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昆曲的观后感作文800字精选

发布者:绝对征服 时间:2022-11-16 07:10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昆曲的观后感作文800字精选,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昆曲的观后感作文800字精选1

《牡丹亭》中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真是相得益彰,剧情曲折,架构恢宏。

《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牡丹亭》的主题在于一个“情”字,以“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

从内容来说,《牡丹亭》表现的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不过,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是天生的,尽管她被长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强烈的思春之情,并最终获得了爱情。

《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牡丹亭》的爱情描述,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

主人公杜丽娘不同于比她早几百年的刘兰芝和崔莺莺,也不同于比她晚一百多年的林黛玉。她并不像崔莺莺那样,不满包办婚姻,要求郎才女貌的结合;不

像林黛玉那样,要求男女双方思想、道德、感情一致的婚姻;也不像刘兰芝那样以死而殉情。她对爱情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要,质言之,就是认为女人天生要有爱的权力。

杜丽娘告诉我们,情爱决不仅仅是要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她之所以爱柳梦梅,并不像崔莺莺爱张君瑞那样,仅仅因为他“年少多情”、“一品人才”,而是因为两个人对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杜丽娘的父母反对他们相爱,也恰恰因为他们要求天然本性的自然发展。也就是说,在她父母看来,作为一个姑娘,自己想男人,有情爱要求,本身就犯了天条。莺莺的母亲并没有这种思想,只认为她找的女婿应门当户对。所以,杜丽娘追求的是人的自然要求,“天然之情”,也就是情欲,而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美满婚姻。她父母恰恰不允许她有这种“欲”,不准她有人性、人的权利。双方发生冲突,杜丽娘于是要反抗,甚至以生命来抗争。这一冲突,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直指压制人性的封建意识,所以,《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有关昆曲的观后感作文800字精选2

路是人走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每个人的每一步行动都会写进自己的历史。于我而言,最值得书写的,无疑是那悠长静美的唱腔,它的旋律,变为我体内流淌的血脉,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

第一次与这旋律相遇,是在故乡的戏台上。江西南城虽不发达,民间的文化气息却是不浅。灯光一熄,仿佛整个场子都是表演者的影子。此曲名曰《断桥》,男女主角走在落水的小街,有着天街小雨润如酥的舒适;男女在桥头生死相离,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深情;最终无可奈何,亦有日晚倦梳头的淡然。这腔调,动人心弦,婉转如早春的新鸟,清越如平缓的溪流,演员时而击打扇面,时而做势,时而说唱交加,变换着身型,灵活多变。这等表演细腻、行腔婉转的艺术,不愧对百戏之祖的名号啊!

后来到了广东,在影剧院听了一次《长生殿》,这一次的演绎,哗众取宠、扭捏作态,演员们身着华丽的古袍,有着美丽的皮囊,却丧失了其中最有趣的灵魂那一种平易近人、朴实无华、贴近生活、宁静悠远。城市中车水马龙,将昆曲当作了附庸风雅的骨架,令我心神烦乱,久久不能走入静心和润的听曲之境!

最近一次,我又回到江西,并在瓷都里又遇昆曲。一曲《牡丹亭》将岭南书生与杜鸾娘之间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冒死挖墓,只为情人起死回生!演员们含着炽热的泪,唱出了千年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欢愉渴求!在曲调之中恬静与流淌、飘逸与恬息,听众似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万千景致与残笺破片交织着,成为人间最美的景致!我不禁感慨:昆曲哪里是其他曲目所能相比的!它或许没有秦腔的豪放,黄梅戏的柔美,没有皮黄戏的秀丽,但它却有着自己独有的平易、朴素,不求浮华,淡泊恬静,更贴合人们的生活!

昆曲的世界,人来人往,每个人都能在昆曲里找到一处最柔软的角落来安放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心灵归于如水的平静。好看的躯壳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做到真正的波澜不惊,便是昆曲的灵魂所在和价值。

昆曲是瑰丽的,而它的文化需要传承,每一个人都是文化的弘扬者,甚至是创新者,我们应让昆曲在它本来的地方,点缀上最亮丽的色泽,写下直击时代的苍劲一笔!

每当天刚放晴,总有一首昆曲萦绕心头,伴我走向世界最美的彼岸

有关昆曲的观后感作文800字精选3

看着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大片的黄色透过窗户,避开窗帘照射了进来。耳边时不时能够听到阵阵的戏曲声从楼下传来。哦,那自然是昆曲。

小时候,每逢寒暑假,父母上班,便是我最快乐的时候,自由又自在。那时我总会小心翼翼地趴到楼下老奶奶的车库门板上,听那声声悦耳的昆曲。这声音时高时低,时儿闷沉,时而豪放,用美来形容,太简单也太敷衍。能唱出那种声音,那人必定唱功惊人,一开嗓,便能使人陶醉。我听得入迷,刚一回神便跑向老奶奶问这问那,后来老奶奶告诉我许多昆曲知识,我感觉一下子茅塞顿开。

长大一点儿,再接触昆曲,别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了。家里的爷爷奶奶都欣赏过昆曲,也都会唱一点。想想这百戏之祖昆曲,几乎人人听,人人唱,是我们昆山伟大的壮举。若是让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昆曲的美妙,那该多好啊!

每一首昆曲,每一段曲调,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故事,无论表达的是悲伤还是快乐,那优美的曲调,那曼妙的舞姿,都会让人忍不住地赞叹。

我喜欢《牡丹亭》,每一次观赏时,总会让我如痴如醉,即使剧情已经倒背如流,我还是会认真地再感受一遍。《牡丹亭。惊梦》中那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坦。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刚开口,“原来”二字都是那种闷闷的感觉,随后“姹紫嫣红”四字声音渐渐唱开了,渐渐高了上去,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旋律的跌宕起伏。《牡丹亭》中那凄美的唱腔让人喜欢,这美丽、梦幻的爱情让人赞美。在这世界上,真心相爱并不算多,真心希望杜丽娘和柳梦梅百年好合!

能够出生在昆山这座城市我感到非常幸运,在我身边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们,他们那时的流行歌曲便是昆曲。经常拿着收音机跟着唱,练练嗓子,消遣时光,岁月之间仿佛都能体会到昆山人的文化传承与精明智慧。

看当下社会,许多人都是爱听昆曲的,都愿意接受昆曲,很多与我同龄的同学都在接触昆曲,学习昆曲。昆曲早已深入人心,成了昆山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昆曲不仅是国粹,更是昆曲热爱者的信仰和一份传承,是昆山老辈人的一种精神,虽然现在还没传遍大江南北,但我相信它是昆山最骄傲的传统文化。

有关昆曲的观后感作文800字精选4

昆曲,一个并不陌生的词语。它是多少人民用心血所浇灌出的瑰宝,历史的变迁在它的身上更是有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它的出现,让中国的华夏儿女真切地感受到“百戏之祖”——昆曲的魅力,又让一代代年轻人为之而奋斗,用心去感受昆曲带给我们深远的意境和那独特的内涵,也让昆曲进入一个辉煌的时代。

众所周知,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有“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的美称。那一句句经典动人的唱词,多像一首婉转动听的歌曲,似水流年,扣人心弦。演出服上那注入深情的一针一线,更是让演员们在舞台上尽情绽放,以最美丽的舞姿,面向世界,迎接未来。

记得白先勇先生曾经说过“昆曲无它,唯一美字”。是啊,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像白先勇先生这样挚爱着戏曲,始终如一?从刚开始不为人知的戏曲,到现在成为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员,这又是经过多少民间艺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昆曲,是党和人民应该重视的重要战线,它的出现,让中国实现了繁荣富强,使人民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了人们对昆曲更多的认知,从而提倡人们看戏、评戏、学戏,也使人民生活娱乐质量大大提高,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并喜爱昆曲,并不断深入研究和创作,更进一步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昆曲的历史,真可谓是源远流长啊!昆曲早在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等地,至今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了。由昆山人顾坚草创,到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吸取了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在2001年5月18日,昆曲也正式被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之一。历经千辛万苦的昆曲,经历了数百年,又奇迹般地复活,变成每一个国人心中的骄傲与自豪,戏曲的成功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力量,同时,昆曲也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这个蓬勃向上的新时代和未来,与世界携手并进。

昆曲,这个终会站上世界舞台上绽放的艺术,正有更多热爱它的人在默默奋斗着,终有一天,中国会向世界展现出昆曲的魅力!

有关昆曲的观后感作文800字精选5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题记

行走在江南水乡烟雨朦胧的青石小道上,早已忘却了那悄然绽放的油纸伞,忘却了那如丁香一般的姑娘,却始终忘不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句唱词。它源于昆曲《牡丹亭》。

苏州昆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码头,诞生了昆曲,一场独领风骚数百年的传奇。水道纵横的古城,舳舻相接,酒旗如林,市井繁华。漫步于灰瓦白墙的街巷,古朴扑面而来,一如百年前昆曲诞生时的样子。耳畔优雅婉转的吴侬软语低低萦绕,恰似那缠绵悱恻的经典唱词。

“原来咤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贵族小姐杜丽娘无意间游览自家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的花朵竟与断井颓垣相伴,黯然零落,无人欣赏。美景良辰空自流逝,让她倍觉惊异,十分惋惜。其实,这何尝不是她对自己美好的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感叹?所以柳生一句“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下子就激起了少女心底的共鸣。一个不得志的文人,一位不出深闺的女子,在牡丹亭下向时代发出最强烈的控诉。

同样忘不了的,还有那“破不喇马嵬驿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滴罗巾血。”安史之乱,杨贵妃香消玉殒,带走了盛唐的繁华。撼人心弦的唱词里,夜静悄悄的,空气中没有一丝风,将士们余怒未消的吆喝出奇的遥远,我只看到马嵬坡下抽泣的男人,此刻他不是一位君王,而是一个痛失所爱的极度无奈的男人。

就这样,在昆曲里,我收获了许许多多的感动。

可是,待昆曲的巅峰过去,待汤显祖、洪升等昆曲大师与世长辞,昆曲也渐渐走向了没落。

昆曲是民间的艺术,更是贵族的艺术。当满族统治者将家班解散时,昆曲便失去了它的活力。不再像从前那样为百姓发声,而是彻底沦为了统治阶级玩乐的工具,与此同时,曾给昆曲带来盛名的典词雅句,却越来越成为它与民众间的隔阂。“花雅之争”,昆曲彻底落败,从此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水墨苏州依旧,每年仍吸引着大批的文人雅士慕名前来,却没人关心正渐渐走向消亡的昆曲。我看着日新月异的太仓南码头,哪有半点曾今水墨山川的影子?心里不禁一紧。两耳使劲地听着,盼望着能捕捉到一丝昆曲的余韵。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