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家乡的春节初中作文4篇
【推荐】家乡的春节初中作文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春节初中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春节初中作文 篇1
家乡的春节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就是在除夕那天开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大人们要上街买很多菜和零食回来,还要打扫卫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对联和红艳艳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问老妈:“为什么有一些家是倒“福”呢?”老妈笑眯眯地说:“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代表福气来到了。”老妈又对我说:“除夕要守岁,不到十二点是不能睡的。守岁,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诚的心守住平安。”
午夜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都放起鞭炮和烟花,顿时,整个城镇响声四处,真是震耳欲聋,热闹非凡呀!到了正月初一,爷爷奶奶会煮我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比如:龙虾。虾菇。螃蟹。海蛰皮。虾。跳鱼等。吃过了饭,小孩子们都要去给长辈们拜年,拜了年,长辈们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有的孩子会拿钱买玩具,也有的会把钱存起来,将来再买学习用品。拜完了年,大人们就要上寺庙去进香。在我们老家有很多寺庙,每个寺庙都要进香。等大人们进完了香就会带着小孩子去游乐园。公园等。正月初一就这样过了。到了元宵节,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欢喜的时刻到来了,因为家家户户都摆上了年货,每家都要杀鸡来拜神,桌子上堆满了糖果点心等之类的东西,小孩子都喜欢吃的,有一些嘴馋的孩子会忍不住偷一个吃呢!让孩子们开心的不止这个,是在公庙上,摆着许多各色的旗子,让人来拿着,干什么呢?对了,就是游村,还有醒师,每逢家节,都有机会的。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春节过后,小孩子们要上学了,大人们也去做平时该做的事了。我真是难忘家乡的春节呀!
家乡的春节初中作文 篇2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在家乡,春节是我们最欢乐的节日,腊月三十的守夜,正月的拜年等都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
家乡的春节习俗并不复杂,除去那较为简单的仪式外,剩下的时间与空间里,皆是无尽的欢声与笑语。而那早已约定俗成的仪式中,也包含着对先祖的纪念,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土家人重情谊,过年之前,定要按长幼或远近给先祖们上坟,说是给先祖备“钱”买年货,而且祭祖时要按已故长辈的辈分高低来确定先后顺序上坟。上坟时要用标准的三叩首。上坟还只是第一道礼节,待到春节那一天,要在团年饭前摆上一桌“亡席”,还在桌下烧纸钱,说是让先祖们先享用,烧纸钱是给他们的拜年钱。
土家人住山区,山上天寒地冻的,所以在守夜时便有了围坐火堆的.习俗。但凡是农家人,家里都有一间专烧柴的房子,多用于熏肉和取暖。我们常在祖母家守夜。每逢年关,祖母总是要准备许多木柴,特别是要找出一根大柴来充当守夜时的“火主”。
每当守岁之夜来临,夜幕袭来,祖母便会将一堆上好的引火物点燃,那淡黄色的火苗如金子般美丽,偏又是那么的热,让整个屋子里充满了热气。欢声笑语也随之解冻,随着火苗的不断跳跃,一些较细的木柴已经开始燃烧起来,而较粗的也渐渐冒出了青烟。有的木柴未干,则一头冒出了青烟,另一头开始渗出水珠,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由于祖母在一旁不断地吹火,一会儿,“火主”便燃了起来,火焰染上了一丝红色,映在祖母脸上,喜气洋洋的,映在我们脸上,也平添了一丝欢乐。农家讲究不生二次火,尤其是点燃后的岁火,更是马虎不得,徜若这“火主”不能一回点燃,那整个春节便没有了喜庆的气氛。“火主”还得燃一夜,徜若中途断了火,那便象征这一家会断了香火,一年都没什么喜庆味儿了。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千家万户几乎同时打开大门,先迎一阵财神等吉神之后,再将鞭炮点燃,一时间,黑夜变白昼,万千鞭炮如同惊雷般振天撼地,数不尽的烟花在天空诞生,毁灭虽只有一瞬间,却如万千朵仙花,异草般美丽,在天空中争奇斗艳。
炮竹响起不过瞬间,结束也不过瞬间,但那新春的祝福,却送进了人们的心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家乡的春节有着家乡的味道,正如那爆竹声后的春意,久久的回荡在我的心里。
家乡的春节初中作文 篇3
我家乡的春节是别有一番特色的。当然,“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嘛,按我家乡的习俗,除夕到正月初十才算春节。
其中,除夕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尽管那天是最重要最忙碌的一天。在这个时刻,除了特殊原因外,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每当这会儿,外婆就将饭菜端上来,看着桌上丰富的年夜饭,我们还没吃就一个劲的说好。饭桌上,我们一边谈论生活中的奇闻乐事,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美味佳肴,享受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会室外的空地看璀璨而耀眼的烟花在美丽的夜空中缤纷绽放。而大人们呢,就在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准备明天拜年要用的礼品。
到了十二点,也就是午夜零点。家家户户都准备好鞭炮,对着门外大喊几声:“放炮啦!放炮啦!”随着喊声过后,“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在我们耳旁回荡,这才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噼里啪啦!”这天早晨迎着几声炮声,我们才睡醒。没错,这天就是大年初一!这几天,我们都会去亲戚好友家作客拜年,并且还会带些礼品,表示客气之意。然后,我们会出去外面逛逛街,看舞狮表演。舞狮是我家乡的最大特色,看着虎狮从地上跳到高楼上,再用复杂又困难的'动作表演,我们连声叫好!
过了初十,十一、十二时,我们也就该回去工作了。这时,长辈会让我们带些拜年时别人送的或买的礼品,喻意春节的喜气会伴随着我们度过这一整年。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寄语:
春节可以说是大部分人最期待的节日了,除了春节特有的长假外,小编最喜欢的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迎接新的一年了!作者笔下的春节十分热闹,那么大家的春节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家乡的春节初中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孝感市杨店镇魏河村。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家乡过,因为家乡的春节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除夕的团年饭自然是丰盛的,团年饭上除了有我喜欢的鱼汤和炒菜薹(菜薹在青岛是吃不到的哦),还有一大桌子美味佳肴。全家人坐在一起,边吃喝,边聊天,大人们还要给我压岁钱呢。到了初一的早上,就开始拜年了,家乡的风俗是每家每户的孩子都要出去拜年。每年初一一大早,人们就象流水似的往我们家里来,每个人都要拱手作揖,并说“恭喜您啊,恭喜”。爷爷这时也拱手还礼,同时恭喜来拜年的人。
春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是什么呢?当然是舞龙灯了。我的`家乡是龙灯之乡,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到十五,每个村子都要舞龙灯。龙灯的骨架是用竹子编的,外面粘上一层纸,再穿上漂亮的衣服—龙衣,每一节龙灯有一根灯把子(用木棒制成)用来舞动。我们村子的龙灯是正月十二上庙。那一天,全村的人加上外面来观看的人们都要赶到庙上去。龙灯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庙上,我们是抄的近路,很早就到了庙上。庙上可真是人山人海,吸引了很多小商贩来摆摊,有卖首饰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卖棉花糖的……
我们等了很长时间,见龙灯还没来,就先去庙里拜菩萨了。又过了一会儿,龙灯终于来了。我们村共有两条龙灯,一条是黄色的黄龙,我叫他老黄,一条是红色的红龙,我叫他老红。黄龙在前面先跑起来了,爷爷端着香盘都跟不上了。见黄龙跑起来了,红龙在后面也毫不落后的跑了起来,拿龙灯的小伙子们还“噢噢”地吼起来了。
“啪啪…。。”鞭炮响起来了,龙灯也冲到庙上舞起来了。龙身一圈一圈的转了起来,我突然观察到一个“机关”:当龙身转起来的时候,龙眼睛也一转一转的,一面是一块小镜子,一面是彩纸,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就向活的一样,好看极了。龙身转起来时,让我想起了麻花,也是一圈一圈的转着的,非常好玩!
看完我们村的龙灯,可我还不想回家,我还想接着看别的村的龙灯。突然,我看到有两个村的龙灯一起往庙上冲。我问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说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两龙相斗的情形。我看了一会,哎,怎么没有两龙相斗呢?我又问爸爸,爸爸说,因为有人调解,两条龙现在都不想斗,他们一先一后的上庙了。看来,龙灯也是很讲礼仪的哦。
看完龙灯,我们就回家了。怎么样,我家乡的春节好玩吗?你们可以跟我一起去玩,欢迎你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