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杜牧话题作文

发布者:韭菜哥哥 时间:2022-11-16 11:59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这作文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二杜牧话题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高二杜牧话题作文1

杜牧的一生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他出生在名门望族,祖父是宰相,从小生活优渥,年少才华横溢,二十多岁就高中了进士,可谓春风得意。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天赋,没有一点儿大抱负是不可能的。

杜牧当然有经世济国的理想。这从他写的一系列文章可以看出。在《阿房宫赋》中他写道:“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借古讽今的意图昭然若揭,当然也表明了他借以改造社会的目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此时杜牧正游历江南,见到黄莺站在枝头欢快地叫着,江南的村庄被绿水青山所围绕,抬头可见写有“酒”字的旗帜在风中飘扬。然而,杜牧的目的不在于此,关键在下面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不禁想起400年前的梁朝。

彼时梁武帝萧衍意气风发,可这样一位当世豪杰,晚年竟崇信佛教。为了向寺庙筹钱,他竟两次出家,要求官员把他赎回。官员们自然不会吃亏,这些钱转身就摊派到老百姓头上。如此荒唐事,国家如何还能治好呢?梁朝最后灭亡了。

但杜牧显然意不在于此,因为当时大唐皇帝也同样崇信佛教,国家同样动荡。只是,杜牧一番心事终是付之流水,他满腔的才华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安放。所谓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杜牧能如何呢?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叫吹箫”,也许是排除心中的苦闷吧,杜牧此后在扬州纵情山水声色。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以他家庭出身,衣食住行当是不足挂怀。可锦衣玉食的生活,到底是难以排遣内心的落寞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总一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在扬州十余年,恍如一场春梦一样,但梦总醒的时分,杜牧就这样无奈地离开了。

杜牧的诗文似乎是大唐帝国一曲无尽的挽歌,“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公元907年唐朝灭亡,诗的朝代就此谢幕。

高二杜牧话题作文2

提到杜牧,最先想到的自然是耳熟能详的《清明》,然而关于杜牧,却是知之甚少。

首先,杜牧和杜甫有什么关系?

杜甫的远祖杜周是汉王朝的酷吏,而他的后代中有一个近代名将,叫做杜预,是杜牧的先祖,所以两人实为同宗。

其次,杜牧的家境。

唐玄宗晚年,政局动荡,又逢安史之乱,唐王朝由从前的一路好走,变成了一路走好。虽然生于官宦家庭,但爷爷爸爸走的早,杜家也是家道中落,自然不好生存。

最后关于杜牧本人。

虽然杜家家道中落,但杜家藏书丰富,祖父杜佑还写过一本书叫《通典》,为此杜牧还作诗云:“地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大致是说,我家穷的只剩下书了。这样的家境下,杜牧通晓历史,写的一手好文章,被称作怀古圣手。《阿房宫贼》,更是名垂千古。

中年的杜牧官做得很大,但多次自请外调;晚年更是写诗会友,甚至为自己写了墓志铭,真是把人生安排的明明白白。

了解了杜牧的生平,再读杜牧的诗,情感自然不言而喻,下面我们刨除杜牧的香艳诗,赏读两首其永古之作。

关于寄托个人抱负,以今天课上学的《赤壁》为例,表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

关于借古讽今,同相举一例,之前学过的《泊秦淮》,讽刺当权者骄奢淫逸,昏庸无道。

杜牧实质上有一些精分倾向,浪的时候香艳诗成百上千,关于为什么后人无从得到这些诗作,有一种说法是他自己烧诗所致。而当生不逢时之时,苦于无法施展才华,(虽然官大,但时有贬官),只好把苦闷无奈写进诗中,尤其是咏古诗。

他是全唐最能怀古的浪荡诗人。

高二杜牧话题作文3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

高二杜牧话题作文4

众所周知,杜牧是一位万人仰慕的大诗人。他的诗蕴含着无穷的魅力,然而诗歌魅力的本身,则来自于他本人的生活。也许你并不太了解他的生活,杜牧不仅诗写得好,而且有着丰富的恋爱秘籍和疯狂的恋爱经历呢!

杜牧在担任洛阳御史时,在一定程度上能算得上是采花贼了,他到处沾花惹草,根本停不下来。

话说有个告老还乡的老爷,而杜牧一样,也是一个贪恋美色之徒。他家里藏了一群如花似玉的美女,其中有一位极其突出,这个消息不知怎么的就被杜牧知道了。杜牧知道后,便亲自到他家,细细凝望着这位美女。过了一会了,他便毫不犹豫的要求老爷把这位美女送献给自己。那位老爷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啊!

更有趣的是,杜牧毫无顾忌地走到美女面前,当众作了一首诗,众人发出一阵阵喝彩声,然而美女们满脸绯红。

一段时间后,喜新厌旧的杜牧开始寻找新的美女,所以他寻访民舍,到处收集美女。每天沉迷于青楼,这是何等的荒唐啊!为官十年,除了讨到了青楼女子的欢心,其余无所收获。

其实他很花心吧,有时他却很痴情。他愿为28岁时遇到的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等待十年,可不幸的是,他心仪的女子在这十年之中已经结婚。但他并未拆散对方,反倒送了一份厚礼。

也许在我们眼中,杜牧可能永远是一位诗中奇才,殊不知,他还有这等风流趣事,所以对于杜牧,我们到底是应该称他为诗圣,还是情圣呢?

高二杜牧话题作文5

唐朝,自古便被称为诗的国度。无数优秀诗人吟诵出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佳作,使唐诗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峰。在群星荟萃的诗坛上,最耀眼的应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而在这四人中,杜甫沉韵的诗风、精简的语言、以及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十分喜爱。现在,就让我们扫开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杜甫,走进他那忧国、伤时、怜民的杜诗中去。

杜甫,唐朝诗人。少年时即以诗赋受长者称许。到后来,还被称为唐诗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后期七律,沉郁顿挫、精切而毫无斧凿痕、凝炼却又挥洒自如,被称之为唐诗最高成就。因此后人尊称他为“诗圣”。又因为他的诗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三十五岁进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门楣。可是事与愿违,十年应举,皆名落孙山。这也就使他逐渐接触社会下层写下了揭露当时天宝弊端的《兵车行》、《丽人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沦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破灭,之后便过着流浪的'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叛军攻入长安后的一副社会缩影,包含诗人的切身悲痛。杜诗成为一代诗史由此开始。之后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石壕吏》“三吏”、“三别”这些诗描绘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皆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时代的悲剧。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以《秦州诗》为转折后,杜诗不以陈事为主,而是自叹身世。但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而是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如:《登楼》、《白帝》、《登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皆是身世自叹、忧国、伤时与悯民。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