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作文600字三篇

发布者:春天来临 时间:2023-1-6 01:45

国画作文600字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画作文600字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画作文600字三篇

国画作文600字 篇1

我的国画老师姓杨,他胖胖的,戴着一副眼镜,短短的头发黑白夹杂,。他为人和善,而且对待工作十分认真。

记得我刚进国画班不久的一天,有一个跟着老师学了好几年的同学正在准备参赛作品,他想要杨老师先辅导他,杨老师对他说:“虽然你的画是要参赛的,但你毕竟是个老同学了,而温雁北是个新同学,老师先给温雁北作完范画再去帮你。”听了这句话,我不禁对杨老师添了几分敬意。接着杨老师对我说:“我们先来画竹子吧。”然后杨老师便给我作范画。他手握毛笔,手腕时而悬空,时而落下,柔滑而又不缺乏力度,像龙蛇游走。我想,这就是笔走龙蛇的境界吧!他的眉头也时而舒展,时而紧锁,看得出,老师画得很投入。两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 老师还没画完。我有些不耐烦了,我说:“老师,能不能快点呀?”老师说:“哎呀,画国画可不能贪快呀,要画好,慢功出巧匠,做任何事都是这个理儿。”我一看老师画的竹子,果然!根根优雅而苍硬,比真实的竹子更添一分美感。细想老师的话,多么富有哲理呀,我默默地记在了心上……

有一段时间活动中心停水,画国画水可是必不可缺的呀!后来,每次上课前,老师便提着一个大桶去活动中心旁边的开元大酒店打水,要知道,我们的国画教室可是在四楼的呀!看着老师拎着满满一大桶水上楼时微微倾斜的背影,我想说:“老师,您辛苦了!”

这就是我们的杨老师,无论是作画还是做人,于细微之处,让我受益,深有如沐春风之感。千言万语都表达不尽我对杨老师的敬意。我只能说:“老师,谢谢!”

国画作文600字 篇2

“四君子”是指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他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

梅花怒放于风雪中,其傲寒凌风、坚贞不屈的品格,引无数文人雅士借其抒发情怀;在春夏秋三季里,梅花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唯有到了千里冰封的冬天,它傲立在风雪中的.坚强性格,才显露出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以梅为主体的琴棋书画、诗歌曲赋等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梅,用它那高洁质朴的性格,洗涤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

兰花色淡香清,多生于幽僻之处,冰清玉洁,高洁典雅无媚态俗气,质朴而纯真,“深山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具有君子沉静的魅力。人们钟爱兰花清新脱俗、谦和踏实、不争虚华、质朴坚韧的品格。

竹经冬不凋,其干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他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人们喜欢其摇曳多姿的情态和“虚心”“有节”的品格,它刚直谦逊,不卑不亢,潇洒处事,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难怪苏东坡会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菊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是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优雅,有“宁可枝上抱香死,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坚强不屈,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世代为人们所喜爱。

梅,坚贞不屈,高洁质朴;兰,不争虚华、质朴坚韧;竹,刚直谦逊,不卑不亢;菊,恬然自处、傲然不屈。国画四君子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国画作文600字 篇3

从五岁时走进画室,看到那一朵朵好像穿着华丽衣裳的牡丹,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国画,于是我跨上了国画之路。

刚开始学画画,因为我长得实在是太瘦小了。够不着桌子,老师给我的脚下垫上了一个小凳子,身边的大哥哥、大姐姐投来疑问的目光,好像在说:“这么小,你能行么?”我还是硬坚持下来。看着大哥哥、大姐姐的画,真是羡慕极了!他们画得那么好,几笔,就成了一朵花;再几笔,就成了一幅画。我以为,国画非常简单,但是我哪知道,就连调色也是非常难的,有时调完墨,由于太湿,一大片都是墨;有时颜料没调好,颜料都成了浆糊。我这才不敢小看“国画”两字,便认认真真地画了。

给你讲讲我画国画的小故事。有一次我画萝卜,看了一眼老师的画就开始动笔了,画了几个以后,妈妈却说我画错了,可我怎么看也没发现错误,妈妈拿了一幅画让我看,我仔细端详:“对呀,都是萝卜呀,哪儿错啦?”妈妈忍不住了,告诉了我:“老师画的萝卜是躺在地上的,而你画的却是站着的,难道这还对吗?”我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看来,不认真观察是会出笑话的。

有时我也烦恼。画国画占了我很多的课余时间,别的小伙伴写完作业,都开开心心地玩去了,我却坐在国画桌前,刻苦钻研国画;有时我画了一幅又一幅,还是不满意,还要继续练习。通过我的努力,我已经会画牡丹了。而且我的国画作品还获得过市级一等奖呢!这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学习国画的路上,我付出了不少的汗水。同时也懂得了业精于勤的道理。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