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精选10篇)
《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精选10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 1
生死,似乎是一个不可辩驳的永恒的话题,没有哪个人能够坦率地面对死亡的降生。而只有一个人,那是嚼尽了痛苦的滋味,在死神中挣扎的人—史铁生。
在这个躁动不安、纷繁芜杂的尘事里,惟有写作才能让他与死神拉开距离。追溯到孩提时,脑海里并没有残留死的印记,而完全是一种放纵式的,与死神调侃的心境。真正领悟到死的释义,是在他罹病后的一段时期里,死无时无刻不在他的脑海里泛滥。
生在乡村,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到生死的抉择。这是一个生死的理想的场所—医院,闲陪一位朋友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这里的病人几乎每天都会感到自己与死神擦身而过。以前,对于生死,我脑海里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幸好有这个机会,来自病人的呐喊,让我体会到生与死之间的距离。生既是死,死既是生,生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好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生死之中真实的自我,随意地挥霍生命的周期。渐渐的,我厌烦了这个让我心绪浮动的环境。时间一点一滴地在腐蚀着我稚弱的魂灵。我不想拥有太虚假的形体,也许,躯壳早已经麻木不仁。没有体验精神濒危的感受,是难以读懂人生这本书的。或许灵魂就是在生与死的缝隙中存活。
人生有多少东西值得我们留恋,亲情、友情、爱情,究其底,最后的结局只不过是一出生离死别的戏。读了这篇文章后,对于死的内蕴,我的`脑海里开始有个清晰的印象—读懂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很公平的,是及其的顽强却又很脆弱。因为思想不停的运动,所以生命很顽强。因为思想时动时歇,所以生命很脆弱。既然思想还未停歇,那么便没有理由让生命在死的边缘徘徊。生存也是死的一种寄托,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解脱,因此,不要轻易捅破生死的隔膜。
死并不是马上就消亡,在思维还未完成建造之前,在灵魂还未真正清醒的时候,死是无意义的,称不上消亡。当一个人拥有了对生死体验的权利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在周围,许许多多的生命已是那么的岌岌可危,他们是不懂得享受生死的馈赠。
说到死,史铁生还有另一种体会。拖着一具残骸,放纵灵魂,茫然的飘逝,实则也是玷污了生与死的名节。很多时候,生是很可耻的,相对与死,则是一种高贵的精神的产物。与其邋遢的生存,不如洁净的死去。欲望只是物质的设想,精神上的寄托,是生与死的馈赠品。对于死,应该是一种凤凰涅磐的重生,是没有形体的负重。
摈弃一切重负,在史铁生的身上已经找到答案。带着对人生的期求,他拖着孱弱的躯壳,用思想点缀生命的誓言。他很渴求死,但他更希望另一种“死”。死也许是他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经过长年累月的思考,也体验了生与死的抉择,他逐渐摆脱了精神的困惑,眼前的视线越来越清晰。对于死,他已不再畏惧,他的思想不再受死神的束缚。史铁生的人生,将会是一部超越生死界线的无字书。
《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 2
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的等待着我。
生命的开端最为玄妙,完全的无中生有。好没影儿得忽然,你就进入一种情况,一种情况引出另一种情况,顺理成章,天衣无缝,一来二去边连接出一个现实世界。——《记忆与印象》
对于人生的叩问,对生死的探索,对日夜的把握,史铁生作为导游引领我们接触人生的真谛,以其独到的眼光将人生解剖。
有时,我会感觉他是一个老子学者,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两位大家不经意的交集,是真理的汇聚,抑或是如同我起初的猜想呢?无法深究,但我们却了然史铁生对人生的一种整体的把握!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似乎成为我们对生死的普遍看法,而史老却告知我们,生与死不过取决于观察的距离与角度,如同已暗淡的星星在几千万光年之外的我们眼中仍是璀璨的一颗一样,这不是对于死亡的漠然,不是对生存的藐视,更不是对生与死的嘲弄,而是一种豁达,无论生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又何欢,死有何惧!并且从史老中领略到一种,欢死畏生的独特独到的剖析,直面死亡时,是嘴角的微微上扬,面对生存,更多的是一种敬畏,一种对生命存在的.虔诚,一种对生命最为纯真的态度。试想,要是即将离开人世的人如若不笑,何时再笑呢?
轻轻地走,轻轻地来,让我又唤起在心底对徐老的记忆,哦,错了,徐志摩从未衰老,并永远浪漫年轻,即使离开人世,他都是选择一种最为浪漫的方式,他青春永驻!也许轻轻地走,轻轻地来在徐志摩笔下的时候无关生死,但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难道不是生与死的最为浪漫的方式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曾记得,这是自己记事以来所钟爱并且从未遗落的一句话!它在我心中就是一种最高的精神追求,一种闲逸与淡泊,足以媲美万贯家财。而在书中看到了一个真实史铁生,一个真真正正淡泊生死与宠辱的史铁生,一个看破生死的哲人!
生命在每一天中循环,更新,消逝又重生,而每一天又在日与夜的轮回中奔跑,一天中有日夜之分,要是世上有上帝,这大概就是上帝的特意的安排吧!要是人生在世都只是白天那是多么无趣啊!神秘,让人充满遐想的月夜会让多少人因无处寄托思绪而失去生的勇气啊!但是一旦人生仅为黑夜,那大概也不会有我们的存在了吧!生与死如同每日的更替,我们似乎并不察觉今天的朝阳和今晚的月亮与昨天的有哪些区别!但我们呢,却了然每天的我们都是新生的我们!每一天就是我们的生命的缩放的生与死,每一天我们都在告别与迎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不禁惊叹中国国人的智慧与直觉,因为我们有了一种规律,一种充满诗意的规律,阳刚的白让人充满力量,从而更好的投入生产;神秘的黑,给予了人们遐想的空间,从而更好的休憩。在这中间,我更觉得要是日出而作,月生而息更为浪漫!规律固然让人们在迷茫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并为之遵守执行,然而,规律规范了生活,生活也就规范了人,所以人的天性让人类钟爱黑夜,似乎白昼的任何规则都无法在黑夜中奏效,风花雪月,夜夜笙歌,灯红酒绿都无法在白天驻足,一切一切要等到黑夜的降临才能重获自由,入脱缰之马,坦然而自由,相信每一个喜爱黑夜的人都能在黑夜中找到内心秉持的寄托。
《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 3
“关于往日,我能写的,只是我的记忆和印象。我无意追踪史实。我不知道追踪到哪儿才能追踪到史实;追踪所及,无不是记忆和印象。有位大物理学家说过:‘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谈论什么。’这话给了我胆量。”
一连两个下午,我躺在沙发上读史铁生发表在《上海文学》七月号上的八则《记忆与印象》。第一天是邂逅,拆开信封发现它在那里;第二天便是约会了。现在夜深,可以写一点读后感。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打动我的散文。
不知他自己是否意识到,我看着文章,通篇在写早已离去的母亲。一再地有点纠缠地缠着妈妈。很多事情,很多光线和气息一次次走向她。心指着她。读这样的文章会停下静一静,停下吸吸气。我想这是一个跪在沙滩涂画的人,赶在潮水到来之前用手指画一点自己反复的梦见。有很多很多情绪海一样朝人涌来,我读的时候都有希望自己被吞没的感觉。那时候,吞没不再可怕,甚至有幸福和融入。烟消云散才好呢,一滴水和大海才好呢,没自己才好呢。
文章记的是旧人旧事和旧的心情。有些人和事本来也是不可说的。人可说食色,满纸渲染出味道,但不可说空气。留给空气的只一两个形容词,没有一点颜色。但每一次呼吸都可感觉。儿时被母亲空气一样地环绕灌溉,浑然无知,到一日,气喘起来,才意识它的不可或缺。每个红血球都醒来,不依不饶,才想念儿时的包裹自己的丰沛的爱。
读这样的文章肯定无法欢笑,但也不是哀哭。要哭也是无声流泪。流着泪却有一丝甜意上来。有所庆幸。毕竟还有过老家的废墟般的`老屋,一圈圈绕着不敢进入,但去看屋顶上的野草。毕竟有妈妈。
我也是在瞎说。史铁生的这文章没法叙述甚至没法论说。他写字很慢,数念珠一样,一颗颗地下来。第二天的重读,我读得慢些。我也慢慢数它。我可以引一些哲理的警句式的话出来,但那些句子一被引出立刻变作另外的东西。读,是接近作者的惟一的办法了。如果能走向他,也就能走向自己,把自己也读出来了。
老天保佑在天和在地的人。
《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 4
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延,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我们生来孤独,无数的历史和无数的时间因破碎而成片段。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独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
史实的足迹,铁般的刚毅,生命的朝气,成就了一个人——史铁生。
他的身体固定在床上,固定在轮椅上,而他的思想是游动的。他坚韧而又顽强地活着,自强而又勤奋地写作,记下患病的'点点滴滴,悟出生死同一的最高境界。
他依靠记忆修补过往的生命,依靠印象填补记忆。那消逝的钟声,老家,老海棠树,幼儿园,二姥姥,孙姨……那些物,那些事,那些人,是见证自己成长的,是不可以说忘就忘的,因为深植在记忆的土壤中,早已生根发芽。
站在人生的此岸回望,史铁生留给了世人一份最美的礼物。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似乎成为我们对生死的普遍看法,而史铁生却认为,生与死都不过取决于观察,取决于观察的远与近。如同一颗早已熄灭的星星在数十万光年之外的我们的视野中仍度着它的青春时光。这不是对死亡的漠然,不是对生命的藐视,更不是对生与死的嘲弄,而是一种豁达。直到死亡之时,史铁生的嘴角仍微微上扬。面对生存,他更多的是一种敬畏,一种对生命存在的虔诚,一种对生命最为纯真的态度。他以他独特的方式,诠释了生与死。无论生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又何欢,死有何惧。
在我看来,地坛是史铁生心中的一种信仰。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也许你会问,这个悲剧的结尾是什么?我想告诉你的是,首先,这不是悲剧,而是秋天;其次,它的结尾是等待死亡。
秋风,绝非肃杀之气,那是一群成长着的魂灵,成长着,由远及近一路壮大。
秋风的行进不可阻挡,逼迫得太阳也收敛了他的宠溺,于是乎草枯叶败落叶萧萧,所有的躯体都随之枯弱了。万物萧疏,满目凋敞。强大的本能,天赋的才华,旺盛的精力,张狂的欲望与意志,使得灵魂从而凸显出来。
对于史铁生来说,生死无忌。
《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 5
认识史铁生一晃已有二十多年了。最早是从《今天》上读到他的《午间半小时》,我喜欢得不得了。小说中传达出的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在那个空话连篇的时代罕有的那种朴实的文字,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后来终于在紫竹院落的草坪上见到了他。那时的聚会还不那么合法,可是他还是摇着轮椅来了,见到他让我钦佩而感动,我不由得走过去推起了他的轮椅。
我一直喜欢他的作品,无论是《病隙碎笔》还是《务虚笔记》,他写的文字从生命的感悟出发,书写人灵魂深处的颤动,叫人无法不去思考。我把史铁生的文字看成是当代文坛的珠峰。而三四年前,在轮椅上坐了30个年头的铁生,又面临新的灾难———双肾功能衰竭,他必须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想出他书的出版社太多了,而他惜墨如金。作为编辑我的亦不例外,但一直不好意思开口。今年春天,我试着给他的夫人打了电话,没想到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能编辑他的新作我十分兴奋。
拿到稿子我一气读完,太绝了!刚巧北京出版社打算上马推一个《人生中国》项目,这是一套以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和命运为主题的丛书。或许百姓的生活并不惊天动地,不那么辉煌磅礴,但每一个个体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人生中国丛书》要将这些笑容和泪水印进书页,让读者从中感知民族、历史、人生、价值。以史铁生的《记忆与印象》为旗,这将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这本书非常能体现《人生中国丛书》的出版理念。书中有许多精彩的人生故事,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命运的讲述传达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与独到感受。这部书稿通篇描写的是普普通通的百姓的生活经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当代文坛大作家在为草民写史作传。这部书并不厚,只有十来万字,但是史铁生的文字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在对往事娓娓道来的回忆之中,有一种对命运诗意的把握。作者写了我的幼儿园,写了二姥姥,写了院里的邻居小姑娘珊珊,写了老家,写了看电影……正如这套丛书的主旨所表明的那样:真实往往比虚构更离奇更有力,平民往往比名人更真实更亲切。通过史铁生细腻生动的描述,这些凡人小事使人得到一种良知的启迪。
我曾经与史铁生交谈过,他告诉我,写作以生活为基础,可不同于生活。文学关注的是人的位置、人的处境。《记忆与印象》不是一本仅仅讲述成长经历、生命过程的书。记忆是一架过滤器,过滤了浮泛的不值得回味的昨天,记住了那些让生命升华的苦难、欢乐、点滴的没齿难忘,留下了经过心灵过滤的难忘的印象。
在写作面前史铁生不是一个残疾人和重病患者,他自由的心魄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残缺与爱情、生命与法律、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他的思考既执著又开阔,既深刻又平易近人,他的作品充实而完整。史铁生的小说,或多或少都有些寓言的意思。他早期坐轮椅还不久的时候,小说还多是描写具体的生活经验:写街道手工作坊的《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写知识青年下放农村生活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等等。随着坐轮椅的时间增长,离开自由行动的日子越远,史铁生的小说越变得抽象,思想的涵量增加,比如《命若琴弦》,比如《务虚笔记》。这些与具体人和事疏淡了关系的小说,显现出他逐渐脱离外部的生活,而进入内心,在寻找新的超越。
正如王安忆在一篇关于史铁生的文章中所说:不会有事物能够向四面八方发展,任何事物都只可能以一种秩序存在着。纵然是无中生有的,它一旦生出,便也有了自己的生命秩序。这隐在虚无之中的基因图谱,就是史铁生要去寻找出来的。
命运将史铁生限定在了轮椅上,剥夺了他的外部生活,他就用思想做脚,往内心走去,越行越远。他渐渐进入一种冥思的生活。对这世界上的许多事物,他不是以感官接触,而是用认识,用认识接近,感受,形成自己的印象。他不断追寻新的超越,与其他作家相比,甚至更高程度地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谦和、平实而顽强的轮椅作家,他用笔在灵魂的深邃之处引领我们。
《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 6
“关于往日,我能写的,只是我的记忆与印象。我无意追踪史实。我不知道追踪到哪儿才能终于追踪到史实;追踪所及,无不是记忆与印象。有位大物理学家说过:‘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这话给了我胆量。”——史铁生《记忆与印象》
原本是部门里要求写的读后感,没被采用,反正写的时候是带着很强的读者意识的,便拿来贴上。因为是暑假在乡下老家写的,心境比较闲散,这篇书评可能没有很努力地思考,多了些感性的东西,写的时候就如同困在一篇迷雾中,写完了也没走出来,很多事情没想明白,如果你有些赞同、批评和指正,那就跟我讲一下吧。
死亡于生存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黑洞,吞噬着现阶段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同时也毁灭着我们于过去的时日里所创造的一切价值。那是一个充斥着未知和猜测的境地,我们总是害怕着虚无,心境已接近死亡边缘的人所能看到的东西是我们常人不能轻易看见的,他们说不好是以一种更为敏感还是更为冷静的心态在回忆着过往,但在其语气当中,总是有一种世外的存在,那便是死亡。
这本书表面上是作者沿着时光轨迹编排的一部自己的成长史,但却实实在在是一部关乎存亡的心境史。在书中作者轻轻问道,“不知道别人是否也会像我一样,由衷的惊讶:往日呢?往日的一切都到哪去了?”但在我读来,这就如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轻声叹息,我的生命呢?我的一生怎么不见了?既然往日可以如同并不曾存在过一样,那生命呢?终点之后还有继续吗?这又是否是一个可以谈论的问题?显然作者把这个问题巧妙的回避掉了,因为我并不曾从这其中可以找到答案,至少现在是如此。书中并没有伤春悲秋的感怀,而是如作者所言,“站到死中,去看生”,懵懂的被教堂里的琴声和歌声所感动的幼儿,愚顽的四处撒野的孩儿,略经世事小心而又试图洒脱活着的少年,直至今日终于摆脱病魔的`折磨平和应世的老者,似是走过一条漫长的小巷,一路从晨露走到斜阳,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但不重要了,因为已经快结束了。这个已将生死看淡的老人在试图整理一生所完成的答卷,真挚坦诚,虽然我不知道这答卷该要交向何处,但这是目前为止我们可以做好的的事情了,不是吗?回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原本的模样便是零碎而模糊的,而为了表述,往往又会被人描述的过于准确而显得不真实。真实是如此之难。所幸作者在一开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前言中作者写到,无意追踪史实,追踪所及,无不是记忆与印象。亚里士多德曾言,诗比历史更为真实。想是因为那些记忆与印象在人心中因引发生命的悸动得以长久地存留,比之那些所谓真实的时间地点事件更能证明和影响一个生命的存在吧。但要准确得刻画出自己的心绪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欺瞒别人或者欺瞒自己,因为本就繁复难明的事理、他人的眼光,还有企图躲避自责的欺瞒的本性。可作者已做得很好,他可以平静的谈起自己曾经的背叛和自私,谈起自己那颗“不敢醒的良心”,也许在他心中会存有些许苛责,但在当时的情境下去看,一切都很正常和自然,因为我们都是这样的普通人。让这部作品读起来更真诚的是作者的文字。我们已经学会了把自己学到的看到的现成的文化产品化为文字去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但作者的笔却像摄像机一样力图为我们还原现场,朴实而细致。
读罢这本书也许会觉得问题多于结论,而我又为何要去聆听一个年迈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磕磕绊绊讲的那些我出生之前就不直溜到哪去的陈年旧事呢?可我就是无力卑微到如此境地,妄图从他人的回忆中探寻自己存在的价值,想要看看,关于生命,我们可以谈些什么。
《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 7
读书那会,第一次接触史铁生是从《我与地坛》开始的。他的文字具有一种沉淀感与厚重感。对往事的叙述娓娓道来,有一种对命运的反抗,不屈服命运的安排,有一种与之俱来的张力。
在《记忆与印象》里,有作者的童年故事,有对家族故事的揭露,还有隐隐约约对爱情的一种惋惜。似乎生活赋予的一切,或美或丑,亦苦亦甜,都是生命必经的.过程,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史铁生在坐上轮椅的那天开始,便是向死而生的开始,当一个人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便能登上生命的至高点,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
我总觉《我与地坛》里的一段话:“要是有些事我没说,你别以为是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是他真实的写照。
有些话,当梦想照进现实时,便已破灭,不如收藏在心底。史铁生心里是苦的,有些话过了那个时间,便不该再说,只适合收藏了。
《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 8
记忆,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这是史铁生对于记忆和印象的定义,也是全书的基调。
史铁生文笔沉静,不惊不扰地记述着童年里的光影,读来却有一种沉重感。在那样一个历史性的时代面前,童年已无所逃遁,童年的色彩与童年一点不搭调。虽然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现在读起来还是有共鸣感。渴望读书渴望工作的奶奶,二姥姥,舅舅的故事,还有那个七岁就会察颜行事的小女孩,以及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可怕的小孩……这些都在史铁生的笔端,随着记忆如流水般的滚落了出来。
记忆,是一种挺折磨人的东西,它是一把枷锁,锁住人的.灵魂。甚至因为它,你失去了原本的纯真和快乐,真的,它是一个牢笼。而印象呢,也许很美好,也许很糟糕,但你不必为它烦神,你可以选择它停留,也可以丢弃。印象好的,可以永驻心间,不好的,抛到脑后也就忘记了。所以,它是牢笼以外的天空。
读了此书,心灵清彻,人人都有记忆与印象,该好好疏理一番了。
《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 9
我出生之前的那些岁月,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片孕育了现在的我的土地,但它沉默着,我只对其上生长的枝桠有所触动,对它本身一无所知。但是通过文字,通过前人的手所书写的前人的眼,我看见了已经化为泥土的东西原本的模样——它是曾经辉煌过的':有人为其哭,有人为其笑,有人对着它哀叹愤怒,有人为了它献出了一切。一直觉得史铁生的文章是有一点意识流的,我不讨厌这种感觉,恰恰相反,当我跟上他的思路时,有种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愉悦。他在壮年时陡然遭逢大变,自暴自弃也是人之常情,所幸有着那些爱他的人,让他即使不良于行,却依旧有着健全的灵魂。一点废话。太过于喜欢,因此语无伦次。
《记忆与印象》读书笔记 10
对史铁生的印象起始是高中课文《我与地坛》,老师讲他是身残志坚的典型,后来与朋友说起时他们也多是这样的看法,并且认为若不是残疾他恐怕没这么多细腻的生命感悟,似乎是残疾造就了他的文名。然而看他早期的作品,这种看法就显得柔弱不堪,一碰即碎。
《记忆与印象》是史铁生作品里不得不看的随笔,在这里可以窥见他叙事的高超手法,以及那最真挚的情感对母亲和奶奶的深深眷念与惭愧,在平淡的.文字中真切地表达,多处令人动容欲泪。《比如摇滚与写作》有最热切最恣意的表达,读来心神激荡,在这篇里也将初恋的美好和遗憾写尽了——爱情没有遗憾,婚姻才有。然而遇到一个懂他怜他爱他的陈希米,也是上天给他最好的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