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作文锦集六篇

发布者:不虚此行 时间:2023-1-29 01:44

蚂蚁的作文锦集六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蚂蚁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蚂蚁的作文锦集六篇

蚂蚁的作文 篇1

过了几分钟,我发现小蚂蚁们从瓶子里爬了出来,四下逃跑了。我心里很着急!“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小蚂蚁不逃跑呢?”于是,我开始想办法。我放了点白砂糖在瓶子里,希望小蚂蚁们能够留下来,不再逃跑。可是,它们搬着白砂糖逃跑了。

这下子我心里更着急了。“爸爸!爸爸!怎样才能让小蚂蚁不逃跑呢?”我拉着爸爸的手说,“它们是不是不喜欢我们给它们造的新家呢?”爸爸说:“那我们把它们的新家改造一下吧!到时候它们就不再逃跑了,会喜欢上这个新家的!”?

于是,我们拿了个盘子,里面放了些水,把蚂蚁的新家放在盘子里,又去找了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石子放在盘子里。我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爸爸说:“这个瓶子就像一个城堡,这盘子和里面的水就是护城河。蚂蚁不会游泳,当它们逃跑时会被护城河挡着,如果不慎掉入水里,还可以暂时爬到小石子上避难,这样小蚂蚁们就不会逃跑啦!”?

我听了以后将信将疑。果然,没过多久,又有几只小蚂蚁从瓶子里爬了出来,可是爬到护城河边它们就不再前进了。它们围着瓶子转了好几圈,就是没办法过河。“成功喽,成功喽!”我高兴地欢呼起来!可是还有几只小蚂蚁还不死心,想渡过河去,结果都掉进了河里,差点被淹死,还好河里有小石子,它们挣扎着爬了上去,捡回了一条命。

又过了几个小时,小蚂蚁们终于不再逃跑,安安心心的.住在它们的新家了!

蚂蚁的作文 篇2

一天傍晚,我与爸爸、妈妈去散步。回来的时候,爸爸坐在小区花园里剪起了指甲。我和妈妈只好陪着爸爸闲聊。突然,我发现爸爸脚旁有一大群蚂蚁,正在搬爸爸的指甲呢!

看,蚂蚁们三三两两地忙着。可能是有只蚂蚁在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知名的庞大物体,于是飞快地向它的朋友发出信号,引来这么多蚂蚁来观看这不知名的白色奇怪物体。

蚂蚁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小蚂蚁士兵跳着说:“呵,有这么大的一个固体食物,够我们吃上十天半个月了,可以不必每天都得找食物啦!”蚂蚁队长说:“不许偷懒。趁现在天气好,我们还是要多去找一些食物,这个大食物留着过冬!”一只中年蚂蚁慢条斯理地举起手说:“别急别急,先尝尝这是哪类食物,再做决定。”听了这话,蚂蚁们跃跃欲试,都想尝尝这新玩意儿的味道。

正在这时,一只蚂蚁长老走过来,他带起了老花眼镜,拿出他的“看家工具”——放大镜,对这庞然大物进行了仔细观察和研究。半晌,蚂蚁长老终于发言了:“咳咳,经过本长老的研究和几十年的经验可以断定,这不是食物。这应该是一块很好的建筑材料,因为它的.质地非常坚硬。相信它的周围一定还有许多,赶紧召集大军。”不一会儿,蚂蚁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这庞然大物进军……

我一边饶有意思地观察着拖运指甲的蚂蚁,一边想着这个强大的搬运工,它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团队。突然间发现,我居然喜欢上这群小精灵。

蚂蚁的作文 篇3

我观察的小动物是蚂蚁,别看它们的大小不起眼,其实它们可厉害哩!

今天中午,我正在吃香喷喷的米饭和鸡腿。一不小心掉下了一粒米饭,正当我准备捡起来的时候,有一只蚂蚁“侦察兵”从桌子旁边匆匆地赶来,看起来是被刚刚掉在地上的米粒吸引过来的吧。我便留心观察起来,只见那只蚂蚁盯着米粒看了一会儿,随后用力一拉,米粒却纹丝不动。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一粒小小的米粒不算什么,可是对于一只小蚂蚁来说那就是一块“巨石”。

后来,蚂蚁飞快地跑走了,我以为这只小蚂蚁打了退堂鼓——放弃了。没想到,它是去搬救兵去了,只见在它的'身后有五六十只蚂蚁,正浩浩荡荡地向米粒前进。他们在搬米粒之前,有的在向左转,有点在向右转,有的用触角交谈着,估计在商量如何一起用力搬动米粒吧。看到这里,我的心头为之一怔,我忽然被小蚂蚁的这种神奇的力量感动了,感觉蚂蚁好伟大呀。后来,米粒被这股“蚂蚁大军”轻而易举地搬回家了。

小蚂蚁尚且如此团结,更何况我们人类呢?我们大家一定要向小蚂蚁学习,学习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蚂蚁,正在和同伴们一起搬运粮食呢!

蚂蚁的作文 篇4

刚上完英语课准备和同学下楼,却看到了一盆私人栽种的萝卜,我们很想把它拔出来。

正准备去拔的时候,不料却看见了两只小蚂蚁在上面慢吞吞地爬着,爬得很慢很慢,非常悠闲……这种爬得这么慢的蚂蚁可能是很稀有的吧!

我正想把嚼在嘴里的口香糖吐出来的时候,却一下子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用口香糖粘住了一只蚂蚁的时候,只见另一只蚂蚁像屁股着火了一样使劲地往叶子底下钻,逃命的速度是原先的

十倍啊!“咦?蚂蚁不是很坚强,很重视伙伴的吗?怎么……”我没想到蚂蚁的“品质”就是这样的,还亏老师让我们学习蚂蚁。他们的品质比我们人类还差呀!我感到很悲哀!

我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没想到五,六只“士兵”涌上叶子去救那只被口香糖粘住的伙伴,我想:呵呵,你们原来是找救兵去了。可是无论他们怎么使劲,这毕竟是口香糖呀,粘性是很好的,他们用力的啃呀啃,一个个嘴巴还是被粘住了,连同他们一起被困在那里,有的甚至连脚都被粘断了,这情景还真是惨不忍睹啊!

虽然,蚂蚁的这种“坚韧不拔”的.“集体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可是太过于“生死与共”,那就会导致不幸,最后还是会全军覆没。我们人类也一样,不能像蚂蚁一样不思后果,就直冲战场,在这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事情的利与弊,看怎样才能做得最好,不要雪上加霜。小小的蚂蚁之死,倒让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过这一切的“过错”首先都是因我的好奇造成的,抱歉!

蚂蚁的作文 篇5

只要有缝隙或泥土的地方,几乎总能看见蚂蚁的身影。

无论在什么时候,不管我心情怎样,只要闲着,我就喜欢去看它们,从洞穴里爬出来,到别的地方去遛遛,有时是带些什么东西,有时空手而归。一旦是找到了很多食物,蚂蚁得到消息后会倾巢出动,而后把他们连拖带拉,一直到蚁穴里。

蚂蚁颜色有黑、褐、黄、红等,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据说地球上有多种蚂蚁,中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常见的蚂蚁主要有以下三种:小黄家蚁,大头蚁,洛氏路舍蚁。

我不知道我所见到的蚂蚁属于什么种类。

就在那些树的底部,周围的泥土是蚂蚁最好的居家过日子的地方。你蹲下身来,就总能看见它们,宛如田边地头劳作的农夫,到处都见它们的身影,不曾停歇一会。

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只要心情郁闷,日子过得不开心的时候,我就独自一人,找一个什么地方坐着,看这些小精灵,到处跑来跑去,觉得很有意思,就忘了烦恼,心情愉悦。后来,我只要闲着,总去寻找蚂蚁的身影。

我在外谋生,所租赁的是钢筋混凝楼房,小区里的空地,几乎全是水泥地板,也就难得见着蚂蚁了,因为它们无法在这里很好地生活。

离开小区,我要走很长的柏油马路,过一座高架桥,才能到一片绿化林带里,向一个公园走去。

公园的过道虽然是石块砌成的,但两边都是泥土,打理得很平整,铁线草的蔓延恰到好处,正好覆盖裸露的砾土;种在其间的树木花丛,给人营造一种舒适的环境,让人不得不停下来稍息一会。

这一天,和风轻拂,气温怡人,我的心情难得有这么好。我徒步到公园时,虽然是下午五点,但春天的太阳,依旧还很明亮。

也许这就是来的目的了,每次到这里,就是为了看蚂蚁。并且,像今天这样好的天气,自己能早早地出来走走,是平时不多的。为了谋生,我的条件不允许在这时候到别处闲逛,除非下雨天能整天呆在出租屋里,但却无法走出房门,去寻找这些小精灵,只好一个人孤独,让压抑和忧郁占据我生存的空间,难熬白天,难熬一夜,常有失去生活的勇气,这都是生活本身的压力带来的消极感受。几乎没有更好的释怀方式,每遇上这种情绪,最好就是出去走走,能缓解精神疲惫。蚂蚁这种小昆虫,不仅有趣,而且韧性顽强,所以我喜欢。

停步在池塘堤岸,柳条像一道绿色翠帘垂挂,在微风中轻轻荡然,这不是我要看的风景,在荫蔽下的树根部分,我在寻找蚂蚁的洞穴。

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它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

也许是这个地方蚂蚁太小的缘故,所以蚁巢在泥土之上并不明显,只是一些像针眼状的小孔,周围有些细微的沙粒,很容易被人忽略。当然我知道这是它们地下城堡的出口。当一只蚂蚁像小精灵一样从那儿探头探脑,两根细微的触角在空气中摆动,像是在探测周围的动静,我便注意到它们了。它们一律晃动头上的触角,无论是停步还是行走,似乎是在对周围的物体进行摇感定位,实在是有些神秘的成分。

树根附近的泥土,是蚂蚁拓穴宜居的地方。一年四季,它们可以在周围觅食,到树上去寻找小虫子,宛如这儿是它们生活的世界,或者出生,或者死亡。

历来我看蚂蚁,总喜欢到树下,这儿似乎能看到许多精彩。一片树叶下,或者就有一个巢穴,它们从里面进进出出,不可不看。我来了,也会注意这些地方。

由叶下至草根旁,再到树木表皮的缝隙里,我都会用心寻找,因为它们往往会在这些地方进进出出。

其实并不费力,只需往树下一站或一蹲,我就会看到蚁穴,这些小精灵出了洞口,各自而去。

蚂蚁的行动很快捷,走路不像人那样慢悠悠,步子总是轻快,像小跑的样子。它们随时也会停顿一下,但决不是为了休息,而是遇到了什么物体,再用头上那两根触角探究,是食物就衔走,无法食用就离开,态度很是认真,一点也不马虎。

不久,沙土凹凸之间,过来一只小精灵,这是我今天第一次看见的寻到食物的蚂蚁。

对人而言,那些细沙碎土,并不是什么障碍,可是对一个弱小的蚂蚁来说,它意味着许多困难。

蚂蚁在里面行走。当它要通过时,我看到它很吃力。这么小的小精灵,我实在拿不出什么物件来比拟它的大小,头重尾粗,中间腰细得就像一丁点儿毫发。这就是能拖动超过自身体重几百倍的蚂蚁么?这是全身褐黑色的'小蚂蚁,我真不知它有几个毫米长。它的上颚锁住一个白点一样的什么食物,大概食物较重,不时地把它的头压下去,而它又顽强地把头昂起来,努力地往前行进,坚韧地挪动自己,实在地让人敬佩。

我睁大了眼睛,一刻也不愿意让视线离开,此时,我都有一种想帮它的冲动,但又不知如何出手。

当它遇到稍大一点沙粒时,它就展转着、折腾着,连拖带拉,几乎是从沙粒上滚过去,被它自身的力量振动的沙粒压住,它却并没有放弃食物,依旧吃力地爬动,摇摇晃晃向前冲刺。

多么坚韧啊!我由衷地赞叹。

我几乎靠近蚂蚁了,它扛着食物,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虽然艰难,却并不放弃,以自身的努力,向蚁穴靠近。

也许,这是蚂蚁每天应该作的事情,就向我们本身,要做好本职工作,无论是轻或者重,这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不能逃避,更不能放弃。一只蚂蚁活动于沙土里的身影,坚强韧性,对视觉产生强大的冲击力!

蚂蚁真了不起呀!

我干脆坐在一块石头上,来看它们,此时,我的视线放开,蚂蚁好像在我的眼前增多了,到处都能看到。

当我把眼光移向那棵柳树树干时,位于树干表层的树皮上,见一条不规则的线条在晃动,我定眼看,原来是众多的蚂蚁在树干上上下下,形成一条"蚁道",拥挤不堪。据说,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这是我喜欢看到的情景!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像打仗一样开赴前线,忙而不乱,昂首阔步。

此情此景多么壮观啊!这些蚂蚁虽然卑微渺小,但谁敢小觑它们?为了生活,它们团结一致,结成宠大的队伍,任何成倍于它们的生物虫豸,见了也会胆战心惊,被它们的气势震撼。然而它们又是谦逊的,见了同伴过来,它们就往一边避让,还要用触角互相触摸问候,或者帮对方把食物一同往回搬运。

蚂蚁是生活的勇者。它能生活在任何有它们生存条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击自然灾害能力最强的生物。它所举起的重量,竟超过它的体重差不多有100倍。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举起超过他本身体重3倍的重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蚂蚁的力气比人的力气大得多了;它们比人更加强大。所以我在旁边,表面比它们宠大,而实质卑微弱小,不具备它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实在有些汗颜!

蚂蚁的步伐没有停歇,它们还在树干上来来往往。我没有见到一只蚂蚁躲在一边偷懒,总是努力地向目标进发。我不知道树干之上是什么让它们如此匆匆赶去,但我知道,只要是蚂蚁锁定的猎物,不管怎样强大,最终无法逃脱蚂蚁敏捷的身手。有一年,我在新疆打工,徒步在茫茫戈壁,烈日当空,又加之饥渴,我疲惫得都没有信心走下去了,就一屁股坐在那儿,失望地看着前方。并没有多久,我感到腿上有什么在叮咬,一看是一只通黑的大蚂蚁,我赶紧拍打。可是,我还来不及起身,身上已有好几只蚂蚁了。而且我看见,一簇红柳枝下的洞穴里,涌出黑压压一片蚂蚁,正快捷地向我这儿赶来,吓得我起身就跑。我在想,蚂蚁这么小,却也能让人惊慌失措,可见它的勇敢和无畏。人要是有它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的?

第二天下午,我走出了茫茫戈壁滩。

我走出了心的桎梏,在生活的途中徒步。从乡下走到城市,在从城市郁闷的空间里,走到这僻静的角落,释然心情。

就在这时,我看见从树干上涌下一堆蚂蚁来,原来它们捉住了一条青虫!它们挤着、簇拥在一起,谁都想出力帮忙,把它们的战利品拖回洞穴。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到的,这条虫子,比它们任何一个蚂蚁都大十几倍,要捉住它,蚂蚁应用了哪些策略和办法?没有惊心动魄的战斗,如何有这样的成绩啊。

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但我还能看见蚂蚁在努力着。这时候我在想,该回家休息了,晚上作个好梦,拿出蚂蚁的精神,去面对明天 ……

蚂蚁的作文 篇6

有一次,我在小区里散步,突然,看见前面有一条长长的“黑蛇”。我低头一看,哇,原来是蚂蚁在搬家呀。

蚂蚁个个穿着一身黑衣服,长着两条长长的触角,一对黑黑的双眼,身子像小小的冒号。

它们排成一队在忙碌地爬着。我低头仔细观察起来,这时,我发现有一只蚂蚁看见一粒大大的粮食,它跑过去搬了搬,可是搬不动。谁知它扭头走了,爬向那条黑色的`队伍。一分钟后,他又回来了,我发现它身后跟着一群蚂蚁。它们围着粮食。搬的搬,扛了扛,不一会儿把粮食运走了。

看着它们的身影,我在想: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跑到妈妈身边问妈妈:“妈妈,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妈妈说:“不要光问,你要自己查查书。”我马上跑到书房里拿出《十万个为什么》翻看起来,但我找了几十分钟,也没有发现要找的答案。最后我看见了爸爸的手机。这时我才想起了可以在手机上查百度。我马上拿起爸爸的手机,谁知道手机设了密码,我就乱输,“输密码错误,你还可以输入四次”屏幕上出现了提示。我又输入了三次,不敢再试了,最后我才让爸爸给我输了密码一查,原来蚂蚁是用触角来传递信息的呀。

通过这次观察,我知道了蚂蚁是用触角来传递信息的,我还知道了,科学无处不在。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