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电视剧《山海情》观后感及剧评
《山海情》再现了闽宁扶贫协作的感人故事,剧中马得福这样的扶贫干部们是跨越山海共同致富的骨干担当,是“山”“海”“情”的最佳代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献礼建党百年剧《山海情》观后感及剧评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山海情》观后感及剧评篇一
《山海情》里忆吾土吾乡
百年风雨砥砺,世纪沧桑巨变。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等等,这一切的变化,无一不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
最近,为献礼建党百年,一幅恢弘的荧屏长卷正迎着2021年的新年朝晖铺展开来。《山海情》这部影视剧也正在热播,这部剧背景中的闽宁,从戈壁变绿洲,一批批扶贫干部的坚守和努力看得我泪眼婆娑,一幕幕往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回忆的卷轴由此展开。
发电机到长明电。小时候,家里通电还是靠人工发电,一到夜里十一点就停电,家里人就要点起蜡烛来照明。若是遇到恶劣天气,那自然也是要摸黑的,儿时,遇到大风天,西北风吹得窗户作响,奶奶会抱着我围坐在火炉旁,给我讲着他们初来新疆的故事。1999年,家家户户通了电,再也不用人工发电了,发电室的李爷爷也下了岗,但是他很高兴,他说,“这样下岗,早下几年我也愿意!”
压井水到自来水。我们家那儿风沙大,土地盐碱化严重,当时井里打出来的水都是红褐色的,不能直接饮用,澄上一晚上之后,桶底堆积上一层厚厚的白碱,长期饮用,牙齿上会结有黄褐色的斑,家乡人一口的黄牙,就是饮过家乡水的最明显印记。2004年,连队的广播站开始广播,下周一开始通自来水,当清澈的自来水从水龙头里汩汩流出,我用手捧着喝了好几大口,现在仍依稀记起那时的味道,甜!
土泥路到柏油路。上学有多远,小的时候没个概念,只知道每天上学都是几个连队的小伙伴结伴同行。披星戴月的摸黑上路,在太阳露出山头的时候能走到学校,又长又窄的羊肠土路,我们要走1个小时左右,走过田埂,翻过水渠,小小的肩膀上还背着大大的书包,要是碰上下雨下雪天那就更是寸步难行了,耗时更耗力。2010年,再回到家乡时,发现土路早已不见,笔直的柏油路四通八达,从学校再到家门口的距离也不过是二十分钟左右,我暗想,要是这路早几年能修好,我不知能多睡几个懒觉。
柴火炉到电暖器。柴火炉子,可能现在很多小朋友都没见过,但我小时候,家家户户就是靠这个来取暖,小小的炉子,要承担温暖整个家的“重任”。这种小火炉“能量”有限不说,风险系数还极高,每年冬天连队中煤毒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14年,家里开始忙乎起来,说是要通暖气了,父亲把旧铁炉子清出了家门,恭喜它光荣“下岗”,母亲一面清理煤灰一面开心地说,“这房子要重新粉刷一下,煤烟熏的屋子里灰蒙蒙的,以后通上暖气,房子里只会更亮堂!”
地窝棚到住宅楼。九几年的连队里还是稀稀拉拉的破土块房子,一刮风,黄沙漫天,风沙吹到脸颊上,割得脸生疼,迎着风走路,都会觉得喘上不气来,整个连队荒凉又破败。我父母那辈他们都住过地窝子,那个下面顶着四根棍,上面盖着芨芨草的地窝棚。到我这代好些了,住上了土块房,顶棚是用报纸糊出来的,每个深夜都能听到顶棚上窸窸窣窣老鼠跑过的声音。这样的房子陪我渡过了整个童年。2015年,我家连队的房子变成了畜牧小区,连队的房子也置换成团里的住宅楼,我还记得搬家那天,奶奶一步三回眸不舍的看着曾经的家,对我说,“我还没想过,我能活到住楼房的一天。”
忆往昔时内心风浪起。如今,作为基层干部的我在多个岗位上辗转,未瞧见森林却识得树木。这个百年变革中我是受益者,我希望在下一个百年历程中,能在人生最华彩的阶段像剧中马得福同志那样活过、梦想过、追求过、沸腾过。以后我们再谈论理想和信仰,亦不是遥远的词汇。
《山海情》观后感及剧评篇二
从《山海情》里看扶贫干部的变与不变
最近的热播剧《山海情》以宁夏闽宁镇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贫困地区,通过国家的扶贫政策,在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下,一个个优秀的扶贫干部、技术专家攻坚克难,将“黄沙戈壁”建成“塞上江南”的故事。从这部剧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奋战在一线的无数个扶贫干部的身影,看到他们的“变”与“不变”。
变化:从经济发达的福建,到荒凉贫瘠的西海固,挂职海吉县副县长的陈金山和全国知名农业专家凌教授,不远万里助农扶农,在他们扶贫期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看到他们身上的变化:穿着更接地气了,副县长刚开始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说着一口文绉绉的福建话,到后面则是运动服、中山装,轻装从简适合下村行走;说话更加通俗了,扶贫干部从一开始的书面语到后来群众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从别人都听不懂的福建话到会说点当地方言;工作方式更加灵活了,从物资帮扶到后面的集体移民、技术教导、劳务输出扶贫政策的变化,也反映着扶贫干部工作方式的创新灵活。
不变:脱贫致富的道路千山万水,前赴后继的基层干部千千万万、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他们千变万化的同时又有着自己的执着与坚守。
咬定青山不放松,扶贫初心坚定如磐。“使命扛在肩,初心坚如磐”,扶贫干部和专家们面对无数的困难,从未想过退缩,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们前进的精神之钙,是他们前进路上不竭地原动力。从吊庄村的代理村支书马德福到后来的马镇长,身份地位一直在发生变化,但初心、使命一直未变。“静坐常思己过”,从农村成长起来的扶贫干部只有经常叩问初心、审视工作,才能从“回头看”中坚定方向,调整工作方法,才能对得起支持自己工作的“父老乡亲”。
直挂云帆济沧海,吃苦耐劳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干部要“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做怕见风雨的泥菩萨”。条件艰难的西海固正是历练广大扶贫干部的基层舞台。整村移民、整村通电、种植双孢菇,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乡村干部马德福的坚持下,都迎来转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广大青年干部只有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才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留取丹心照汗青,关心百姓始终如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凌教授心系百姓,在双孢菇种植期间住在菇棚里忍受酷暑,为的就是让村民掌握自力更生的技能,后来他又去了新疆,造福新疆当地的百姓。心怀百姓,胸怀天下,不因外在条件退缩,这才是真正的“国士无双”。广大基层干部应该像榜样和时代楷模学习,真正“俯首甘为孺子牛”,经常入户走访,了解百姓困难,解决他们生活的难题,亲近百姓,百姓自然也会信任干部、感恩基层干部的付出。
一部《山海情》里有无数基层干部群像,“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基层干部像山一样意志坚定、像海一样涵养当地风土人情、心怀对百姓的挂念,定能走山闯海,获得百姓认可!
《山海情》观后感及剧评篇三
基层干部的“山海情”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山海情》目前正在热播,该剧主要说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了让西海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实施“吊庄移民”政策,动员他们从山里头搬到银川附近的平原,发展生产再建新家园的故事。这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把“扶贫人”的无私奉献和“脱贫者”的勤奋勇敢描绘得淋漓尽致,给我们今天的基层工作也带来诸多的思考。
锻造过硬带头人。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发展壮大村党组织,重中之重是要选好带头人。《山海情》中马得福作为村支书,人虽然年轻但却是整个吊庄户的主心骨。他由最初劝说村民吊庄移民,到为全村通电不断奔波,再到后来带领村民学习种植双菇技术,并冒着丢“乌纱帽”的危险,解决双菇滞销问题。马德福的一系列决定让我们看到了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他事事以群众利益为上,有困难会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现实基层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感慨有些村子一线工作开展不力,其实关键还是带头人偏软,责任心和担当的勇气缺失的根源。其实,只有多一些“马德福”一样的带头人,多从群众角度思考,走实群众路线,增强责任心和担当的勇气,如此才能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基层党组织的腰杆也才能真正硬起来。
刚柔并济,要肯扎根到更广阔的地方。“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剧中的女主角水花,她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柔,在那个穷苦的年代,父亲仅仅因为婆家有一头驴就逼迫她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后来丈夫又因意外瘫痪在床。命运虽不公,水花却依旧不失勇敢和刚毅,她说服丈夫,用木板车子拉着丈夫和女儿走了七天七夜,整整四百多公里地,主动去了“玉泉营”,以自己柔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并积极学习种植双菇技术,把刚柔并济的女性力量演绎得生动十足。水花的精神力量能打动观众,也正是因为它是现实生活中脱贫工作里的真实缩影。脱贫必先扶志,贫困户要想实现长效脱贫,摘掉贫困的“帽子”,政府扶持仅仅是一方面,还要将“输血”变为“造血”,敢当和水花一样当“主动脱贫第一人”才最可贵。面对任何难题,从“实”处着手,不等、不靠、不要,丢掉守旧观念,不怨天尤人。像“拓荒牛”一样去奋斗,去不断创造美好的生活,如此才能绘就我们神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摩顶放踵以奉献天下。奉献是什么?“奉献”是剧中白老师在村民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也要对教育有“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守。奉献,是为响应国家号召对口支援宁夏的福建干部群众们,他们用无私的鼓励和付出,带动宁夏的劳务输出、招商引资,开启了宁夏人民的美好新生活。奉献,是来自老一辈的人民群众的执著坚守,正如剧中移民搬迁的目的地玉泉营,并非一片已建成的乐园,而是一块等待乡亲们自己去开荒拓土、从零建设的新家园,涌泉村吊庄户们靠的是自力更生,垦荒、挖水渠、种树,一步一个脚印地在飞沙走石的土地上去开拓自己心中的家园,开拓祖国的美好河山。春去秋来,他们一生的坚守就是一种精神丰碑,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将血一点一滴地流干,这种奉献的精神,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更应成为今天的我们基层工作人员不断努力的风向标。
今天幸福生活的每一分发展,都是有人挽起袖子干出来的。愿我们所有基层人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和剧中所有鲜活的人物一样,为了无穷的远方、无数人的幸福生活不断努力奋斗。
《山海情》观后感及剧评篇四
党员干部的“山海情”
近日《山海情》热播,该部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移民们在村干部的帮助和国家政策的帮扶下,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探索脱贫发展办法,建设新家园,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当前,我们正处于“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作为党员干部,要勤勤恳恳,胸怀人民,乘势而上,带领人民奋力书写“十四五”新篇章。
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扎根基层的坚定之心。剧中马得福从农校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基层工作,不管是山荒坡陡,缺水没路,条件艰苦,不适合生存的涌泉村,还是环境恶劣,没有水没有电,黄沙漫天的戈壁滩,马得福都毅然决然地选择完成“吊庄移民”工作,他那不怕苦、耐得住清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身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摒弃浮躁的心,勇于去基层,敢于去一线,甘于去群众需要的地方,尽管基层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但要相信,在基层一线,也会有另一番生活的色彩和人生的精彩,如今,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甘于清贫,不忘初心和使命,把自己的心在基层扎下根,奋力基层书写了不起的人生。
要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剧中马得福为了移民们能通上电和水,想尽一切办法拉移民,凑够六十户。好不容易能够超六十户了,中途却因条件恶劣,三户移民却中途返回了,差一户达到通电的标准,马得福懊恼自己未能拼死留下那三户。为了能通上电,连续五天堵变电所所长的决心让人感动,他那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拼命努力的身影让人感动,身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胸怀人民,切实为人民谋福利,真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如今,“十四五”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应该把人民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努力奋斗,和人民同心同德,带领人民走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自信的顽强信念。剧中的马得福苦口婆心劝返吊庄户,他劝慰乡亲们,只要艰苦奋斗,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他通过努力,为乡亲们通上电,带领乡亲们探索脱贫办法,最终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他那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扎实肯干的品质值得称赞。身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带头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通过努力奋斗,相信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如今,正处于奋力起航的新时代,我们相信用汗水浇灌定能有所收获,用奋斗铺就定能抵达幸福,用实干担当定能托起中国梦。
《山海情》观后感及剧评篇五
这段时间扶贫类的电视剧在网络上很流行,可谓是群星携手扶贫。像《山海情》和《江山如此多娇》,这两部电视剧都有很不错的口碑。
《山海情》里面的故事不是特别的离奇,它讲述农村普通人的生活。它十分的真实,并且把很多细节都拍摄出来了。如果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一定会觉得这部剧活灵活现。让观众越看越喜欢。
《山海情》的演员,可谓是众星云集。像闫妮,张嘉译,姚晨,陶虹,热依扎等等。都是有实力有演技的演员,之前也有很多经典的作品。
扶贫这种新题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闫妮和张嘉译之前播出的《装台》很好看,很也很吸引人,相信很多人也看过。
其实《山海情》之所以火爆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有这些有实力的演员参演。它很注重细节。我们可以在剧中看到。每一个细节其实都很贴近于现在农村的真实生活。
这都得益于导演孔笙。孔笙拍电视剧是出了名的严格。不得不说他也是一个细节控。
因为是扶贫剧,所以也是农村的题材。要把这部剧拍好拍得真实,就要从人物的道具、服装以及动作上下功夫。下面我们就给大家盘点几个,剧中明显的小细节。
张嘉译饰演的马喊水。他里面爱穿着一件白色短袖。那件衣服的衣领已经破烂的不成样子了。但是他仍然穿着。剧中很多农民跟他的情况是一样的。
在现实生活中,农村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坏了以后舍不得扔就接着穿,或者是在做农活的时候穿。因为即便它脏了或者坏了也无所谓。
而剧中所处的环境是一个还未脱贫的村子,所以穿着这样的衣服,其实也很反映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生活水平。
还有很多情况下他们爱把布鞋当作拖鞋来穿。剧中的李大有,就有这种习惯。李大有的白色衣服经常是脏的。因为随时要干活的原因容易弄脏,所以穿着脏衣服就不怕它再脏。
在农村这种情况也很常见,这并不是懒,而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的常态。
《山海情》不仅仅是反映了普通人在农村的生活,而且也有讲述从农村到了城市生活改变的样子。
当一群女工来到城市。他们首先改变的就是她们的穿着,干净整洁。随着在城市里面的时间长了,皮肤也变得更加白嫩。这都是看得见的改变。
其实最反映现实和细节的还不只是农民。导演对领导的办公室,也有很明显的细节布置。
闫妮饰演的马县长,她办公坐的椅子已经脱皮。在早些年,沙发或者椅子脱皮还接着用,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也侧面反映出了。地方普通官员的廉洁和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