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解囊的成语故事
慷慨解囊的成语故事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慷慨解囊的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慷慨解囊
【汉字书写】:慷慨解囊
【汉语注音】:kāng kǎi jiě náng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住了几日,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偏重在“慷慨”,助人毫不吝啬;常与“急人所急”连用。
【意思】:慷慨:豪爽、大方、不吝啬;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不吝啬地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或者进行捐献。
【近义词】:助人为乐、乐善好施、解囊相助、解衣推食;
【反义词】:锱铢必较、一毛不拔;
【故事】
《沈从文传.叩开幸运之门》:沈从文还常常慷慨解囊,帮助那些生活上处于困境的文学青年。卞之琳自费出版第一个诗集时,沈从文就曾提供过资助。编《大公报》文艺副刊,他每月可从报社获取100元的报酬,这些钱却大部分被用于请作者吃饭,给青年作者预支稿酬上了。——他经历过无望无助的人生痛苦,能更切身地体会到一个穷困的文学青年,在中国现实环境里所必然遭遇的人生悲哀。沈二哥极爱朋友,在那小小的朴素无华的家中,友朋往来不断络绎不绝,有年长的,更多的是青年人,门庭若市。新旧朋友,无不热情接待。时常有穷困潦倒的学生和文学青年来借贷,尤其到逢年过节,即便家中所所剩无几,也竭尽全力去帮助人家。
【寓意】
“慷慨解囊”寓意着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它告诉我们,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他人、照亮世界。
【历史文化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慷慨解囊”一直被视为一种美德。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许多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典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慷慨解囊”的真正含义,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慷慨解囊”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它不仅可以用来赞美那些乐于助人、慷慨大方的人,还可以用来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当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不妨也“慷慨解囊”,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例句】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弟是寄食江湖的卖卦山人,一时从哪里筹措银子?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
《蔡廷锴自传.困苦之年》:“今天挣扎在饥饿线上的人,正喁喁望着救济,仍望社会上一秉人类同情慷慨解囊,救救在水深火热中的潮梅千百万的灾胞。”
史庭清等《我们的爱情》:“慷慨解囊,急人所急,真是难能可贵呵!”
【造句】
他们中有许多人曾多次接受他的慷慨解囊,他们却感到心安理得,不知道什么叫做感恩图报。
每当他们缺乏资金力不从心时,我便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相助,整个团队几乎都对我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