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电视剧观后感

发布者:穿越激流的人 时间:2022-11-16 07:19

1937年夏,抗战初期方鸿渐到欧洲游学四年回到上海,住在已亡未婚妻的家中,与女博士苏文纨、大学生唐晓芙小姐发生了情爱纠葛,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围城电视剧观后感,欢迎借鉴学习!

围城电视剧观后感1

小时候我妈常用“电视剧不过是疯子演给傻子看的”这话打发我去做作业,当时虽然知道这话是哄人的,但还是绕着点,不想做“傻子”,更不用说一部电视剧从头看到尾了。不过今天是五个小时没离凳子把这部《围城》看完了。我很少重读一本小说,除了懒这个原因之外,我没这个勇气去看那些以前留在书上的乱七八糟的话,更不希望别人看到,有时因为这个都不好意思把书借出去。人要直面自己以往的幼稚是需要不小的勇气的。可是翻到那一页,留白处七扭八歪的字的吸引力反而比正文来得强烈,我只能认输。相比之下,看电视剧在时间上也显得经济得多。

看剧自然少不了评价演员。有生之年我觉得没人比陈道明更适合方鸿渐这个角色了,当然为了防止日后不会下不来台,我还决定不看翻拍的《围城》了。作为演员,真称得上是戏骨级的,我虽然不知道演话剧不用麦克风能让全场人听见是到了什么境界,不过还是“不明觉厉”。拍“博士”照后对摄影师挑眉的动作,打麻将赢钱后得意的神色,跟孙柔嘉吵完架后无力的表情,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若干位。最让人忘不了的是那张贱嘴,想象不出要是安到其他演员身上会有什么效果。陈道明最传神的还是他那油滑的腔调和无力的表情,那张嘴为他招来多少女人的欢心和倒霉的遭遇啊。唉,已经分不清是在评价演员还是方鸿渐了,现在脑子里他俩就是一个人,不知道用“入木三分”这个词来形容陈道明的表演是否准确,懒得翻字典了。

“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看到这里差点一口咬下来半个苹果。钱钟书要讽刺一个人物,那真是一点情面都不留,比起方先生的嘴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个教育部视察领导的假正经样显然被导演刻意夸大了。从方鸿渐到三闾大学任教后的遭遇来看,还能看出当时大学的一些风气。虽然三闾大学在方鸿渐口中只是个市井之地,虽然这也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不过不知道在哪门课上迷迷糊糊听到过这么一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体现社会存在”,按这个逻辑,既然作者是做了这种虚构,而不是那种,那必定是受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影响,间接地也就可以推断出当年的大学并不是想象中学术氛围浓厚的象牙塔,明争暗斗估计也一样不少,搞教育的也许比现在还要胡闹。当然,只是推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过说到“发言权”,我觉得“发言权”应该这么理解,这个词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发言”和“权”。“发言”当然指说话,不管说的是好话孬话,总之你可以说;“权”应当是权重的意思,或者说认同度。也就是说你应该誓死捍卫我说话的权利,至于我说的话值几斤几两,那是另外一码事。所以我在这里对着键盘乱敲也并非不合理。若要增加发言权的份量,那就得做调查研究。难怪现在学校的研究项目名目繁多,原来是为了争夺话语权啊。

最后回到故事的内容本身。这段本是最有的说事实上又是最无话可说的,这么多年了,该说的差不多都说了,看了不少评论,也没什么新的发现。“外面的人想进进不去,里面的人想出出不来”,这句话是作者在故事中点到的,也许也是共识。之所以说“也许”,是为了以防万一,万一以后要“翻供”,也好给自己留点情面,不过这样说来就等于没说了,对自己的话都没有自信,还怎么去说服别人?所以政客从来不用“也许”,不过少了“也许”,话的可信度就降低了,所以言论或承诺太过坚定者往往不太可靠。跑题了,可这里又不是高考考场,“惊么该”!何况这种超链接式的扯淡方式确实过瘾。回到达成“共识”的道理上去,道理听上去高端洋气,可是脱离了故事,也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故事最后,方鸿渐无力地在大街上晃荡,连被寒风吹卷起的落叶也在嘲笑他的无能、懦弱,此时此刻的方先生心里只想着找个能睡觉的地方。也许他是最懂得这个道理的人。

围城电视剧观后感2

赵辛楣真是一表人才。性格洒脱,长相英俊,风趣幽默,办事靠谱。和他比起来,方鸿渐真是逊色多了。方鸿渐呢,长得倒是风度翩翩,说话有趣。可他是个无用之人,.什么事也办不好。留学的学业没完成,买了假文凭。不喜欢的苏文纨,还要纠纠缠缠。喜欢的唐晓芙,偏偏不去解释与等待。工作的三闾大学,受人欺辱只能默默忍受到后来一走了之。婚姻大事,草草决定,遗憾终身。

如果说唐晓芙有什么值得方鸿渐留恋,那大概是唐晓芙在方鸿渐眼里单纯又懂他,志趣相投。既然投缘又相爱,却又容不下方鸿渐的过去,女人的嫉妒心真是要不得,白白错失了姻缘。苏文纨,身上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一个读书多,长得漂亮,而且还聪明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往往是很傲娇的,她怎能接受自己喜欢男人不喜欢自己,她的自尊心是受不了的,所以自己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方鸿渐如果不那么矫情,娶了苏文纨,不单仕途通达,估计整个人生都不会那么糟心了。其实方鸿渐最后能娶到孙柔嘉,也算他的福气。孙柔嘉是个好妻子,就是爱吃醋,还作。如果方鸿渐能有些男子汉的气概,孙柔嘉是断然不敢经常刻薄他的。女人作了,男人一味的忍让哄着是讨不到好的,刚柔并济方是正途。剧中的汪太太,真是美得不可方物。人物标致,体态风流,身姿灵动,才情高雅,真是男人见之心动,女人见之忘俗。可惜了,嫁给了一个大俗物。

围城电视剧观后感3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

十集的电视剧,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的影视作品,每一个演员真的是用精湛来演技来展现人物特点使其丰满而立体。

陈道明(方鸿渐),英达(赵辛楣),葛优(李梅亭),李媛媛(苏文纨),史兰芽(唐晓芙) 。在那个没有特效的平凡年代,这部剧可以堪称是传神之作。倘若多年后再提及《围城》,脑海里浮现的是这一剧有灵魂的经典之作。.

结尾:方鸿渐的背影在萧瑟的风中那么畏缩,当年的意气风发已经无从找寻。“这个 曾经爱过唐小芙、怕过苏文纨、又被鲍小姐诱惑过的方鸿渐,一- 个个地全死了,如今的方鸿渐只是个没有梦没有感觉没有愿望的人,他只想找个能睡觉的地方。

旁白犀利而有韵味,与《围城》书中的结尾:“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 一 切语言、一切啼笑。”对于这种含讽刺和感伤的留白式结尾,无限的思索空间。孙柔嘉和方鸿渐还会不会重聚?赵辛楣又会和谁厮守终生?唐晓芙理想国里乌托邦爱情会不会有?

我也许着迷上个世纪的中国文学,无论是钱老的文字亦或是这一部翻拍的经典《围城》都丰盈着知识底蕴,而文学的诙谐幽默和表演的张力是凝聚的魅力。想去看八三版的《红楼梦》,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等奶奶摇着蒲扇过来,等妈妈打开DVD的有些尘埃的盒子 ······

愿我永远有文学梦,愿灵魂依旧澄澈。

围城电视剧观后感4

钱钟书在书中塑造了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孙柔嘉、李梅亭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故事的主人公――方鸿渐,对于他,我更深的感触应该说是同情。钱钟书对方鸿渐的描写可谓是出神入化,但最终却为他选择了一个悲惨的命运。方鸿渐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走入了围城般的社会。在城中,他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如意,但想要出去时,却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抱着无奈的心情,他一头钻进了婚姻、事业和家庭的圈子里。在婚姻的围城里,他爱上了博学多才的苏文纨,但对方的漠然却注定这是一场失败的的单恋。颇有心计的孙柔嘉利用他的同情心,成就了他那并不美满的婚姻。在事业的围城里,方鸿渐同样也不如意,他经历两次转系后大学勉强毕业。在岳父的资助下,他踏上留学之路,却因无心学业而与一纸博士文凭失之交臂。为了搪塞岳父及家人,只好买了一张假文凭交差。生活所迫,回国后的方鸿渐和赵辛楣等人一同踏上了前往三闾大学的求职之路,学校虽地处偏远,但绝非一方净土。清高孤傲、无所作为的方鸿渐终于在十几个知识分子间的勾心斗角中败下阵来。

方鸿渐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在围城中的格格不入。方鸿渐自视清高,手持的却是一张假文凭。自我感觉颇好的他,课堂效果却死气沉沉。正是他对自己过高的估计,使他越来越不如意,也使他在围城里陷得越来越深。他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无知,以及和别人的差距,转而在心中筑起了一座新的围城,一座自卑的围城。其实,这大可不必,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求教,并对生活的不如意微笑面对,那座虚幻的围城也就自然消失了。生活中,也有人时常抱怨社会的不公,对生活比自己好的人十分的羡慕,万分的嫉妒。与其嫉妒他人,不如踏踏实实做好份内之事,要相信,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自视清高或一蹶不振,都不免使人走上方鸿渐的老路,抱憾终生。

还是那句老话,社会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我们又何必让自己的心态处于围城中呢?

围城电视剧观后感5

围绕方鸿渐的四个女人,鲍小姐只是一枕春梦,无需多言。于唐晓芙,则是爱情。两人的恋爱场景好像是学生之间的恋爱,单纯而美好,而方鸿渐确始终只是一个学生。看到两人生出的误会,内心急切的期待方去和唐两人清清楚楚的谈论麻烦的始终,冰释前嫌,走向童话故事的幸福结局。大概故事到此结尾,真的只是童话了。苏小结从中作梗造成的嫌隙,永远的留了下去。

初看苏小姐,印象为:颜值高、善交际、家境不俗且有良好的教育素养,觉得如此优秀的人怎么是方鸿渐能配得上的。方鸿渐喜欢简单和自然,大抵苏小姐这种长袖善舞的交际花不能对到他的胃,与同样特征的唐小姐自然情投意合。渐渐地,苏对方的中伤损伤了她的美好形象,直到和蹩脚诗人的婚姻,教人觉得生吞了-一只苍蝇。这种负增长的态势,到了结尾便显现出面目。

方鸿渐初在香港的时候,人物特征变得让人舒服了许多。没有太大的虚荣心、懂得哄虚荣的妻子、节俭持家等等,连苏小姐的嘲讽也变得无趣起来。大概是家庭守恒定律,方鸿渐值得--提的特征都成了孙柔嘉坍塌的低谷,孙小姐不再是三闾大学时候的那个助教,开始走向虚荣。回到上海的大院,二者的性格又开始反转,这次方鸿渐的固执、猜疑和自尊在慢慢的上升,孙柔嘉开始理性和贤惠的妻子形象,双方家庭带来的矛盾助长他们的婚姻走向崩溃。

赵辛楣与方从情敌到挚友,虽然方看起来像是赵的跟班。对于方鸿渐这样的“无用之人”,有的人帮助和提携也算是不错的选择。赵辛楣热情洒脱、为人仗义,而且不乏金句,“你不讨厌, 可全无用处”,“ 结婚前要旅行一次”。

方鸿渐父母传统大院人的守旧和知识分子的潮流已经严重的不协调,新生代和老一代的代沟表现的十分明显。其实和我们现在也是,我们父母一辈对于孩子的培养已经和我们差距巨大,有时候父母对我们指三说四的时候,我们开始表现出对父母守旧思想的厌烦,如何处理好父母和我们以后的家庭关系还真是一个必须要好好思考的事情。

守旧的人如慢了时辰的钟表,每个小时总是会慢上一大截,而且仍然固执的不肯丢掉。看到在《镜花缘》的上面抄写药方,觉得甚是可笑和悲哀,一个小说里面的方子还能治病不成?换个角度来看,我的外甥女一代已经稍微觉得我的思想和他们格格不入了,感觉也就查了十二岁而已。可能我自己的偏向更加中年的想法,00后的他们追求生活的时候,更加自我和个性,容易迷失在虚拟世界中,可能那个时候的我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移动互联网吧,科技改变生活和思想,确实如此。

说了如此多,发现居然没有去说方鸿渐,方鸿渐此人,初看之时,觉得甚是可爱。大概如平常女子在与其初次相识一样,觉得此人幽默风趣、讨人欢喜,最为重要的是率真。随着认知的增加,便开始慢慢下滑。大抵人们对熟人契合度和素质的要求总比陌生人来得更严谨,慢慢觉得方是无用无趣之人,而且场面上总是有些煞风景的话。唐晓芙和孙柔嘉事件发生后,更是觉得此人是懦弱无能之人。想痛骂劝导一番,发现自己和周边人身上有太多方的影子,我们平时的行事,是不是也会去逃避做一些事情,打着各种借口不做这些?或者遇到苏文纨这样的小姐姐,是不是想去多撩几句。或者想靠着有赵辛楣这样的朋友,帮助自己。或者自己各种思想和现实的围城中挣扎徘徊?

生活本就是一场围城,我们城中所有的羁绊和烦恼,我们无数次带着向往眺望城外的美好瑰丽,也带着担忧想象着城外的洪水猛兽,我们知道围城外面还是围城,可是心中还是会无数次情境中模拟着斩断荆棘,冲出围城,可是你真的会这样做吗?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