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与信念高三优秀作文

发布者:丹江水暖 时间:2022-11-16 12:10

古往今来,爱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历史的车滚滚向前,爱国已经渐渐成为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一个信念。从亘古走向未来,一代代的中国人用行动诠释着对祖国的爱!一起来看看关于爱国与信念高三优秀作文,欢迎大家查阅学习!

爱国与信念高三优秀例文1

爱国是烟雨江南走出的王昭君,元帝一纸和亲令下,她从长安出发,向胡地的深处走去,从此,华丽的衣裳代之以厚重的皮裘,江南烟雨变成了大漠黄沙。在昭君和亲的几十年之间,胡汉边境线上处处是和平居民的袅袅炊烟。她为“救苍生离水火,甘教薄命葬烟尘。”她将自己一生的幸福奉献给了汉地的百姓。

爱国是歌舞盛唐走出的文成公主。她怀揣宝镜历尽艰辛来到雪域高原,将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化作了对吐蕃人民的深情。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吐蕃的社会进步,银装素裹的月山见证了她无比圣洁的身影,悠远传奇的高原传颂着她为唐蕃人民的友好做出的贡献。

爱国是虎门销烟中的林则徐。他面对鸦片毒害和枪炮威胁的英国侵略者,沉着应对、坚决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不屈服压力的可贵品质。他禁烟抗英和强边御俄,充分反映了他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福州市西湖公园内林则徐站立的铜像似乎还在讲诉林公的丰功伟绩及其不朽的民族精神。

时至今日,爱国就是人民遇到困难时,我们伸出的援手;爱国就是外出旅游时时,我们文明的每一个朴素的举动;爱国就是此刻坐在教室里的我们,怀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为中华这崛起而读书!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爱国与信念高三优秀例文2

爱国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素质,是一个民族保有活力的源泉。古有岳飞精忠报国,今有红军战士为国献身。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帷幕拉开,改革开放的浪潮让神州大地焕然一新,那时的爱国,是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奋斗。而如今,随着习近平新时代的到来,爱国又有什么新的含义呢?我想,应是关心国事并发现国家的不足。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种关系就像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若家长只是一味的鼓励孩子,表扬孩子。无可否认,这是爱孩子的表现,但并不利于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孩子是在犯错中一步步成长的,而他的错误则需要家长指出并督促孩子加以改进,如此,孩子才会进步与成长,而家长的这一做法,也是爱孩子,希望孩子进步的表现。爱孩子是如此,爱国也是这样。爱国之人,会及时的发现国家的不足,没错,国家需要鼓励;没错,国家需要支持。但身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更多的是需要人民指出国家的不足,促进国力的强盛,国民的幸福。

发现国家的问题,说明自己对爱国有了深入的思考,真正的把国家装进了自己的心里。而若只是一味的夸赞祖国而不进行深入思考的爱国,大多都是虚无,空洞的爱国。在时期,多少人民对当时的知识分子进行批斗,多少的古迹被人们毁坏,多少想要促进国家发展的人被定义为走资派?当时的人们不爱国吗?不是的,他们爱国,但却是一种愚昧的爱国:他们把爱国只是当做口号,他们把爱国当成是一次次地批斗,一次次地游行,他们没有对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自己的思考,没有真正的把爱国装进自己的心里,没有积极的发现国家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服从,遵守。十年,高考一度取消,经济发展一度停滞。是当时的人们对爱国有更深的认识,主动发现国家问题,还会造成这样的浩劫吗?必然不会,所以,爱国不是空洞的,是具体的;爱国不是愚爱,而是有深刻思考的爱;爱国不是一味地赞扬,而是要积极发现国家的问题。

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也与那些爱国并积极发现国家问题的人有密切的关系。且看林则徐在虎门放的那把硝烟,让世人精神觉醒;再看鲁迅在国家存亡之际的那篇雄文,让世人看到光明。鲁迅先生说过:“即使周围都没有了光,自己便是光。”他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中国。为什么此光芒会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是因为鲁迅先生对时局敏锐的洞察力。他及时的发现了国家的问题,并及时警醒了世人。

培养善于发现国家问题的人才,需要有开明的政治环境。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墨家,儒家等学派纷纷献上治国良策,各家思想人物,发现问题,孕育思想,使各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而且这些思想一直影响至今,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些思想的孕育与发展,离不开当时开明的政治环境,没有文化压迫,没有文化专制,各思想流派可以自由的指出国家的问题,也激发了思想家们治国的热情和爱国情怀

爱国与信念高三优秀例文3

什么是爱国?众志成城血战台儿庄是爱国,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是爱国,放牛郎王二小舍身诱敌是爱国,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侵略者演出也是爱国。

读了《民族魂》这本书,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仿佛回到了抗日战争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广大民众陷于水深火热的深重灾难之中,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们伟大民族的优秀儿女们挺身而出,同仇敌忾,顽强抗敌,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他们不分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有的在前线浴血奋战,为国捐躯,有的在后方奔走呐喊,支持抗战,有的在占领区不屈不挠,坚持斗争。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为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地与日本侵略者开展了持续八年的殊死搏斗,他们心中都是想着让中国不再受欺凌啊!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灵魂。

在众多的爱国志士中,我最敬佩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她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的叛逆者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投身革命,战斗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上。为了掩护战友突出重围,她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日本侵略者对她严刑拷打,妄图从她嘴里套取一些机密,但赵一曼就是多次被打昏过去也不说一个字,始终坚贞不屈。我非常敬佩她这种大无畏的爱国情操。当读了赵一曼烈士被敌人杀害前写给儿子的遗书,我看到了英雄温情似水的母爱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交织在字里行间,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不再失去母亲,她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我们今天能在母亲的怀抱里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就是因为无数像赵一曼这样的英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了中华民族的和平与繁荣!我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自由,就要警惕来自日本篡改历史的不和谐声音,更要警惕来自台湾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今天爱国主义不需要我们像像赵一曼这样的英雄先烈们一样牺牲自己的生命,但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今天的爱国主义,就是通过缅怀无数像赵一曼这样的英雄先烈们的英雄壮举,继承和发扬像赵一曼这样的英雄先烈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好好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努力掌握过硬的本领,为维护祖国的统一,为振兴中华民族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使中华民族永远远离忍受屈辱任人欺凌的岁月,屹立于世界民族的顶峰!

爱国与信念高三优秀例文4

祖国的强盛是我们自豪的源泉。爱国在哪?爱国在慷慨激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的手里;在诗人屈原的诗歌里;在天安门广场前升起的国旗前;在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的眼里;在不屈不挠的叶挺的誓言里。天空中闪着亮闪闪的星星,那便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的事迹,国家是我们的信仰,信仰就是我们的力量!

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今福建福州人。他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领导和实践了反对列强侵略的禁烟抗英斗争。

19世纪初,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不顾中国政府的禁烟令,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输出罪恶的鸦片。严重的毒害了200万中国人,深感禁烟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的林则徐极力主张禁烟。1832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后,与两江总督陶澎“志同道合,相得无间”共认为将鸦片消除。1839年3月,他一到广场,便开始展开禁烟。他们大力斥责英、美外国鸦片贩子交出鸦片。声明:“若此毒品一日不除,本大臣一日不回。”结果收缴两万箱鸦片,在虎门当场销毁。之后,彻底处理了鸦片!林则徐的这一击,不仅打败了英、美等侵略者嚣张气焰,还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从这件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同学们,这种精神值

得学习!

接下来我们还要认识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现浙江绍兴人。

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民的敌人的两种态度。在人民面前,我们要痛恨的是反动派,是那些官僚资产阶级反革命,是那些还在掌握人民的权力的贪官污吏,对反动派就是“千夫指”。 对人民,就要像孺子一样地为他们做牛,要踏踏实实的为人民服务。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用他强烈的语言来抗击反动派,我们也要用写作激发人心里的那颗爱国的心。

同学们,让我们把青春镌刻成精致的玉雕,让我们把年轻书学成激情的言行,让我们把爱国情制成坚固的船桨,让我们的人生之船在一片浩瀚的海洋中迎风远航,树立人生目标,牢记——有种精神叫爱国,深藏心底,扬帆起航。

爱国与信念高三优秀例文5

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有悠久的历史,礼仪之邦的美称;有奔腾的长江,咆哮的黄河,那就是我的祖国--中国。在这片宝贵的土地上,有碧波环抱的宝岛,七沟八梁的黄土坡;有古老的长城,富饶的吐鲁番盆地和雄伟的珠穆朗玛峰,还有古老的圆明园……

说起圆明园,不得不让我想到在这灿烂文化的背后还有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和那段深入骨髓的苦难……

圆明园曾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但在1860年10月6日,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将一切有价值的文物统统掠走;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更为恶劣的是为了销毁罪证,最终侵略者们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记得我第一次到圆明园的时候,这里还保持着被大火焚烧的痕迹,那时还年幼的我只是对此充满了好奇,内心却并无波澜,直到上小学时学习了一篇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课文,我才真正认识到了那段贯穿着血腥与仇恨的历史,祖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躏,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中华民族灾难重重。但这同时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虽然现在的中国人再不是以前的东亚病夫,而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但我们还要记得那段饱受屈辱的历史,尤其我们青少年更应化悲愤为动力,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发奋图强,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付出不懈努力。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