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过年习俗作文(精选6篇)

发布者:上下求索 时间:2024-12-6 10:28

侗族的过年习俗作文(精选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侗族的过年习俗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侗族的过年习俗作文(精选6篇)

侗族的过年习俗作文 1

受汉族影响,各地侗族也过春节,并且十分隆重。农历年底,侗族村寨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家家忙着打年粑、酿年酒、杀年猪、张贴春联、打扫卫生。侗族的“春节”和汉族一样也俗称“过年”,有大小年之分,但与汉族的小年不完全相同,汉族过小年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相传是敬灶神。侗族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小年,又叫“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过年快结束时回家探亲团圆。这天,除过年的食品外,侗家还用几个粑粑夹着酸肉敬奉姑婆,作为“飨年”,并用甜酒祭奠,说是有的姑婆、姑母不会喝烧酒,就饮甜酒,反映了侗族人家具有尊重妇女的传统美德。

各地侗族的春节活动既有相同内容,又有地方性的特点。三江侗族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当天宰猪杀鸡鸭祭祀祖先,又用酸汤煮鱼祭莫一大王。初一的清晨用烧肉和酸肉祭祖。同乐地区的杨姓侗族初一除用酸肉外,还以甜酒祭祖,到达摩娘娘庙(萨堂、圣母祠)去祭祀,同乐独峒一带的'侗族放鞭炮驱逐“野鬼”。马胖一带的吴姓侗族不设祖宗神龛,除夕这天,杀猪宰鹅,首先去祭祀飞山庙杨公祠,然后祭祀土地庙和“萨坛”,最后在火塘边烧香摆饭桌吃晚饭,在饭桌前说几句请祖宗一起过大年的话。初二后,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请吃油茶或喝酒,寨上吹芦笙,唱侗戏,进行“月也”集体交游。

榕江侗族称“春节”为“达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就开始打年粑、酿酒、打扫卫生。喂牛的人家要为牛备足年料。农历十二月二十七、二十八日杀年猪,农历十二月三十日贴春联、门神。小伙子给未婚妻送礼,新郎迎接新娘回来共度佳节(因侗族新娘有不落夫家之俗)。除夕之夜,家家燃香点烛,摆设供品敬祭祖先。大年初一零时,鸣炮辞旧迎新。初一早上用茶水祭祖,传说此时是祖先的“斋时”,晚上才供奉酒肉。当天不往屋外倒水和垃圾,表示全年财喜不外出。初一饭菜均吃前一天做好的,意为上年剩下的,以示年年有余。除夕晚上和初一整天不请客。初二这天,寨上妇女到萨堂祭祀“萨岁”祈求保佑,兄弟请已出嫁的姐妹回来吃饭,同时亲友也可以互请。初三以后寨中开始玩龙舞狮、演侗戏、“多耶”、“行歌坐月”、芦笙会、唱大歌等,节日期间充满了欢乐气氛,直至正月十五把龙送下海,春节结束。

侗族的过年习俗作文 2

所谓“行年”,就是春节期间,侗家串寨做客,即以寨为单位,集体去另一个寨做客的习俗。

集体互访很隆重,此习俗起源于古时侗族村寨之间的联姻行为,即有婚姻关系的寨子之间的集体互访,以巩固婚姻联盟,以后逐步发展为村与村、寨与寨互相往来做客,宣讲款约、增强民族感情、维护社会治安的一种集体做客形式。

“行年”又被称作“乡客”或“鸡尾客”。因为去做客的芦笙队队员身着特制的舞衣,衣边吊有小海螺或小蚌壳,头上插有鸡尾巴上的'毛,故名“鸡尾客”。

“行年”时,寨子每户一人组成行年队伍,选出三五人为卜耶,作为全队的领导中心。卜耶中又推荐一人为耶高,即头客,作为全队的指挥。参加做客的人的一切行动都要按头客的号令行事。大家撑开雨伞,由头客前导缓缓向主寨鼓楼前进,来到寨中萨坪,队伍围成一个圆圈,头客在坪中用罗盘找好位置,安排好芦笙队进坪吹奏的路线后,做一个金鸡独立姿势,芦笙队即吹“进行曲”和“欢乐曲”,边吹边跳芦笙舞,三遍后停止。主寨的男女老少围拢过来亲热道贺,握手言欢,并争相拉客回家住宿款待。

第二天早餐后,头客把自己带来的队伍聚集到萨坪上,围成圆圈讲款,从“开天辟地”“人的起源”“芦笙的由来”,一直讲到“村规寨约”,以及上团下寨互相友好、彼此帮助等。主寨的男女老少也汇集萨坪,静听讲述。讲完,主寨杀猪相待,设宴摆酒,尽欢而散。

第三天中午,头客集合全部来客,整顿行装告辞。主寨设长席,宾客相对而坐,献上年礼。客人起身告辞时,男女主人涌向席间,共唱“拦路歌”以挽留客人。而后,大家跳起多耶圆舞,依依不舍地在芦笙曲中上路别行。

在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中,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侗族的过年习俗作文 3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老舍写的《北京的春节》吧,你们知道侗族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一年一度的春节,在寨子里可是最隆重的节日,古朴风味极浓。一送走了腊月二十三,人们就开始了过年的忙碌,各家宰年猪、挂腊肉、腌鲜鱼、做新衣……越忙越喜,越喜越忙。

过年的前一天,家家屋内都打扫得干干静静,屋子的四周还洒上了一层石灰,以消毒驱邪。除夕那天,各家在堂屋敬拜祖先,桌上摆满了贡品,小孩子们欢欢喜喜地在一旁放鞭炮,“噼噼啪啪”一片响。拜了祖先,一家人便在火塘边吃年夜饭。香喷喷的鸡、扣肉和糯米酒这些是少不了的.。饭后,人们都要“守岁”一直到送走了旧岁才就寝。

大年初一的清晨,左邻右舍相互请吃油茶,吃完,男女青年就东一群西一群地打手毽寻欢作乐,谈笑风生。小孩子们不知疲倦地在石板坪上打锣鼓“闹新年”中,老人则聚集在鼓楼里天南地北地闲聊。

年初二,寨子里开始演唱侗戏和桂剧,吸引了一大群的观众前来观看。婉转的曲调、精湛的唱工,得到了一片片的掌声。

从初四开始,一直到元宵,文娱活动便进入了高潮。到了夜晚,村上有四条滚龙和一条蛟龙,在“串坪”表演。三种龙的姿态各有千秋。舞滚龙,以龙头去追寻龙宝不断翻滚,龙身龙尾十数节依次翻动,形似台风翻海浪,颇为壮观。舞龙还以耍狮来助兴,实际上是演练拳术功夫,每当舞狮完毕,便会进行拳术表演,打法有些古怪,但是运用的气功使人惊叹不已。

元宵节到了,寨子要举行“送龙下海”的盛大活动。众人敲锣打鼓,舞着龙来到河边,然后收起龙布,将龙纸烧掉,这叫“烧龙”。送走了龙神,人们便回到寨子里聚餐。

过了元宵,侗族的春节就宣告结束了,她在爆竹声中向我们走来,又在爆竹声中渐渐远去。听!她在和你说再见呢!

侗族的过年习俗作文 4

侗族的新年,是一场盛大而独特的庆典,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陶醉其中。

临近年关,整个侗族村寨就忙碌起来。打扫房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准备工作,人们仔细清扫每一个角落,寓意着扫除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祥瑞。妇女们则精心准备各种美食,其中打糍粑最为热闹。蒸熟的糯米被倒入石臼,几个青壮年男子手持木槌,你一槌我一槌地交替捶打,糯米渐渐变得软糯且富有粘性,孩子们在一旁好奇地观望,时不时凑上去揪一小块尝尝,香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

除夕这一天,侗族同胞会穿上鲜艳的传统服饰。男子的对襟短衣搭配包头巾,显得精神抖擞;女子的百褶裙绣着精美的图案,佩戴的银饰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丰盛的年夜饭,桌上摆满了腌鱼、腌肉、糯米饭等特色菜肴。这些腌制品可是侗族的.拿手好戏,经过长时间的腌制,鱼肉散发着独特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新年期间,侗族的社交活动丰富多彩。“行歌坐月” 便是年轻人喜欢的习俗。小伙子们带着自制的乐器,来到姑娘们聚集的地方,通过对歌来表达彼此的心意和情感。歌声悠扬婉转,回荡在村寨的上空,若是双方情投意合,便会互赠信物,定下情谊。

而最热闹的当属 “哆耶” 舞。大家手拉手围成圆圈,在领舞者的带领下,边唱边跳。歌词多是祝福新年、歌颂生活的美好话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舞步整齐有力,整个村寨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侗族的过年习俗,就像一部生动的民族文化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憧憬,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侗族的过年习俗作文 5

侗族的春节,满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欢乐祥和的气息。

临近年关,整个侗寨就开始忙碌筹备起来。从腊月二十三起,侗家就进入了年节的节奏。这一天,俗称 “小年”,要打扫屋舍、清洁庭院,寓意除旧迎新,把一年的晦气清扫出门。同时,会准备丰盛的祭品祭祀灶神,祈愿灶王爷上天述职时多说好话,保佑来年家宅平安、衣食无忧。

到了除夕,更是热闹非凡。清晨,男人们忙着杀猪宰羊,妇女们则精心制作各种传统美食。其中,打糍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几个青壮年男子手持木槌,你一槌我一槌,有节奏地捶打,直至糯米变得细腻软糯。糍粑香甜可口,象征着团圆和甜蜜。贴春联、挂红灯笼也是重要习俗,红红的春联和灯笼,给侗寨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年夜饭极为丰盛,酸鱼、酸肉、糯米饭等摆满一桌。酸鱼酸肉是侗家特色,将鱼或肉腌制发酵,味道酸辣开胃。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共同守岁迎接新年。

大年初一,侗族同胞身着盛装,先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晚辈发放红包,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业进步。随后,大家齐聚鼓楼坪,举行盛大的踩歌堂活动。伴随着悠扬的芦笙曲,人们手拉手围成圈,欢快地跳舞。男女老少都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中,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侗族的过年习俗,传承着民族文化,凝聚着家族亲情,让每一个侗族人都在这特殊的节日里,感受到深深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侗族的过年习俗作文 6

侗族的新年,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与魅力,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与传统。

进入腊月,侗族人便纷纷为过年做准备。杀年猪是一项重要活动,邻里乡亲相互帮忙,杀好猪后,将猪肉精心腌制,一部分做成风味独特的腊肉,挂在火塘上方,经烟熏火燎,腊肉变得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成为侗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妇女们忙着准备各种年货,制作腌菜、打年糕等。年糕用糯米粉蒸制而成,口感软糯,寓意着生活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当日,侗寨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打扫房屋,在门窗上贴上寓意吉祥的窗花和春联。家中的神龛前摆放着丰盛的祭品,有水果、酒肉等,全家人怀着崇敬之心祭祀祖先,感恩祖先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夜饭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刻,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酸汤鱼、糯米鸡等传统美食。酸汤鱼以鲜鱼为主料,加入特制的酸汤炖煮,鱼肉鲜嫩,酸辣可口。饭后,孩子们在寨子里玩耍,放鞭炮,大人们则围坐火塘,聊天守岁,分享着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整个侗寨就被清脆的鞭炮声唤醒。人们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跟在大人身后,讨要红包,寨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一天,还有各种传统活动。年轻的'小伙子们会进行芦笙比赛,他们吹奏着芦笙,曲调悠扬婉转,芦笙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姑娘们则在一旁伴舞,她们的舞姿轻盈优美,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而侗族大歌演唱也在此时精彩上演,多声部的合唱如天籁之音,展现出侗族人民高超的音乐艺术水平。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氛围,更是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让年轻一代在欢乐中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使侗族的传统在岁月的流转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