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陶渊明话题作文

发布者:天使的脚印 时间:2022-11-16 12:00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二陶渊明话题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高二陶渊明话题作文1

在我看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公职,归隐醉心田园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做不到就不认可他人的态度。他远离世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具有莫大的勇气和无比坚韧的信念。

但是,就算陶渊明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士,真的就是天天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不见得,他只是一个有志有才却不得施展出来的落魄百姓。普通老百姓真的小富即安吗?老婆孩子热炕头不过是对现实的妥协和自嘲罢了,谁人不是整天滔滔不绝热衷于经济走势和国际局势?很多人都有过“英雄梦”,只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而已。人类都有好奇心,都希望生活多姿多彩,比如希望爱情轰轰烈烈,希望事业蒸蒸日上,希望能够建功立业。

你看陶渊明飘逸洒脱,我看陶渊明落魄无能。因为人无论在哪里生活,都要为自己的父母子女谋三餐,为他们的衣食住行负责。如果你为了自己的好恶,不愿流俗,却苦了家人与孩子,那样的“独善其身”是没有了沉重的生活包袱,没有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是却少了份责任与担当,他那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般的笑容也就只有对着大自然抒发了,因为他和人类的生存规则是背道而驰的。

人人都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都想过超凡脱俗神仙般的生活,都想让生命轻盈,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生而为人的悲哀,柴米油盐的琐屑,又有几人能摆脱?小而为自己为家人,大而为国家,一个有志有才的人不应当为国效力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才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写照。避世写些虚幻的文章类似《桃花源记》来麻醉自己,迷惑世人,还不如多做些实干的事来挽救国家与人们,比如滕子京,比如欧阳修,比如左宗棠他们连续遭贬不也在所贬之地做出了成绩了吗?

陶渊明所过的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脱离尘世的一切烦恼,不用卑躬屈膝不用曲意逢迎不用为了五斗米折腰,过着读书喝酒作诗的慢生活,但是他的洒脱只是看起来也很美。可真到做起来,太难!

没有酒精的麻醉,估计孩子的哭泣,家人的埋怨都能使你崩溃。

高二陶渊明话题作文2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贞

菊茶,菊酒,菊琴,菊歌,悠然的陶公,心揣菊的情怀,在历史的舞台上,硬生生走了1600年,好一个悠然公!

东篱采菊,高山赏菊,养个女儿取名爱菊,写的文章充满菊香。人生的晚秋,傲然挺立于飒飒西风中,化一缕英魂演绎菊的精髓,不屈中静静看着百花妖媚的脸;留一抹微笑于残阳中,任炎凉世态挥洒五斗米典故;撷一朵山菊放在鼻底,闭眼慢嗅,清香!

淡淡的香,绵延了千年;浓浓的情,渲染了整个历史的天空。一朵迟开的花,绽放出一段不了的菊花情缘。一个灿烂的肆意潇洒的笑脸,为曾经争奇斗艳的百花夺魁赛做个干练的总结。该谁夺魁,嘉宾微笑不语,留个悬念让历史揭秘。陶君啊,采菊做茶,酿菊为酒,丝丝花瓣在风中翩翩起舞,遍地的洒脱分明幻作张张懂风通情的瑶琴,眩然奏起心旌摇荡的菊之歌,响彻历史的天空。好一首千古绝唱!

醉眼迷离中,品诗读文;恬心淡雅时,饮酒赏菊。“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箪瓢屡空,晏如也。”陶瓮,菊花伴你,南山懂你,于静谧中写意人生绝配。“大济苍生”的梦寄存在桃花源,留待渔人去摇醒沉睡的世界。“草盛豆苗稀”,给自己的贫困找个出口,让枯死的心暂缓灭亡。历史,需要你未尽的诗行!

……

翻开厚重的历史,一遍遍徜徉在乡间小径,抬眼向南瞭望,试图寻找一份悠然,解读陶渊明的那朵晚菊,品味那种与世无争的恬淡……

高二陶渊明话题作文3

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镜头一。果是芬芳鲜美,落英缤纷,我跟随着陶渊明的脚步,夹岸十里,闻鸡犬之声,看着他从容悠闲的面孔,一袭白衣与这桃花十里,双手背立,是与其45度角望下那遥远的天际,沉淀着心中多少感慨,我取出相机将这一幕记录下来,好山好水或是其最向往的生活所在吧,在桃花源里游荡,为其指出最美的花朵,和他一起交流生活之美。

一同享用渔人的晚饭,享受乡间柴火的芳香,野菜的香甜。

一同感受黄昏后无限感慨,万事有终,尽享生活之乐。

镜头二。他是如此般的囊中羞涩,甚至于支付不起饱食之米,我与他游逛在行街上,看着他衣衫褴褛的衣裳,却是如此般高傲的神情,那般的骨瘦如柴让我心中疙瘩一声,为何不向路人索要些食物呢?看着路边一排排的小摊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香喷喷的包子勒。”我看见他咽下口水,却不改高傲之情,坚定地向前大步走去。

不然,一副极其违和的画面出现,凶神恶煞似啃着自己的包子的一群人望见陶渊明轻视一笑,迈着其独有的步子走来,就在他前面将饭团砸落在地,我心中的怒火让我的脸通红,这是何等的羞辱,然而陶渊明却不改脸上的淡定之色,想要绕过这一切,那群人将其留下,准确的来说是戏弄般的拦了下来用那脏臭无比的鞋子践踏着地上的一切,我在心中咒骂这一群人,然不想今天,要看见这般现实。但我肯定知道,眼前这位文人在经历黑暗的官场生活后,拥有了坚强的意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他高洁的象征,我不禁热血沸腾,用其他诗人的话来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与俗子同流合污,那就归隐田园吧。

镜头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见证了官场官人的腐朽落后,我们一同来到这一小田园,是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草屋。玉柳,桃李非世俗那般,而是纯净,似乎为他所开。他那因长久紧皱而留下的皱痕,清晰可见,不同世俗共处,那就同自然共生吧,我和他一起拿起了锄头。

夕阳西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是人间之美,充实而又美好的一天。

高二陶渊明话题作文4

陶渊明笔下写出了桃花源的美景,看似像他不和世俗,不理解世俗,挂印退官。

但真的,大家都这么想?认为他是对的,创造了世外桃源?

表面上,他不和世俗,挂印退官,“种豆南山下”去了,但我们要去证明这个观点,就要用一点数学知识。有一种证明法叫“反证法”,即先说假如什么是对的,按照已知条件向下推,发现不对,结论与现在的已知条件不一致,就可以反过来,说之前的那个假设是错误的。那么现在让我们想想:假如说陶渊明真的就“种豆”去了,那么,他的诗,他的《桃花源记》,又是以一个什么方式,什么手法,神奇地回到世间的呢?他早已“不复出焉了”,他的著作是怎么留下的呢?

细细一想,上文的话没什么错,我们的假设通过一系列推论后发现不成立,这时的结论已经很明显:它是错的。陶渊明种豆归种豆,但结论又告诉我们这不对,但他又确实归去了。我们就顺着结论,向前推,找到迷失的部分。对于这件事,结论也只剩一种了。

那是什么?他去“种豆”不会有错,但他每一锄下去,他种的不是豆,也不是自己独享的世外桃源,而是留下,分享给了我们。在他心中的,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花源,而是在桃花源外,在划船打鱼的武陵人,而是在外面饱经战乱的百姓们。身虽种豆,挂印退官,但他锄土,种豆,浇水,拔草,为的是百姓,为的是我们后人。纵使他身穿破布衣,戴顶草帽,手握锄头,他又与那穿官衣,戴官帽,手中持着官印的陶渊明又有什么区别呢?马老了,累了,不中用了,但不忘他是千里马;陶渊明走了,挂印去“种豆”了,但他能忘掉百姓吗?

不,不能。无论他戴了多少个“虚拟眼镜”,不论他走进了怎样一个理想的世界,他能忘记他是谁,他是干什么的——或者说他是为什么而存活的吗?

不,不能!这不是他,陶渊明,为了自己的自由而活,为了一方百姓而活,为了我们后人的一方净土而活!他不能忘却了这些,而仅仅在种豆,因为我们的结论告诉我们:这不是他——一个为百姓而活的人!

陶渊明写过“心远地自偏”,他是在当官是想着归去呢,还是在“种豆”时想着百姓呢?这就是他吧,心远地自偏,偏着偏着,回到了我们身边,回到了百姓身边,送来了一心耕种的桃源,送来了一片新的精神世界。

高二陶渊明话题作文5

纵观世上隐居之士,上下千年,唯陶潜一人而已。作此文,以怀陶潜。

——题记

南山悠悠,花香淡淡,晚风习习,良辰独往,执杖耘耔。

披星戴月地耕耘,却是草盛豆稀,箪瓢屡空,空荡的四壁透出冰冷的风,回想那时的锦衣玉食,你没有后悔,没有什么能使你低下高傲的头颅,又岂会因五斗米折腰?

清高淡雅,酒醉抚无弦琴;豪放不羁,悠然吟田园诗。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明争暗斗,这里只有超然与洒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你昂首走出黑暗却又荣华富贵的官场,你没有不舍,心中只有着释然。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山清得透明,水秀的透明,心淡的透明,甩袖一挥,繁华无视,归园田居,隐于南山,又有谁如你这般洒脱?

在这里,没有金碧辉煌的楼阁,只有幽静简陋的茅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山,如一位素衣女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回眸一笑,虽不是雍容华贵,却仍是惹人心醉。更何况是为官多年、一身疲倦的陶渊明?

临溪赋诗,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皋舒啸,呼“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苦尽甘来,戴月而归,在矮小的茅屋中一觉睡去——梦里南山。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