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词语分析
中考语文阅读词语分析
理解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是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也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考语文阅读词语分析,欢迎阅读参考。
中考语文阅读词语分析
一、联系文章的主题思想。
一个好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根据主题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语。因此,当同学们品析一个词语在文句中的作用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想想这个词语是否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二、联系人物形象。
同学们在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时,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却隐含有关人物形象深刻内涵的词语,要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语的作用。
三、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析词语,同学们不单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为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串于文章始终,因此,当同学们分析词语时,不可不考虑这个词语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联系上下文。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发现,许多分析词语含义的试题都需联系上下文来进行分析、理解,因此,要认真掌握这一方法。当加点词语处于文中的总起句中时,就需要同学们根据下文的具体表述来分析词语;当词语处于文中的总结句中时,则需要同学们根据上文的具体表述来理解。
阅读理解词语赏析类题型
一、考点解析?
赏析词语就是分析和欣赏词语在内容、表达(语言)、主题(情理)等方面的好处、妙处、表达效果。简而言之,就是分析词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写的怎么样,为什么写。
二、常考题型?
1、对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进行赏析。
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联系上下文,从不同方面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4、品味文章中某句中加点的词语,谈谈使用这个词语的用意和好处。
5、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6、加点词语能不能换成……为什么?
7、加点词语重读好不好,请说明理由。(2022年青岛中考)
三、答题公式及模版
(一)答题公式:
怎么写的,写的怎么样,写了什么,为什么写。
或者:词语的写法+表达效果+写了……内容+表达的情感(观点、态度、道理等)
1、怎么写的,写的怎么样,即分析词语的写法及表达效果,主要从词性、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四个角度进行赏析,(也叫语言赏析)
(1)、词性角度赏析:
①、词性,词语的性质,常考的主要是指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以及词性转化的词语,如动词用做形容词、名词用做动词等。
②、常考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表达效果如下:
动词:生动形象;形容词:生动形象;
叠词: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形象逼真;
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限制)了……;
拟声词:“生动逼真的描绘了事物……特点(或者人物……的心情、动作、状态),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词语单独成句:突出强调了……意思(情感)。
(2)、词语的感情色彩角度赏析
①、什么是词语的感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或褒扬,或喜爱,或肯定,或尊敬,或讨厌,或贬低,或否定,或鄙视的情感。
②、依据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可分为那三类?
褒义词:带有褒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语。
贬义词:带有讨厌、贬低、否定、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语。
中性词:不能体现某种情感倾向的词语,例如悄悄、忙碌、白发、无声无息、筋疲力尽。
③、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分别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褒词贬用是指把带有喜爱、赞美等褒义感情的词语灵活运用,转化为贬斥、憎恶的感情,更具讽刺性,效果更突出。
贬词褒用有助于表达特定语境中的赞美、喜爱之情。
(3)、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①、什么是修辞?“修”是修饰,“辞”是言辞,因此,修辞的本义就是修饰言词,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使用多种语言手段对语言进行各种修饰,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形式。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反复、反语、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借代、双关、引用等十三种。
②、为什么要运用修辞(修辞有何作用)?
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鲜明,对读者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③、常考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拟人:生动形象。反复:突出强调;夸张:突出特点。
排比:增强气势、突出特点。
对偶:音节匀称、音律和谐、整齐凝练。
设问: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反问:加强语气,突出强调。
引用:①说明文、记叙文:既形象地描绘了……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②议论文:增强说服力,使论证更加充分。
借代:引发联想,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双关:内涵丰富,表意含蓄,幽默风趣、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
反语: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耐人寻味。
对比:能鲜明地显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
(4)、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①、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是指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对人、事、景、物、环境等等对象进行具体的描绘、摹写。
②、描写方法的分类:
根据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根据描写的角度,可分为: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其他人、事物的描述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心情、性格等)。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以及周围人物的反映、评价等都属于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以及景物、场面等细小环节或情节,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
根据感官的角度,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根据特征可分为:白描、细描、情景交融、衬托、等等。
根据描写的状态可分为:动态描写、静态描写。
③、为什么要运用描写(描写的作用)?
运用描写,借助生动、形象的描绘,摹写,可以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可以客观对象写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使读者有亲临其境、如堵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历其境,如历其事。
④、什么是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方法一般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或直接描写)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包括别人的描述、评价,次要人物的衬托、对比,环境烘托等。同时在人物的各种描写方法中都可能存在细节描写。
⑤、为什么要运用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有何作用?)
通过人物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精神面貌,进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⑥、不同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
外貌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样子。
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动作描写。运用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画面/场景,表现了/突出了/表达了……心理或情感。
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物的……的心理,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品质。
2、写了什么,即分析词语写了什么内容,即结合词语的含义,分析词语写出了人(物)……样子(情态、情形、情况、状态、技能等),表现了人物……形象,或者物……特点。(也就是内容赏析)。
思考:1、词语写出了什么内容,如何概括?
联系词语所在句的上下文来进行提炼、概括。概括成:谁干什么/谁怎么样,物是什么,物怎么样,概括时尽量用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概括时可根据原文内容适当加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如定语、状语等。
2、词语的含义包括本义(表层含义)和语境义(文中义、深层含义),本义指词语本身的意思,语境义指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常用“文中指……“表示”、
3、词语的本义(表层含义)通常如何解释?常用的10种方法:
①、串字成句解释法:先逐个字(词)解释,再把所有字(词)的意思综合概括起来。
肆虐:肆,任意地干;虐,残暴。肆虐:任意地干残暴的事情。肃立:肃,恭敬地,庄严地;
立,站着。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不毛之地:毛,草木,之,的;地,地方。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致敬:致以敬意(表达敬意)。遥望:遥,远处;望:看。遥望:向远处看。
暴毙荒野:暴,突然;毙,死;荒野,荒郊野外。暴毙荒野:突然死在荒郊野外。
②、扩词解释法:将组成词语的字进行逐个扩词(组词)而对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
恳求:诚恳请求疾驰:飞快奔跑教导:教育指导幽香:清幽香味
幽静:幽雅寂静圣洁:神圣纯洁诚实守信:为人诚实、遵守信用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重(大)轻捷:轻快敏捷
③、近义词解释法:找词语的近义词或同义词进行解释的方法。
增添:增加陌生:生疏恬静:安静、宁静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
慷慨:大方遨游:漫游、游历纯熟:熟练眷恋:(深切地)留恋渺小:(非常)微小
④、反义词解释法:找出词语的反义词,在前面加“不”(或“没有”)进行解释的方法。
紧张:不镇定懦弱:不勇敢缓慢:不快速崎岖:不平坦
陌生:不熟悉慷慨:不吝啬朦胧:不清楚隐藏:不暴露
⑤、比喻解释法:将词语和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解释的方法。
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血洗:像用血洗了一样,形容残酷地杀人。
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车水马龙:车子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
⑥、重新组合法:对互文词进行重新组合理解的方法。
心满意足:心意满足;翻山越岭:翻越山岭;风平浪静:风浪平静;调兵遣将:调遣兵将
无忧无虑:无忧虑;没昼没夜:没昼夜;震天动地:震动天地
⑦、描写法:对词语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常用“……的样子”的形式。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且摇摆的样子。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⑧、造句理解法:通过造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⑨、归类解释法: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释的词语,把词语进行归类再解释的方法。
苹果——一种水果;机枪——一种现代兵器;芬芳:一种香气;玫瑰——一种花;火车——一种交通工具;
⑩、比喻解释法:一些源自故事、寓言、典故中的成语等,不能单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而要按照成语的引申意思来理解。
画蛇添足: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解释为是画好蛇,添上足:而要解释为:原指画好蛇,添上足,现比喻做多余的事情。
(3)、分析词语文中义的方法是什么?
联系上下文(前后句)解释法,即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紧扣文章的主题对词语进行解释。
如:真挚:本义指(感情)真诚恳切。文中指作者对自己的两位母亲都怀着同样的敬意和真诚的爱意。
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文中指作者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到终身遗恨。
(4)、人(物),指的是什么?
指词语的表述对象。如果是动词,指动作的发出者,如果是形容词、副词,就是指形容词、副词修饰的中心词。
3、为什么写,即分析词语这样写的目的,缘由,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作者(文中人物)……情感(观点、态度、道理等)。(也就是主题赏析)
公式也可以记为:词语含义(本义、语境义)+写法及效果+所写的内容+情感(观点、态度、道理)。
(二)、答题模板:
1、从词性角度:
xx词语,动词(点明词性),本义……文中义指……生动形象(或生动传神)的写出了人(物)……的内容(比如,样子、情形、情景、情态、状态、场景等),表现了人物……形象(比如心理、性格、品德、技能等),或者表现了事物……特点,表达了作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观点、道理等)。
2、从词语感情色彩的角度
XX词语,本义是……是贬义词(褒义词),文中义是……贬词褒用(褒词贬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辛辣讽刺了)人(物)的……的样子(情形、情景、情态、场景等),表现了人……人物形象(心理、性格、品德、技能等),或者表现了物……特点,表达了作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观点、道理等)。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样子(情态、情景、情形等),表现了人(物)……特点(心理、性格、精神、品质、形象等),表达了作者(文中人物)……思想感情。
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运用了……描写方法(语言、外貌、心理、神态),生动形象(生动细腻、生动传神)写出了人物……(精神/品质/心理),表现了人物……性格(心理、精神、品质、形象等),表达作者(文中人物)……情感(态度、观点等)。
四、中考真题解析
(一)、(2023年济南中考)问: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3分)
我开始习惯那张缺了腿的书桌,爹却开始不习惯我。他会冲着黑屋子吼:“柴火没了,牛饿了,鸡鴨也到处扑腾....日子不是纸上画出来的!”确实,那时村里的孩子读书都像赶集一般,在学校里要打几年就回来了,然后该干啥干啥。爹吼出来的声音很大很硬,我的心碎成一地畏惧。
【解题思路】:
1、审题,明确考点,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先回忆词语赏析的公式:
2、词语赏析时先选角度:碎,是动词,所以可以从词性的角度进行赏析。
3、再回忆从词性角度赏析的公式及模版:怎么写的,写的怎么样,写了什么,为什么写,
xx词语,动词(点明词性),本义……文中义指……生动形象(或生动传神)的写出了人(物)……的内容(比如,样子、情形、情景、情态、状态、场景等),表现了人物……形象(比如心理、性格、品德、技能等),或者表现了事物……特点,表达了作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观点、道理等)。
4、根据公式,逐项填空。
碎,动词,本义,运用扩词法可解释为:破碎;运用描写法可解释为“把一个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
文中义是什么呢?碎的主语是我的心,很明显是我的心破碎,为什么了我的心碎了呢?结合第⑤段"他会冲着黑屋子吼:‘柴火没了,牛饿了,鸡鸭也到处扑腾……日子不是纸上画出来的!那时村里的孩子读书都像赶集一般,在学校里要打几年就回来了,然后该干啥干啥。”可知,文中指父亲的话让我的心破碎。父亲认为读书无用,不支持我读书,我因为担心父亲不让我继续读书才“心碎”。所以,一个“碎”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不能继续读书的担忧之情,表现了我读读书的渴望。据此,标准答案为:
答:“碎”动词,本义是破碎,文中指爹的话对我的心灵冲击之大,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对不能继续上学的担忧,表现了我对读书的渴望。
(二)(2022年青岛中考)小文交在朗读《春之芽》中画横线的语句时,对“蹦”字做了重音处理,这样读好不好?请说明理由。(3分)
在母亲的熏陶下,我开始对植物的芽上心了。天气渐暖,我守候在院子里,等待某个小草的“芽芽”从地里蹦出来。这样的过程不是徒劳的,好多次,我就发现了从土缝里冒出来的草芽。我还发现,小草芽都带着鲜嫩的鹅黄色,就像刚孵出的小鸡那样的色彩,惹人怜爱。
解析:1、先审题,明确考点。这是一道综合题,字做了重音处理,好不好?就是字的好处,妙处,马上就
应该联想到这道题重点考察的是字词的赏析,那么就按照字词赏析的题型进行解答。
对“蹦”字做了重音处理,要理解什么是重音,什么情况下读重音?重音,简单理解就是指说话、朗读时句子里某个词语音读得比较重的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可知,当一个词语被强调时需要重读。那么,再思考?一个词语为什么会被强调呢?强调词语为了突出重点、突出主题,突出表达某种情感。
2、回忆词语赏析的答题模版。
xx词语,动词(点明词性),本义……文中义指……生动形象(或生动传神)的写出了人(物)……的内容(比如,样子、情形、情景、情态、状态、场景等),表现了人物……形象(比如心理、性格、品德、技能等),或者表现了事物……特点,表达了作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观点、道理等)。
3、根据公式,逐项填空。
蹦,动词,本义是双脚离地跳。结合“小草的“芽芽”地里蹦出来,我就发现了从土缝里冒出来的草芽,可知,蹦,文中指草芽从土里冒出来。蹦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草芽,所以,“蹦“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草芽冒出地面的情形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芽从土里冒出来时活力、生机勃勃。那么,表达了作者(文中人物)……情感呢?我守候在院子里,等待某个小草的“芽芽”从地里蹦出来。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守候、等待等词语表达了期盼、期待之情。
4、好不好,说明理由,需要先表态,好,再来阐述具体的理由。
把以上要点填空即可形成标准答案。
答:我认为这样读好。“蹦”动词,本义是跳,文中指草芽从地里冒出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嫩芽从土里冒出来的生机勃勃(灵动、充满活力、调皮、俏皮)的情态(样子),重读这个字可以在朗读时加以强调,更能表达出“我”对春天草芽萌发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