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春节习俗作文600字范文

发布者:寒阴复晴 时间:2022-12-4 18:03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下文是小编为你精心编辑整理的河南春节习俗作文600字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点击相关栏目查看,谢谢!

河南春节习俗作文600字篇1

一说到这“过年”啊,是每个孩子都长久期盼的,内心总有一股难以抑制的喜庆劲儿涌上心头。记得小时侯,我和其他孩子一样天天盼望过年。我们时常在一块儿议论,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他过年抓了多少压岁钱,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

过年嘛,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今年刚放寒假,就听妈妈说常年打工在外的爸爸要回来了,我和小弟格外的高兴。可是盼到二十九又变卦了——车票紧张,爸爸回不来了。顿时我们全家人都有些失落,我想了想,即使爸爸不在家我们还是要过年呀,不过少一点热闹吧!

大年三十爸爸不在家,妈妈便忙得不可开交:煮鸡、炒菜、做饭。我就忙着贴对联,小弟和爷爷一块去烧年纸,请老祖宗回来过年。我正在贴对联,姑姑来了,她认真地说:“女孩子家不能贴春联!”我瞪了姑姑一眼说:“你咋象爷爷一样老迷信呢?”她听了哧哧地笑。吃过了年饭,我和妈妈便忙着包饺子。大约四点左右的样子,就听见外面“噼啪噼啪”的鞭炮声响了起来。这些人吃年夜饭怎么都这么早啊。我和妈妈也加快了速度,很快就包好了饺子。即使爸爸不在家我们也毫不例外,家里唯一的男子汉——小弟把鞭炮点着了。鞭炮“噼啪噼啪”地响了起来,这样才够年味嘛!也不知远在他乡的爸爸吃上了热饺子没,我相信他一定也在惦记着我们。

这天夜晚,我又习惯地像小时侯那样高兴的失眠了。

睡觉之前,小弟早已把布袋准备好放在床头,明天一大早要去抓包,他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我在小弟的身上仿佛又找回了我的影子。不知过了多久我混混沌沌地睡着了,但早晨五点多钟就醒了,我还习惯的以为自己要去抓包呢!躺在床上,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给人拜年的情形:我和伙伴们都是天不亮就起床,然后就三五成群的走着夜路,用天上的星星做灯光,每到一家一户,我和伙伴们便老远的“大婶、大娘”地叫着,并说上新年祝福的话。他们笑吟吟地一边应着一边拿糖给我们。

“唉,长大就没这福了!”我一边叹着气一边起床,此时我便想起了一首歌“我好不想,好不想长大”起床后,妈妈下饺子;我呢,就成了妈妈的接班人,在门口迎接孩子们。一群群孩子走到门口大声叫着(略带羞涩)“过年好!”我一边应着一边给他们分糖。看着孩子们得到糖的那高兴劲儿,个个笑得象朵花,我心里也很甜蜜。其实这个工作也不错嘛!

过年是愉快的,过年是高兴的,过年是新生命的开始。

河南春节习俗作文600字篇2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绍兴水乡人有着自己独特得过年方式,颇有一些地方特色。虽然现如今年味儿淡了,但在真正得老绍兴人身上,依旧保持着这过年得老习俗。

一进农历腊月,老人们就忙得不可开交,各家各户都忙着晾晒年货。鸡、鸭、鱼、肉挂满走廊,像是一个小型菜市场。晾晒如此多得年货,并不是给自己得,而是给自己得左邻右舍,讨个好彩头。大人和小孩们也各管各得去挑新衣与年货了。早在腊月,家就充满了年味儿。

一进腊八,祭菩萨得日子从这儿就开始了,而腊八只能算是一场开幕式。但老人们却十分地重视。因为,在新年之际,神仙菩萨愿不愿意来保佑这家人,就要看他们在腊八那天吃什么,五谷杂粮必须样样齐全。因此,这腊八粥可大有讲究:江浙一带得粥分咸甜两种,甜粥加入茨菰、荠菜、松子仁和红枣等;如果煮得是咸粥,只需要在里面加入青草和油即可。其实,我们喝得不是粥,而是一锅大杂烩。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祭菩萨最重要得一天:祭灶王爷。在民间得传说中。灶王爷不仅仅只掌管灶火。还考察人间太平,并将人们得过失告诉天帝,因此在那一天,有一些人家会拿出极富粘性得糖来供奉灶王爷,粘住他得牙齿,使他无法向天帝述说人们得过失。这只是少数人得做法。还有一些人就显得有些隆重了。蜡烛点上;黄酒满上;鱼肉端上。一派庄严肃穆得景象。可说白了,就是在向灶王爷说好话。祭灶王爷,这也只是人们对来年生活得美好祝愿罢了。虽然这些习俗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但人们祈求生活幸福美满得宿愿不会变。

除夕那日是最热闹得,贴年画和他、对联,年味儿十足。年夜饭得菜必须成双成对,预示着十全十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却没有人动筷子。因为这吃年夜饭也有规矩与习俗:必须长辈们先动筷子,而且小孩子们不可以站起来夹菜,并且第一筷必须先是给别人夹得。这年夜菜也大有来头:八宝茶为来年八宝进门;长生果和年糕预示着老人寿比南山,才子年年高中。其最重要得还是鱼了,红烧鲫鱼、清蒸鳜鱼。不过一般要剩一些,因为年年有余(鱼)。此外,老人还故意让孩子打碎一些玩意儿。这规矩小孩子都懂,每当打碎碗时,他们总会嬉皮笑脸得说:“岁岁(碎碎)平安嘛!。”在城里,没有除夕守岁和放鞭炮,年味儿是少了,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遍聊天,一边看晚会。其乐融融,倒也是多了一份安宁与踏实。

正月初一,早餐吃得必须是汤圆。来年团团圆圆,而在这一天一家人是不会出去得,主要是用来休息,初二至初五,才会去别人家串门,用绍兴俗话来讲就是“做人客”。直至初六,热闹得春节结束了,只有少数人还在做客。那一天,大人上班,小孩子在家中无所事事。仿佛一切生活都回到了正轨上。

虽然现如今年味儿少了,但人们对新年得美好祝愿和习俗却会代代传承下去。

河南春节习俗作文600字篇3

今天,我吃到了平时吃不到的特别有“年味儿”的饺子,我想:20_年我们一家人一定会特别好运,特别有收获。门外,吹来寒冷刺骨的冬风,世间万物都已早。

农历年的年尾是忙碌的,也是喜庆的。家家户户做好年糕、晒好腊肉,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从农历二十七开始,鞭炮声从零星的一声声到密集的一阵阵,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转眼已是除夕,身边的年味也越来越重了。

还是凌晨四点的时候,我就已经被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惊醒,望着仍漆黑一片的窗外,我突然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年的气息。

天空刚露出鱼肚白,村子里就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贴窗花,挂春联,爸爸踩着凳子,手里拿着刷了糨糊的春联小心翼翼地对着墙壁比划,下面的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喊着“歪了歪了”“往左些”“再过去点”“对!就是这儿!”边上早有妈妈将精美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还挂上了灯笼,家中一下增色不少。

看大街上,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商人小贩们早早地摆出了摊子,贩卖各种年货,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人们踩着一地的鞭炮屑,来赶这一年一度的热闹。早有贪吃贪玩的孩子来到琳琅满目的摊前,央求着要买。这天早上,各种各样的舞龙舞狮队也会敲着锣鼓,浩浩荡荡地来到各家店门口,说一些吉祥话,讨个好彩头。真是热闹极了。

家里,爷爷领着儿孙在祭祖,希望能够保佑来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厨房里,能干的妇女们各显神通,要将自己的拿手好菜捧上餐桌;屋外,顽皮的孩子们正在放鞭炮,乐不可支,那清脆的笑声荡漾在空中,连空气里都洋溢着浓浓的、甜蜜的年味。

这忙碌的一天,这忙碌的一年都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等待我们的将是崭新的明天!

河南春节习俗作文600字篇4

一年只有一次,最热闹的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的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的夜晚。

那个晚上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乐趣。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母亲和奶奶在除夕的前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因为母亲眼中的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或是不吉利的话,招来母亲的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保留了在家中吃年夜饭的习惯。我家的年夜饭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母亲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为了年夜饭母亲会把消毒柜里的淡蓝色的精美餐具拿出来用。父亲帮母亲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奶奶是总设计师的得力助手;爷爷则是烹饪几个他的拿手菜;我嘛,就负责“偷吃”,在有菜做好了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来偷吃做好的菜。

母亲做年夜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每年年夜饭爸爸都会亮出他新学得几个好菜让我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爸爸的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蒸蛋卷”、“清炖鸡”、“炸肉丸”、“红烧鱼”。爸爸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在母亲的指挥和操持下,晚上七点整,我们的午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的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我们的家真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我爱我家。

我家不仅年夜大餐丰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的的爸爸感到骄傲,也为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感到骄傲。

河南春节习俗作文600字篇5

“噼里啪啦......”随着窗外的鞭炮响起,这个不眠之夜开始了。

巨大的雷管响起,就像一个大力士,不,比大力士还要大。霎时,大地震动,一幢幢高楼也不由得一颤;这时,美丽的花式烟花冲向了天空,在天空中变为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旋转烟火也不甘示弱像一个个火箭划破天空,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

街上的小朋友每人都手拿着嘀嘀筋,大一点的放一些大地红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像葫芦一样的花子,只见一点燃它,它喷出火花,一会变一个颜色,就像一棵圣诞树。

街旁的商店也拿出花子来,那一个个“降落伞”像一个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小雨点,又像“小人国'里出来观光跳伞的。"砰砰"双响炮也迫不及待地跑出来,"窜地鼠"非一般的窜来窜去,"大地红"也飞快的转了起来。

看了这么多自己也该玩玩了,雷管子,双响炮不敢说,大地红嘛,还可以。我一手拿香,一手拿着大地红,用香接近炮焾,香一触着大地红,大地红炮焾冒出火星,我赶紧扔出去,刚一触地,它飞快的转起来,好看极了。咦?我突然想起还有一盒电光棒呢。电光棒被点燃后射出一个个像小星星一样的火星,照亮了整个楼道。突然 ,"啾"的一声把我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在放骑火,这时,平时一向胆小的妈妈站了出来,她手持烟花棒,一手高高地举着,像传递圣火样子,“哗”由妈妈亲手放出的第一个烟花飞向了天空。

“噼里啪啦”随着第二阵鞭炮声响起,这个令人难忘又开心的不眠之夜结束了。

河南春节习俗作文600字篇6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么河南的春节有哪些呢?就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这里的春节是从腊月初旬开始的。“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为什么要熬粥呢?是因为人们想来年有个好收成。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天一擦黑:鞭炮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天不仅要放炮,还要吃祭灶糖,我们一般吃麻糖,是一种麦芽糖上面沾满了芝麻,吃起来又甜又黏。

过了二十三,大家都得大扫除,并且还要把年货准备齐了。除夕这一天是最热闹的,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以及年画。傍晚,家家都在忙做团圆饭,小孩子们还要给长辈们送饺子。大人们都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这时家家都响起了鞭炮声,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大家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打一个通宵;另外,还要守岁,大家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到了十二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有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正月初一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走亲戚,拜年。

元宵节,大家都忙着买元宵;街上像办喜事似的,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有的上街燃花炮;有的挑灯笼真是热闹非凡哪!这一天大家必须得吃元宵呀!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也就结束了,一切又恢复正常了。学生该去上学了,大人们又去照常做事了。春节就这样结束了。

河南春节习俗作文600字篇7

说到我家乡的春节习俗,那可真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欢的就是除夕了。

因为我喜欢听那个传说,我给大家讲讲吧!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的习俗,才知道各地习俗没多大差别吧!

河南春节习俗作文600字篇8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