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粽子的作文:粽子赞

发布者:广厦寒士 时间:2024-2-22 03:55

关于粽子的作文:粽子赞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粽子的作文:粽子赞,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粽子的作文:粽子赞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们的又一传统习俗。相传,粽子与屈原有着一段奇缘。

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我们家也不例外。

端午节的这一天里,妈妈在家动手包粽子,我搬来一个小板凳,眼巴巴地看着妈妈忙活。

妈妈先从厨房拿来已经洗干净的粽叶,用开水煮了半个小时,一片片碧绿的粽叶在锅中不停地翻滚,颜色也愈加变黄。半个小时后,妈妈把粽叶捞起来,冷却后放到一边。接着,妈妈把五花肉剁碎,打入鸡蛋,用手抓匀,再加入切好的红枣块,拌在一起,麻利地拿起一片叶子,卷成三角,添上米和馅,手向对角处对卷,最后绑上绳子,妈妈灵巧的手翻飞,在粽叶和绳子之间穿梭着,就像在制作艺术品。

我开始跃跃欲试了,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折成漏斗形,可手中的叶子就是不听我使唤,在一片手忙脚乱中“咔擦”一下碎了。我不甘心,又折了一片,这次叶子倒是折好了,可刚添上米,粽叶就漏了个洞,米像飞珠滚玉似的跳了出来,散了满桌。妈妈见状,笑了笑便手把手地教我包粽子。在妈妈的静心教导下,我包出了一个小粽子。那一刻,粽子香甜仿佛弥漫到心口。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机器制作出的粽子,它们很漂亮,我却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种亲切和质朴,包括那记忆里散发着淡淡清淡香味的粽叶,那种香味已经变的有些枯燥和飘浮。

千百年来,人们依旧在端午节包上十多个粽子。有些东西,在人们的心里是无法改变的。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怀着心底的眷恋,淡然行走在季节浓郁的风里,时光静淌,而我们的温暖依然在心里。

上一篇:粽子的滋味 下一篇:关于写端午节作文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