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经历作文3篇
【精品】高中经历作文3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经历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经历作文 篇1
钓鳄鱼?这听上去太让人吃惊了吧!可是,这一次我们全家去泰国旅游,我果真亲眼目睹了钓鳄鱼的情景,至今难忘。
泰国芭堤雅郊外有个大象村,村子东北方是一片水泊,养了上百条鳄鱼。这天,我们坐上高高的大象,顶着热辣辣的太阳,一路颠簸着前往鳄鱼湖。到达湖边之后,我们登上机械船,轰隆隆的马达声立刻打破了平静的湖面,也惊醒了鳄鱼们。只见鳄鱼纷纷昂头逼近船边,露出一副狰狞可怕的模样。好在我们乘坐的机械船四周用铁栏杆保护着,还围上了铁丝网,以防鳄鱼的袭击。
机械船刚闯入湖中,鳄鱼群便围了上来。钓鳄鱼开始了!钓鱼方法很特别,在钓竿挂一块鸡肉,然后垂下钓线引鳄鱼上钩。船上几个游客勇敢地爬出船舱,站在船头,架好钓竿,准备在钓线浮动的瞬间迅速提起钓竿,这样就能“钓”到鳄鱼啦。可是,只要稍不留意,鸡肉就被狡猾的鳄鱼一口咬住拽走了。
一位年轻的叔叔想捉弄一条大鳄鱼。起初,那条鳄鱼静止不动,看起来优哉游哉。叔叔用力把钓竿上的鸡肉甩到了大鳄鱼的脊背上,还没等鸡肉停稳在背上,鳄鱼突然转身跃起,不顾一切地扑向鸡肉。全船的男女老少一起“哇”的惊叫起来。鳄鱼张开了血盆大口,一口锋利的牙齿,扑食鸡肉时动作神速,仿佛要冲进船舱里来了。我吓得急忙躲到妈妈身后,不敢再看。一位老大娘吓得直拍胸口,喃喃自语:“真吓人啊,要是被它咬上一口,那就没命喽!”谁知那位叔叔眼疾手快,在鳄鱼扑到鸡肉的瞬间猛地拎起钓竿,结果鳄鱼不仅没有咬到鸡肉,还重重地摔进了水里,湖面上响起一片牙齿碰撞的“咔咔”声。大鳄鱼明白自己被捉弄了,气急败坏地开始对着我们的船乱冲乱撞。周围的'鳄鱼聚集得越来越多,个个都瞪着双眼,气势汹汹,包围住整个机械船……
情况真是凶险,令人不寒而栗。机械船翻滚着白浪,原地转了几圈,甩掉了鳄鱼群,慢慢驶向岸边。上岸后,我回头一看,那些鳄鱼还尾随在船后,用愤怒的眼神瞪着远去的人们呢。
回程的路上,大家惊魂未定,议论纷纷。鳄鱼无辜又愤怒的目光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我忍不住想,为什么人类总想着要征服动物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和动物和平快乐地相处呢?这一次难忘的钓鳄鱼经历,让我的心情格外沉重。
高中经历作文 篇2
“经历“,人人都有。”历“字本身就是人人都有的状态。古字“歷”,上为“日光照耀下的树林”,下为“人的脚“。表示“人在树林中穿行”的样子——造字的古人们都这样做过,而历代芸芸众生也都有自己或长或短的人生经历。然而其中有些人自得其乐,回味无穷;也有些人一生碌碌空虚而无所牵托,令人叹惋。所以,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充实呢?
把目光投向爱琴海之滨,两个身着素袍的人在阳光下的树林中穿行,他们可以给我们答案——相传苏格拉底与拉各斯相约共访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于是二人分头出发,待会合时才发现,那山根本不存在。拉各斯一路只顾风尘仆仆,此时只是叹息。而苏格拉底却没什么遗憾的:“我这一路看够了美好的风景啊!”
苏格拉底的人生态度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因为它有一种“经历的主体意识”。他知道人生不应仅仅局限于一个目标,而实现目标的过程也同样珍贵,甚至更加值得品味。而且他还主动践行这种理念,注重关注自己的人生经历。比起漠视自身经历的拉各斯而言,自然收获更多。
充分理解人生经历的意义,并努力主动去探寻、去铭记自己的经历,这种态度,我称之为“经历的自觉”。它能使我们主动的、有意识地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从而使生活变得充实。
仅仅有“经历的自觉”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去听听朱熹爽朗的笑声。昔日朱子与陆九渊会于溪山,他手指周遭景色,又指指彼此二人,朗声笑道:“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复有此嘉客否?”这句话每每读来,皆如朝圣般震撼。朱子的生命太丰沛,文化人格太高大,以至于他有理由相信,他和他身边人正经历的就是“最好的时代”。其实这种气度并非他二人专利,且看北宋嘉佑二年进士科——考官,欧阳修;进士,张载、曾巩、程颐、程颢、苏洵、苏轼——如此多的文化名人汇于一时,给了他们丰富彼此人生经历的绝妙舞台,赋予他们对自身所处时代的自信,也便造就了专属于宋代的理性哲学的光辉。
我辈文化人格虽然尚难以望先贤项背,但我们是否也能对身边正在经历的事物投以最真实的目光?我们是否也可以用“最好的时代”来衡量我们正经历的'一切?因为这样,我们便可主动对自己面前的人、手边的事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我们的经历,也会因为我们主观上的重视而变得弥足珍贵。充分相信自己一切经历的价值,并始终以正面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自己和周遭的人、事、物,这种态度我称之为“经历的自信”。它让我们得以更好地享受经历,回味经历。
经历的自觉,经历的自信,这两种的两种态度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一种经历见证一种成长。只要我们主观上愿意接受我们的经历,它们便终将幻化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去经历吧!自觉一点,自信一点,就够了。
高中经历作文 篇3
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在陈旧中零落的寒酸,昭示着这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曾经历的苦难。也许我们会为他生前的十年流放、穷困潦倒而叹息,但我却认为,正是此番经历造就他后半生文学的辉煌灿烂。
是的,经历之重,重在它承载并孕育着未来。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在如是说时,必然在回想着曾经的那些凄风苦雨。但数十年的经历,却终究开拓了他不同于常人的心怀。《新月集》中的文字如一弯浅月发出柔光,轻抚着每个人心上的伤口。这是苦难的'经历带给他面对未来的新生。铁树历经十年捶打才开出火红的花,是在旧枝上绽出新芽,这边便是经历对未来最好的馈赠。
同样的,我不由得思及从陕西黄土中走出来的几个乡土文学的奠基人。关中大地的陈忠实,他的经历是否来自于他笔下的“白鹿原”,那带给他关中人淳厚朴实的农田记忆便如催化剂一样在笔端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让他在未来的创作中让关中平原的精神生生不息的流淌。相隔不远的路遥,提炼着经历中陕北农民的固执与坚守、野性与浪漫,文字中又是另一番滋味。细嚼之下,总能品出乡土经历在其未来创作中赋予的根脉和性灵。
而更有一些人,不仅从自己的经历中演绎未来,他们解析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经历,从这之上生长出一个国家更加刚强、深厚的姿态。
当殷墟已成为废墟,我看着余秋雨仍驻足于它的身旁不肯离开,因为他知道这里有中华民族的经历,他将勇这样的经历叩问中华的未来。风雨天一阁,他凝望着典籍经注,从浩如烟海如今的残余中抽离中华文化的模样,而呼唤着未来古国扎根于先贤文明向上生长;迢迢阳关路,亦是他抚摸着阳光的废墟思朝代更迭,文人傲骨未变,希望有朝一日中国的文化人也能存那铮铮傲骨踏遍古迹、开拓未来。他的经历,折射出中华的经历,让现在的华夏儿女回望飘摇的中华大地,再筑起中国文化的固若金汤。
这些,便是“昨天”之于“今天”的意义。
看着亟待兴复的中华文化,我不由得念及曾读过的一篇文章。那之中讲述了罗马人面对昔日文明的遗迹,用淡然平和的目光注视着,不建高楼,不照亮灯,保存着“昨天”的厚重与象牙白的柔光。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民族将从遗迹中汲取力量,再图明天的光华。
我想,我们的经历,我们民族的经历,不是断壁残垣的血与泪,而应是我们最自信的希望与曙光。
让经历成为一种根基与力量,便是让未来在此之上更筑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