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观后感受优秀作文

发布者:秦时明月 时间:2022-11-16 07:19

《山海情》描绘的只是当代中国故事极其微小的一段,但人们会相信,小小“一粟”背后有浩瀚山海。那山海情观后感受优秀作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海情观后感受优秀作文_山海情观后感不少于800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山海情观后感受优秀作文篇一

心怀“国之大者” 可跨“山海”

新年伊始,讲诉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扶贫干部帮助西海固地区人民拔掉穷根,过上美好生活的电视剧《山海情》上线就迅速走红,引爆了人们的笑点、泪点和燃点。剧中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扶贫干部用愚公移山的决心、沧海一粟的忘我、为民服务的真情生动诠释了“国之大者”的内涵,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标杆与典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人民为先,信念坚定。“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剧中凌教授的原型,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林占熺教授,为人民放弃了美国农场主开出的高薪投身扶贫工作,期间患重病,被绑架,肋骨断了两根,也从不言弃。他不仅攻克了技术难关,推广种植技术,还签订了包种包销包技术指导的“三包”合同,天南海北跑市场为菌菇找到了销路,让当地人民真正的富裕起来。民之所向,党之所求。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久久为功的坚持、持之以恒的拼搏、无私奉献的努力,把防止脱贫返贫和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敢于担当,善作善为。《山海情》中马得福作为村支书,官虽小却是整个吊庄户的主心骨。从劝说村民吊庄移民,到为全村通电不断奔波,再到带领村民学习种植双菇技术,并冒着丢“乌纱帽”的危险,解决双菇滞销问题。永远骑着自行车在黄土中奔波的马德福让我们看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基层的党员干部是联系群众的关键纽带,要深入群众、深入田间、深入户头,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要敢打硬仗、善破难题、勇于创新、真抓实干,面对基层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甘于寂寞,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带领人民群众“撸起袖子”,为美好的明天拼搏奋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矢志不移,持之以恒。“党交给的任务,我一定要完成。”1997年2月,吴月娟的原型林月婵一行13人,第一次踏进了塞上宁夏。从“移民吊庄”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菌草推广”到“招商引资”,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从这一次开始,直到2007年退休,林月婵总共到宁夏40多次,为扶贫事业倾注了无数的心血,退休之后又被宁夏聘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顾问”,继续为闽宁协作殚精竭虑。一次之行变成了一生之情,林月婵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党员干部要时刻胸怀“国之大者”,将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中跨山越海,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山海情观后感受优秀作文篇二

山海情:温暖无畏奔赴山海

在以往脱贫攻坚题材的电视剧很难得到收视率的推崇,不少先入为主的人认为它大概会很乏味。而山海情用故事和真情打动了群众,演员们的精湛表演和方言运用,让观众们身临其境,追得津津有味,深感闽宁镇脱贫的艰辛和基层干部的工作不易,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三个“难”。

一是自然环境之“难”。“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与其去吃沙,我不如留在山里吃土,土比沙子细好消化。”故事发生在宁夏西海固,这里古为萧关。“凉秋八月萧管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是岑参对萧关恶劣自然环境的生动刻画。这里满眼望去尽是戈壁,群众吃不饱,缺水缺电,交通不便,医疗教育严重落后。一望无际的黄沙戈壁,除了沙子就只有吃沙子的人。在这里,车是不可能开得过来的,因为根本无路可开,至于飞机铁路,那更是天方夜谭。自行车,便是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1972年,它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之一。

二是百姓生活之“难”。“村里的女子为了一头驴就能嫁人。”“扶贫下拨的珍珠种鸡被偷吃到剩下最后一只。”“冬天为了挖山头仅剩的一点茅草填炕取暖,而打得头破血流。”对于村民来说,吃黄土和沙子那是家常便饭,最好的食物也就是个窝窝头和洋芋。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仅能依靠煤油灯照明、取饮用水要到几十里之外、家中唯一的劳动力被埋而瘫痪在床……奔向火车的那场戏,把穷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得那么热烈、灿烂。西海固百姓生活的“难”跃于屏上。

三是扶贫工作开展之“难”。从吊庄移民群众安土重迁强烈反对,到给钱给物群众们把扶贫的牛羊鸡吃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这片苦瘠甲天下的土地上,脱贫实在太难了。“家里虽然穷,但好歹有间房子有块地,总比那大漠孤烟强。”过去的扶贫治标不治本“越帮越懒”,但是马德福不信邪。这个读过书、从穷山沟里走出来的愣头青,身上有着西北汉子不服输的韧劲儿。要通电跑供电所五六天依然毫无所获、想给作物浇水水费贵得离谱、发展养菇村民不配合、菇收获了烂在棚里客商恶意压价、在大城市联系销路但运费高昂还要涨价……每一个我们看似理所应当的事,在剧中都前所未有的艰难。主任口中美好的未来,看似是那样遥不可及。

剧名《山海情》寓意深刻,“山”代指贺兰山下的宁夏,“海”代指海西经济区的福建,“情”是相距2000多公里的羁绊纽带,是历时20年的对口帮扶,是对口帮扶两地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全民富裕。体现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深切期盼。剧中所展现的扶贫故事,不仅阐述一个地区的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还聚焦到了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每个平凡人物的故事,从宏观讲述落实到细微生活,体现出了闽宁建设与个人命运的密切相关。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扶贫故事,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群可爱的真实的乡亲们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克服难关,把日子给过好。让我们看到,原来脱贫攻坚这四个字,也能绘制成一幅激荡理想主义浪漫又蕴含现实主义真切的画作,而这剧里的所有故事所有人、所有山水所有路,也都在一顿一挫地说着:只要根须扎得进三尺厚,飞沙黄土也拔得出万千生机。你们瞧啊!这,就是中国。

山海情观后感受优秀作文篇三

读懂“情”可跨“山海”背后的时代暖流

近日,《山海情》在各大卫视及网络平台热播,该剧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贫穷的西海固移民们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号召下,在福建省专家干部的对口帮扶下,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将飞沙走石的“黄沙戈壁”建设成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的光辉事迹。

该剧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以真挚细腻的笔触生动展现了脱贫攻坚事业震撼人心的力量,广大基层干部要努力抒写好自身的“山海情”,方能激荡起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砥砺前行的惊涛骇浪。

要像“山”一样坚韧不拔,投身一线,艰苦奋斗。《山海情》的主人公马得福,毕业后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负责难度不小的“吊庄移民”工作,面对移民安置区的艰难条件,面对村民们的强烈反对,他有过困惑,但始终坚定信念,相信党和国家的政策,带着自己家率先报名,以实际行动说服了村里其他人家一起吊庄,前往条件艰苦的移民安置区,用辛勤的汗水建设属于自己的“塞上江南”。广大基层干部需要有马得福一样的坚定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层事业当中,方能形成巨大能量,在接续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迈出坚定步伐。

要如“海”一般奔腾不息,激活动能,促进发展。建设“塞上江南”固然是一个美好的目标,然而,面对黄沙弥漫、严重缺水的贫瘠土地,要想谋求发展进步,还需要攻坚克难,不断打拼。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马得福在供电所蹲守了整整五天,软磨硬泡地终于给移民村通上了电,为了给干涸的麦田浇上水,马得福冲进会场全力争取……在移民扶贫的道路上,马得福即使遭受挫折,也从未放弃,互联网时代,广大基层干部更要有这种奔腾不息、激情澎湃的动力,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创造更好的明天。

要让“情”能够矢志不渝,担当作为,勤政为民。基层干部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桥梁,在与群众的日常相处中,要时刻心系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真正放在心上,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剧中的马得福,不仅是村干部,更是村民们的朋友、亲人,深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因此才能真正被群众所信任。广大基层干部要主动担当作为,勤政为民,和群众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一部《山海情》折射了贯通东西的闽宁缘,反映了基层干部的为民情,今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广大基层干部要抒写好自身的“山海情”,助力农村发展更上一层楼。

山海情观后感受优秀作文篇四

感悟回信里的“初心”温度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跟随着总书记的回忆,我们深深感受到位于闽东宁德的大山深处的下党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贫穷状况。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调研指导扶贫工作。第一次是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乘车近3个小时、步行2个多小时,冒着酷暑到下党乡访贫问苦,帮助解决发展难题。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1988年,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刚到任两个月就走遍了闽东九县以及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边调查、边思考、边研究,写下《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后来,他又跑遍全地区绝大部分乡镇,还走山路去了不通公路的偏远山区,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思考。一次次真情走访,他感悟到了贫困地区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功,感悟到了贫困地区群众应该有的奋斗意识,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宁德定理的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年的这份情谊,下党乡的群众百姓没有忘记,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充满了感激之情,脱贫的喜报传来,有什么能比听闻曾经工作过、奋斗过的地方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更令人欣喜的呢?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梁家河到正定再到宁德,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都践行着他“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在梁家河的七年里,他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把梁家河当作自己的家乡,把梁家河的父老乡亲当作自己的亲人,离开之后的几十年里还一直关心梁家河村的发展。在正定,“从大城市来”的习近平没有坐在办公室,他走访座谈,进村入户,虚心向每一位同志请教,带领干部群众同甘共苦、齐心奋斗,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让群众感受到人民公仆的温暖。“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句句真情“告白”,换来的是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感谢,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群众干实事的路多走一步,离群众的心坎就越近了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说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机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然前行的不竭动力。“人民有所呼,我必有所应”,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基和气力,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只有奋力担当、苦干实干,一心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当好群众的“泥腿子”,才能在群众中把脚跟站稳,才能和群众建立起鱼水深情的联系。群众是最实在的,也是最懂得感恩的。唯有以“真心”换“真情”,初心才会在不断地为人民服务中集聚温度、散发光芒。

山海情观后感受优秀作文篇五

走稳走实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三十年来,下党乡的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前赴后继,一以贯之,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将昔日“九岭爬九年”的穷乡僻壤建设成为今天“天堑变通途”的美好家园,走出了一条极具样本意义的“摆脱贫困”之路。

纸短情长,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情真意切、饱含深情、语重心长,充满了对下党乡乡亲们、对八闽儿女的深厚感情和深切关怀,也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在扶贫工作岗位上精准发力,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力争把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走稳走实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要精准。政策能否精准得到落实,关键在于制定政策者是否真真正正了解基层贫困现状,是否摸清贫困户的需求和制约脱贫的因素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三进下党”的故事已家喻户晓,而其中的精髓更是基层干部学习的重点。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是政策的宣传员,唯有熟读政策,才能更好地做好扶贫工作,切实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仍有个别干部,因自身不熟悉扶贫政策,对政策解读理解不不透,不清楚贫困户现状,导致在指导贫困户脱贫过程中无从下手,胡乱施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脱贫攻坚进度,也给贫困户带来损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走稳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心存滴水穿石的坚持之心,不断开阔进取,集思广益,牢牢把握脱贫攻坚的正确方向,深入分析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在“精准”上下更大功夫,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进行帮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尽最大能力让扶贫政策真正发挥作用。

走稳走实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要务实。虽然目前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斐然,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区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填表上,根本没有精力去搞脱贫攻坚的实际工作,没有工夫去帮助贫困人口。这样看起来好看,督查时资料很全,但实际上扶贫工作根本就没有实际效果,也严重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进度。“扶真贫,真扶贫”,在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征程上,只有毫不松懈才能笑到最后。面对形式主义问题这最后一块短板,要有立抓立改的精气神,也要有“滴水穿石”的坚定决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工作就是要实打实干,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作为基层干部,不仅要如实做好相关扶贫数据统计,将扶贫工作公开透明,保证扶贫工作经受的住群众及网络媒体的监督考验,严防脱贫攻坚工作走过场、打折扣,更要坚持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查,摸清致贫所在,了解群众需求,不断提升扶贫工作业务技能水平,帮助贫困户开扩发展渠道,发展特色产业,切实提高贫困户受益,真真正正扶贫。

走稳走实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要扶志。目前,一些地区的少数困难群众在思想上与国家扶贫的预期目的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甚至一些人还以当选“贫困户”为荣,自得其乐,不思进取。实际上,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一个人的物质贫困可能只是一时,但精神贫困可能伴随一生。“扶贫先扶志”,小康不是别人送的,是靠自己创造的。最后这一关键的一公里,要转变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改变部分贫困群众认为国家支持、干部帮扶是“理所应当”的观念,改变“吃喝拉撒靠政府”的不良风气,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只有当贫困群众靠自身振作起来,学技术、学经营、勤劳作、善持家,政府帮一把,自己蹬一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走完。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