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一得三的成语故事

发布者:阿谷 时间:2024-1-19 18:34

关于问一得三的成语故事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问一得三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问一得三的成语故事

成语问一得三出处:这一段故事,《论语·季氏篇》有所记述。

问一得三这一段故事,《论语·季氏篇》有所记述。

孔子的有些弟子曾经怀疑孔子在教学上留一手,没有无私地传授。孔子知道了,便公开作过解释:“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对你们毫无保留,这便是我孔丘的为人!”

可是有人还是怀疑,以为孔子对自己亲生的儿子一定教得更多更好—些。

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宇伯鱼。有一天,陈亢(字子禽,齐国人)悄悄问伯鱼:“你从老师那里听到过哪些特殊的讲授吗?”伯鱼答道:“没有,不过有一回,我父亲独自站在庭院里,我从那里走过,他问我:‘学诗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说话不生动。’回头来我就学诗。又有一回,我父亲独自站在那里,我走过庭院,他又问:‘学礼吗?’我说,‘没有。’他又说,‘不学礼,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随即我又学礼。个别同我说的,就是这两件。”陈亢很满意,说道:“我这一问,收获有三: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更知道君子对于自己的儿子并不特别亲昵。”

【成语】

问一得三

【拼音】

wèn yī dé sān

【释义】

问一件事却得到解决三件事的办法。形容求少获多。

【出处】

春秋《论语.季氏》: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解释: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近义词】

舍己为人 救死扶伤 鞠躬尽瘁 精忠报国

【反义词】

自私自利 损人利己

【造句举例】

班长学习成绩非常好,有次向他请教问题,他不仅耐心给我讲解,还运用了多种方法,真是问一得三啊。

今天我向数学老师请教这道应用题的解法,他告诉我三种解法,这真是问一得三啊。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