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观后感10篇500字
电影《长征》讲述的是1934年,红军被迫开始了3年的长征,最后在甘肃会宁会师的故事。那么关于长征观后感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长征观后感10篇500字_观看电影《长征》有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征观后感1
看完《长征》后,我觉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这是历史的说法,听起来这些字眼有那么些死板,当然这都是真的,长征是我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次历史事件。在历史课上,长征精神是用来背的,我们并没有好好地去理解,去感受。看了这部剧,我想我真的体会到了。
由于“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央根据地的失陷,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中央领导权的旁落及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使党和红军遭受到重大损失,红军由长征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我开始紧张起来,本来对付蒋介石这些兵力就不够,现在又只剩下了三万多人,我们还能行么?接下来的一幕幕,让我不得不佩服党的领导人以及革命者。他们告诉我,我们可以!
我想我永远忘不了“飞夺泸定桥”的那一幕。1935年5月,红军的先头部队强渡大渡河成功后,---就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泸定桥,企图把红军的队伍切开,但先头部队的战士们用两天的时间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赶在敌人增援部队的前面到达。而后续红军部队组织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击队,攀着只剩下铁链的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他们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伤落入水中则必死无疑。但勇士们仍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顽强的向前冲,一个掉下去了,下一个冲上来,受伤的战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还在向敌人射击!
在长征的路上像这样的战斗还少吗?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还有金沙江、腊子口。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影片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红军。记得红军和敌人打仗时,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地向前挺进,一直向前挺进了两万五千里。红军在长征途中饿了就吃野草、皮带;渴了,只要身边有河,他们就喝河水。我们现在哪有人还能咽得下皮带、野草呢?恐怕连河水都嫌脏吧。比起他们,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长征观后感2
__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走过了两万五千里的伟大征程,在战火纷飞中历尽了千难万险胜利地到达了陕北,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了纪念这伟大的胜利,在省博物馆举行了大形展览。12月1日,我们来到了这里参观,感受长征,缅怀先烈!
1号下午,省博前的广场上,早已站满了等待参观的人,排了二十多分钟的队后,终于进了展厅。步入展厅,我们被一幅幅生动的画片所吸引,我们仿佛重新走上了长征的道路。
通过展览简介,我们了解到此次展览分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围、斩关夺隘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理想胜天、胜利会师抗日救国、长征精神光耀千秋”七大部分。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展柜中真实的长征文物,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长征的艰苦卓绝。
跓足在__等烈士的照片前,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对战胜困难的坚强决心,对牺牲生命的不屑一顾。
参观完展览,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总是浮现出红军将士们在长征途中克服艰难险阻,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感人景象。走出展馆,马路两旁高楼林立,车辆川流不息,孩子们在草坪边玩耍,行人们带着平静微笑的表情奔向各自的目的地。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是红军将士和无数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美好的今天!
而现在,我仍然在学习中,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里是我未来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走在一条新的长征路上,在这条路上,仍然有急流险滩,坎坷荆棘,但是,我不会迷失方向,因为有老师的教导、父母的督促,从年幼无知走向年轻有为,为建设和谐社会,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在学习这条长征路上努力拼搏!
长征观后感3
今天,我看了电影〈〈长征〉〉,那一幕感人的瞬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看着那红军走过的泥泞的草地,好象化成了战士不倒的身躯。在这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曾经从这里走过的足迹,沉淀成了一件永久的爱,使他们越过生死,坚定前进,为了祖国的人民,为了家中老母,我深知,这和平,来之不易。
看着银幕上战士们不屈不饶身影,望着他们用生命保卫起的美丽国土,看着一个一个前仆后继的战士,我看到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心,这是敌人无论用什么高精尖的武器都打不倒的,一瞬间,我感动了,我为中国而骄傲。
都说战场上无生死,但是,如果你看到为死去战友默哀的战士,就会知道,当你看到望着死去的兄弟的尸体怒吼的战士,就会明白,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感人的一瞬间吧!
一定要珍惜和平,热爱祖国,一起共创明天,不要再给侵略者一个可乘之机。
长征观后感4
《长征》影片中的一幕幕场景使我记忆深刻,遵义会议后,正是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红军才能摆脱敌人的一次次围剿,红军知道了自己往哪里走——向胜利的方向走;瑞娃子和他的姐姐通过以诚待人的我军民族政策取得了彝族同胞的信任。而为了能够抢渡泸定桥,红军战士不畏艰辛,日以继夜赶赴目的地,红军组织的突击队,攀着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勇敢顽强的向前冲,最后勇士们冲破了敌人在桥头堡的火墙,为他们身后千万个红军战士顺利通过泸定桥铺平了道路。一个个赤血男儿怀着革命的激情和对革命胜利的渴望,克服重重困难使国家转危为安。敌人的枪炮是猛烈的,却始终打不倒战士们勇敢的心,自然条件是恶劣的,但依然撼不动他们对革命胜利的憧憬。为了革命,他们甘愿献身,为了新中国,他们不惧死亡,他们用热情和鲜血缔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明天。
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柱,伟大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不断迈向新的征程。
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那种认为现在物质条件改善了、不再需要艰苦奋斗的想法,是完全不对的。现在我们处在和平环境之中,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我们今日为之奋斗的建设事业,是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的继续。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
当前,再也不需要我们去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但是,在和平的建设年代,特别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是新的伟大长征。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气魄竖起了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也将靠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去延伸,我们只有从发奋学习,做一个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不能忘记这种精神,要时刻牢记这种精神,更要继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我们要将长征精神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取得我们个人的长征的胜利,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征程的胜利!
长征观后感5
在党支部的安排下我们观看了电影《长征》。电影的开篇就向我展示了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红军战士冒着枪零弹雨奋勇突击。每次看到这样的战争场面,我总会思考现在能在和平年时代里学习和生活,是那些无名的英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很惭愧,在看《长征》这部电影时现场的气氛有些嘈杂,我们应该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去观看。《长征》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的地方,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
电影《长征》介绍了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而且这时---已判断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又重温了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出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全过程的某一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结束。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永久奋斗”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长征观后感6
《长征》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颇深。我一直在想:红军是凭借什么克服的困难,甩掉了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是什么让本来是执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支队伍,在万里长征中把革命的理论散播到中国的大江南北呢?
《长征》向我们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战略大转移。影片宏伟壮观,深入的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夹金山。
让我印象深刻的的就是湘江战役后,红军连克国民党军队的四道防线,但是自身伤亡也非常惨重,八万之师拼得只剩了三万人,虽然是胜利了,但按照这样的打法别说陕北会师,没到四川就得全军覆没。 可即使在这个阶段,红军依旧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那敢打猛拼的劲头。明明知道自己在后卫阻击,活着的可能性很少,但为了整个集体,甘愿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没有他们的壮烈情怀,也就不可能再有后面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发展,更不要说建立新中国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牺牲的先烈们。
长征观后感7
《长征》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让我们在影片中再次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实现战略转移,开启了这震惊中外,举世皆无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多少红军战士为了理想和信念牺牲在战场上,又涌现出多少舍生忘死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并孕育出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断培养百折不挠的乐观主义精神。敢于正视困难,不怕吃苦,顽强拼搏,迎接挑战,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将长征精神作为我们人生成长历程中永远的宝贵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长征观后感8
今天我看了《长征》这部电影心中感慨万千。
就在上个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远足活动。过程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我们走了好几个小时才到目的地,在路上有许多同学坚持不住,坐上随行家长的车辆。我对他们感到难过,在这路途中,同学们在一起说说笑笑,一起搀扶着跨过坎坷。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和内心的信念走到了目的地——湿地公园。
在《长征》里,红军战士们爬雪山,过险桥,在路途中还要遭到敌军的轰炸,可谓是历经艰辛与磨难。但是红军战士靠着内心的坚定,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我们再回头看看那些坚持不住的同学们,他们所走的路程远远不及红军战士们所走的长征的路程。他们因为自身的不适和内心的懒惰,却逃避困难与挫折。
他们连一点小小的困难都支持不住,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又能坚持走多远呢?所以我们要向红军战士们学习,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坚强的意志,那种为了人民的未来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我们要直视困难,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去面对在人生路途中的难题。我们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更要去努力面对。
长征观后感9
为了迎接国庆__周年,在国庆节前期,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让我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无比地冲击和震撼,更感受到了伟大祖国那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1934年,蒋介石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地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从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艰难路程中,经历了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役,但是让我感触最深地还是在那艰苦环境下,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缺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国民党部队的拦截追击,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更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可是工农红军们毅然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敬佩!
看,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无论是大渡河还是金沙江,无论蒋介石的部队有多么的精锐和残忍,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
长征不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代人。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发扬那顽强的拼搏精神,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长征观后感10
电影《长征》片长1.5个小时,分上、下两集,向观众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场景。影片宏伟壮观,深入的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用史诗笔触全景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
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几次较大的战役和险境,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么一些问题: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植焕蛩兀Φ粑ё范陆氐募甘蛏踔辽习偻蚬竦车木樱钪杖〉昧长征的胜利,为中国的革命保留了珍贵的火种?是什么让本来是执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支队伍,在漫漫的万里长征中却扮演了播种机的角色,把革命的理论散播到千万户家庭呢?
影片没有交待长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为受限于电影片长的原因吧。故事是从湘江河畔,红军抢渡湘江开始的。由于博古、李德对军队撤退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所以部队带着大量的缁重挤在湘江桥上,几天几夜部队也没有能完全通过湘江。然而,时间就是生命,在红军的上头敌人的飞机在狂轰烂炸,后面有几十万追兵正汹涌而来,前方,蒋介石在加紧布置几道拦截的防线。红军长征的第一道本来不是难关的难关就这样横在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面前。幸亏红军的后卫部队拼死抵挡住了国X党追兵的猛烈进攻,为中央红军过河抢得了宝贵的时间,要不然,此役红军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红军能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的敢打猛拼的劲头,阻滞了追兵前进的脚步,给红军带来了珍贵的喘息机会。如果没有五万牺牲将士为了理想不怕牺牲的精神,(明明知道自己在后卫阻击,生还的可能性很少,但为了整个集体,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他们的壮烈情怀,也就不可能再有后面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发展,更不要说建立新中国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牺牲的先烈们。
在一个集体当中,如果战略指挥出了问题,大家都乱成一团,没有众志成城的决心,没有凝成一股劲的凝聚力,没有哪怕牺牲个人也要保全集体的信念,那么这个集体决不会走得很远,而我们的红军指战员就具备有这些优良的素质,终于能够令决策失误的红军起死回生,创造了中华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些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国际形式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的人民更应该汲取和发扬,不要先自乱了自己的阵脚,大家团结一致,发扬红军精神,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强国强军,保证中华民族。
虽然事隔已久,但每每回忆这些画面,我的心总是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