有趣了。从远处看,它就像一颗星星,若隐若现,耀眼夺目。

徘徊许久,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条灯火通明的街道。

长大后,想起这些往事,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4

怀着月亮是故乡的思乡之情,我们又迎来了中秋佳节。这是一个没有团圆的中秋节,因为马上就要面临中考了,不能回远方的家过个中秋节,然后再赶回去继续学业。

中秋月下,我们望着同一轮圆月小学生作文,思乡的泪水泛滥。想象一下往年中秋节全家团圆的幸福情景。彼此之间虽然很少说话,但却是那样的温馨和惬意。这也将成为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因为通过这段时间,我明白了团圆时刻的可贵。

中秋佳节来临,兄弟团圆,姐妹团圆,亲友团圆。这是家,是温暖的家,是团圆的家。以前,那张俏皮的`圆脸,总是挂着亲情的思念。可此时此刻,月圆了,家也圆了,万千思念也圆了。一起吃饭,简单却充满情意。团圆的喜悦和亲情的向往早已在心底,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家。

晚上,月亮特别圆,小区里几十个大人小孩一起点起了灯笼和蜡烛。摇曳的烛光照在我迷茫的眼里。月亮,这就是亲情的烛光吗?看看这一对父母和孩子,脸上的笑容迷人,纯真,真正的一家人团圆。烛光点亮了整个小区,照亮了黑夜。熊熊的火光让我觉得这里真的是家。

今晚的月亮很圆,月光柔和美丽。月下赏花赏月,岂不是人间最大的幸福吗?星星月亮妈妈和蓝天爸爸团聚了,我们一家人也团聚了。盼望了多少个早晨,多少个夜晚!

今晚是中秋之夜,是团圆之夜,是亲情月光永远照耀着这个温暖可爱的家的夜晚。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5

八月十五正是那中秋节,正是那一年最快乐,也是凉爽的一天了,一年辛苦劳动结出的果实,最后终于可以品尝果实的甜美,欢度佳节。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

吃月饼

“中秋佳节吃月饼,”这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每当风清月朗,桂花钻入人心之际,家家吃月饼,赏月亮,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别有一番滋味。我记得苏东坡的诗句中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的美味糕点。有的地方过中秋节,比如江南过中秋就有点与众不同,比如有钱人家吃月饼,贫苦人家吃南瓜的风俗。

吃南瓜

“八月半吃南瓜”的风俗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名叫黄花,黄花美丽,善良,聪明。由于那年大旱,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经常躺在床上,后来,黄花在南山的草丛里发现了两个扁圆的野瓜,于是就把他带回家,煮给父母吃,没想到这瓜香喷喷,甜津津的,两位老人吃了后食欲大增,慢慢的病就好了。黄花把瓜种子种在地里,后来长出许多瓜来,因为他是从南山采来的,所以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就流传着吃南瓜的习俗。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看着月中桂花,闻着一阵阵的桂香,喝上一杯桂花酒,全家人坐在一起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欢聚一堂,以成为节日的一种享受。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6

每逢到了那天,奶奶就买来鸡鸭鱼肉用来祭灶,往上面贴圆形的红纸,往佛台前烧纸钱。佛台前摆着一对蜡烛,插着香,一团火在铁盆里燃烧着,奶奶则在一旁不断添纸,直到化为灰烬。屋里烟雾弥漫,可我们还得向佛祖磕头。

到了晚上,饥肠辘辘的我们迫不及待想吃月饼,由于爸妈今天休息,所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会有种兴奋洋溢的感觉。奶奶切开了一个大月饼,首先她把两份月饼摆在了灶台上,然后拜了拜,终于开始吃了…当我们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要出去放纸灯了。

在中秋节放纸灯,是姐姐想的.点子。这个程序,是一件十分烂漫的事情。奶奶拿出了几张五颜六色的大彩纸,她将厚厚的纸放在手中搓来搓去,让纸变得柔软起来,这样可以折起来方便些。我们在一旁马上拿出了蜡烛,点上了火,蜡烛便燃烧起来。心灵手巧的奶奶三下五除二就把纸折成了一只较大的船。我们接过纸船,往它的下面和侧面均匀地滴上了蜡烛油,然后将另外小巧玲珑的小杯子状的蜡烛放在了纸船的中间。一家人就到河边放起了纸船,火光照亮了纸船,在水中渐渐漂去,我们都闭上了眼睛,默默许愿……

之后我们聚在阳台上,望着夜空中的圆月,吃着月饼,说有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猜有关嫦娥的歇后语……。就这样,我渐渐地睡着了。

每一次的中秋节,都因为这些习俗而特别有意义!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7

相传,农历八月十五日,嫦娥因受人威胁,情急之下吞下了不死药。从此以后,她只能一个人住在月宫里。为了纪念她,人们把她最喜欢吃的食物摆上了餐桌。从此,就有了中秋节。

在我的家乡——广东,也因为中秋节的临近而变得热闹非凡。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大多去月饼店买月饼,脚步轻快;别叫车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他干脆推开窗户,湿润的眼眶贪婪地抚摸着,吸进久违的田园风光。

踏进月饼店,只能看到大人们的背影,四周密不透风,但人还是往里挤。

夜幕降临,天空变成了墨色,只能看到玉一样的`月亮和黯淡的星星。爸爸把月饼放在盛有各种水果的盘子里,放上三炷香。静谧的月光洒在月饼上,平添几分食欲,垂下三尺。阳台上弥漫着淡淡的炊烟,恍惚间不知身在何处。 “过去,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祭月神,祈求五谷丰登。虽然我们现在不务农了,但这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习俗,一定要传承下去。” ”听了这话,我想了想。

三炷香都烧完了,我不耐烦地伸出手,抓起月饼抱在怀里,生怕别人抢走。爸爸有点好笑的说:没有人会抢你的,月饼多了你肯定吃不完。虽然爸爸这么说,但我还是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月饼。妈妈说我从小就很护食。直到吃了一大块月饼,我才满意地擦了擦嘴。 “来喝杯茶,爸爸叫我过来。在广东,吃完月饼还要喝茶,可以清肠胃。四周都是雾气,洁白的圆月显得格外明亮。

中秋节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其文化底蕴深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8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去了爷爷家。我玩了一会儿游戏。一起吃完晚饭,我和妈妈中秋节去看月亮。我发现月亮很亮很圆。我还发现月球上有陨石碰撞形成的小黑点。

我们赏月回来,阿姨打开了一盒月饼。吃了一个,觉得月饼太甜了,有点腻了。然后我把剩下的给了妈妈。后来,我和弟弟下了一盘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今天是中秋节,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外婆、妈妈下楼,看到大包小包的人络绎不绝。我以为他们可能会回去与亲人团聚。抬头看见了月亮,它像一面明镜,又像一个大月饼,又像一个大玉盘,金灿灿的。这让我想起了玉兔嫦娥,嫦娥在梳妆打扮,玉兔在追影。我们走着走着,发现月亮跟着我。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月亮不见了,就四处张望,突然他从两棵树之间出现了。原来他是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啊!今天是中秋节,是大家团圆的'日子,但是我们家没有团圆,因为爸爸没有回家,没有从外地回来,但是只有一个月亮,我的当我和父亲看到明月时,就会想起彼此。诗中有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时难,愿人长寿,同乐同享”。和千里之乐。”现在我明白她的意思了。虽然看不到爸爸,但我想爸爸是在望着明月思念着我们,我也在望着明月思念着爸爸。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9

今天是中秋节了,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姥爷家,我打了一会游戏,大家一起吃完晚饭后,我就和妈妈去看中秋节的月亮,我发现月亮非常亮,也非常的圆,我还发现月亮上有陨石碰撞形成的小黑点。

等我们看完月亮回来,姨妈打开了一盒月饼,我吃了一个,觉得月饼太甜了,都有点腻了,然后我把剩下的一点给妈妈了。后来又和哥哥下了一盘象棋,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今天是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中秋节的夜晚,我和姥姥妈妈来到了楼下,看见了有人提着大包小包匆匆忙忙的赶路,我想他们可能要回去跟亲人团圆。我抬头一望,看见了月亮,它像一个明镜,也像一个大月饼,还像一个大玉盘,金黄金黄的。这使我想到了嫦娥,玉兔,嫦娥正在梳妆,玉兔正在追它的`影子呢。我们走着走着,发现月亮也跟着我走,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月亮不见了,于是我东张西望地看,忽然他又从两个树的中间冒出来,原来他是跟我们玩儿捉迷藏呀!今天是中秋节是大家团圆的日子,可是我们家没有团圆,因为爸爸没有回家,他在外地没有回来,可是月亮只有一个,我和爸爸都看着那轮明月就会想到对方的。诗中有一句话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现在我明白她的意思了。虽然我见不到爸爸,可是我想爸爸正在望着那轮明月思念我们,我也望着那轮明月思念爸爸。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10

记得小时候,我和弟弟跟着妈妈住在城里。那时候家里很穷。中秋节到了,全城的孩子都吃月饼。我们也烦扰了妈妈。我想要一口月饼。妈妈带着我们两个出了家门,在金霞巷转了一圈。

金霞巷与现在完全不同。那时候的路很窄,路两边有很多小摊,卖衣服的,卖水果的,卖书的`,总之什么都有。卖掉的一切都是我和弟弟只能希望的。

妈妈带我们去了一家铺着铁皮的小店,给我们买了一块月饼。那时候月饼的种类没有现在那么多。那时候的月饼馅好像是冰糖和果仁,咬到嘴里是硬的。这就是我直到现在都不喜欢月饼的原因。小时候,我对月饼的印象不是很好。妈妈看着姐弟俩吃着一块月饼,开心地笑了。

第二次对中秋节有印象是在高一那年。那一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市重点高中。军训过后,中秋节就要到了。学校假期。回到家时,正是农忙季节。在镇上打工的爸爸买了几个大梨子,在门前放了几个大橘子。它和我一生中见过的一样大。一轮鲜红的月亮挂在门前的柳树上,门前的稻田里放着初熟的稻谷。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晚饭,爸爸对我说:告诉梅姐,军训你晒黑得像锅背。呵呵。爸爸开心地笑了。

这是我三十多年来唯一记得的中秋节。

不知在以后的岁月里,还会有多少个中秋节留在我的脑海里。

也许再也不会了。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11

我们都说十五的月亮圆圆的,今年的月亮也不例外。今年的中秋节我是在外婆家过的`。

吃过晚饭,我没有和表姐一起遛狗,而是坐在外婆家的院子里赏月,可是月亮好像在捉迷藏,始终没有出来。过了一会儿,它可能有些寂寞了,它悄悄地从云层后面钻了出来。今天的月亮很圆,又想起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我仿佛看到嫦娥和玉兔在月中,俯视着广寒宫的华夏人。

天快黑了,街上的男女老少都兴高采烈地出来了。他们在干什么?当然是放鞭炮了。在房子里。

八点整,我们全家坐在老式电视机前观看“中秋联欢晚会”。 “你知道吗,我的老家就是聚会的地方——梅州梅县。”我欢呼起来,表演的真好,这一刻,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说过的话:“一场完美的表演需要付出很多,毕竟‘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就在演出进行得如火如荼时,突然,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而且越下越大,淋得淋漓尽致,把表演者“淹死”了。不过,“梅州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好奇怪”这句话还真是名不虚传。

十点半,演出结束。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睡了,客厅里只剩下我和表弟两个人。我们干脆玩起了“吃月饼大赛”,一盒又一盒地吃了起来。我们都面面相觑,都笑了:“表哥,你真酷,嘴里全是碎月饼,我笑得很厉害,哈哈……”“你……”这时,妈妈来了,叫我上床,然后就睡了。

我真的很享受中秋节。希望把中秋节的节日文化发扬光大,让全世界都体验到中秋节的乐趣。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12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圆人团圆的日子——中秋节。爸爸特地买了一管荧光棒,打算全家人一起去半月湖公园赏月。

到了半月湖公园门口,看到大门两边都停着车,只好掉头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然后迫不及待地向公园走去。在公园里,抬头就能看到月亮高悬在寂静的夜空中,调皮地照亮漆黑的夜空。它是那样的明亮、圆润,将大地的万物都笼罩在银光之中。难怪唐代诗人李白会脱口而出“年少不知月,谓之白玉盘”!

我们遇到了叔叔阿姨阿姨,我们围坐在一起,然后看着身边的'人:有的尝到了香甜的月饼;…… “嗖——啪!”一阵烟花的升起打破了夜空的宁静,“嗖嗖——”,半空中绽放出五颜六色的烟花,连我两岁的小表弟都惊讶地举起了自己的小家伙。头。嗯?为什么孔明灯比往年少了这么多?因为今年禁止点亮孔明灯。虽然孔明灯的禁令减少了热闹的气氛,但我并不为安全感到遗憾。

我们拿出柚子和月饼,点上蜡烛。妹妹开心地提着灯笼逗逗小表妹,我则拿出荧光棒,在夜色中闪闪发亮。我聪明的脑袋突然灵机一动,我把荧光棒连成一根长长的“绳子”,在“荧光绳”上跳了起来。谁知,只跳了几下,“绳子”就断了。反复几次后,我终于掌握了方法。随着速度逐渐加快,就像戴了一个“荧光球”。姐姐很羡慕,也和我一样玩,一家人其乐融融。

今天过得很愉快,真的忘不了回去。当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半月湖公园时,却没有发现圆圆的月亮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悄悄地跟在我们身后。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13

中秋节,爸爸的同事送来了一盒月饼。精致的木盒里,几片月饼静静地躺在绒布上。她们是皇女,金枝玉叶相伴。

妈妈特意拿出珍贵的水晶盘,把月饼切成小块,摆成菊花的形状。全家人都洗了手,笑眯眯地放进嘴里。燕窝做的馅,味道怪怪的。我的家人通常会咬一口然后放下。我强迫自己吃了两块,肚子受不了了。最后还是下狠心,扔进了垃圾桶。

我不禁对小时候妈妈做的中秋月饼产生了兴趣。

听妈妈说,他们小时候,物资匮乏。一年只有几个月饼,用牛皮纸包着,里面的馅料大多是桂花和红豆。打开包装后,金黄色的外壳渗出美味的油,令人垂涎三尺。豆沙馅柔软,入口即化;桂花馅甘甜清新,拌入蜂蜜后味道鲜美。外皮一层层酥脆,咬一口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孩子拿到月饼后,通常不会先抢着吃,而是掰成小块慢慢品尝。大人们舍不得吃,用几层纸包好,带回屋里。孩子们吃完后,从屋子里拿出均分的一份,引起一阵欢呼。有一次,外婆把月饼放在柜子里忘了,等她发现的.时候已经发霉了。全家人为此烦恼了好几天。

饥饿是食物最好的调味剂。在资源丰富的今天,我可以品尝到高档昂贵的月饼,却再也买不到妈妈对中秋节的憧憬和小时候吃月饼的快乐。

没有这些,月饼就没有味道了……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14

刚刚开学就迎来了传统的中秋佳节,由于最近一直奔波于苏州上海之间,所以我决定留在了学校度过高中学习中的第一个中秋节。下午的时候就听说我们要自己做饭,然后和汪老师一起吃月饼赏月,在忙碌中就到了晚上六点多,师妹来了,匆匆地催我们,汪老师已经去了,快点吧。等到的时候,看到了偌大的桌子上,摆满了菜,连碗筷酒杯挤在空隙里,丰盛的大席。真的感叹,现在的体育系师弟真厉害,这样的`一桌菜都能给做出来,且色香味俱全,体育出生的男生找女友时要更加的抢手了。赏月的环节大家比较八卦,调侃了身在美国的郭强博士,并给他传递了中秋的祝福,并向他炫耀我们吃到了汪老师珍藏的冰月饼。

欢声笑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汪老师和善可亲、幽默风趣和率直真诚,这与平时的雷厉风行、严格要求和精益求精的风格完全不一样。都说做汪老师的学生很苦,很累,而也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更何况人都是有惰性的,自觉得偏向悠闲安逸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又很容易让我们“停滞不前,被生活所累的”。一件接一件的事情锻炼了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效率;一个个挑战性的任务在撞击我们的能力底线,让我们不得不从头开始学起;一次次的修改培养了我们追求完美、凡事做到让自己满意,负责的态度。我发现汪老师这里有我永远也学不完的财富,能再次成为她的学生我感觉的是幸福。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15

就在前些天,老师让我们查找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回家翻看日历,我才知道今年的中秋节过些天就要到了。

记得去年中秋节的时候,妈妈曾告诉我,中秋节可以赏月、吃月饼、听传说、庆团圆。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虽然,今年的中秋节马上到了,这几天却一直阴雨蒙蒙,不过蒙蒙细雨却给中秋传说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嫦娥奔月让我想起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仙子;玉兔捣药让我想起了那可爱无比的小玉兔;吴刚伐桂让我想起了那广寒宫前的桂花树,不知道桂花树是否还那么枝繁叶茂,吴刚是否还在砍伐桂树,一直做着那种徒无功的苦差事……

老师曾讲,关于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全国各地各有各的习俗,地方特色也非常突出,听起来还挺好玩的呢,有趣极了。比如说,在福建浦城,女孩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要挂灯向月宫求吉兆;而在我们当地也有吃月饼、赏月等习俗……

这几天,连绵的细雨一直下个不停。看来,中秋之夜,想看到“白玉盘”好像是不可能了。不过那些美丽的'传说我却一直念念不忘,因为我喜欢那些美丽的传说,更喜欢这个家家团圆的日子。我在想,大人们的想法应该和我是一样的吧,要不,您瞧,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挂着幸福而甜蜜的微笑。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16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都很重视,关于它的习俗,也很有趣呢!

在70年代的农村,大人小孩都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但是每逢中秋节,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蔚蓝的天空上,在这柔和的月光下,无论多么穷苦,家里都要买上四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放在桌子上,做成一个供盘,条件好一点的,还可以用上好的白面,里面放点儿糖,蒸成圆形的,就成了梦寐以求的“月饼”,也做成供盘,乞求苍天保佑一家人的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现在生活富裕了,中秋节的食物琳琅满目,家里有各种各样可口的水果,还有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月饼。这天一家人一起去赏月啦,一块儿在家里一边吃月饼,一边聊天啦,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啦,快乐无比,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给亲人、朋友送箱月饼,代表团团圆圆;给家人送一些包装精美的苹果,代表平平安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反映了:不能回家团圆的人,到了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除了春节,这是人们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了。

八月十五正值农忙季节,人们欢欢喜喜吃月饼,高高兴兴收粮食,其乐融融。中秋节,代表丰收,代表喜庆,代表团圆,农民们收获辛辛苦苦种来的五谷,脸上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小孩子们可以约好地方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晚上则可以和家人一起去赏月,或是在家里聊聊天儿,这是多么美好的节日呀!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17

中秋节,每到这个节日,我们都能和家人一起赏月。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月光也很美。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上,像一层厚厚的霜。月亮是亲人的记忆。为了寄托,许多古代诗人借月亮寄托内心的思念,“愿人长寿,共赏芳华”。是苏轼用月来抒发内心的感受。 “举头看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用它来表达内心的悲哀。

每年的8月15日,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穿上了新衣服。一般在中秋节的晚上,大家会陆续在院子里摆上桌椅、月饼、水果等点心,全家人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月。

一起谈笑,一起看明月,一起分享点心。但是中秋节,“月饼”是少不了的。月饼种类繁多,款式繁多,口味各异。月饼有圆形的、方形的、花形的。口味有水果味、豆沙味、蛋黄味、芋头味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比如我,就爱豆沙蛋黄味,最喜欢的就是芋头味!

蛋黄月饼味道不错,就是吃起来比较腻,口感特别松软。豆沙月饼似乎是用红糖填满的。大多数人不喜欢这种口味,因为它太甜太腻了。我更喜欢甜的。芋头月饼非常好吃。我从小就喜欢吃芋头味的零食。

人们喜欢吃水果馅的月饼,但我最不喜欢那种味道,因为水果馅的月饼吃起来不太蓬松,而且不好吃,吃完会吐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味!我最期待中秋节的到来,这样我就可以吃到我最美味的月饼,和家人一起看月欢笑。

这是。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18

中秋节对于大同人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奶奶家来说更是认真对待的,大姑二姑三姑统统都不能来,该回婆家的回婆家,该在自己家的就在自己家。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爷爷把阳台的灯打亮了。拿了个大托盘,里面放着月饼,葡萄,梨,桃,香蕉,西瓜,苹果等等,果爸给搬到阳台上,放好,问爷爷:“放这儿月亮看的到吧”,爷爷满意的点点头。奶奶负责给包饺子,爷爷非要给包个硬币,还非要在桌子上摆上五副碗筷,说是有大孙子的。饺子熟了每个碗里放三个饺子,果爸把果果碗里的饺子夹开,嘎嘎,果然看到硬币啦,嘿嘿,都说这小子有福,嘎嘎,妈妈真高兴,比自己吃到硬币还高兴。

果果出生,爷爷就托人给算命了,据说很不错,出生的时辰真是不错,妈妈也在网上用称骨算法帮果果算过命,很好,比妈妈的命还好,嘿嘿,这些都是大家的一种心情,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宝贝儿幸福,妈妈比起你瓜子仁儿阿姨,可差远了,你澎澎哥哥的名字,可是他们冒雨跑到雍和宫找人起的.,嘿嘿。

话说远了,改天,妈妈好好把给你起名字的前前后后都记录一下,将来你上学了,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肯定会让大家讲讲自己名字的来历,到时候你就按妈妈给你写的说,嘿嘿,虽然有点儿迷信,但不乏智慧阿。

大同中秋节,还有很多放鞭炮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亮着阳台的灯,很有家的温馨。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 19

中秋节到了,我们福州的习俗可多了,有摆塔,吃鲤鱼饼,还有“捡月光”。

摆塔,是把各种各样的塔摆在一个台上,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们看。传说,曾经有一位将军打完胜仗来到福州,刚好就是中秋节,福州在当时又是一个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们为了获得好运,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摆在门口,获得好运。现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乌塔了,其他塔呢?它们都经过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饼了!”我们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见的月饼,而是鲤鱼饼。做成两条鲤鱼形成对称,代表着福州人给亲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的意思。福州人还把像鲤鱼饼的挂饰戴在儿女身上,愿儿女的学习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红红火火。鲤鱼饼的味道可美了,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就像一个月亮,吃一个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尝一个鲤鱼饼呢?

最有意思的要数“捡月光”了。传说每当中秋节时,月亮上会掉落下一个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捡到它,谁捡到它就等于捡到了好运。所以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会出来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点过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们也就各自回家了。

这三个风俗各有各的.风趣,中秋之夜,你有没有过这三个风俗呢?这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过的中秋节。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奶奶,他们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而我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