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满分的中学生作文

发布者:逸飞而过 时间:2022-11-16 11:40

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大家都头痛的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历年高考满分的中学生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历年高考满分的中学生作文1

这一则漫画是一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对比。先拿满分后拿98分的孩子先后收获了香吻和一个耳光,而先拿55分后拿61分的孩子则先后得了一个耳光和一个香吻。从这两个孩子的境遇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有意无意抱有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哪怕这个“失误”仅仅两分。

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画中的第二个孩子,他从不及格到达到及格,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质变和成就。攀登虽艰辛,而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是徘徊在山脚下的人无法享受的。然而,从100分到98分就是应当受到指责的堕落吗?并不是。98分依然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好成绩,98分和100分同属于优秀水准。从100分到55分才是应当警醒的堕落。

依然优秀的第一个孩子被对待的态度落差如此之大,连我亦不禁感到委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极端精英教育,向往着“高处不胜寒”。从“虎妈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横扫千人”的高考标语,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生怕遭受横飞而来的一记耳光。

可是,有一句亘古朴实的真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心心念念“直挂云帆济沧海”,却忘了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大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

而我们,当然应该给第一个孩子以鼓励和支持,不是必须得到满分才是优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汹涌起伏能淹没一切的波浪。我也相信,他可以在这两分的差距中弥补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满分。

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获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历年高考满分的中学生作文2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或许是古典国学,或许是外国文学,或许是说话艺术,或许是职业需求。也正是因为它的无处不在,才赋予了语文学习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社会来讲,语文素养关乎国家的软实力以及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关系到我们今后的发展。

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不外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课内,自然就是课堂有效学习。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正因如此,课内学习的价值就是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老师环环相扣的思路,将一个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去听,去理解,去吸收,把老师所讲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素养,如同植物的光合作用般,转化为我们今后舒枝展叶的能量。

课内学习除了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说。说就是把你所理解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如果你只是用心听了,却无法流畅地表达出来,那你就只是在囤积知识,而不能将其很好地利用。演讲、辩论、积极发言,这些都是让你尽情去说的舞台。这不仅是口才的历练,表达的淬炼,更是个人思想的碰撞。

相对于课内学习而言,课外学习的范围显得更为广泛。它可以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也可以是扎根于生活的实践。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很重要的一个途径。你可以读《伊索寓言》,可以读《老人与海》,也可以读《读者》,你完全可以进行大量而广泛的阅读。久而久之,总会有些东西沉淀到你的心底,它不一定能促使你成就伟大的事业,但它会在你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间将它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阅读。

社会实践就是你展现语文素养的时候,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你用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和别人交流,也许恰与别人契合,也许会发生碰撞。碰撞并不意味着谁对谁错,或许是大家的思想都还不够成熟,还需要继续学习。在这些过程中,语文素养自然会得到提升。

当每个人都把语文学习重视起来,努力将语文素养提升上去的时候,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自然就会变得深厚起来。所以,请认真地去学习语文,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因为它会铺就你成功的道路。

历年高考满分的中学生作文3

面对传统工艺日渐没落,小羽推陈出新,研制花茶;面对同行用假冒伪劣产品导致茶艺沉沦,小羽变通思维,开放共享;面对死守传统的社会,小羽带领团队不断创新,终有所得。无创新便无发展,足以可见:创业需要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

创业道路上的创新让小羽以及这类人收获了果实。这不禁让我想起传统文化抓不住飞速前进新时代的尾巴,我们该如何拯救它?唯有传承与现代创新相结合,才能救其于水火之中。

只传承,不创新,再悠久的传统文化也会烟消云散。古巴比伦文化曾在西河流域辉煌一时,神秘的楔形文字和梦幻的空中花园令人神往。但它却故步自封,因不能及时地学习外来文化而最终覆没在历史的洪流里,仅存断壁残垣和风化的石碑令世人怅然喟叹。

只创新,不传承,再经典的传统文化也会失去其价值。如今,在一再被恶搞的《西游记》里,孙悟空谈起了恋爱,唐僧贪生怕死、胆小怕事——西游文化落入了“因娱乐化而生存”的怪圈。虽然这样的情节让许多观众捧腹大笑,但这种“创新”却远不如小羽那种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之举。这种“创新”只是一时之热,不能长远发展。

既传承,也发展,才能让文化在发展中得以继承。创新于个人而言,是创业基石;创新于企业而言,是竞争筹码;创新于国家而言,是使万里长城更加雄伟的动力!戏曲于流行乐元素结合,展现古今碰撞的新火花;汉服运动与如今流行古风诗歌结合,使中国人开始了解被忽视的服饰文化;民间老艺人和时尚摇滚女歌手合作,华阴老腔与摇滚乐融合,创新地去传承文化是那么美!创新不是一味追求“新”,而是在传统基础上创造新颖。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于古籍中吸取灵感,于新潮科技中寻找方法,人们应为屠呦呦将东方中医和西方科学实验方法有机结合而鼓掌;生动戏剧,深入人心,致力于传播传统猴戏艺术,人们应为六小龄童将候王表演与3D全息影像科技结合而鼓掌。创新很美,但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更加耀眼。

懂得创新的人不多,懂得在传承基础上创新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莫让自己被历史的滚滚浓烟掩埋,站起来,勇敢地去创新吧!

历年高考满分的中学生作文4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需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增长了自然知识、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巨大作用。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必然离不开生态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哲人们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式,也无法抵抗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技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历年高考满分的中学生作文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学素养是每个人的精神体现。随着时间的流逝,语文素养却有了高低之分。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课外文学知识的汲取。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有了书籍,才能有无数次与文人交流的机会。正如周国平曾说:读书就是与伟人进行精神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须法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眼里,书籍便是高于黄金的东西。提高语文素养,就是要走进文字,去感受一本书里最细腻的感情,最深刻的思想。将自己融于书中人物,体味百态。通过对文字的领悟,来提高自己所思所想的东西。

其次,课堂上的专注听讲,独立思考,自我感悟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的循循善诱与生动教导,也为我们的语文素养创造了很大的提升机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师说》中如是说到。老师的教导,无疑为我们在面对语文时开创了思路与灵感,也为我们的答题与写作提供方法和模式。我们要做的,就是自我感悟文字,独立思考想法,提高自己内在的文学素养。

最后,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也是所需的。我们处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的瞬息万变带来的难免有文字的错误。我们要善于感知信息,要对信息中的文字给出自己的见解。要懂得趋利避害,感受好的文字,得到文学素养的好的提升。切勿去选择错误的文学与信息。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读好书,好读书”是其一。“掌握知识,活学活用”也是关键。

语文素养的提高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一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吧。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