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电影观后感作文

发布者:贴牌人生 时间:2022-11-16 07:28

《小丑》是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杰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剧情片,于2019年8月31日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映,于2019年10月4日在美国上映。小编特地准备了小丑电影观后感作文,欢迎借鉴学习!

小丑电影观后感作文1

少有几个荧幕形象,能被无数杰出的表演者一次次完美塑造,最终成为经典,从恺撒·罗摩洛 ,杰克·尼科尔森, 希斯·莱杰 ,再到华金·菲尼克斯......

希斯·莱杰在诺兰的《黑暗骑士》中演出的Joker是如此极端的哲学抽象,无端由的恶,对秩序的反动,疯狂就像地心引力,只需轻轻一推,就毫无保留地勾起每个人深藏心中的邪恶,让人发现纯粹的.恶也可以美得惊心动魄,他没有什么可以失去,才给心有牵绊的蝙蝠侠带去了最大的伤害,Why so serious?以他为符号的运动对以蝙蝠侠为代表的价值体系构成了根本冲击,在他设置的近乎黑暗森林博弈的两艘船的难题中,诺兰不得不以囚犯们人性光辉的爆发来挫败他的计划,从而给出一个事实上不大可能的理想主义结局,因为他一方面是神经质而反常的,另一方面,思维和行动又是理性计算的结果,在精准把握人性这个意义上,他已经赢了蝙蝠侠,他表面疯狂,钟情犯罪,脱离社会规范,内心却强大拥有理性,让人看得过瘾到血脉喷张,肾上腺素飙升。

但在《小丑》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几乎泪流满面,一切都脱离了善恶分明的超级英雄宇宙,哥谭可以是任意一个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也有阴暗扭曲的下水道的现代都市,而本名Arthur的Joker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没有了超级英雄,也没有了超级反派,只是在讲述一个社畜都算不上的小透明犹如复制粘贴的一天又一天,一种以这个时代的任何标准衡量都全然无价值的人生,在肮脏得像个老鼠洞的哥谭市,比起贫富差距和阶层悬殊,更令人窒息的是绝对孤独的生存状态,像Arthur那样卑微如尘的生命甚至不是齿轮上的一环,活着或死去都不会有人在意。

他不是哲学家,不是革命者,是个毫无话语权的透明人,他坐着地铁来来往往时,就像地铁晚高峰上的每个疲惫孤独的我们,他对着电视做白日梦时,就像每个握着手机做白日梦的我们,只是他做梦时的笑容比我们更天真,因为他自始至终深深相信着,而对着手机的我们,其实已经不相信了。

他真诚地梦想成为著名喜剧演员,给人们带去笑声,却由于病理原因经常爆发无法自控的大笑,当他认真工作时,没有想象中的笑声,只有机械经过的人群,而当笑声不合时宜地爆发出来,迎接他的只有不解和厌恶。菲尼克斯的笑声凄长,笑到最后仿佛要呕出灵魂,我们为什么不再笑了?什么时候,笑声也成了刺耳的噪音,在影片的一个时刻,悲剧和喜剧的一线之差被参透,Joker诞生了。

没有话语权,索性不说话,换作无时无刻不在的舞蹈,面对并不存在的观众,演练着出场,亮相,致意,舞动,在慢镜中一切无比残忍,言语的尽头是舞蹈,当人类创造的语言无法沟通时,交流和表达的欲望,自我存在的呼喊在舞蹈中冲破身体而出,他把世界变成了舞台,整个旋转起来,虽然格格不入,所有人却自动被吸引进来。

菲尼克斯为戏减肥到瘦骨嶙峋,让我想起《机械师》里的贝尔,突出的骨头陡然撑起一个直角,触目惊心,尽管我知道他最终将成为那个邪恶化身的Joker,但当他拖着瘦成皮包骨的身躯飘荡在哥谭时,我没有感到下一秒就要爆发的恐怖,我看到的只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孤独的灵魂,电影里熟悉的套路总是小人物的信念破灭,或是重建信念,或是找到新的信念,而Joker都没有,他在信念的垃圾堆里跳舞,虚无主义的狂欢就这样开始,并一直忠实地让穷途末路的状态保持到最后,Joker面具最终成为符号。

没有什么可以失去是一种孤独的状态,当我们失去所有社会联系,和人的联系,我们好像就异化到不那么像“人”了,绝对的孤独联系着绝对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又联系着无序,这是Joker的哲学。而《小丑》则为这种哲学勾画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起源。在《黑暗骑士》中,Joker犹如米开朗基罗,制造的一次次破坏犹如大师手笔,他必须是设计师,是Joker的灵魂,而《小丑》则狡猾地让我们看到,当Arthur还在用头撞脚踢冲击铁桶般的社会之网时,他无心点燃的犯罪之火已经燃烧起来,Arthur是那个最有象征意义的Joker,但绝非唯一,Joker是一张面具,每个在社会壁垒里窒息的人都能捡起来,戴上。

菲尼克斯是那个把人撕碎的表演者,在Arthur正式成为Joker的那个时刻,一袭红衣的背影让我想起希斯·莱杰,但除此之外,再不相似,希斯·莱杰的Joker抹上鲜红的嘴唇浮起笑容时,我分享他的邪恶,被压抑的不安被唤起,渴望他的叛逆,而看菲尼克斯的Joker抹上鲜红的嘴唇时,我只想哭,他眼里有一种孩子气的淳朴天真,所以当他告诉你,他梦想成为喜剧演员,为人们带来欢笑时,以及当他作为一个字面意义的小丑表演时,你会真诚地相信,无所担忧地笑出声,看他在车上逗笑孩子却被孩子的妈妈误解时,你会发自内心地难过,也正是因此,当这种孩子气的天真中爆发出破坏性,进而高歌虚无主义,说出希望自己的死比人生更值得时,你才会跟着他由痛到悲,体会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我为什么热爱小丑?不是因为我厌恶了英雄,也不是因为我不再相信生活中会有奇迹出现,而是小丑,他的穷途而哭,他的虚无主义,很多时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我的灵魂里...

小丑电影观后感作文2

疫情之下,被迫蜗居,连刷两部今年的奥卡片,“小丑”“寄生虫”,也算是一种奢侈吧。

老实讲,看完巜小丑》心情是矛盾的。首先惊叹于男主的演技,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一度让我想起了扮演一代教父的马龙·白兰度,反正中国的那一波老戏骨一个也没想起来。

一个人,他只想做一名喜剧演员,而一不小心却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这到底算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也许他来到这个世上本身就是个笑话吧,尽管他是那么谨小慎微,努力的想给别人带来快乐,但最终还是在生活中被一步步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于是他的另一面人格凸显了,既然没人在意我的生,那就让人们记住我怎么死吧。

影片中,有时我们无法理解“小丑”人生逻辑的扭曲与混乱。而反观社会,又何曾符合过理性与逻辑?不信、你看,街上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小丑”,他们发泄着愤怒,打、砸、抢、杀富人、推崇“小丑”为英雄,可这些和“小丑”有关吗?他们只不过是拿“小丑”当个幌子罢了。

“小丑”一改美国电影那种“英雄”,“救世”,宣扬“爱”的主旋律,让人想起多年以前的一部片子“V字仇杀队”,一小部分人,他们自认为代表了正义,肩负着某种使命,于是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去杀人。

有部发表于50年代的小说巜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形象当年在美国大受欢迎,是缘于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英雄”的不信任,于是人们开始怀疑、颓废,自甘堕落,并仇视社会。

而今天的美国,人们对于“小丑”如此的热捧,真想问一声,美国人民怎么了?

小丑电影观后感作文3

《小丑》在北美、香港和台湾上映的时间几乎同步,所以巧合的是,我在台北的戏院看这套电影当晚,两位好友也分别在香港和纽约的戏院里看了。因为都曾在香港生活或工作过,自然而然地,我们都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我城,也都在朋友圈各自写了感受。

在纽约的那位朋友写道:在这座great city看Joker,遥望远方那已成为Gotham的城市,沟通无望、暗夜失序、罪恶癫狂,倾覆都在一瞬间。在香港的友人则感叹这场观影经验太有现实感,戏里在对峙,戏院外也在对峙。

而我,竟想不到太好的修辞去描述影片带来的巨大震动,想来想去最直观的感受也无非这是我的年度最佳:一部绚丽如花又如此电影的电影。

在黑暗里起舞远比在阳光下绚烂,因为孤独与脆弱能被毫无保留地倾泻。

整部电影其实是小丑一人孤单至极的独角戏,从他说I just don’t want to feel so bad anymore、那刻起就让人非常心酸。但现实是没有最糟只有更糟,万恶的Gotham市治安混乱,不良少年出没街巷,贫富差距严峻,人们内心遍布仇恨,这暗无天日的环境必然会指向毫无来由的疯狂。

大的结构之下,小丑个人的故事也集所有悲剧于一身:童年被养母虐待酿成精神疾患,成年后想做喜剧演员的梦想又受尽奚落践踏,无论是精神上的父亲还是后来他误认的生父,带给他的都只有难堪与否定。

一次又一次急切地渴望得到与自己生命有所连结的人(母亲、邻居、社工、缺席的父亲)哪怕一点点的爱与怜悯,再一次次迎来现实痛击被更激烈地伤害羞辱这换了谁估计精神都要出问题了吧。世界待他以极恶,他对世界也只能报以暴力。所以根本就不是小丑被偶然得到的一把枪激发出了滥杀的癫狂心性,而是他一直一直都在被周遭环境残忍对待,在精神崩溃的边缘痛苦徘徊直到最后被逼疯。

小丑的笑与舞,在片中都让人过目难忘。

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大笑,每场层次不同的笑都剧痛得让人心下沉。而第一次杀人后,他带着残妆对着公共洗手间的镜子起舞,此后每段浓墨重彩的舞蹈都绚烂得惊心动魄。他曾经绝望到不确定自己是否真正存在,但成为杀人小丑,却在Gotham意外刷出了存在感。这个DC超级反派的养成记,也是一部最最可怜的弱者从绝处逆袭成为暗黑ICON的史诗。

我很喜欢小丑在电视脱口秀里大爆发时对主持人狂飙出的那些质问:你有走出去看一看吗?看看外面这个城市有多糟糕!罪恶的城市和阶层的鸿沟造就了小丑的崛起,被疯狂点燃的Gotham对银幕外的观众来说,可以代入乌克兰、莫斯科、巴黎乃至此刻当下的香港。能够跨地域互文的结构困境背后,人们在病入膏肓的时代里各自发泄无路可退的痛恨。

有些电影注定不会带来弥合与修复,而是把伤口的脉络彻彻底底在你眼前摊开。于是我们看到,整个社会系统都要为恶质的来处负上责任,每个人也都是催生疯子的沉默共犯。

体制检省意义之外的《小丑》,本身更是一部视听与审美绝佳的作品。

观影过程里,我一直在默默感慨这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电影呀剪接点精准和运动镜头近乎完美不说,几场让人印象深刻的戏其实都可以作为视听语言范本。譬如小丑在忽明忽暗的地铁里第一次开枪,以及后来戴小丑面具的市民迫爆地铁,警察在车厢里追捕小丑。

导演技艺之外,能让该片真正成立的理由自然是Joaquin Phoenix太出色的演技,目测应该会毫无悬念入围来年奥斯卡影帝。又鉴于近几年威尼斯影展的金狮奖影片都获得了美国学院奖高度关注,想来这一套也会是明年颁奖季的热门选项。

也当然,《小丑》对于主流受众来说不会太讨好,它远比当年Nolan走暗黑路线的《蝙蝠侠侠影之谜》更前卫得多,也用更赤诚的暴力去挑战中产世界的道德判准。不过作为今年类型片里完成度最为浑圆的一套,《小丑》带给这个世界的巨大冲击,也正是其弥足珍贵之处。

从今以后,小丑大概也会成为很多人心目中最让人心疼的邪恶形象了吧。至少我就有很多次都好想好想给小丑一个拥抱,让他相信在最冷血的世间,依然能照进爱的光线。

小丑电影观后感作文4

电影《小丑》是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杰昆菲尼克斯、莎姬贝兹、罗伯特德尼罗、弗兰西丝康罗伊、布莱特卡伦等联袂出演的犯罪剧情片。

该片获得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最佳影片奖,以及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原创配乐奖奖项。

影片第一幕,在亚瑟给自己化妆时,展现了人物性格。小丑的唇部妆容应该呈现上扬的弧度,但是他画到唇部妆容时停了下来,将自己的脸部表情故意呈现微笑的状态,这时候他的眼神里已经透露出悲伤。

他以小丑的形象为商店进行促销宣传时,五个男孩子把他的广告牌抢走,他极力追赶,这也表达了他其实很在意这份工作。最后,几个男孩对他施行了暴力,但是他并没有反击。这是影片中他第一次受到不公对待。

在公交车上,亚瑟想要逗坐在前排的孩子开心,却被他的母亲责怪他在骚扰自己的孩子,亚瑟再次发病,这也是他第二次被不公平对待。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亚瑟其实还是对社会抱有期待的。

回到家,他的母亲叫他happy,这也与后来所提到的他的母亲想让他为社会带来欢笑前后呼应。这里他的母亲第一次提到托马斯韦恩,并说他亏欠我们,也为她母亲的幻想症埋下伏笔。

他与母亲两个人一起观看莫林脱口秀,当电视熟悉的声音响起时,从母子二人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两个人对莫林脱口秀的喜爱,以至于亚瑟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到现场,与莫林交流。幻想中的他非常自信,与真实的自己判若两人。

故事发展到影片中他第二次工作的场景,在儿童医院进行小丑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他随身携带的手枪不小心掉落,他却因此而被公司老板开除,这也成为亚瑟黑化的导火索。

在回家的途中,因为大笑而被同车厢的乘客误会,最终,亚瑟用那把掉落的枪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亚瑟也因此开始黑化。

其实在此之前,亚瑟对社会抱着很大的希望,他希望社会对他公平,他爱自己的工作,也希望工作能够平等地对待他。但这些给过亚瑟伤害的人却不知道,他们的所做所为正在击垮亚瑟心里的最后防线。

亚瑟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始了第一次的登台喜剧演出,但是这场演出却成为了《莫瑞弗莱克林秀》节目的笑料。

亚瑟在母亲寄给托马斯韦恩的信中得知,自己是托马斯韦恩的儿子,他找到托马斯韦恩,并说自己仅仅是想要得到父亲的一个拥抱,但却被他告知并不是他的儿子,亚瑟也是被母亲领养的,因为亚瑟的母亲患有幻想症。

亚瑟到母亲治疗过的精神病医院查找病历档案,在病例档案中得知自己正如托马斯韦恩所说,确实是母亲领养的,母亲也的的确确患有精神疾病。同时,也在病历档案中得知自己变成今天这个样子,都是因母亲造成的。

亚瑟回到母亲住的医院,用枕头结束了母亲的生命。这是影片中亚瑟杀害的第四个人,他每杀害一个人时,表现出的不是痛苦和恐惧,而是一种解脱,而且越来越自信。

《莫瑞弗莱克林秀》邀请亚瑟作为嘉宾参加节目,亚瑟得知后知道自己的复仇机会来了。这一天的亚瑟,从内而外都与之前有着极大的不同,他把自己打造成最完美的样子,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唯一一次机会,能让很多人注意到他,他喜欢被人注意的感觉。

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亚瑟说作为一名喜剧演员,这世界上的好笑或者不好笑从来都由不得自己决定,其实也是在映射当今这个社会,很多事物的判断方式并非真的正确和公平。他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让社会上的坏人得到应有的结果,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的我希望自己的死亡比我的生命更有意义,所以,他再次杀害了一个人,莫林。

影片的最后,很多人在街上扮演着小丑,这些小丑也许是与亚瑟有着同等遭遇的人,他们把亚瑟从出了车祸的车里解救出来,并为亚瑟的做法欢呼。

亚瑟在地铁上杀害三个人之后变得越来越自信,是因为他知道在很多人关注他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跟他站到了一起,他终于感受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

亚瑟从拼命工作,遇到坏人也不反抗,到最后的逢敌必杀,这中间的遭遇其实正在一步步地将他击垮。

他想努力工作,却遇到抢走广告牌并向他施以拳脚的男孩,在儿童医院工作时,不小心掉落了手枪,却使他丢了工作。

他想治好自己的精神疾病,却遇上并不负责任的心理医生。

他想要逗同车的孩子开心,却被其母亲认为是骚扰孩子。

他一直很崇拜的脱口秀主持人,有一天却拿他的表演,在节目中当成笑料。

他叫亚瑟,他的母亲却一直叫他happy,在得知自己的这一切都是母亲造成时,他到底要怎样做到真正的happy呢?

影片中的亚瑟很平静,却让观众的内心无法平静。

小丑虽然是一个反派,但他的做法真的是反派吗?亦或者仅仅是作为正派的一种反义词的存在形式罢了。

小丑电影观后感作文5

在电影的结尾,哥潭市民带上小丑面具上街暴动,整个城市火光冲天,戾气逼人,完全就是一场民粹主义狂欢。

我看现实世界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美国民众暂时还没有上街杀人,只是选出了一个特朗普总统而已。

世界为何变成这样?小丑在富兰克林的节目上说的很清楚。因为富人从不站在穷人的角度上看问题,他们一点也不想知道一个像小丑这样的失败者生活如何、心情如何、脑子里在想什么。韦恩只把小丑当作凶手、失败者、精神病、变态;他说所有无所建树的失败者都是小丑、都是笑话;至于他自己,从蝙蝠侠系列里我们知道他是个大慈善家,他(还有他儿子,也就是蝙蝠侠)一定觉得自己光辉伟大,无懈可击。

可韦恩们都不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那句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小丑也想活得不那么像个笑话,如果不能是正剧的英雄,至少做个悲剧的角色。可他没有那个资本,他做不到。

小丑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曾经如此驯顺:按时吃药,按时去医生那里报道,保持微笑,随生携带“我有病,对不起打扰你们了”的卡片。他信奉着韦恩的逻辑,梦想是把欢笑带给世界。

美国铁锈地带的失业蓝领工人恐怕也有和小丑类似的心路历程。因为技术创新和全球贸易,他们没有了工作,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一路下滑。可是精英阶级只会说:你们失去工作是因为你们学历低,能力差,为什么不去多受教育、转型再就业?我猜那些失业的工人一开始也和小丑一样,每天背负着“是我的错,对不起给他家添麻烦了”的标签。可是,如果等不来帮他们脱困的帮助,他们不可能永远无休无止地对不起下去。

小丑看到生活中的希望一个个破灭:丢掉工作,成为最不好笑的脱口秀艺人,他不是富翁的私生子,邻居女子并不如他所想。然后他看到韦恩们是多么冷酷无情,毫不关心他的死活:社会救助项目被砍掉,费尽心机见到韦恩只得到一记老拳,然后韦恩却在电视上一直宣传他的慈善晚宴和竞选计划。失业工人看到的也是希望的破灭:制造业的工作越来越少,整个本地社区越来越衰败。有人建议他们重回学校提高教育程度,但是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离开校园几十年的人,那是难于登天的事情;何况学费很贵,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然后他们看到造成金融危机的大银行拿到政府的大笔救助,他们看到华尔街的人谁也没进监狱,他们看到高管们短短几年以后继续拿天文数字的薪酬。天长日久,他们开始想:真的是“我们”的错,不是“你们”的错吗?

小丑说:对错是“你们”定的,好不好笑也是“你们”定的,凭什么”我们”要活在”你们”制定的标准里?“你们”凭什么以为“我们”会永远像个乖孩子一样,安静地任凭“你们”摆布?

也许没有人能永远忍受屈辱和践踏,即使那些侮辱“事出有因”(小丑确实是个杀人犯,蓝领工人也确实缺乏今天的市场需要的生产技能);也许没有人能永远忍受不公,即使那只是他们以为的不公。

韦恩们认为哥潭的世界是很公平的,他自己做了那么多慈善,小丑们却只知道索取和破坏。现实世界里的,美国新崛起的精英阶级甚至不是韦恩那样的富二代,他们是硅谷的那批人,很多人只是中产出生,高学历高技能、工作勤奋努力、凭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他们自然觉得自己富裕天经地义,而什么也不会、一味索取的穷人毫不占理。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