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建议书

发布者:Sam歌仔 时间:2023-5-23 15:32

农业项目建议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可以使用建议书的机会越来越多,建议书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展某项工作、任务或活动开展。如何写一份恰当的建议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业项目建议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项目建议书

农业项目建议书1

一、内江东兴区赵家坝——自然流域农业灌溉的典型地貌

赵家坝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经过当地先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及稍加改造建立的一个适合自然流域灌溉农耕地方。她是南方浅丘陵地区,我们的祖先利用自然环境的一个典型。虽然不如都江堰宏伟,但却是我国西南丘陵地区的一个难得的自然水利工程,同样造福了一方(见卫星图片)。

赵家坝处于两个小溪即将汇合处的中间地带,汇聚于田家镇。在赵家坝处用水土坝抬高水位,自流灌溉农田。其中一条小溪的名为“团龙溪”,上游已经建成有“松林水库”和“团结水库”,团结水库海拔511米,赵家坝,海拔310米(经纬度:N29 40.259 E105 09.899)。赵家坝一带,的确实一个富饶的人造冲积小平原。体现出了我们祖先采用的梯次建坝,冲积成田,再自流灌溉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利用自然的案例。由于内江经济长期发展滞后的原因,这个自流灌溉农业带依旧保持了比较完整的自流耕作状态。

赵家坝特有的小流域农耕环境,由于没有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的干扰,离城市的距离又很近,交通通畅。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封闭的生态农业生产区,生产无污染的农产品及其它养殖产业;也可以作为一个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充分发挥赵家坝的观赏和示范价值,作为一种古老且现在仍在使用的水利――农业模型向全国、全世界介绍。

二、项目启动

由当地人大政协发起,东兴区农业的自我定位,并征集民间意见。媒体配合。

当地党委政府引导,完成相关的规划提案(例如:东兴团龙溪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水利--农业发展的典型意义(特别是今年特大的高温干旱气候,修复该片区自然灌溉水利设施更具有现实意义)东兴生态农业的规划,东兴赵家坝--范长江故居的模型,东兴田家镇--范长江纪念馆的民俗一条街模型) 在农业规划和城镇规划的基础上,对外招商、向上申请相关资金,分批实施,“小步快跑”。

三、发挥“范长江品牌”的作用

范长江出生和在东兴田家镇赵家坝。由于范长江在武功新闻界的地位,他家乡发生的'一切都是国家级媒体可能感兴趣的。每年策划一个主题,对团龙溪生态农业项目做报道,(即在全国做免费的广告)譬如:地灵人杰——“范长江家乡西南丘陵小流域自流灌溉的典型地貌”; “范长江家乡的自然生态农业”;“长江家乡的新故事”。

将每两年一次的“范长江新闻奖”活动的某一个环节在田家镇举行。譬如《获奖记者手印墙》。

(亲属在农业及投资公司的人脉关系)

四、小结

(在北京,一枚没有用配合饲料养殖的鸡,其鸡蛋12元一个……。中国的农业开始走出靠单产获得收益的阶段。)范长江家乡“团龙溪”——自然水利灌溉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很有可能在全国树立一个典型)

农业项目建议书2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新建项目指筹建单位情况,技术改造项目指原企业情况)

3、拟建地点:

4、建设内容与规模:

5、建设年限:

6、概算投资:

7、效益分析: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建设条件分析:包括场址建设条件(地质、气候、交通、公用设施、征地拆迁工作、施工等)、其它条件分析(政策、资源、法律法规等)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种植规模、养殖规模、农副产品加工规模)

2、产品方案(种植产品方案、养殖产品方案、农副产品方案)

四、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种植业生产技术与流程

2、养殖业主生产技术与流程

3、农副产品加工生产技术与流程

(二)主要设备方案

1、种植业要设备选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列出清单表)

2、主要设备来源

(三)工程方案

1、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附平面图、规划图)

2、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3、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估算(先总述总投资,后分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安装费等)

2、流动资金估算

3、投资估算表(总资金估算表、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

(二)资金筹措

1、自筹资金 2、其它来源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2、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表和分项成本估算表)

3、利润与税收分析

4、投资回收期

5、投资利润率

(二)社会效益

七、结论

农业项目建议书3

第一章、项目总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对玉米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在八十年代以前,玉米主要是进入家庭的粗杂粮。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要求已不仅满足于充饥,而且对食物结构和营养状况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肉、蛋、奶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工业化,产业化的养殖业蓬勃发展,使玉米以家庭直接食用的角色转变为饲料工业最主要的原料,通过饲养业最终以肉、蛋、奶及水产品的形式回到人们的餐桌。

可以说,玉米对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玉米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农产品中最重要的可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造纸、纺织等多行业的工业原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意义

目前,我国食用糖主要来源于甜菜的种植和加工,而淀粉糖是对淀粉深加工后获得的`产品,淀粉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玉米,而玉米是我国农作物中的高产作物,比较甜菜亩产有着明显的优势,按照甜菜和玉米转换比例情况计算,生产每吨中等甜度的淀粉糖所用玉米种植面积占用土地比甜菜种植所占的土地节约2—3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生产加工玉米为原料的淀粉糖,可以为国家节省有大量的土地资源,扩大其它作物的种植面积。

要确保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高糖、高淀粉的玉米生产基地,保证原料供应,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生

产,实现玉米的就地深加工增值,提高玉米资源的利用率和商品率,这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贫困山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农民达到增产又能增收,而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同时,淀粉糖是一种能改善人类健康的功能产品,适应了食品工业加工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及人们追求健康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水平,促进我国食品加工业技术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第三章、 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该项目基地中心示范区地处XX西部丘陵区,土地集中连片,土壤较为肥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1℃,年总降雨量600㎜,海拔高度1050m,年日照2600小时,年无霜期18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3%,年平均风速2.5/s,标准冻土深度50cm,上述自然和气候条件,可以满足基地建设的要求。

二、 交通条件

该基地中心示范区,距县城20公里,高平火车站25公里,处于曲辉路中段,交通极其便利。

三 、基础条件

该基地中心示范区曾承担国家级“生物覆盖加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为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实施的W膜集雨补灌技术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又为玉米基地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四章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成熟,绿色、健康逐渐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淀粉糖作为淀粉的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成为当今保健食品市场上的明星产品。据山东卓创资讯有限公司玉米淀粉的产品分析师介绍,作为淀粉的主要种类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玉米淀粉的产量与价格均处于上涨态势,但其发展前景却并不乐观。

据悉,目前,玉米淀粉的需求量占据全球淀粉量的80%—85%。近年来,玉米淀粉的产量上升优势尤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下游淀粉糖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据专注于农资、农产品领域资讯及咨询服务的山东卓创资讯有限公司的玉米淀粉产品分析师介绍,从20xx年到20xx年的10年间,在淀粉下游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带动下,国内玉米淀粉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大型企业纷纷建立,淀粉产能和产量也持续攀升,整体呈现了一个上涨的趋势。20xx年我国玉米淀粉的产量在1892万吨,是20xx年的500万吨的3.7倍多,平均增长率14.17%。玉米淀粉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内淀粉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玉米作为再生资源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

第五章基地建设目标及建设规模

一、建设目标

1、 高淀粉玉米产量目标

项目区通过实施W玉米膜盖集雨补灌高效种植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高淀粉玉米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较20xx年的390公斤提高110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的256公斤提高244公斤,实现中产变高产,旱地变水地,单产稳定在500公斤以上。

2、 土、水、肥资源利用目标

通过实现该基地建设项目,使土、肥、水资源利用目标实现“四个提高”,即:化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土壤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提高10个百分点。

3、 集雨旱井建设目标

在基地建成与W膜盖集雨补灌技术相配套的旱井10000眼,使基地的高淀粉玉米在需水关键时期得到补灌。

4、 化验室建设目标

化验是公司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对原料、中间体及产品产量进行全过程监测的任务。随着产量的增加,基地水断扩大,急需增加能迅速进行土壤、肥料、植物样品、农药残留分析测试的仪器,为基地进行配方施肥、无公害高淀粉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5、土地壤情测试网点建设目标

在基地设置有代表性的土壤墒情、地温监测网点100个,购置地温监测仪器设备10套,以便能及时准确监侧土壤墒情、地温动态变化及年度演变趋势,为基地合理耕作、种植、培肥提供科学依据。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