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作文15篇

发布者:唯品一生 时间:2023-1-15 01:45

端午节粽子作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粽子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粽子作文15篇

端午节粽子作文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天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好了粽子、菜角、水果,一起去外婆家过端午。

摆满了一桌饭菜,放上了热气腾腾的粽子,我们都有些沉默不语,拿起了香甜的粽子,我的眼前浮现出去年的情景……

去年端午节是我们和外爷共同度过的最后一个传统节日。头一天,妈妈问外爷明天怎么吃饭,外爷要求一定要在家里吃饭,还摸着我的头说:“过节在家吃饭,我还可以给娃娃蒸个鸡蛋羹”,我最喜欢吃外爷做的鸡蛋羹了,他做出的鸡蛋羹比谁做的都好吃。

端午节那天,我们准备好了东西来到外婆家,外爷正要蒸粽子,看见我来了,就高兴地说:“正好给娃娃蒸鸡蛋羹,等着啊,马上就好!”

只见外爷打开一个鸡蛋,倒入准备好的温开水,而不是用凉水,然后慢慢搅拌均匀,妈妈开玩笑说:“我可知道你蒸的鸡蛋为什么又鲜又嫩了,不光有技巧还有耐心呀!”

围着满桌的美食,我们高兴地说着吃着,外爷看着盘中的粽子,拿出一个递给我说:“这种是娃娃爱吃的肉粽,快吃吧。”

外爷也爱吃肉粽,我挡住外爷的手,说道:“外爷你先吃吧,你也爱吃肉粽,咱们一起吃吧。”

外爷慈爱地说:“这个粽子一定是你爱吃的肉粽,其余的我也认不准了,我是什么样的粽子都爱吃,你吃吧。”

外爷什么时候都想着我,家里的人都是叫我的名字,只有外爷每次都叫我娃娃,我知道,外爷对我是那样的喜爱!

外爷愉快地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端午节故事,还说他小时候端午节根本就没有吃过粽子,只听有文化的人说过,端午节他们最重要的美味就是炸菜角和糖糕,难怪外爷让妈妈买了些他平时不怎么吃的油炸的东西,原来是外爷在怀旧啊。

我们一家吃着、说着、笑着,温馨热闹布满了整个房间。谁也没有想到,端午过后仅仅不到半个月,我亲爱的外爷就突然永远离开了我们……

流着泪,我们在外爷的遗相前放上外爷最喜欢吃的疏菜和水果,放上粽子、菜角,外爷还是那样慈祥地看着我,我似乎听到外爷熟悉的声音:娃娃……

端午节粽子作文2

“粽子”想必大家都吃过吧!可是,你们有没有自己亲手包过粽子呢!我就包过一次,才知道粽子是多么难包呀!

十几天前的早晨,天气还不错,我漫步在楼下院子里赏花。无意间,瞧见外婆坐在井边的椅子上,专心致志地不知道在干些什么,走进去一看,才知外婆在包粽子住给我们吃。一个个粽子包得有模有样的,我真是羡慕极!连忙跑到外婆面前,说:“外婆,我想学包粽子,您能教我吗?”外婆不停地点头:“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我现在就教你!”

说着,那边拿来一片包粽子的叶子交到我手里,手把手地教我:“先把这片叶放到那片叶子叠在一起,弄成一个类似什么圆锥形的样子。”外婆便做一个给我看:“然后在上面倒上适当的米,最后包回起来就可以,你自己包包看!”

我学着她的样子包起来,眼看就要包好,可包到最后时手不小心没拿住,米撒一地。我鼓励自己:“没关系,在包一遍!”没想到因为没有包牢,米又撒一地。接二连三的失败,我失望,气愤地说:“粽子太难包,我再也不包!”这时,爸爸走出来,看到我烦躁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婷婷,你是不是很想包粽子?如果是的话,你就要有耐心,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就会成功,你就再包几遍看看吧!”我听爸爸的话静下心来坐在椅子上,认真仔细,一心一意包一遍又一遍,总算是包好,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包好几个粽子,一个比一个包得好,还懂得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耐心,坚持不懈,你总会成功的,甚至有丰收的成果。

端午节粽子作文3

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两种说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兴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来,楚国(今湖北)有一位叫屈原的大夫,公元前278年,秦军地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为了不让鱼龙虾蟹去咬屈原的身体,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粽子,投入江中。

这两天,每天早晨,我们按照习俗、要吃粽子,所以早饭是一人一个粽子。

昨天早上,我们吃的是嘉兴的肉粽,它不是很大,还没一本新华字典大,粽子被黄绿色的楝树叶包着,中间系着一条细细的,魄的绳子。打开后,就露出了里面浅棕色的粽子,这种粽子有四个尖尖的角,不特别黏,吃起来不粘牙。因为包的是肉馅,所以味道有点咸,有股粽子特有的香味。有时一口咬下去,还可以咬到棕色的、有点硬的肉,可好吃了!

今天吃的粽子和昨天吃的就不一样了,今天我们吃的是舟山本地产的碱水粽。这种粽子我不怎么喜欢吃,它是用黄中带黑的毛竹叶包着的,很大,是嘉兴粽子的两倍。打开后,粽子里土黄色的,很黏,弄得我手上、嘴边全部都黏乎乎的,很不舒服,而且它里面没有包任何东西,淡而无味,一点都不好吃。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主要习俗,但有些人在端午节已经不吃粽子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将这种中国节日习俗保留下去,不能让它失传!

端午节粽子作文4

每逢端午节,只要走进我的家乡前童古镇,一股股甜甜的糯米香便从四面八方袭来,十分诱人。此刻的前童,好像浸在糯米的香甜之中,连空气仿佛都变甜了。

端午一大早,奶奶忙得不可开交,首先她开始准备原材料:把清水泡过的糯米沥干水分,这时的糯米已经比较软了,只需手指轻轻一捏,它就碎了;再把粽叶的两面清洗干净,放入锅中,用开水烫上几分钟。捞出粽叶,剪掉叶柄,也沥干水分备用。奶奶又端出一碗红枣和一团棉线,兴致十足地准备包红枣粽了。

我见奶奶满头大汗,自告奋勇地当上了奶奶的小助理,一会儿递艾叶,一会儿剪一根棉线,一会儿又……我不甘心就那么看着,于是,我自己也包起粽子,可粽子在我手里调皮的很,包了散,散了包,可我就是包不出奶奶手中的完美粽子。瞧!奶奶卷艾叶,放糯米,拿绳子,扎粽子,一切都如行云流水,十分麻利。于是我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奶奶的动作,她先拿一片艾叶卷成漏斗状,漏斗下方格外紧密,再放入糯米和蜜枣,还不忘用手按压一下,然后,把过长的艾叶用大拇指紧紧地扣在漏斗上,最后用细绳将粽子捆好,一个胖乎乎的三角娃娃就从奶奶手里蹦了出来。奶奶还告诉我:糯米放多了,煮起来容易散架,而少了,粽子看起来不好看。所以,加入的糯米要刚好和漏斗口齐平。哇!看上去很简单的包粽子居然藏着这么多的奥秘呀!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渐渐也能包出几个像模像样的粽子了!

包好粽子,我们把它们摆进锅中,奶奶倒了些水,没过粽子。大约两个小时,粽子的清香一个劲的往我的鼻子里钻。奶奶帮我盛好粽子,剥掉艾叶,我一边听着奶奶讲屈原的故事,一边吃着香喷喷的大粽子,心里不禁感叹:多么香甜的端午粽,多么欢乐的端午节呀!

端午节粽子作文5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端午节粽子作文6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着这首儿歌,我就知道,端午节就要来了。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叫我和他一起包粽子。这不是很好办吗?我很快答应下来。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爸爸的话音刚落,我就马上从厨房拿来了一叠翠绿欲滴的粽叶,接着,又拿来了一捆棕绳,端出糯米和其他馅料。“开始包粽子啦!”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欢呼完了后,我擦了擦手掌,瞟了一眼桌上的材料。神气十足地说:“包粽子的材料你给我听好了,本小姐陈师傅要把你们变成一个个大粽子。你们可要听话哦!”于是,我选了两片差不多大小的粽叶就开始包起来。我先把粽叶叠在一起,卷成了一个“喇叭形”,就开始添米和馅料。我看了看爸爸,爸爸还在卷粽叶呢!我得意洋洋得想:呵呵,老爸真慢,连我也比不过,真是一头大蜗牛!正当我沉浸在喜悦中时,爸爸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说:“你包的方法不对。”这句话给我当头泼了一头冷水。我吓了一跳,不小心用力捏了一下。“哗”,糯米就像飞珠滚玉似的跳了出来,散了满桌。爸爸滑稽地说:“看来,这位小陈师傅的'手艺不太高超哦!”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但是还不情愿地说:“那我怎么办?”“我来给你做个示范!”爸爸爽快地回答。我瞪大了眼睛。只见爸爸拿起两片粽叶,麻利的卷出了一个漏斗的形状添上米和馅料右手大拇指轻轻一盖一折,再绑上粽绳,一个四角粽就包好了。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折粽叶,加馅料和米,紧米,包好,再加上棕绳。这样,一个粽子就在我手中诞生了。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先掌握技巧,才能成功。

端午节粽子作文7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和妈妈决定今天包粽子。妈妈先买来优质的大米、蚕豆、红豆、花生、蜜枣和粽子叶。首先,先提前把蚕豆、红豆、花生泡上,这样利于煮蒸。再把粽子叶放在水里泡。妈妈说:叶子泡泡就新鲜了。妈妈把叶子两头剪掉,把不好的挑出来。然后,开始包了。拿两三个粽叶围成一个漏斗的形状,拿一个花生堵住漏斗的口,再把大米、蚕豆、红豆、花生、蜜枣放到叶子里,然后包住头部,不让大米漏出来,最后用线把粽子系的严严实实。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到妈妈包得这样娴熟,我好生羡慕,就对妈妈说:“妈妈,你教教我吧!”妈妈笑着点点头。

我连忙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在妈妈身边,跟着妈妈学了起来:我也先把粽子叶围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就慌里慌张的把大米等东西装到里面,当我用粽叶裹它们的时候,它们却从漏斗下面窜了出来,“傻孩子,没用花生米堵口吧。”我仔细一看,哎呀,都怪我粗心。重新再来吧,我又拿起两片粽叶围成漏斗形状,我先用花生堵住下面的口,再往里面填满东西,最后放上一粒蜜枣,开始用粽叶裹的严严实实,然后用绳子把粽子系上。我满心欢喜,骄傲地让妈妈看,可“砰”一声就开了,米散了一地。妈妈说:“你系得太松了,一定要把绳子系紧。”我再次拿起两片粽叶,重新包了起来,这一次我认真掌握了包粽子的要点:围漏斗,堵漏口,填东西,裹严实,系结实。一个完美的粽子包好了。就这样,一个、两个、三个……直到包完为止。

最后,妈妈把粽子放到锅里煮。几个小时后,香甜可口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情格外的美好!

端午节粽子作文8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将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妈妈做,将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将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将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将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是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将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将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将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粽子作文9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买糯米蜜枣和芦苇叶子,准备回家包粽子。

端午节当天,妈妈一边给我听写生字一边包粽子,姐姐也参与了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妈妈包的可就差的远。

刚包了一回儿,我姐姐突发奇想,要往粽子里包火腿和海苔,然后姐姐专职包火腿馅粽子,妈妈包花生绿豆葡萄干馅的粽子。姐姐包了十多个,妈妈包了十多个,她俩互不相让。

闲话就说到这里,下面我们开始吃粽子,妈妈还做了很多菜和鱼汤。我吃的第一个粽子是海苔馅的,这个端午节我们过得非常愉快。

端午节粽子作文10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听妈妈说,端午节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当地的居民都赶来营救,但是捞了半天也没捞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鱼,渐渐地就成了风俗。端午节也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我们这里也有习俗就是吃粽子、挂艾草、贴葫芦。今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在大门上贴上了做工精美的葫芦,挂上了艾草,听说这样是可以驱邪的。

今天的美食就是吃粽子了。奶奶要包粽子了,我连忙走过去观看,还迫不及待地要帮忙。以前,我看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做的,另一种是竹筒的。粽子馅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的、豆沙的、水果的、肉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非常好吃。

奶奶今天准备的是红枣和豆沙馅的,都是我爱吃的。奶奶先把竹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泡好的红枣或者豆沙馅放进去,再放点米,接着就把竹叶包起来,然后用线把粽子捆好,这样连续包了很多个。我也学着包,鼓捣了半天才包了一个,虽然样子很难看,但是心想,一会儿就会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粽子包好了,奶奶拿来锅,加了半锅水,就把粽子放到锅里煮起来。粽子煮了半个小时,停火后又闷了半个小时,香喷喷的、热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了。妈妈还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吃饭了,全家人围坐在餐桌上,吃着这香甜可口的粽子,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快乐的笑容。

今年的端午节,我觉得非常高兴,不仅懂得了端午节的来历,还学会了包粽子,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节粽子作文11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粽子作文12

阴历5月初五是国内传统的端午节,到那天,大家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里。

每逢端午节那天,大家都包粽子吃,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年代,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当初他因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石怒投汩罗江里。大家知晓了,怕江里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很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期望如此鱼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正好那天是阴历5月初五,善良的大家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哀悼。

你知晓粽子是如何包的吗?让我来对你说吧。第一把新鲜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舀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用粽叶把它们包起来并用绳子捆紧,最后把包好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粽子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就早已飘荡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即使你不吃,闻一闻,都会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一顿丰盛的午餐过后,大家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观看激烈的龙舟比赛。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听到“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大家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喊着:“加油,加油!”一时间,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大家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大家用早已筹备好的艾叶、菖蒲、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 ,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将来,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你们必然会一饱眼福和口福的!

端午节粽子作文13

又到端午节了,妈妈给我买了能避邪的香囊和小布老虎,奶奶也早早地买来了糯米和新鲜的粽叶。哈哈,我最喜欢吃奶奶包的粽子了,特别是咸肉粽子,非常香。奶奶将碧绿碧绿的粽叶和洁白的糯米洗干净,然后晾干,再将买来的蜜枣、红豆、咸肉准备好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她先将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样子,然后将糯米和蜜枣、红豆、咸肉放在里面,再将粽叶卷好,最后用一根长长的针将粽子打了个结,一个精美的粽子便好了,看到她一会儿功夫就包了好多个,我也想自己包一个试试,可是长长的粽叶到了我手里便不听使唤,不是松开了就是糯米漏了出来,忙了一头的汗,结果一个也没包好。看到我着急的样子,奶奶哈哈大笑,对我说:“小毅,等你粽子包好的时候,我们都已经饿昏了,还是让奶奶来吧。”原来,包粽子也有学问呀!“那是当然的啦!”奶奶笑咪咪地对我说。

奶奶边包粽子边讲粽子的故事给我听,古时候,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写了很多为国为民的意见给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没有听从屈原的正确意见,还把他关了起来,在非常悲愤的情况下,他跳下汩罗江以表示自己爱国的决心。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动了老百姓。人们纷纷划着竹排和小舟寻找屈原,但寻找多日都没找到,只好往河里撒一些白米,希望江里的鱼儿不吃屈原的尸体,后来有人就想到包粽子的方法。为了纪念屈原,后人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为端午节。

听了奶奶讲的故事,我觉得屈原真是一个大英雄,原来吃粽子还有这么感人的故事。

“快来吃粽子啦!”奶奶对我喊,“啊,真香呀!”吃着我最喜欢的粽子,我感到非常非常的开心和快乐。

端午节粽子作文14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让妈妈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爱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妈妈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节粽子作文15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