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端午节的作文合集八篇

发布者:客至天涯 时间:2023-4-15 01:41

【精华】端午节的作文合集八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端午节的作文合集八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马上就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端午节当然要吃粽子。为了迎接这个我国的传统节日,学校组织我们自己动手学习包粽子。

进了北楼,师傅先让我们带上帽子和口罩。然后我按照老师事先教的方法开始包粽子。先将粽子叶卷成漏斗状,然后在底部放个红枣,紧接着放一层江米没过红枣,一直重复这个步骤,直到将漏斗填满。接下来把前面的粽子叶捏个角,把后面的'叶子包住,这个步骤我就失误了很多次,好容易完成了,最后用细绳将包好的粽子系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有一种文化,穿越历史,历经沧桑,因为久远,所以厚重,所以永不退色。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会有不同的节日,能吃好东西的除夕,算得上中国传统节日的鼻祖了,一年中的节日就占了大半的时间,这些节日,有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比如中秋节,也有从近几十年才开始的,比如国庆节,这些有趣的节日,构成了中国传统人民的生活。

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五月五的端午节是人们所熟知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的由来,爷爷跟我讲过,他说战国时候有位屈原。出身贵族,从小就受的.良好的教育,二十多岁,就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善于作诗写文章,口才也好。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楚国的左徒,经常同楚怀王研究政事,拟定法令,深得楚怀王信任。但是楚怀王相信那些小人的话,把屈原疏远了,最后又把他放逐到长江以南的楚国边疆。秦国大将白起攻打楚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知道楚国快亡了。一个堂堂的大男人就这样哭了起来,他不愿意看到楚国灭亡,于是就在这一年的五月投汨罗江自杀了。

当地的百姓听到这个噩耗,都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打捞屈原的尸体,也不知道来了多少船,打捞了多长时间,结果都一无所获。有人用苇叶饱了糯米饭,投进汨罗江,祭祀屈原,还有人怕江里的蛟龙抢吃食物,又在苇叶上系着彩线,吓唬蛟龙,保证屈原能享用,这种食物就是粽子,这种悼念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直到现在,每逢农历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很多地方赛龙舟,家家户户包粽子,据说,这些活动都跟屈原有关。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节日,这些有趣的节日是我们老祖先用智慧创造的,我们要更加珍惜每一种文化。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重要的节日,它的来源与屈原一想到屈原,我就感到非常悲伤,每当我听到关于屈原投河的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心总是冰冰凉凉的,但是一想我们国家有这么个爱国的人,那我们都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呀,所以总结来说就是又开心又悲伤,但是我在端午节这天过得非常开心快乐。

虽然端午节那天我有英语课,但是我还是非常开心,英语课下课,我就被妈妈接走了,我们的新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看了,我们房间也是一样,我对妈妈说:“以后需要买两盆小花放在我们的房间的书桌上吗?”妈妈说:“那当然得要放两盆小花在你们的书桌上了。”我和妹妹听了高兴的不得了,特别是是妹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嘴巴都合不起来了!最后我要和妹妹去了我的'闺蜜家玩我家里我们本来想先玩德国心脏病的,可是一想到德国心脏病的铃声太大。

怕吵到别人睡觉,我们就只好进房间看书,我看着看着就听见,她们在旁边看着一部电影,我转过身一看说:“你们这样看电影也不叫上我。”我闺蜜说:“我看你不是在看书吗,所以就没叫你。”我气得火冒三仗。在她们家玩了一个下午。我想想也该回家了,就跟我的闺蜜告了别,就带着妹妹回家了!

端午节我玩得可真是开心的不得了,好久都没有玩得这么开心过了,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忘记伟大的屈原!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端午节的民谣,但却不是我故乡的。我的故乡是辽阔燕赵大地,因为干旱少水,所以端午节并没有龙舟下水的盛事,但因为与庙会的融合,也自有我们的繁华,就像粽子,各地的下料和包法不同,当然也各具风味。

在我们这儿,首先是提前了端午节的时间,日子由农历的五月初五改到四月二十八。这大概跟节气有关,一般五月初五就接近芒种了,芒种三天见麦茬,这时节家家户户摩拳擦掌,准备抢收,谁还有多少心思过节呢?而提前了的端午节,放在了丰收在望的时节,放在了大忙之前的闲暇里,放进了人们祈贺风调雨顺的心思,就显得格外恰当了,更何况人们还要热闹好几天呢?

要过好端午节,节前的忙碌是最重要的了。早在前一个月,人们就开始盘算起来,赶集上店的时候也就多了一项任务:准备过节包粽子的原料。首先是糯米,要选粘性好的,就要挑厚实的米粒儿,选有淡青色光泽的,而发白发轻的,往往是陈米或劣米,包出来的粽子就味同嚼蜡了。其次是枣,要选个大肉厚的,还要看看有没有蛆眼。通常我们这里认阜平的大枣,有了阜平的大枣,即使贵的肉疼也要买的,因为的确是物有所值。粽子叶一般不早买,提前三四天即可,因为节前卖粽子叶的很多,还有走街串巷卖的,绿绿的一筐筐的,带着芦苇的清香,带着晶莹的水珠,拿过来看叶子厚实宽大,没有褶皱就可以了。

准备好了东西还要尽人事,因为是庙会,往往要唱戏的,所以要提前通知自己的远一点的亲戚朋友,请他们来过节。还有一件最要紧,就是一定要请出了门的姑娘回娘家来过节。如果谁家没有请回出嫁的姑娘,就一定要有个冠冕的理由,否则会被乡里耻笑的。而且每家亲戚朋友多少,家里热闹与否,是衡量你家体面不体面、人混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所以家家户户在此节日无不尽心竭力。

包粽子一般是在节日的前一天进行的。上午就把米晾一晾,拣一拣(通常狡猾的小商贩会在米里掺点小石渣),淘一淘。把花生、红豆之类的配料用温水泡上,枣子也洗干净晾着。粽子叶用开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洗洗,就泡在在大盆里备用了。吃过午饭,人们就在家里敞亮的地方摆开了阵势,叶、米、枣、豆和花生之类的分列在大大小小的盆里,再准备一个盛粽子用的大笸箩,每人一双筷子就可以包了。

家乡包的粽子不似别地儿的三角粽,那虽精致却嫌小气。我们是包锥形的大粽子,容量相当于两三个三角粽。一则包得快,二则也是像样的待客礼数。而这种粽子的包法也很有技巧。先取一宽大的叶子在左手食指上缠三圈成一个小巧的圆锥库,再拿一片叶子贴库边插进去,把刚才围库的`残叶别过来压在要插得叶子下,就这样依次半叠着衔接着插叶子,并把插好叶子顶部三分之一处往外褶一下,这样插上6、7片叶子就围成了一个圆锥筒,然后用手捞些米放进去,间或放些枣、花生之类的,装好了就用两根筷子把外翻的粽叶朝上捋一下,然后用筷子夹住朝怀里一翻,之后把折过来的叶梢左右一分,再对接,拧两下,在粽子腰间一别就好了。包得好的挺拔秀丽,像一位系着裙带的美人呢。手拙的人呢,往往插不成库就根本包不上,或者松松垮垮的不象个样子。于是这项技巧也成为衡量女人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如果谁家的女人不会包粽子,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撇嘴呢?

粽子包好后已是黄昏,于是人们在院子里支好大锅,架好劈柴,然后把粽子结结实实的摁在锅里,再压块石板或水盆,之后注满水,盖严锅,就可以烧火煮了。大火烧上两三个小时,中间还要续两三次水,之后就不再烧了,但炭火不撤,让余火慢慢煨,一般要煨上一夜的。但其间多数孩子会在那浓浓的粽香里饥馋难耐,撒泼耍赖,于是父母会骂着"馋鬼",呵着热气拿出一两个来,让孩子先吃,大人也顺嘴咬上一口,品一品火候与成色。

吃粽子的正时候当是四月二十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揭开了焖了一夜的粽锅,香气也随着晨风飘散,沁人心脾,使人胃口大开。但通常早饭也比较简单,粽子蘸白糖或简单的配点的稀饭小菜,那粘粘的甜甜的粽子的美味就显得特别的好,让人吃了还想吃。但吃多了,大人就会限制,因为糯米发沉,吃多了肚子会不好受,更何况午饭还会更丰盛呢?

早饭后,主妇们把家里和家人收拾得利利落落,然后接亲迎友,如果亲戚朋友有事来不了,或者谁家有事没包,就要送些粽子过去,表表心意。接着人们就开始三三两两的去逛庙会了。其实庙会和集市本没什么区别,只是货多人多,热闹罢了。但人们多半是逛一逛,看看景瞧瞧人。即使想买某物,也不急的。先佯装看,有时间就和小贩磨磨牙,几次较量之后,看小贩咬牙跺脚了,自己也揣摸着合适了才掏钱。但有些钱是不能省的,就是招待亲朋的酒菜,要新鲜好看,贵一点也没办法,图的就是高兴和脸面。

庙会上的戏通常不怎么好看,但很热闹。请的大多是小剧团,没那么大的排场,但照样是花花绿绿舞台,那锣鼓照样敲得山响,那偶尔断点声音也唱得有腔有调,所以戏台下也人来人往。最忠实的听众是一帮老头老太太,他们三三两两的坐在戏台下,边嗑唠家常,边品评台上的功夫,不时伸长脖子专注的看上几眼,偶尔把头凑到同伴的耳边私语几句,再对着某人指点一番,他们对戏的理解通常是听来的或者是记忆中琐碎片断,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喜欢看戏,喜欢享受这一刻就足够了。戏台下的孩子是最活跃的了,他们一会儿登高上树的要看台上翻筋斗的,一会又在花花绿绿的面人、泥人前驻足,一会又被糖葫芦、棉花糖、甘蔗之类的美食迷花了眼,还要眼睛追踪大人,有机会就磨上几毛钱,甜甜嘴巴,之后就欢呼雀跃了。

……

故乡的端午节就这样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在浓浓的乡情亲情里,在悠悠的原味乡韵里,一次次飘然而至,又飘然而逝……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我们家乡还把端午节叫做“五月端午”,因为它是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而我更愿意把它叫做“粽子节”,因为在这几天,我都可以吃到美味香甜的大粽子。不仅如此,端午节的习俗也很多呢。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虽比不上春节、中秋那般隆重,但是家家户户也是很重视的。就拿我们家来说吧,在进入阴历五月初一这一天,妈妈就把提前买好的红葫芦贴在了门口,和窗棂外面。贴葫芦也有讲究,葫芦的口要朝上,我就不明白了,问妈妈为什么要贴葫芦,还要这样去贴。妈妈说:“端午节贴葫芦,挂葫芦是为了趋灾避邪保安宁的。”“那为什么口朝上呢?”“听老人们说是为了把毒虫,灾难全都收起来,让家家户户安宁。”妈妈笑着说。原来如此啊。当然贴葫芦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到了五月,正是蚊虫开始活跃的时候了,家里的老人们,也爱把剪好的葫芦缝在小孩的'衣服后背上。在肩头还要缝上一个小布老虎,以求平安。妈妈说我小时候就有这样的衣服,但是我已经不记得了。初一这一天我们还要吃鸡蛋,至于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妈妈这天早晨要煮上一大盆,家里的每个人都要吃上几个。到了初五这一天,家家门口都插上艾草,也是驱蚊避邪的。晒干的艾草还被姥姥做成了小香包送给我,当然这也是保平安的。这一天重头戏就是吃粽子。妈妈早早的就把米、枣、叶子泡上。泡好后大家就开始包,一个个粽子就在大人们的手中包好了。煮熟的粽子透着叶子的清香,咬一口,米黏黏的,枣甜甜的,真好吃!

我真的很喜欢端午节,更喜欢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美好祝福。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过个别样的端午节,一直是我期盼的,没想到今年就梦想成真了,大家随我来看看吧。

早上一起来,便是美妙的读书会,主持人就是程世龙。第一环节是好书介绍,大家都是开开心心地介绍好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小升升介绍的《大森林与小木屋》。听着小升升的讲说,我也不禁的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这本书。我介绍的书,就是《红脖颈的林中悲歌》,书中的红脖颈十分感人,临死前也没有忘记儿女。在讲的时候,我特意突出了爱与奉献的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阵子的紧张:“一定要坚持住啊。”除了最后的结尾稍有仓促,我这次介绍还是很成功的。

接下来又是介绍端午节的故事,大家纷纷发言。当然了,都离不开屈原。其实端午节应该是南方少数民族先开始过的节日。但是,这次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介绍还是令我大开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第三环节,自然是重头戏——才艺表演。我之前也没有准备,一到这个环节,腿肚子可有点转筋。好不容易想起来一个好办的才艺——讲评书。因为平时天天听评书,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记住了,就给大家说了一点百年风云的开头,还真获得了成功。

读书会结束后,就是疯吃的开始了。先是两盘开胃西瓜、后是程世龙母亲包的'粽子、然后可乐鸡翅,大家吃到兴头上,大人们包的饺子也热腾腾的出锅了,又是对着饺子一顿风卷残云,摸摸舒服极了的肚子,不由得感叹道:“真乃美味耶。”饭后就开始玩了。快乐一心给大家一人发了一根五彩线,戴在胳膊上,还别说,真有端午节的味道。程世龙最够意思,成功的当了主持人不说,还给大家准备了不少笔,拿在手里,更是美得合不拢嘴。

玩了一会儿,我们决定学一段英语,内容当然是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了。还是表姐想的周到,在网上找到了一篇美国日报关于端午节的报道,给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

怎么样,这个端午是不是很充实,既吃的美,又玩的开心,最重要的是还学到端午节很多知识,真是别样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在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我的家乡也算得上是繁荣,所以每逢端午,必定热热闹闹的一派景象。

蜿蜒交错的窄巷中,屋檐下,就地摆满着各色小吃,到中午人们饿了,椅子一摆,几个人凑上一桌,讲讲吃吃,整条巷子就满满当当都是谈笑声。在家乡,人们大多懒得自己办吃食,上酒楼置上几桌,节日就这么晃过。但端午节的粽子,定要“自食其力”的。把浸在桶里的竹叶摆在一边,咸草串进门圈,再将忙一早上才切好的香菇,腌好的五花肉等料子整齐地码桌上,木凳一放,就可以在门槛边忙上好几个小时,还可以跟对面的人家聊上几句。棉湖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没说有谁的母亲不会做小吃,包粽子。在母亲忙活时,他们便捞上几片叶子,扯下几条咸草,装模作样地填上几把糯米,几粒花生,用草胡乱绕上几圈,倒也还看得过去。但肉等料子他们定是不敢乱碰,要是打翻了盆子,弄脏了地板,隔天的“教育”逃不过的。家乡的女人爱干净,再怎么忙碌,都要干净。待母亲绕足一串,便放进锅里,用火烧上半小时左右。若母亲欢喜,还能将自己捣鼓了好一阵的“粽子”放进去。等待美食的时间往往是难熬的,孩子们便蹲在一旁剪一下竹叶头,跟母亲讲讲学校好玩的事,再呆不下去了,骑着高到胸前的自行车,在四通八达的巷子里晃悠或结拜到商店买根冰棍舔舔,这都是可行的。但无论怎样,在粽子煮熟时拿着瓷碗恭候着,是必须的。家乡的粽子总是小巧精致,由母亲细长的双手利落地将紧裹的竹叶掀开,有三个圆润小角的粽子,一骨碌滚进碗里,便是白白嫩嫩的一片,将几颗花生粒挑去,悄悄掷入母亲碗里,张嘴就是一大口,糯米有嚼劲却不黏牙,藏在粽子中的香菇虾米鲜味十足,有时舍不得吃掉它们,就津津有味地啃掉糯米,剩下的再慢慢品尝。这样粽子可以连吃好几天,待到新鲜感过去,门上挂着绿棕也剪完了。

家乡的端午倒是闲适得无趣了,但端午节的粽子,那淡淡的下午,遗留在舌尖的美味,是久久都无法忘怀的。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让我想起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它广泛流行于汉、壮、布依等民族地区。

据说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曾经有位诗人,名叫屈原。当自己的祖国被占领时,他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楚国人民十分悲痛,用种种方式来追思他。我们吃粽子、赛龙舟,据说都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说起吃粽子,那算得上是最主要的习俗了,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粽子的传统形状为三角形,也有长方形的。一般根据其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在粽子里撒上白糖,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除此之外,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当属赛龙舟。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从那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龙舟赛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蛟虾蟹,以免吃掉屈原的遗体。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记得小时候,妈妈用具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系在我的手腕和脚踝上。听说这叫长命缕,也许戴着便能“长命百岁”吧。不过,现在这个习俗已不常见了。另外,在一些较为传统的家庭中,还要插“五端”,包括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我猜这些东西和辟邪有关。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