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抗日影片的观后感800字精选
抗日战争(1931-1945)电影,1937年以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电影创作主要围绕民族抗日战争这一主题展开。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观看抗日影片的观后感800字精选,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看抗日影片的观后感800字精选1
大半个世纪前,日本大肆侵略我国,中华危在旦夕,面对日寇的铁蹄,中华民族奋力反抗,一次次打败日寇,而大家不要忘记,我们正面战场的首胜--台儿庄战役。
故事以李宗仁来到徐州为开头,全社会大为关注,体现出全国抗日热情之高,宗仁激昂地演讲和蒋中正亲临徐州并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表明国民党当局急切需要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该心愿很快会在台儿庄实现了。
在这部剧中,其战争之惨烈,伤亡之严重,在向我们诉说先烈的壮烈事迹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以下有三个镜头:在一个阵地上,川军的一个整编师的兵力几乎打光了(六七千人哪!),只剩下一名重伤员、一名通讯员和他们的师长,伤员对师长说:“师座,我不想当俘虏。”他指了指师长的枪说“帮帮我。”师长听后感到内心强烈震荡,他含着泪用他那颤抖的手握着枪帮他结束了生命,也满足了伤员最后的愿望。他又让通讯员去发封急电(电台在后方)又将他珍藏多年的怀表赠予通讯员作纪念。只留下他孤身一人对抗百名日军,当敌人冲上阵地时,他冷静地吸了支烟,然后从容自杀。他的灵位前有一面千疮百孔的锦旗:“天府子弟,抗日报国。”和一把蒋中正亲自奉上的宝剑。
一名长官见七八名士兵用担架抬着一具尸体便问道:“站住,你们抬得什么人?”打头的一位士兵回答:“是我们营长。”“你们营还剩下多少人?”“就我们几个了。”(800人哪!)只见他们有的头部受伤,有的互相搀扶,有的失去胳膊……长官见状说:“你们下去好好养伤吧。”众人答谢,一瘸一拐的走向后方。长官望向战场,叹了口气。
敢死队向日军占领的阵地冲去,一阵激烈的枪战开始了,经过殊死搏斗,最后敢死队占领了阵地,原本几十人的队伍只剩五六人,通往阵地的道路排满了日军和敢死队员的尸体。一名队员正展开一面青天白日遍地红旗时,一名受重伤未死的日军军官枪击中了那名队员的右手,其身后的队友们开枪射杀了日军军官并帮助他展开旗帜,象征阵地夺回。之后,我方凭着敢死队突击的战术奇迹般的夺回了全部阵地,打了场胜仗,了解了老蒋的愿望,使李宗仁一战成名,大大提升了抗日士气。
76年后的今天人民安居乐业,大家生活幸福安康,有些人已经忘记了76年前的一场战役中所发生的故事,也有的人不在注意它的意义,但大家要想想为什么我们至今仍要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面对东边军国主义复苏的日本正野心勃勃盯着中国,南边还有那个在南海叫嚣不止的菲律宾(你们也不想想越南的下场?)和在身后为他们撑腰的老大--美国,我们如果没有坚固的国防技术和雄厚的经济资本可以吗?答案很明确:不可能。我们需要用我们的知识去建设国防,提升经济水平,只有如此,历史才能不会重演!
同学们!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为我们开创这么一个美好的家园,创造这么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不然不仅毁了自己的人生,也无言面对他们的在天之灵啊!
观看抗日影片的观后感800字精选2
星期三的晚上看完了大型历史剧《东京审判》后,我久久不能忘怀,耳边还在回响同学们激动的怒骂声和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的掌声。在反日情绪如此高涨的今天,又加上几乎遗忘了所学过的历史,我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有时候难免有些困惑。《东京审判》再现了日本投降后,远东军事法庭审判 28名甲级战犯的过程,唤起了我一些记忆,也帮我理清了一些思路,所以不必追求情节的合理性,演员的演技,一部电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已经可以让人致敬了。
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剧,它几乎还原了当年审判的全部场景,我们仿佛置身于其中。看完了这部片子,我的心中涌动了一股强烈的反日情绪。但是,这种情绪不同于以往。以前,我对日本的了解就是日本人都很坏,他们侵略中国,是不可饶恕的罪人 。而通过这部片子,我才清楚,日本民族本来也是一个善良的民族,但是这些“统治者”的误导,野心,使得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而他们日本人民的生活也很苦。可见,战争对胜利的或是失败的国家都是一种深深的无法磨灭的伤害。
对于我们“80”后的这一代人,距离战争的硝烟已经太过久远,我们对战争的了解少得可怜。以前看战争片,历史片,只会让我们觉得非常的兴奋,非常的激动……而东京审判让我们更多的感觉是震撼。一种非常强烈的震撼。当梅汝傲说“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时。当所有法官,坚持中国法官的座位要排在英国以后,梅汝傲头也不回的离开会议室时。当在庭审中,所有的犯人都说自己无罪,并且还看到东条英机坐在坐位上强词夺理时,当看到末代皇帝溥仪的出庭作证时,当看到日本老板娘被子弹打死的情景时,……这些能让人不感到震撼吗?
影片是从中国法官梅汝傲的角度作为切入点的,它将整个庭审过程中的一些节点作为重点,同时还穿插了中国记者和日本记者之间的恋情,以及某些日本人的觉悟,某些日本青年对战争的曲解、对中国的仇恨心态以及报复行为,日本老兵在战争后留下的阴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战争中响应国家号召被侮辱后的恐惧……我不得我不再次说战争带给我们的伤害实在太多。
在经历了近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开庭818次,419人出庭作证……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最终还是受到了应有的制裁,几个首领人物也被判处死刑,但是他们是历史的罪人,世人对他们的惩罚并不能减轻对他们对中国人的伤害,并不能挽回南京大屠杀中中国30万以上死难者的性命;并不能挽回中国成千上万个破碎的家庭;并不能挽回那么多可爱儿童未来的美好生活;它让许多中国人终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所以请大家牢记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这些名字,我们并不是要单纯记住这几个名字,重点是要记住战争带给我们的苦难,耻辱和伤害。战争是残忍的,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是有毁灭性的。
反观当今社会,中日友好关系越来越紧张,2006年8月15日,日本的国难日,日本首相不顾亚洲国家反对,不顾与包括韩国和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关系的持续冷淡,仍旧坚持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那是一座奉有14名甲级战犯灵柩、拥有日本宪兵墓碑、拥有在“二战”时因侵略而缴获的武器的军庙,一座向全亚洲人民挑衅的军庙。这不但是对中国,也是对世界的又一次挑衅。同时,日本政府还修改学生的课本篡改历史,试图掩饰这一段历史。所以,现在有许多的日本民众甚至不知道日本曾经在中国犯下怎样的罪行。可以说日本的人民本身是没有罪的.有罪的是日本的军国政府。与此同时,当日本政府还在对他们的举动不认错的时候,日本人民的生活也并不好过,他们也过着家破人亡的生活,也是成天提心吊胆的,所以,战争就是一把双轫剑,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在这场战争中,是没有胜利者的。
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在影片中也是随处可见的,记者肖南和日本女孩芳子本是一堆情侣,是战争,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因为战争,使得他们间应验了那句话:故人不能相见,旧友不能重逢……
再看看现在的中国,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抗日胜利,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时刻记住我们的国耻日?所以,请大家记住当我们看到胜利的结果时,更要记住八年抗战中国惨痛的代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整个抗战胜利的意义有多大。所以,请大家记住9月18号这个日子,这是我们的国难日。
通过这部影片,我认识到了战争的危害,深刻的体会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战争面前,弊永远大于利,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不能因为现在世界太和平了,中国太昌盛了,就忘记了历史。历史的责任应该施加在每个国民的身上,任何人都不应该忘记历史,我们也必须牢记住这段承载着中华民族屈辱、悲惨的历史。同时,我也明白了,在拒绝战争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在各方面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为了祖国的强大。我们更应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历史,但是我们可以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再次重演。
观看抗日影片的观后感800字精选3
“一九三七年那,日本鬼子进了中原,先打开卢沟桥,后进了山海关。”这首耳熟能详的八路军拉大栓曾经是童年里耳熟能详的一首歌,出自电视剧小兵张嘎。
张嘎生活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鬼不灵村,是个机智聪明而又顽皮淘气的小男孩。故事发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形势最严峻的时期。他和奶奶救助了我八路军侦察连钟连长。鬼子进村搜捕时,钟连长为保护群众,挺身而出被捕,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日本鬼子杀害。张嘎为了给奶奶报仇,参加了八路军。
在芦苇荡里,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戏弄鬼子一番,弄得鬼子狼狈不堪;在敌人面前,他铁骨衷肠,“横眉冷对千夫指”,嫉恶如仇;在老一辈革命前辈面前,他尊敬有余,却并不约束自己的个性……不得不承认,以张嘎为代表的一众青少年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我欣赏张嘎的机灵古怪。他歪戴破草帽,手拿木枪,身穿白褂,光着脚丫。他只有13岁,擅游泳,能爬树,会摔跤,爱咬人。机灵鬼透,野气逼人。他既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又是一名优秀的战士,倔头犟脑却又聪慧勇敢。
我欣赏张嘎的一片孝心。他高度发扬了“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美德,“为奶奶报仇”是他觉得参加八路的初衷。在奶奶去世后,他哭得肝肠寸断,在民族灾难面前,在家庭变故面前,他还只是一个13岁的少年,民族的灾难促使他过早的成熟,最终成长一名优秀的侦察员。
我更欣赏张嘎的嫉恶如仇,拥有极强的民族荣誉。即使年龄过小,但是却异常懂事,参加八路,打日本鬼子,十分质朴的言语中藏了多少孩子美好的心愿,拥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张嘎充满那个烽火年代少年儿童应有的特质——如鲜活顽强的生命力、质朴得近乎执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面对苦难时的乐观和勇敢、面对艰险时的镇定和从容,当然也少不了他们所特有的智慧与幽默。小兵张嘎以它独有的方式刻画了中国抗日战争大背景下几个少年儿童艰难的成长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段少年中国说难道只能说说而已吗?不!不是的,即使我们不需要去面对那么动乱的烽火年代,不需要面对那段峥嵘岁月,但我们仍然可以尽我们自己所能,提高自己的内涵气质,做一个丰富多彩的当代青少年,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亮,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承担起属于我们的责任,努力奋斗!
观看抗日影片的观后感800字精选4
他们,是冀中平原上一群普通的抗日军民;他们,面对敌人的凶狠残暴坚贞不屈;他们,用中国人民特有的智慧、勇敢谱写了一曲伟大的抗日传奇,他们,就是电影《地道战》中英勇无畏的抗日英雄们。
影片《地道战》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时,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巧妙地利用地道英勇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故事。鬼子有精良的武器,烧、杀、抢、掠,丧尽天良,他们残忍地杀害了敲钟报信的高老忠,但是,坚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因此倒下,因为这里有他们——英勇顽强的战斗英雄们。
他们勇敢无畏。在一次大扫荡中,敌人派了两百多人来到高家庄,准备将高家庄的人赶尽杀绝,游击队员们毫不畏惧,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在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高家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及游击队一道并肩作战,一举拔掉了黑风口据点,消灭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他们充满智慧。他们将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并且把地道从村内沿伸到野外,成为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络。而且,地道的设计很周密,易守能攻,当敌人来扫荡的时候,冀中人民就钻进洞里,让日本鬼子扑个空。日本鬼子想办法破坏那些地道,用火攻,水攻,放毒……种.种恶毒的办法想尽了,但冀中军民巧妙地想出各种方法一一化解。他们变防御为进攻,先把敌人引进庄来,然后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人在明处,我们在暗处,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鬼哭狼嚎。
长约百里的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的神兵们充满智慧的计谋。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最终赢得胜利的?我想是他们必胜的信心,是他们机智的头脑,是他们团结的力量。正如片中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是的,中国人民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我们有无穷的智慧,有英勇的斗争精神,有永远燃烧的爱国热情。所以,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和残忍,胜利最终还是属于我们中国人民。
今天,幸福的我们虽然已经远离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是,我们永远敬仰用鲜血换来美丽江山的英雄们。《地道战》给我们的精神永存我心,永不磨灭。
观看抗日影片的观后感800字精选5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