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经典作文集锦9篇
关于国学经典作文集锦9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作文 篇1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当学生不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后,老师教给学生学以致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将国学经典与作文教学有机融合,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当学生我手写我心,表情达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后,作文的有深度、有内涵就成为老师和学生们努力想达到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把积累的国学经典知识成功运用到作文当中,提升作文的内涵呢?笔者在平时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入手,教给学生将国学经典运用到作文中的技巧,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一经典一故事法
在“百家讲坛”上,于丹讲《论语》时常常使用“一经典一故事法”。在作文中使用这个方法,可以成功地将国学经典运用到作文中。比如:谨铭同学采用于丹讲论语的“一经典一故事法”,将国学经典运用到作文中——
《弟子规》里讲“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让我想起:有一次,我的笔丢了。找了我们的班长李永明,向他借笔,跟他说:“李永明,借根笔,我下午还你。”下午放学前,我及时把笔还给了他。过后不久,在一次单元考试中,我的笔写了一半没水了。我向李永明递了张纸条借笔。趁着老师不注意,他偷偷地把笔借给我。考完试后,我向李永明说声谢谢,及时把笔还给了他。《弟子规》讲的真的是太对了:“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这让我想起: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刚好放学,陈明同学没带雨伞,便向身边的林红同学借了一把红色雨伞,因为林红的妈妈正好开车来接她。过后,在放学的时候,我经常看着他们开心地一起从校门口走出来。我想:借伞的人一定是个善良之人,因为善良的人才值得深交。果然,又有一次,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在校门口,我又偶遇了这两个人,这次是林红没带雨伞,陈明同学看见了,就连忙撑着伞走了过来,和她共用这把雨伞。《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我认为是正确的:世上还是好人多。我也要做这样善良的人。
二、对话法
在对话描写中融入国学经典也是国学作文的一个绝招。比如:楚莹同学采用“对话法”将国学经典句子运用到作文中。文章开头描写了妈妈与我的对话,并由经典带出了一件事,结尾又用“明白了一个道理”带出经典,首尾呼应——
有一天,妈妈摸了摸我的脸,轻声告诉我:“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你怎么理解呢?”我歪着脑袋,对妈妈说:“公物虽小,也不能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就会让父母伤心。”妈妈听后,微笑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鬼,学了国学,你可懂得不少啊。”我不禁心里想起了这样的一件事……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火辣火辣的太阳无情地烤着大地。地面就像被烤热的铁锅一样。我和妈妈到牛排店吃牛排。我拿水果时看见一个人贼眉鼠眼,像只小老鼠似的。只见他到处打量一番,见没人注意到他,就打开放刀叉的柜子,偷偷拿了两副刀叉藏进口袋里。此时,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他的行为被服务员发现了,服务员皱着眉头:“请问先生为什么要拿走我们的刀叉?”那人火冒三丈地对服务员吼道:“你们饭店怎么这么无理,连客人的东西都说是你们的。这刀叉是我自己带来的。你不知道吗?”他的脖子顿时爆出了青筋。他的叫声就像老虎在吼叫。最后,餐厅叫来了110,他被警察叔叔帶走了,现场他的家人看了,伤心不已。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国学中的“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的做人道理。
三、线索法
在作文的开头设计“题记”,在作文的结尾设计“后记”,然后在题记、行文、后记中三次出现主题一致的国学经典句子。这条国学句子做线索可以使文章有内涵而且中心突出。比如:下面的陈栩妍同学在文中采用“线索法”成功将国学经典句子运用到作文中——
读《论语·为政》随想
冷空气南下的一个星期天早上,下着阴冷的雨。我仍然坚持诵读国学,从中我学到了: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孔子回答:“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帮助老父母操劳,有了酒食先让老父母吃,这就是孝子吗?不是的!对父母发自内心地、和颜悦色地爱,才是真正的孝顺!”这让我想到了两件事情——有一次我考了90分,那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回到家中,妈妈边炒菜边开心地问我:“宝贝你考了多少分啊?”我垂头丧气地说:“我考了90分。”妈妈大惊失色地说:“你居然才考90分!”她停下手里炒菜的活儿问:“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又粗心啦!”那天我没有跟妈妈顶嘴,一直静静地虚心地听妈妈说。因为《弟子规》教我们:“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又有一次,我在邻居小花家和她一起写作业。她妈妈听到她考了80分,就一直责备她:“你这是怎么回事啊!”她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我考80分,你会死呀!”她妈妈气得脸色发紫,差点要打她。我想:她这样气妈妈,妈妈真的会被气死的。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但是我们要努力做到,这样父母才能开心长寿。因为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四、联想法
国学作文的第四个技巧是“联想法”:从一本国学书联想到相关的事情。比如:坤元同学在国学作文中不仅运用了“线索法”,还成功运用了“联想法”:从一本国学书联想到相关的一件事情——
读《弟子规》随想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继续捧书诵读国学,读到了《弟子规》中的这样一句话:“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先学做人很重要。只有知识,却不懂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是华而不实的人。
这让我联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情: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午后,雨声“沙沙沙”,像一曲好听的歌谣。一个中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在小路上走,手里还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一看就是学霸模样。脚上锃亮的皮鞋像大理石地板反着光,格外引人注目。
路上一个清洁工老人正冒着小雨扫地,大扫把在地上发出“唰唰唰唰”的声音。中学生边走边看书,从他身边走过,大扫把“唰”地扫过来,正好碰到了中学生的皮鞋,鞋子上顿时粘上了一堆黄色泥浆。中学生火冒三丈,厉声呵斥:
“老头,你把我新买的皮鞋弄脏了!你赔!”粘上了泥浆的皮鞋不再锃亮,泥水在皮鞋上画出了一张扭曲变形的鬼脸。
老人连忙说:“对不起!”并俯身用手要去擦中学生的皮鞋。中学生将身一扭,脚躲开了老人的手,用更刻薄的话吼叫:“脏手别来!越擦越脏!今天真是倒霉!”然后转身跑了。
留下老人执着大扫把僵在原地,皱着眉头,一脸茫然。空气中留下了几声中学生皮鞋与水泥地碰撞的“咔咔咔”的声音,像锯木声尖而刺耳,与沙沙的雨声极不和谐。
周围的人看到这个情景,纷纷摇头,对中学生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一个老婆婆走到老人旁边,对老人说:“别理这孩子!父母太没教养孩子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又有什么用!”
我看到风夹着雨洒在老人花白的头发上.让人心疼。
《孟子·梁惠王上》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学生将平时的诵读国学与作文有机融合在一起,许多学生的“国学作文”在《芗城芗讯》刊物上发表,反响热烈,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再次证明了国学作文的魅力无极限!因此,我认为:大力研究如何将国学经典与作文教学有机融合,不仅可以使孩子们爱上国学经
典,还可以让学生写出与众不同、富有深度的满分作文。
国学经典作文 篇2
国学,就是指中国的知识;国学,也是知识的源泉。
自打我学了国学以后,知识就增进了不少,说话时也常常运用一些成语,如:画蛇添足、一毛不拔、鞠躬尽瘁等,“背鼓上门—找打”、“飞机上挂水瓶—高水平(瓶)”等歇后语。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则是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看似写景,其实并不是的。这首诗是在告诉人们:学习是无止境的,只要你愿意学总还是有的。
我也有对这首诗的看法:知识是学不完的,但还是有的。诗中的“清如许”,就是在问:你学来的知识是有益的,还是对你有伤害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指书本是知识之源,但不能全部依靠,就像陆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样。所以读书前想要思考一下才行。
国学,这两个含有重大意义的字,让国学经典陪伴我们走过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天吧!
国学经典作文 篇3
国学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它蕴含着中国古文化精髓和素养,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精神补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我们正处于学习阶段,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老师,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光点。我们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也不能感到羞愧或不好意思。好的优点要学习,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也要好好反省自己并加以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告诉我们作人应该谦虚。谦虚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我国古代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就是以谦虚宽容的态度接纳属下,因此唐朝愈加强大。而关羽就是因为他的傲慢轻视天下所有人,最终大意失荆州。张飞因为对部下粗鲁甚至凶残,后因部下反抗而杀。
国学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优秀的品质。
在《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说过这样一句话:“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身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多么宏伟的气概,这正是他自己的深刻写照。战败,大笑周郎诸葛,不耻于跪于关羽,不因眼前的挫折放弃大梦想。能屈能伸,此乃大丈夫也。曹操是历史上一位枭雄。行刺董卓可见其勇;离间马超,可见其智。这智勇双全,就令人刮目相看。
国学经典,是在古代历史文明长河中弥留下来的瑰宝,其中蕴涵的哲理为我指明了人生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将与它共同前行,走向那更美好的未来。
国学经典作文 篇4
《国学经典》是一本传扬我们中国经典文化的书籍,是我们祖先让我们从其中的知识和故事中学到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在经典要义这一章有这样一些话让我记忆犹新,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如实回答,所以我们不知道的就是要说不知道,好请教老师和同学。“万物之生意,最可观。”这句话告诉我们:万物的生长情况是最值得观赏的,我们应当多去观赏一下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告诉我们:水石灵动的,代表了变通,比喻聪明的人;山是沉稳的,代表了沉静,比喻仁德的人。
在故事这一章里,许多的故事都带着一些道理。如《曾子杀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诚实守信,不要去欺骗别人,小朋友千万不要从小养成欺骗别人的坏习惯。《网开三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如果我宽容了别人,以后别人也会帮助我们。《子罕睦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因为谦让了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
看,《国学经典》丰富多彩吧,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诵读它吧!让我们从优秀的国学经典中懂得知识与道理,让它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国学经典作文 篇5
看到题目,相信一定会有人问:什么是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先人用尽一生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里积淀着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变的灵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经典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集萃,一部部经史子集,蕴涵着华夏智慧,使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我们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润物无声地陪伴着我们的成长。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传统文化表演我还记忆犹新,面对国学浩瀚的知识海洋,不甘落后的我更加迫切学习国学知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要我背《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懂得,只是以玩的心态面对,后来慢慢地,妈妈给我讲了关于其中蕴涵的很多的道理。原来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就连晦涩的段落,我也背的滚瓜乱熟,我才懂得了关于国学的知识。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弟子规》中“入则孝”,让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从那一刻起我一直都铭记在心,并且立志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古诗词,读陆游的《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之心;读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读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悲愤之情;读郑板桥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峥峥傲骨;读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洁身自好。
我一直有一个坏毛病——考试成绩好了就骄傲自大。但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一名言很快就让我尝到了苦果。有一次英语考试我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傲自大的毛病又显示了出来,在课堂上总认为自己英语已经学的很好,不再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而别的同学还在不断进步。于是,我在下一次考试中得了第三名,与第一名仅相差3分。那次考试,是对我骄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击。因此,我学的谦虚起来,成绩也在稳步提升,经常保持第一名;还有,我原来喜欢斤斤计较,有时跟同学合不来;自从学了“做事斤斤计较,会失去所有的朋友时。”我学会努力控制自己,但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然而,我不会气馁,我会更加努力做到!
国学使人进步,国学使人明智。每一个少年儿童的美好人生,都应该从国学开始。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让我们继承国学经典吧!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随时提醒我们,让我们把那些不好的习惯改过来。
国学经典作文 篇6
国学,你蕴涵了几千年的历史,从古到今,至今不能被外强磨灭掉。国学,你好像冬日里的太阳,给了我们温暖;国学,你好像沙漠里的一泓清泉,给了我们清凉;国学,你好像黑夜里的一缕光,给了我们光明;国学,你好像雨中的一把伞,给我我们希望!
国学,你如清泉滋润了我们的心田,给了濒临死亡的人们希望,而且,你也可以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饥渴和欲望!国学,你是阳光,我们就是小树苗,你照射着我们,让我们不断生长长成高大挺拔的树。
在我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妈妈就在我耳边经常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时我还小,并不理解那些诗句的意思,但后来,随着知识见长,才知道这些诗句的意思。自从我懂了这些诗句的意思后,我再不浪费粮食了。
上学后,从《三字经》中学到了孔融让梨等故事;从《弟子规》中学到在生活中要尊敬父母、老师和长辈等道理;从《论语》中我学到了如何学习、如何交朋友、如何做事情等知识。
渐渐地,我对国学经典著作越来越热爱,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我便能够体会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能体会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能够体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铮铮傲骨;能体会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洁身自好;能够体会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心;能够体会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孤独寂寞。
国学经典,你是我的挚友,你时时陪伴着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春天里,你与我一起观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天里,你与我一起赏荷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秋天里,你与我一起欣赏预警;“呼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天里,你与我一起从窗户望向远山。国学,你陪我一起成长,但你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老去,我们会一起去长城,欣赏古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会一起去长江,感受“母亲”的气息;会一起去黄河,感受黄河的汹涌澎湃。
国学,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学习;是你教会了我中华美德;是你给予了我知识。你向我走来,我带你奔向未来!
国学经典作文 篇7
我喜欢旅行,希望去看看乌镇的夕阳西照、渔舟唱晚,去看看李白坟前千秋沧桑的凄凉,去看看北京胡同千转百回的茶水人家。坐在火车上,按捺不住地激动和兴奋,我向往着前方,向往着离我很远的一片古老文明。
可是越往前走,心中越觉不畅,我为什么要远行?无锡为什么没有这种古老的气质?为什么在无锡看不到沧桑厚重的古老文化?
不久前的一堂国学课令我吃惊不已。
校本课程“围学基础”第一堂课上,张克中老师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无锡的围专吗?”我们茫然地看着他,对此一无所知。
“无锡国专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国学大师,在五四运动时期,北有清华国学院,南有无锡国专。是它们,为中国传统文化撑起了一片天。你们知道钱穆吗?不知道。那你总该知道钱锺书吧?”紧接着张老师又报了一大批无锡的文化名人,除了少数几个同学之外,大家的反应出奇地一致:除了钱锤书,听到其他的名字,都是摇头。
这个问题瞬间将我震撼。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岁月的沧桑,一种古老的文明,令我惊讶的是,无锡这块土地上走出过那么多文化名人!文化断层时,是秀弱的江南小镇给了传统一片天空,而我却从来没有好好了解过自己的家乡,更没有意识到这片土地是如此地丰饶。
一直以为故乡的文化对我来说是一种失血的装饰,16年我无文化地度过。我曾好好看过我的桂花树,抓一把它脚下的土,却不知道它原来竟有这么深厚的文化积淀。我知道“吴文化”这个空泛的概念,但从不为它自豪,我没有深入了解过这片土地的精魂。
“现在的无锡有什么?”张老师继续刚才的话题,“现在说起无锡,不是让人想起太湖美,而是想起太湖蓝藻!无锡渐渐成为商业城市,它追逐商业的脚步,文化已被埋没,要想重新树立起文化的旗帜,无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要更久。这就要靠你们这一代了,开国学课,也是想让你们去发现、去探索你们脚下的传统文化!”
是无锡国专力挽国学于狂澜,拯救了中国传统文化吗?在那个文化断层的年代,是无锡拨开了坚同防线的一条细缝吗?是的,但都是曾经的无锡,无锡人的曾经,曾经的无锡人懂得用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来装饰城镇,现在的无锡人甚至不知道用文化来装饰自己,甚至忘了,我们还有一种文化叫“吴文化”。
我一直在追寻传统文化,却不曾发现它就在我脚下,已经被商业深深埋在了土中。也许是我们亲手埋葬了它,却不曾想要发现它。
回想起以前去惠山看天下第二泉,旁边有人装成阿炳的样子,拉着破旧的二胡,弦下流泻出《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悲怆呢?我却感觉不到,认为二泉比起周庄的古韵来还是逊色。现在想来,不是因为吴文化缺少底蕴,恰恰是我们没有内涵,我们没有用心去感悟,更没有想着去光大。周庄很好地将文化底蕴和商业气息结合在一起,无锡却没有做到。
我想要用一段白纸黑字来记载吴文化的点点滴滴,可是我浅薄的胸襟了无内容,甚至,我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无锡。遗憾,我们缺失了内涵。
城市周边的围墙上.有水墨画描绘的古镇形象。如果不说,没有人会知道这是在画无锡。即使知道,也想不起这曾是无锡真实的灵魂。江南水乡氤氲的水气,没有人想起。现在的无锡高楼密布,墙上的标语写着:文化无锡。越是倡导什么,我们就越缺少什么,越需要什么。遗憾啊,我们丢了传统文化。
其实,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没有人能真正为它做些什么。我们现在在追求一种文化、经济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追求一种快节奏的生活,很少有人再捧起羊皮书,面朝窗外,读春暖花开。我们紧跟经济文化的步伐,渐渐也就习惯了,以为商业就是无锡的本质。没有人记起曾经的无锡文化。更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不愿记起它了。因为他们怕一旦记起,自己的脚步就会比别人慢,自己就会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无立足之地。逐渐地,我们不止忘了我们的根,也忘了找寻。
我们遗忘了我们的文化,这是一种缺憾。
而我们竟忘了要去找寻这遗失的文化,这更是一种悲哀!
我们这一代,有责任为这方热土的古老文明做点儿什么了!
国学经典作文 篇8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营造经典文化的学习氛围,我校响应新密市教体局的号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并于10月14日、本周五下午接受了教体局领导的验收。
此次古诗文诵读活动共分为三个篇章。
第一篇章是我们全校师生共同诵读古诗《竹石》和《梅花》,我们雄壮豪迈的声音感染了所有人,赢得了领导的阵阵掌声。
第二篇章是由各个年级分别表演。首先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朗诵《三字经》,他们童稚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悦耳,并且个个摇头晃脑,就好像古代的学堂一样。这时我们中高年级的同学也没闲着:中年级负责打拍子,高年级则负责变成“20xx”的队形。然后该中年级表演了:三年级朗诵了《弟子规》,四年级则朗诵了《千字文》。接着该高年级的同学背诵《论语》了,我们意气风发,气势磅礴。
第三篇章是由全体老师慷慨激昂的诵读我们学校自编自导的诗篇《我骄傲,我是二中专人》,随着老师的诵读,我们学生则配合着组成了新的队形----“二中专”字形。我们师生配合默契,赢得的大家的掌声。
诵读经典,可以擦亮眼睛,可以启迪智慧。让我们诵读经典,传承国学吧!让经典国学在我们二中专校园永远绽放。
国学经典作文 篇9
儿时,妈妈常常在我耳边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上学了,老师又教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我和小伙伴们来到新华书店,参加了国学讲座,我深有感触。
9岁的我,性格开朗,但有时候会有些任性,会有些小脾气。记得有一次,到了午饭时间,我在观看最喜欢的综艺节目《黄金100秒》,妈妈喊我去吃饭,我装作没听见,没有搭理她。妈妈很生气,走到我跟前把电视关了,我对她大吼起来,赌气就是不吃饭。当我读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话让我明白了:之前的任性、发脾气,是错误的。当我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责备时,应该虚心接受,不要强词夺理。因为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我们应该听从父母的教导。
渐渐地,我长大了。在学习语文时,我也很自信。因为一向成绩优秀的我,认为没有什么难得倒我。但却有一次语文测试,我因为没有认真审题,整个一题,都因为自己的大意,丢失了全部分数。当看到这样的成绩时,真不敢相信。原来,审题很重要,不能轻视任何一种类型的题目,它使我很自责。当我读到《论语》中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让我懂得了:在学习中,一味地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不能合理地运用书本中的知识,学习不仅要实实在在,还要不断思考、钻研。做个学习的小主人,让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乏味的,而是有趣的,积极的。
其实,经典的诗句总是在不断启迪着我,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让我懂得珍惜友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让我懂得珍惜粮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懂得要珍惜时光;“一日之师,终生为父。”它教会我要尊重师长。中国文学真是博大精深,它不断激励着我,鼓舞着我,伴随我成长。它就像一盏指明灯,照亮着前行的路,我也会与它相伴,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