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教父2》观后感(通用7篇)

发布者:客至天涯 时间:2024-6-20 16:14

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教父2》观后感(通用7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教父2》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教父2》观后感(通用7篇)

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教父2》观后感 1

首先说说第一代教父 - 维多·克里昂,他那句"我费了一生的精力,试图不让自己变得十分粗心。女人和小孩子们可以很粗心,但男人不可以。"成为了我不时提醒自己的警句,这句话的思想就是做负责任的男人。他忠于妻子,忠于家庭,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他做到了这个,所以在临死前他那句"生命是多么的美好。"给了我很深的震撼。毫无疑问维多·克里昂是位绅士,作为一个讲道理的教父他恪守着自己的底线,对人接物他恪守这贵族的礼节,他总是彬彬有礼。维多·克里昂是西西里人,在当地他的父亲被杀,母亲因为为了保护他而身亡,他在邻居的帮助下,来到了美国开创家族事业。当然不得不提那句"我们开出的条件你是无法拒绝的,要么是你的签字要么是把你的脑浆留在这份合同上。"因为这话所暴露的一切才是他创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第二代教父麦克·克里昂,相对于第一代教父,他少了和蔼,给人的感觉就是犀利。他擅长于谋划,在多数的时候保持着沉默。他的言辞言简意赅。这充分暴露了其人心狠手辣而又足智多谋。麦克·克里昂对付敌人的手段就是杀戮,他甚至杀了自己的姐夫以及他母亲的儿子他的兄弟。麦克·克里昂将其父的忠诚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他绝不容许背叛。也唯有恪守忠诚的人才会对背叛厌恶,为了这块净土,他宰了他的兄弟和姐夫。他必须得这样做,首先维持他动力的信念就必须让他这么做。当然这也是一种震慑力的体现。他恪守着"我以我的力量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一些罪恶,只是为了保护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麦克那个一见钟情的女人,属于那种意大利传统的女孩。虽然对她笔墨不多,但从麦克的眼神以及行为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对英文不好的意大利女子的偏爱,那是一种传统男人对传统女子的轮回。爱可以是高贵的,但前提就是有两个同样高贵的灵魂。在教父 3 中,麦克的儿子对他歌唱之时,我们完全可以把握住这种爱,麦克的爱情虽然没有他父亲那样从始至终,但毕竟曾经拥有。没错,麦克对商场的热爱远胜于对黑道的认可。麦克的原型在去世的时候,房车如龙,人们高唱教父的主题曲为麦克的原型送葬。

第三代教父文森特 . 克里昂,其人是暴躁而又心狠手辣的花花公子。过多的对权力的追求以及家族荣誉感的描写让这位教父有脸谱化的趋势。作为麦克亲自培养出来的第三代教父,他从浮躁到内敛的过程是清晰可见。和他叔叔一样,文森特迷醉于对权威的追求。在一场有一场的阴谋,我们看到嬉皮士变成绅士,一位迷醉于暴力的嬉皮士终于继承家族强者的血脉而穿上文明的外衣。

有人云"从这两个最基本的欲望上,阐发出各种欲望,如权利欲,金钱欲,其实,所有的欲望,都是为了食物和繁殖而已。"人生就是不断地与各种欲望打交道。想成为贵族吗?我的朋友,你得穿好文明的外衣。

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教父2》观后感 2

据说每一个男孩都想当片子里的教父或者他儿子迈克,所以我就认认真真看了,如果不是认真看,努力记住每个人的脸和名字,真的很容易脸盲看不懂。

我后来真的被迈克惊到了,没想到他手腕这么硬,一开始就感觉教父最钟意的儿子就是迈克,女儿婚礼上等迈克,他不来老人家不拍照(这是个伏笔,说明老人很重视迈克),然后中枪躺在医院父子俩深深地情感交流,从迈克自告奋勇要在与索拉索的谈判中杀索拉索到成功完成任务开始,迈克的`才能就开始体现,但我当时着实为迈克捏了一把汗。

另外,我看没人说这一点,大家都在说迈克的谋略和心狠手辣,但是没人注意到他辜负了自己的女友凯嘛?他没有和女友交代清楚,玩失联,然后在另一个地方结婚了!当时的唯一感受就是吃惊,感觉他是个渣男,然后新婚妻子死了,回家一年后,又来找前女友,我总感觉这样不合适。实在是我作为女性忽视不了这个情节。

电影的最后他对妻子凯说了慌,哄凯开心了,我觉得迈克真是不简单,心狠手辣,又冷静理智(社会你迈哥,人狠话不多),而且面对女人的盘问不松口,嘴够严,然后也较为自律,综上所述确实是道上人的料,确实可以接管家业。

老爷子一直看好迈克,他的哥哥太过于冲动脾气太爆,有一种有勇无谋的感觉,估计老爷子也了解所以他更看好迈克。

迈克一开始给我感觉就是个小奶狗,他哥哥也觉得他是这样,可是事实证明人不可貌相,老爷子是最了解自己儿子的。

老爷子是很有原则的,坚持毒品交易会给他带来灾难,我也觉得他是对的,人真的要有远见而不能只图眼前的利益,黑道上的人做事也要有度,不然一定会走向毁灭。

但是我还是觉得随便杀人很不好,就算他背叛你,那也是条命啊,我们还是都不要走黑道了,欠人命太多害怕。

教父家的男人们对自己的妻子态度都很好,这正验了那句话,好男不和女斗。

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教父2》观后感 3

我一直都很喜欢看一些经典的老电影。最近,我重新回顾了这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教父》,这部电影曾经被汤姆汉克斯称为“包含着所有智慧的男人的圣经”。

记得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高一的时候,那时看完只感觉一头雾水。庞大的故事格局,众多的人物,叙事主线外的诸多细节使我头脑混乱。接着又反反复复地看了很多遍,甚至还去图书馆借了小说来看。终于,能大致地弄清楚主要的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最近的这观看,更确切的说是欣赏,欣赏着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等人精湛的演技,欣赏着电影中教父做人的哲学。

观看这部电影时,总感觉有一种冲破荧屏的气场震撼着我。老教父维多的嗓音低沉而又沙哑,但是充满着力量。轻蔑的一句“让我开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条件”,就让之前强硬的乐队老板乖乖地给维多的教子强尼离开乐团另立门户。

这部电影虽然讲的是黑道的故事,但是并不像一般的电影一样充斥着血腥和暴力,相反,整部电影让人能够感受到的是一种优雅。看完了虽然没有体会到视觉上的享受,但是心灵受到了一次很大的洗涤。

教父拥有着自己的原则,并且坚持的'恪守着,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他坚决的拒绝了大毒枭索拉索的要求。他虽然面对敌人冷漠甚至有点残酷,但是对待家人无微不至。教父和夫人感情很好,默契、相爱。夫人的脸上洋溢着健康阳光的笑容。他曾经说过“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的男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

教父的大儿子桑尼原来被认定为维多的继承人,但是他有着致命的缺点,性情急躁、没有城府、极其容易暴露自己的想法,最后英年早逝,横尸街头。

教父的三儿子麦克后来成了第二代教父,他与脾气暴躁的大哥桑尼,性格懦弱的二哥弗雷多不同,目光锐利、心狠手辣、城府极深、心思缜密、深思熟虑,并且心狠手辣,很好的成为了教父的接班人。

橙黄色的主色调中,教父那幽暗的轮廓让人感到严肃庄重,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汇聚在了同一个年代、汇聚到了同一个家族里,他们的悲喜命运成就了一段伟大的史诗。

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教父2》观后感 4

阿波罗尼亚是《教父》里迈克尔克里昂的第一任妻子。

《教父》系列讲述了迈克尔的一生。从他拒绝接手家族黑道事业的年轻公子哥到成为一代教父最后将权利交给哥哥的私生子,退出舞台。这期间经历了太多事情,杀掉哥哥,失去第一任妻子,与自己的第二位妻子离婚,女儿死去。所有的苦难都在逼迫着他。他也想洗白,可惜,洗不白了。

我记忆犹新的,是西西里的第一位妻子,阿波罗尼娅。

她就像雕塑一样美丽。脸庞无可挑剔,一头乌澡般浓密的.秀发,小腿笔直纤细。说意大利语,会一点英语。

她就像火,若烈焰燃烧。

小说里描写,“他不由站起身,心扑腾扑腾跳个不停。”“他第一次理解了意大利男人那闻名遐迩的嫉妒。此时此刻,要是有谁敢碰一下这女孩,妄图宣称拥有她,从他手里夺走她,他就会毫不犹豫杀死他。”“她扭头对一个哥哥微笑,迈克尔想也没想就对他投去杀人的眼神。

可惜就可惜在这里。如此娉婷的人物,却死在了一次意外爆炸事故里。

她模模糊糊的影像其实很好描述,平凡美丽的小镇女孩,英语一股意大利味,圆脸,长发,好身材,善良。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海藻,隔着水面看她,就像朦胧写意的现代诗,咬文嚼字到分不清写了什么,主题思想更是空空如也。

她是受偏爱的,但不足以受偏爱到活下来。

我在看电影的时候,由于前奏漫长,提前刷了简介,得知了所有剧情,所以早知她会死。所以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对她死于爆炸毫无感觉。

可三部看完了,唯独对她印象深刻。

她不像主角有着神奇的气运,不像黑道分子那样狠心,也不像其他面目模糊的演员那样脸谱化。

她鲜活,温柔,性感。让人难以抗拒。

哪怕读者我是个女孩子。

可能世事就是不公平,导演花尽心力的剧情,远不如一个美少女来得让我记忆深刻。可世事又如此的公平,她毕竟没能活下来。

真糟糕。

我又想起一些小事。童年时期,有一个漂亮女孩老是命令我做这坐那,并且公开嘲讽我。幼儿园时期,我曾经上台来表演白雪公主。我听到了很大声一声嘲讽“白雪公主?就她!”我心里一冰。以至于长大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瓜子脸的女孩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恶意。原来有些事情不能强求,比如我没有长一张秀气雅致的脸。比如,电影里的漂亮女孩,最终没能活下来。

所以凡事都有两面性,我虽然没有她那样的美好,但我还活着。可以更好地,活着。

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教父2》观后感 5

说起《教父》主角迈克尔的一生,很多人评价是一个由纯良转而走向无边的堕落,进而一步步蜕去人性的外壳的过程。人们似乎总是对老教父津津乐道,说他尽管手段非凡,但依然有温情脉脉的人性,而迈克尔几乎成为凶残,冷血,丧心病狂的代名词。其实,纵观《教父》,迈克尔的命运是我所了解的人物中最具悲剧性的,他一如鲁迅笔下孤独的斗士,在黑暗中踽踽独行。

《教父》三部是以迈克尔的命运为主线贯穿始终的,其宏大的叙事结构历来为人所称道,就其本质作用而言还是展现迈克尔的心路历程的载体。我们且除去迈克尔头上教父的光环,从人的本质角度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他悲剧的一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孤独。

父亲的意外

可以说,父亲一直都是迈克尔心目中的一座高峰。迈克尔不像第三代教父文森,本性中并没有狂热的权力欲,他对父亲的爱完全是出于亲情。他曾经说我不想成为他那样的人,但我爱他。这种爱之纯粹,使他听说父亲出事以后,不顾一切的去保护自己爱的人。在他赶到医院发现父亲面临再次被槍杀的生命危险时,镜头展现了最动人的一幕:他伏在父亲床头,轻轻抚摸着父亲苍老的脸,说没事的,爸爸,我来保护你,我和你在一起。接着吻着父亲的额头,不能动弹的父亲留下了一行热泪。在整个家族最危难的关头,在父亲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时刻,他可以不考虑自己作出全部的牺牲,毅然担当起除去毒枭和警察局长的重任。请注意,在此之前他从未直接插手家族事务。我们看到,在第二部结束时闪回中迈克尔坚定的弃学参军,对自己的前途已有了规划,可是现在所有曾经积极参与家族事务的人都站到了一边,而由迈克尔以毁掉一生前途为代价来挽回父亲的性命。影片在塑造迈克尔的形象时非常注意眼神的运用,这也是帕西诺这位演员的伟大之处。迈克尔的目光一直都是非常坚定的注视着同一方向的,很多人评价说,你看着他空洞洞的目光,就会有不寒而栗的感觉,但在迈克尔要槍杀毒枭和警察局长时,他的目光是唯一一次散乱的时候。他并没有注视对方,而是低垂着头,像是不断的寻找什么东西,随着窗外火车声的临近,气氛越来越紧张,而迈克尔的眼神也越来越游离,最后,他毅然抬手射出了决定他命运的子弹。这一场的重点渲染主要是为了展现迈克尔在命运最大的转折点时的心理状态,从他眼神的暂时迷茫可以看出他正在进行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他要付出的,是他的一生。至此之后,一如他冷峻的眼神,迈克尔走上了一条无可复加的道路。

父亲一直极力反对他卷入家庭事务,在其伤愈后听说是迈克尔除掉了仇敌时,镜头中出现的是父亲的逐渐暗淡的表情,摇头叹息之余闭上了双眼,作为父亲尚且对迈克尔前途已毁痛心疾首,迈克尔本人要承担多大的痛苦?但是迈克尔从来没有表现出这一点。在老教父与迈克尔花园谈话那一幕中,镜头处理的很巧妙,父子俩人一前一后,预示着两代人最后的交接,在镜头靠前的父亲说:我一直不希望你插手,希望你能出人头地,希望你成为可里昂州长。而处于靠后位置的迈克尔此时思考的问题已经不再单纯,他已经独自担当起了家族的事务。一方面,他要劝慰父亲对家族放心,一方面还要努力实现父亲一直以来希望他出任头地成为合法世界上层人物的希望,那句我告诉你我能支持的住,我就能需要多大的毅力在背后支撑啊!在父亲逝世以后,迈克尔可以说更加孤独,他在心灵上再也没有与之契合的人,唯一能够理解身处教父位置处境的父亲也离他远去,这种感觉在第二部中迈克尔一次与母亲对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房间的色调处理得很暗,唯一的亮光是壁炉的火焰照亮了迈克尔半边脸,预示着他极度矛盾的心理。他问母亲:告诉我爸爸的想法,他是很坚强吗,为这家族坚强,为家族他失败过吗?这不是我的失去,而是整个家族的失去。母亲说:你不能让整个家族失去啊。可以说,整个家族的重任都由迈克尔一人来承担,他一直努力让自己坚强,为了家族的不失去而坚强,但这种坚强背后隐藏的却是令人心酸的孤独。

关于婚姻

婚姻是一种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共同抵御孤独的形式,但迈克尔的婚姻却让他更加孤独。第一次婚姻是形式上的'孤独,在被贴身保镖出卖后迈克尔亲眼看着美丽单纯的姑娘被炸身亡。而第二次与凯的婚姻是本质上的孤独。首先,影片设计凯这个形象是为了说明从普通人眼中看到迈克尔的感觉,因为她是唯一游离于这个家族以外的一个人,从凯的角度是理解不了迈克尔的,也就是说,迈克尔是不能被普通人理解的。但更深层的意义是,作为更重要的妻子的身份,凯同样不能理解迈克尔,妻子形同虚设。其实最开始她和迈克尔能走到一起说明他们有很多共同点,凯身上的很多优点迈克尔也有,可是事情是在变化的,凯却用一贯的要求来要求迈克尔。可以说在迈克尔为家族事业苦苦挣扎时,凯没有任何支持,却简单的将迈克尔理解为一个越来越丧心病狂的人,以至于这种看法到了极致凯将小孩人工流产了。最痛苦的是,妻子是迈克尔尽力保护的对象,他越是尽力的保护,妻子就离他越远。这种痛苦是巨大的,但是迈克尔一如既往地自己承受,抱着从来在历史中,这些人遇到可怕的事情,可怕的不义,但他们仍然预期着时来运转,厄运会过去的希望,维系着他们名存实亡的婚姻。只有到了第三部时,迈克尔才第一次向妻子坦言:我要你原谅我,一切,我需要某种更亲近的东西,你不能理解那段日子,我爱我的父亲,我发誓我永远不会和他一样,但我爱他,他有危险,我该怎么办?后来,你有了危险,我们的孩子有了危险,我该怎么办,你们是我在世上最珍爱的人,现在我正在失去你们,我已经失去你了,你走了,这一切都是枉然,因此你得了解我,我对命运做过完全不同的计划,我并非你认定那种人,我在西西里的每一夜,我梦到我的妻儿,以及我是如何失去他们的。但此时,迈克尔已经独自度过了大半生。

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教父2》观后感 6

一部《教父》近三个小时的时长,相当于一些电影两部的片长。老实说,如果不是冲着它的名气,我可能在看到时长就望而却步了。但事实上,这三个小时真的看得全程无尿点,让人意犹未尽。

想到之前看的港片,我其实还是有点反感这类题材,也许是觉得生活本就不易,所以以前我看的影片总侧重于喜剧片,没心没肺地一笑而过。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喜剧影片也走上了黑色幽默的路线,让你大笑之后,陷入了沉思。

影片刚开始,就是沉重且压抑的黑底画面的镜头:一位父亲为受到侵害的'女儿潸然泪下,在求助于法律得不到公正的审判的时候,他来救助了我们的主人公——老"教父“,一位看起来有些萎靡不振且口齿不清的老人,柯里昂先生。

好吧,请原谅我用这样不太尊重的修辞词来形容我对他的初次印象,但后面的剧情完完全全让我对他的这个形象改观。

对这位老”教父“刻板印象开始改观,应该就在影片开始的几分钟而已。

只是因为他的一句话!

那位向他求助的父亲,应该是想要教父先生直接帮他报仇,影片中他没有直接提出这个要求,而是在教父耳旁耳语了几句。

但我们的教父先生却缓缓地回了一句:您女儿不是还活着吗?

言外之意,他答应做的应该是对等的惩罚,而不是变本加厉。这一点在影片的后面,他不主张暴力甚至强忍丧子之痛,不复仇的观念,不谋而和。

还有一点,就是在这场交易中,他没有提及金钱,而是“尊重“。

《教父1》里没有提及柯里昂家族的发家史,一开始就向观众展现了他们强大的势力。但是,这位老教父却是非常明白,人们对他们的敬重,更多的是害怕,甚至是摒弃,而非打心眼里的尊重。

他在回应那位求助的父亲时,说的居然是:您多久没有请我到您家喝咖啡了?我知道您的顾虑,这也情有可原!

几句话语中,他一直提及的是,我的朋友!

最终,两人愉快的达成共识,也是因为那位父亲终是放下顾虑,诚挚地说了声:教父,我的朋友!还亲吻了他的手。

很简短的一个场景,已经把教父骨子里的一些信念展露给了观众。

一切都是为了家庭《教父2》观后感 7

我最爱的电影是《教父》。在这一点上,我可以同许多男人达成共识。马龙的表演实在令人心折。在少年时代,我深深着迷,甚至模仿他那含混不清的说话方式,却并不成功。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喊破了嗓子也找不到认真的听众,那个口齿不清的教父,却没人敢忽略他说出的每一个字。他总是面无表情,背后却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一种优雅的狂暴、平静的残忍、化妆的邪恶,如同毒蛇与猛虎的混合体。他轻蔑地说,“让我开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条件”——这是男人的威权;他温和地说:“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的男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这是男人的价值。而事实不是这样的。那个真实的教父,生活中的马龙·白兰度,是个十足的混蛋,他的家族则是一窝混蛋。

当然,他们是迷人的`混蛋,令人同情的混蛋,应该被宽恕的混蛋。

白兰度家族中,女人个个红杏出墙,男人个个酗酒成性,且盛产自杀者。小马龙的童年在阴郁中度过,父亲很少回家,母亲终日喝得酩酊大醉,与一个又一个男人发生关系。小马龙生活中惟一的温暖来自一个友善的同性恋教士。这使得他成为一个双性恋者,因为同性恋行为被军校开除。

为逃避这一切,他来到纽约,跻身百老汇,阴郁生活赐予他的狂暴气质令他成功出演《欲望号街车》,名声鹊起。“仿佛一觉醒来坐在糖果堆上”,他不能承受这种名气,感觉自己是个骗子,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为了帮助他战胜焦虑,医生甚至为他宣读希特勒的讲演词。

上世纪50年代初,马龙步入影坛,开始辉煌之旅。他拿下了七次奥斯卡提名,两次奥斯卡奖。与此同时,他不停地结婚离婚,生下一大堆性情阴郁的子女。他的妻子总在争吵,他的情妇总在自杀,他的子女则陷入无尽的麻烦。马龙的大儿子克里斯蒂安·白兰度吸毒、私藏武器、干非法交易、与父亲的情妇吉尔上床(吉尔后来在汽车上自杀)。切娜是白兰度的小女儿。这个太阳般美丽的姑娘在家中得不到关爱,就到毒品中寻求慰藉。

1990年5月16日,马龙生活中最大的悲剧发生了:儿子克里斯蒂安杀死了女儿切娜的男友戴格。当警察赶到时,戴格已经死了,颧颊处射进一颗子弹。切娜坐在沙发上,手里握着一个打火机,面前摆着一杯酸奶。人们至今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据白兰度家的人讲,是一场殴斗;据辩护律师讲,是一场意外;据切娜讲,“是我父亲安排了一切。”后来,切娜自杀。马龙没有参加女儿的葬礼。

记者问马龙是否感到应为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承担责任,他说:“当一只海鸥从2000人头上飞过,谁知道它掉下的羽毛会落在哪里?” 然而,马龙真的可以把沉重的罪过当成轻浮的羽毛?他仿佛中了诅咒,正如他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说过的台词:“你一直是孤单的,你无法逃脱寂寞的感觉,直到你死去。”——隐然就是他一生写照。

我曾经想过,这个双性恋男人到底爱过谁?也许,只是他那个没出息的杀人犯儿子。我永难忘记《教父》中的情节:儿子桑尼被乱枪打死。他对殡仪馆的化妆师说:“你看,他们是这样对待我儿子的。”昏暗的灯光打在他额头上,脸的下半部隐没在阴影里,他的眉毛蹙起,形成悲伤的皱纹——我的心抽紧了,紧得发痛。我也有个可爱的儿子。我能够感受一个父亲遭遇这最大的不幸时,那种汹涌的痛苦与复仇的狂怒。现实中,为了给儿子克里斯蒂安脱罪,马龙耗尽家财,穷困潦倒。克里斯蒂安仍然被判入狱十年。受此打击,马龙暴饮暴食,体重惊人,昔日的“性感野兽”变成一头肥猪。如果想要呕吐,你大可以去看马龙在大烂片《人魔岛》中的扮相,脸上涂的粉厚过日本艺妓,如同一吨涂脂抹粉的肥肉。

后来,他终于死了。听到这消息时,我愣怔了一会儿。在记忆中,马龙早就死了,永远地葬在了1972年。那一年,《教父》问世。他扮演的教父在花园里颓然倒下。丧钟鸣响,经典诞生。32年后,他死了第二次。这次,他是彻底地死掉了。马龙的身后,遗留下一长串数字:1个不朽的角色——教父,5部经典的影片——《欲望号街车》、《现代启示录》、《巴黎最后的探戈》、《码头风云》、《教父》;6个自杀的情妇;17个律师;大约25个不幸的子女;1100万英镑的巨额债务。

安息吧,教父。只是,我要纠正一下你的说法。尽管你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但你仍是真正的男人。因为,你的扮演角色教导无数男孩成长为男人。仅为这一个理由,我将永远尊敬你。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