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描写端午节的话题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二描写端午节的话题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高二描写端午节的话题作文1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高二描写端午节的话题作文2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即将到来的,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可有意思了,我来讲给大家听听吧!爱国诗人屈原,很不同意楚王管理百姓的方法,便去向楚王说理,结果楚王不同意见屈原,屈原很生气,一怒之下投了汩罗江,老百姓很尊敬屈原,为了不让鱼虾蛟蟹吃屈原的遗体,就用粽叶包着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年五月初五,老百姓都会坐舟投粽子,慢慢地就变成了吃粽子,赛龙舟。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头上写一个大大的“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有表驱怪避邪保平安之意。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让我们所有人在今年的五月五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吧!
高二描写端午节的话题作文3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方很流行,在北方也有划旱龙舟的习惯。关于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是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但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赛龙舟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赛龙舟前会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一般都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高二描写端午节的话题作文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乘着粽香到来,每每想到家里抱的粽子总是让我仍不住在梦里都流出口水。但是现在还没到端午,而且我们还在学校里苦苦的等着端午的假期到来,好让我们能在端午节的时候回家一饱口福。
就在我们苦苦等待的时候,学校突然在一天的中午时间发布了一则广播通知:“通知各年级学生,由于端午将至,为了弘扬……学校提前举行端午节庆典!”前面的一切疲劳已经
不重要了,但是最后的那句却让我们全校沸腾!本来躺在桌上毫无活力的同学们都欢呼着学校这个决定。
接下来的时间就快乐多了,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除了上课以外,还有节目的排练、教室的装饰、以及必不可少的黑板报!被端午节活动刺激的同学们都一改原本的颓废,个个在活动的准备期间活力满满!准备的时间有一周,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不停地对着教室的装扮出谋划策,像是要将在之前学习的生活中的压力统统发泄出来一样。
终于到了端午节的前一天,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各位同学可是个个都是准备充分。等到学校发出通知,我们跟着班长,踏着欢快的步子走向了体育馆,早在一个星期前里面就在关门改造,到了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原来这就是学校策划的活动舞台!伴着舞台上的同学们欢快的歌舞声,我们也渐渐的加入了这样欢快的气氛。
等了许久,终于到了我们班级的节目了,看着他们熟练的舞步,配着欢快的音乐,台下的观众们无不为他们欢呼鼓掌。我们在这样如雷的掌声中也感到非常的自豪,虽然自己不能在台上参加他们的表演,但是我深深的为自己身为七班的一员感到自豪!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学校的端午庆典在我们的欢笑打闹中不知不觉就接近了尾声,但是今天的我们却过得非常的开心,之前学习所带来的压力都在欢声笑语中一扫而空。
等到老师宣布放假,我坐在车上的时候还不断地回忆着刚才的情景,这样热闹的端午我还是第一次体会到。但想到在家的惊喜我是更加的期待,等我回到家,等待我的就是坐在桌旁的妈妈和一盘满满的粽子,虽然在今天的学校过端午节非常的开心,但是果然和家人在一起的节日是最棒的!
高二描写端午节的话题作文5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老家,我也体验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传统习俗。
我们先拿出一叠晒干的粽叶,量取足量的糯米,赤豆作为主要原材料。然后,我们先烧一大锅开水,水开后把干粽叶放进去煮,大概过了八分钟的样子,粽叶的香味从锅子里飘了出来,奶奶说有香味出来就可以了,她立刻把刚煮好的粽叶捞了起来。接着奶奶教我把盛斗里的糯米和赤豆搅拌均匀,接着,我们就要去小溪洗粽叶和糯米了。
我们去小溪洗好了粽叶和糯米,接着就开始包粽子。我先拿两片粽叶叠在一起,向里一拢,做出了一个“碗”的造型,往里面填上洗好的糯米。再把这个“碗”的“碗沿”用一只手稍微拢进去一点,再用另一只手把其它多出来的粽叶给盖在上面,捏紧,最后,用细绳子捆上几圈,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可别小看包粽子这几个动作,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可不容易。我包第一个粽子,到最后一步的时候,刚要捆起来,可是糯米一股脑儿地漏了出来,没办法,只好拆了重包。第二次包粽子的时候,刚要把多出的叶子盖好,可是怎么也盖不上,原来是糯米放太多了,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将多出来的糯米给挑掉,可是一不小心,捏着粽子的那只手放松了一点,糯米洒了一地。第三次,我吸取前面的教训,终于,第一个包成功的粽子出现了,接着,熟能生巧,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
我喜欢包粽子,更喜欢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
奶奶轻声唤着我,耐心地教我如何插秧。我学着她的样子,提起一把秧苗,解开秧把儿腰上的草绳,将秧把儿握紧,再一一将它们拨开,摊开在手掌心,一片翠意便毫无保留地显现出来。我的心中不知被什么东西浸润,慢慢萌生起了一股欣喜之情:自然万物,原都是有灵性的!彼时,那些可爱的小生命正在我的掌心里静静沉睡,正等待着我去唤醒它们。我屏气凝神,似是听到了它们微微的呼吸声,均匀而欢快,无不召示着生命的痕迹。我已经不能再等了。拈起两三根秧苗,我深吸一口气,调整好手腕的力量。将它们抛了出去。只看见一团小绿点划过天空,太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来了,将它们映成了嫩绿色。忽的,秧苗稳稳地落入水田里,溅起了一星点泥水,水田里便又多了一份翠意。我十分享受这个过程,插了一次又一次。我看到灿白的阳光似乎划过我的肩头,在水田上方湿漉漉地奏鸣。我拂着汗水,心中又被无限的美好与幸福感充盈。
那一束束阳光依然在演奏着动人的乐章,也拨动了我的心弦,我的心便与那阳光共鸣……一抬头,奶奶则在另一块水田边,娴熟地插着秧,手指不停地拨动,不停地翘起又放下,水田上她撩起的水花也从未间断,不断给水田中增添翠意。奶奶似是一位高明的大自然织工,在这片她所热爱的土地上织着美丽的绿锦。汗珠滚落,把凝聚着的希望一起融入这水田,滋养着这片土地。我走过去,轻声问道:“奶奶,累吗?休息一会儿吧!”“不累的!”奶奶并没有朝我这边看,手仍然不停歇地抛出两根秧苗。
它们化为一支响箭,射向辽阔的卡空。响箭声声,绵延不绝的是对土地人们的赞歌,诠释的是所有农人的幸福指标。我忽然明白了,我因见证生命生长而欣喜;因劳动而幸福;而对于农人来说,幸福不过是那水田中的一片翠绿,是金秋时节的硕果累累……田野里,满眼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