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历史典故

发布者:一鹤北飞 时间:2023-4-18 01:46

武王伐纣历史典故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典故吧,典故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典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武王伐纣历史典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武王伐纣历史典故

武王伐纣历史典故1

周王姬昌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在丰京继位,称为武王,并将自己的父亲西伯昌追称为文王。

周武王拜姜尚为军师,用对待父辈的礼仪尊重他。武王还团结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ì)等,使全国上下一条心,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准备起兵灭商。

数年后,武王率军东进。但他没有公开打出灭商的旗号,相反却仍以商朝属国的名义,让军队在前面抬着自己父亲的木牌位,大旗上书写着西伯昌的名号,而自己也不称王,只称太子发。武王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为了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进行一次虚实试探。

武王的军队东进渡过黄河来到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果然许多商朝属国的诸侯们纷纷赶来汇合,表示支持。但武王考虑到纣王在商朝还有一定的号召力,纣王的叔父比干、兄弟箕子、微子等一批商朝的贵族大臣们还在竭力维护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觉得灭纣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只在孟津进行了一次观兵演习,与诸侯们联络了一下感情,便带兵回到了丰京。

这时纣王的昏庸暴虐却更加变本加厉了。有天早晨,纣王在鹿台上与妲己一起观赏风景。此时正是隆冬天气,他们看见远处的淇水边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赤着脚在蹚水过河。前面的'老人走得很快,好像不太怕冷,而后面的年轻人却缩手缩脚,一副十分怕冷的样子。为什么年轻人反倒不如老年人?纣王觉得奇怪。妲己说,这是因为那老人的父母生他时很年轻,因此他的骨髓饱满、精血旺盛;而这年轻人则相反,是一对老年夫妇所生,因此他的骨髓先天就不饱满。纣王不信,就命武士立刻去将两人抓来,当场砍开他们的脚胫骨看个究竟。还有一次,纣王为了与妲己打赌在鹿台下路过的一个孕妇肚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又让武士马上剖开了她的肚子。

大臣箕子见纣王实在闹得不像话,进宫去劝谏。纣王一怒之下,下令将箕子剃了光头,关到后宫做奴隶。比干去为箕子说情,纣王竟命武士将他剖胸剜心,说是要看看他这个装假正经的圣人到底长了几个心眼。微子看到纣王实在无药可救了,他不愿亲眼目睹商朝的灭亡,就带着家眷逃离了朝歌,隐居起来了。

周武王得知商朝王室的情况,知道纣王已经众叛亲离,商朝的气数已尽,于是便正式出动了复仇大军。武王的军队有兵车三百乘、精兵五万人,由周武王和军师姜尚统帅,一路向东进发。

周军正在前进,忽然被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拦住了去路。武王和姜尚上前一问,才知道两人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是北方的孤竹国人,原是仰慕武王的德政前来投奔的,听说周军要去灭商,认为臣子不能犯上,因此要武王罢兵。姜尚见是两个不识时务的迂老头,便不和他们争论,只叫士兵将他们拉开后,便命令军队继续前进了。

周军于当年年底来到黄河边。黄河正好封冻,大军踏冰渡河,顺利地抵达孟津。四方诸侯闻讯,也都纷纷带了军队赶到孟津与周军会师。

第二年初,周军的五万精兵与号称八百路诸侯的联军浩浩荡荡地继续东进,二月上旬便抵达了朝歌附近的牧野(在今河南汲县)。周武王在牧野与各路诸侯誓师。誓师大会上,武王历数了纣王的暴政与罪状,宣布自己是奉天命出师伐纣,同时规定了作战的纪律——不准抢劫骚扰百姓,不许杀害俘虏,勇敢杀敌者有奖,临阵逃脱或后退者处死。

誓师以后,伐纣大军便以高昂的士气准备进攻朝歌。这时纣王才着慌起来,连忙组织军队抵抗。但朝歌的守城军队不多,他只好临时抱佛脚,将城内的大批奴隶和前几年与东夷的战争中抓来的俘虏统统武装起来,开往前线。纣王亲自率领这支号称有七十万人的杂牌军,来到牧野与武王的联军对阵。

两军在数量上虽然很悬殊:联军总共不超过十万人,而纣王的商军有七十万,但联军精神抖擞、士气旺盛,而纣王军队中的奴隶和俘虏则恨透了这个暴君,巴不得他失败。更加可悲的是,纣王到这时还耍小聪明,他让奴隶和俘虏们冲在前面,自己的士兵只在后面压阵督战。于是,两军一接触,战场上便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举着戈矛,调转身去,杀向纣王自己的军队。商军的前队倒戈,再加上周军的勇猛冲杀,纣王的军队顿时土崩瓦解,溃不成军。纣王在几个亲信的保护下返身逃进朝歌,还未来得及关闭城门,周军已潮水般冲了进来。

纣王见大势已去,便逃到鹿台上,点火自焚而死。商朝就此灭亡。

周武王灭纣以后,在离丰京二十五里外的沣水东岸,建造了一座气势宏伟的新都,定名为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宣布自己为天子,并尊他的祖宗古公父为太王,祖父季历为王季,父亲西伯昌为文王。从此便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武王伐纣历史典故2

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

商朝末年,季历继位后,继承其父遗道,推行仁义,使周部落更加强盛,各部落的诸侯纷纷前来归顺于他。商王文丁时,季历被封为牧师。因位高权重遭很多人的妒忌,最终导致季历被软禁绝食而死,从此周与商之间就埋下仇恨的种子。季历去世后,其子姬昌继位。

纣王野心很大,不断的侵略弱小部落。当纣王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时,有苏部落就献一美女妲己。帝辛本来就喜好喝酒,得到妲己后,对妲己言听计从。整日都在沙丘花园中饮酒作乐,还发明酒池肉林。使商朝的百姓民不聊生,渐渐的就有诸侯开始背叛他。而此时的姬昌推行仁义,士人纷纷投奔他。后有商臣对帝辛进谗说:西伯积德行善,诸侯归心,将不利于天子。于是帝辛把姬昌囚禁在羑里。周臣献给帝辛大批财宝与美女,才赦免了姬昌。姬昌回国后积极筹备翦商计划,广罗人才,国力日渐强大,诸侯都说:西伯当是受有上天之命的君主。此时的商帝辛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威胁,但是商军正在进攻东夷,常年的对外征战以及残暴统治,已使商朝民怨四起。姬昌在未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姬发遵循文王姬昌的遗业,韬光养晦、励精图治。

而纣王日益昏乱暴虐,周武王十一年,帝辛杀王叔比干,囚兄长箕子,大师疵、少师彊抱着他们的乐器去投奔周。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渐渐成熟,于是向所有的诸侯宣告说:殷犯下大罪,不可不合力讨伐。

武王伐纣的结果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率领以周部落为主的联盟军讨伐整日沉于美色,不顾国家安危的商王帝辛,即著名的武王伐纣,最终周武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武王伐纣的结果可谓大快人心。

史料《尚书·牧誓》中,对这次大战的经过曾作了简单的描述,是迄今有关武王伐纣的最早文献。书中叙述说,当天早晨,姬发早早就赶到商别都朝歌郊外的牧野,只见他左手拄着黄钺,右手握着以白色旄牛尾为饰的旗,举行誓师。誓师完毕,各部落派兵参加会盟的.战车共有四千余辆,全都列阵于牧野。讨伐开始后,由于周武王讨伐商王帝辛得民心所向,虽商王派出七十万大军前去抵抗,但帝辛的军队无心作战,都盼着武王前来讨伐商王,帝辛的军队都掉转武器攻纣,成了姬发的内应。最终周王几乎不伤一兵一卒,就攻下了商国的都城。

武王伐纣的结果使商王帝辛恐慌逃跑,退入城中登上鹿台,把他的宝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姬发用黄钺砍下帝辛的人头,挂在大白旗上。用黑钺砍下商王宠妾的头,挂在小白旗上。武王胜利之后将所有诸侯重新分封。将牢中所有被商王关押的无罪之人全都释放。命闳夭为比干之墓培土为冢。命宗祝祭享于军中。然后撤兵回到西方。姬发巡狩,记录其政事,作《武成》篇。封诸侯,分赐殷的宗庙祭器,作《分殷之器物》篇。姬发追怀古代的圣王,因而嘉封神农的后代于焦,黄帝的后代于祝,帝尧的后代于蓟,帝舜的后代于陈,大禹的后代于杞。

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

古代历史上对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有说是因为周武王讨伐商朝时有精密的讨伐策略,有说归功于以周部落为主的强大联盟军,也有说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是因为武王伐纣时得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但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商朝的统治残暴,民心涣散;商朝的将士无心恋战。

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之联盟军的兵力和攻打战略:公元前1046年1月末,周武王亲自率三百乘战车,虎贲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于2月21日,周抵达孟津,与庸、卢、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余人,相当于现在的六个师。联军冒雨北上,至百泉折而东行。进攻战略是:趁商朝主力军在东南之时,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商朝的次都朝歌,击溃朝歌守军,一举攻陷商都,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进而瓦解商政权,让残余的商人和附属国群龙无首,然后各个击破。

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之纣王无心迎战的大军:联盟军到达朝歌后,第一批紧急军情刚传到,联军大部队就跟了过来,朝歌守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商朝的军队都在东南,朝歌城内没有足够的精兵强将,又没有战车,单靠仅有的步兵,很难和冲击力强大的战车方阵相抗衡,更何况周军士气锐不可当。帝辛惊闻周军来袭,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然而商朝的军士无心作战,再加上前方周军的强大冲击大多都慌不择路地往回跑,虽有后方忠心禁军的阻拦,但也敌住人多,在人潮的冲击下,这些禁军也乱了阵脚。奴隶们为了逃命,加上被后面人潮推动,于是倒戈相向,乱打一气。

强大的军事联盟,周密的作战计划,再加上当时的民心所向,使武王伐纣的胜利成为了必然。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