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清明节的作文1500字18篇

发布者:麦田晴空 时间:2024-12-20 00:47

【精华】清明节的作文1500字1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的作文1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清明节的作文1500字18篇

清明节的作文 1

我作为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在他离去的那一刻突然真切地希望,另一个世界是存在的,灵魂是永生的。

我不善于亦不喜于在公众面前诉说什么,他应该也是这样的吧,一生未见张扬。然而四月初开的樱花又一次唤醒了心底对于他的强烈感情,似乎只有诉诸纸笔才能使他再次站立于我的面前,露出世界上最和蔼的笑。

四年来,有关于缅怀或者思念姥爷的文字,我这个孙女——是的,我不喜欢“外孙女”这个称谓,显得很生疏很隔阂,已经写下不少。现在不想再书写文学味道极强的悼文,更想去记录探究一位老人对我的影响以及他生命末尾的点滴。

如果说,人对于生命的体会和对死亡的恐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深刻,那么他的离开正好是在我即将走向成熟的岔路口。初二,十四岁,不大不小,尚未了然世事,但又的确明白了一些什么。从小为我解答过无数疑问的、拥有很多智慧的老人,又用他躺在急诊室狭小病床上的身躯给我补上了关于死亡的一课。这么多年来,每当夜深人静又偏偏难以入眠的时候,总会想起零七年那个夜晚的一切。不得不承认,彼时的每个微小细节已经镌刻进了我的内心深处,无法与我的生命剥离。我想,喉咙插着导管的他,意识是极清醒的。当我用左手拉着他时,他给予了一个绵弱无力却真真切切的回握。

于是,四年来,这样一个问题便反复盘桓在我的大脑里——当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时会是怎样的心境?一方面灵魂要承受死亡解脱带来的诱惑,一方面肉体还要忍受生命最后挣扎的痛苦。是的,我认为对于弥留之际的人来说,挽留生命的手段反而是一种折磨。这种折磨不是他们想放弃而不能,而是他们明白地知道,强加于肉体之上的种种是徒劳无用的,却又燃烧着求生的欲望,这样绝望而悲愤的挣扎是我等喝茶聊天的缅怀之人所无法体会的。

他的病很不好,饭菜难以下咽的那种。去过医院后的几个月,他飞快地消瘦。我曾嘲笑过的大肚子也日渐扁平直至凹陷。与此时的他相比,我却飞快地胖了起来。因为给他特制的肉粥不幸被我视为珍馐,每日必定狼吞几大碗。他曾说过看着我吃饭都觉得特别香,不知那段日子看着我如饕餮一般吞食家常菜时的.他,会不会得到些许慰藉?如若能此,我的赘肉也算没有白白长上去。对了,还有那些被我剥了皮的山楂,是不是给他素淡寡味的饭食添了些色彩?这些疑问当时都没有问过,现在也只能自己揣测了。

后来,他真的很消瘦羸弱了,甚至站立都会双腿颤抖。我每天都紧张地守在他身边,生怕稍不留神他就会在起身时摔倒。也正是那个时候,家里为他在不远的地方租下了一套宽敞的房子,为了安慰他几年漂泊在北京的不安的心。我想,对于一位老人而言,叶落归根应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这代人不会在乎这个,因为我们本就是无根的浮萍,人在哪里,故乡就在哪里。搬家的第一天晚上,他坐在窗前的沙发上喝鸽子竹荪汤,享受的表情让现在的我想来会有点心痛。若说他的漂泊,还是我一手造成的。如果不是为了照顾我他不会来这,变成离开树枝的银杏叶,在北京九月的秋天里随风打转。搬进新居的两个月后,他就离开了。可怜这位地道的东北老人的火化证上,祖籍一栏填的竟是“河北”。

好像是周三,快要期中考试了。我在他的家里吃过饭就急着回家复习。他斜靠在里屋的床上对我挥挥手,笑着说“再见”。后来,我们就真的再见了。

现在,每当我遇到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或者想不明白的问题时,总会想起他。会想,如果我问他这样的问题他会有怎样的解答?我很想让他看看我长高了的样子,梳短发的样子,戴黑框眼镜的样子,还有许多……他从未见过的样子。当然,还很想让他看看若干年后我的丈夫、我的孩子,他的曾孙。生命就是这样神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轮回的。我的血管里流淌着我父母的血液,我父母的血管里又流淌了祖辈的血液,所以我不仅是我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祖父母生命的发展,只要我的心脏还跳动,他们便都安好。

玉渊潭里的樱花又开始盛放。记得他说过晚樱最好看,像雪,像云。好像他还说过有一棵特别不起眼的小树是开淡绿色樱花的,可惜年年这个时候都去,就是没找到过。

很想再陪他看一次樱花,搀扶着他到樱花树下,然后告诉他,他一直捧在手心里的最没出息的孙女是多么爱他。

清明节的作文 2

清明时节,如若没有雨的陪衬,自是少了那份理所应当的凄凉与清冷。听,那淅淅沥沥恼人的雨声,把整个世界,都织进了无边无尽的迷濛和惆怅之中。这个季节的雨,应是属于思念的雨。被冬冻结了一季的心,便随雨敲窗棂的节奏,轻拂沾染一身的尘埃,走进岁月悠长的小巷,让一些孤独的思念,在文字里绽开芬芳的花蕾。

今夜,在雨声空寂的浸润里,就让我一个人安静地倚窗而立,然后,眺望遥远的苍穹——那个叫做天堂的地方。让我,再次轻轻地呼唤一个永远也不会答应我的称呼,让我,再次将漫天的雨丝,编织成一张这辈子也不可能再对我微笑的面容。那时紧时慢的雨声啊,是您在遥远的天边,轻唤着我的乳名吗?声声,都饱蘸着思念的苦涩。字字,都凝结着无奈的愁绪。我将手伸出漆黑的窗外,好希冀在茫茫空冥之中,能握住些什么。是在清冷的风中紧紧地拽住您的蓝布衣角吗?还是在沁凉的雨中抚过您丝丝银白的发梢?但是,除了一手的冰冷和湿润,我终是什么也无法握住。

不知从何时开始的一场干旱,让雨的飘落沦陷成一场尘封的记忆。而我对你的思念,竟然也如一条行将干涸的河床般,随渐行渐远的岁月,正在逐渐地走向枯竭的断流。如若不是一场及时到来的雨,我是不是会将您就此遗忘在时光的深处?还好,这场淋漓的透雨,终于赶在了清明前,为这个古老的节气,弹奏一曲哀伤的音乐背景。

仍是乍暖还寒的时节,风夹裹着冰凉的雨丝,带着久违的潮湿气息,淋湿了一地的思念,也淋湿了我枯瘦的心,点点哀思在四月的雨中肆意泛滥。凄风冷雨之中,那白色的梨花,正瓣瓣飘零,空中仿若翻飞着一片片洁白的纸幡。炷炷袅袅升腾的香烟中,浮现着您慈详的笑容,我熟悉的皱纹正开心地舒展着。倏忽间,风吹过,您的笑容不见了,还是那座坚硬冰冷的坟茔,如此绝情地横亘在我和您之间。我和您啊,仅仅只隔着一层薄薄的大理石,但是,我却是如此痛苦地清醒着,那岂是一层石板的距离,那是生与死遥远的距离,是阴阳相隔的永远!

其实此刻,关于坟茔,也只是我的幻觉罢了。今年的清明,我仍然没有到您的墓前,折一朵菊花装点您的坟头,亦没有点燃泛黄的纸钱,让它带去我的孝心。我知道,永远静静地安睡于墓中的您,其实,根本不再需要这些了。一沓纸钱,两对蜡,三炷香,只不过是活着的人,对自己的安慰和交待。而我,东风寒食之时,只在心中,燃一炷香,将您深深祭奠。不想为自己寻找一些牵强借口,只想说,您是懂我的。因为,您一直都是如此地宠爱着我,您一直都会原谅我犯下的错误。

想您,在这纷纷的雨天。零散琐碎的记忆,随四月的雨丝,清晰地飘过我思念的苍穹。

仍然是下雨的季节,天地濛濛,笼罩在一片轻烟中,整个世界是如此的静谧。老旧的屋子里,飘浮着缕缕潮湿的气息。我倚靠在小竹椅上,细数着雨滴落下的声音。雨敲在屋顶的瓦当上,宛如弹奏叮当的.小曲。有雨水顺碎烂的瓦片,嘀嗒嘀嗒地落在了屋里的泥地上,凹进的泥坑里,便积起了一洼小小的水滩。您蹒跚着身子,尖尖的小脚颤颤巍巍迈过被岁月磨得光洁的门槛,从里屋取出搪瓷洗脸盆洗脚盆接雨。于是,雨水滴下的声音,由细微的嘀嗒声变成了泉水的叮咚声,竟是那般的悦耳动听。在这样无聊的雨天,能享受到如此天籁之音,于我是兴奋的,而于您,却是安详的。您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做些手工的活。比如,坐在八仙桌旁的高凳上,为我做一个鸡毛毽。方孔的铜钱,黄铜色的顶针,黯淡的光线里闪着银光的细针,还有那些五颜六色的碎布,以及鲜艳油亮的鸡翎……这些东西经您的巧手摆布上一个时辰,便神奇地变成了一个镶着漂亮牙边,我可以自豪地向小伙伴们炫耀的毽子了。

只是可惜,那些毽子早已不知了去向,唯留下这样一个昏暗的场景,让我在以后的岁月里,将思念的痛苦辗转反侧。

雨,纷纷扬扬,还在不停地飘过夜的窗台。不知道,在这样的雨夜,又将有多少的生命,带着美好或遗憾,会在某一终点戛然而止。而我,不也正是奔赴在这条生命终结的路上吗?我,不也正是在朝着有您的天堂,渐渐靠近吗?

如若可以,我希望用自己在世的岁月,换取时光的倒流。我,仍是那个无忧无虑懵懵懂懂的孩童,而您,仍是那个耐心呵护我纵情宠溺我的老人。只是啊,我又是多么清醒地知道,所有的一切,仅是我一厢情愿的梦想,那些远去的时光,那些属于我们的,跌落在时光深处的宁静和欢乐,是再也回不来了,而沉睡在坟茔中的您,也再也不可能醒来了。

清明的雨啊,你就尽情地下吧,一如我无法控制的泪水,划过冷清的黑夜。抚摸着您的照片,我终是无法驱走积郁于心的哀痛。快四年了,您走后的日子,每年的清明,您的坟头,总会有钱纸翻飞,而我,不会选择在这样的日子祭奠您。因为,我知道,喜欢热闹的您,定然不会喜欢只在清明那一天,才能享受每年一次貌似热闹的场景。我会将您喜欢的热闹,在一个平淡的日子里,延续……

清明节的作文 3

风来了雨来了,下雪了,天寒了,这时候我就想起妈妈,尤其是变化的天气,就象是妈妈在遥远的地方向我呼唤。

妈妈病了,是半身不随,几十来年一直将究着生活,慢慢的度过人生的日子,不见那种艰难的走动,没有什么,见了就不由不得人想大哭,大哭也罢,难过也罢,辛酸也罢,是改变不了母亲人生的现状的,儿女们在跟前时,上个厕所还罢了,儿女们不在身边了,免不了就会拉在裤子了上,尽管儿女们不嫌母脏,但母亲受的罪可想而知,这时候人就想哭,大声嚎哭,也许这样会让自己的心情好受一点。

其实拉在裤子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把水,一洗就净了,我们长大,不就是屎尿让父母给洗净了,把我们从小洗大了,给父母洗又有什么呢,时而久之,给母亲洗也成了习惯,也不是什么事,回想起母亲的艰难,也是造就了我们这些儿女的孝顺和名声。

最令人难过的是,母亲一个人在门口走动时,风来了,尘土飞扬,妈妈想往回走,好身体的人,不到十几秒就回到了家中,可母亲就是这十几秒的时间,得好长时间挪步,一个小时都走不到家中,头发吹乱,脸上染上了尘土,浑身不象样子,那种模样你一见,就会哭出声来,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为了生活儿女们还得拼搏,虽然我们还孝顺,但是失误总是很多,妈妈在岁月的日子,不知多少次成为尘土般的妈妈,我们一见不到几秒就把妈妈背回家了,可妈妈一个怎么也回不了家,风来了,吹的妈妈随时都能倒下,那儿有走前的力气呢?妈妈受罪了。

妈妈病了,妈妈知道不锻炼身体可能更糟,知道病魔不但会给自己带来负担,而且会给儿女们增添累赘,所以母亲天天坚持锻炼,妈妈顽强的毅力,还真的一天比一天精神好,风和日丽的时候,就是妈妈享福的日子,走快点走慢点,都无所谓,随时还可以和熟人说说话,但是苍天总不会今天天风和日丽,没有变化。

有时候儿女们出门时,天好好的,就是这种天气,儿女们才疏忽了对母亲的照顾,雨来了,若大一个院子,确是走不到家,尤其是暴雨来的时候,从暴雨来,到暴雨结束,一段很短的路径,母亲还没有走完,雨来了走不动,在走都挪不动一步,直到雨淋湿了全身,母亲哭了,泪水和暴雨融在了一块,当母亲述说这些经历时,母亲和我们都在失声的痛哭,不哭怎么由得了自己,哭一阵子,也就没有了什么负担。

平常的生活中,母亲的记忆也好,也很健康,就是一个病,让母亲失去了自由,提起了病,心就难过。雪天的日子,妈妈也出来走走,一般都是有人照看,有时候天看起来好好的,云来了,遮住了天,雪来了,而且很大,还在外面走动的母亲就受罪了,虽然母亲不会走多远,但是一步步的挪动,当走到家的时候,就成了雪人,有时候儿孙们会开玩笑,但是玩笑过后,还是让人难过。这就是我的妈妈经历的日子。

妈妈病了,几十年来,和儿女们也过的很舒坦,虽然妈妈不能做什么活碌,但是在家看看门,来个人说个话,指挥还是可以的,一家过日子有艰难的时候,也有快乐的日子,走过了风雨的磨难,也享受春风的和煦,和儿孙们的天伦之乐,多少痛苦的时候过去,我们也会获得很多快乐的笑声。

艰难的日子,造就了我们孝顺的名声,给我们增添了意想不到的名誉,回想起这些都让人流泪,其实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妈妈,而不是孝顺的名誉,孝顺的名誉给了我们,但是备受艰难的到是我的妈妈,名誉是什么呢?什么都不是,真正的`意义还是妈妈能和我们相依为命,在艰难的岁月里,能相互听到笑声,看到对方的人生里程。

雪来了加着雨,路很滑,想起妈妈给我说栽倒,不到几十步远的地方,就是到不了房子,妈妈喊我们,我们听不到声音,但是妈妈就不停的喊,当我们感到心慌不知是什么原因时,回家看到妈妈不知乍的爬回了家,人已成了泥人,随之伴随着的是母亲和儿女们的痛哭。这就是我妈妈人生老境的痛苦里程,妈妈真的受罪了,妈妈的艰难儿女们是无法感受到的,看到这些和想起这些眼前就是一片模糊,泪水遮住了眼帘。

妈妈走了,也把艰难抛弃了,妈妈不想在害儿女们了,理解我们的妈妈选择了永远的离开我们,走了妈妈我们也掉了魂一般似的,兄弟姐妹,没有了凝聚的借口,不象过去,兄弟姐妹总是相会一起,虽然日子苦了一点,但苦的快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到了,真的还降下纷纷的细雨,我和弟兄们去坟莹祭奠逝去的母亲,心中真不是滋味,妈妈在的日子,有着人生的痛苦,但也有人生的快乐。可这妈妈一走,没有了艰难的承受,但也没有了快乐的体验,心空了,留下的是不尽的思念。

当我们跪在妈妈的坟前时,真的想大哭一场,妈妈我们给你来磕头了,妈妈,儿女不孝,清明我们来给你扫墓祭奠。

清明节的作文 4

春寒夜雨急,听够屋外雨棚和玻璃窗的交响曲,一早起来清新的空气充满大地,心情有些懒懒的。下楼来,天色阴沉风凉,夹着残雨霏霏,说大不大,说小又不小,春倦的心绪感觉无奈带着些许叹息。街道两旁的花店似乎一夜开满菊花哀怨的黄与肃穆的白,倾诉之情借此花语,正是清明思绪祭奠的表白。

又是清明时节,让人直接记起了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突然想起朋友他和她的恋情,人也是天地阴阳相隔,如今他不知可好。华灯初上的北川,两个人遇见的发生,才有美丽后面的故事,多么忧伤、多么无奈、多么牵挂……,一场灾难后,在城市那个孤单的房间里,多了一个痛苦的遗憾,将自己心思弄得愁云满篇,情绪暗暗。他面对荧屏茫然无言,键盘冰冷,香烟袅袅悠悠,一根网线多年来维持那段情感怀想的吐述。恋,如云般缥缈虚幻,网,若她的虚拟世界。孤独的人需要朋友,需要真诚关爱,需要温暖交流,他在网络里盲目的发泄、写作,去找情感的托付,去找心底怀念的那个隔空红颜。爱恋落魄成空想的可怜。

写给离别的长短句,是那年的情景,是那年的心情,是那年的刻骨铭心。谁懂?想要谁懂?深刻的情感在脑海里怎么也不会忘记。离别,人去,梦还在。一段情感,一个世界,有他也有她。一段情感,两个世界,有他也有她的影子。说不明,道不清,哀求,追悔,再也找不到倾诉的人,独留自己在思念里忏悔。

雨,细细的话语。总是带来清淡的愁绪,引发心底情感的涟漪,一圈一圈的波纹是泪珠落下的叹息。回忆是天边的云朵,是那种暗暗伤感的乌云。想她太多,想她在不经意间,心思聚集覆满情怀的天空。一条路,曾经牵手走过,那时将笑声遗落在路边的角落,毫不珍惜。如今天地陌路,才明白在意她的一切是那么的幸福。风景里有她的微笑,他在她的风景外,忧伤的花悄然在这初春含苞欲放。有些冷,有些困,没有原来温暖的怀抱,只有用过去一起的画面来温暖行走的麻木。从此习惯一个人想她,习惯了一个人埋怨自己,习惯了一个人寻找过去的遗迹。最后的路,尽头是否就是漠然的孤独,是否不可避免和这清明天气一样哭得淋漓。爱情的坚贞这时候却是一种精神的枷锁,时时纠结,常常带起。断点,情感断线,可以的话是忘记,还是用心去连接?怕她从心里消失,他都不敢轻易在悲伤里流落一滴眼泪,因为怕她的身影从眼泪里融化消失。独守寂寞的悔意,冷清里更是感觉到她昨日的温柔,真的充满了魅力,他不忍心从中自拔。春雨凄凉,在风雨里迷失。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颓废的日子可以埋葬一个人的激情,沉睡一个人的灵魂。我好期待有一场暴雨,冲垮一段段的矢志不渝的话题。都说爱一个人,只要她幸福自己就会感到快乐了。都说爱一个人,只要她开心自己就放心。多少人能够遇上了感情挫折后,拥有放下的豁达呢?具有漠视的轻松?不论爱为何失去,不论爱如何远近,一层一层的深痛,痛不欲生,也只是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好期待一场暴雨,将心声与情声,都远远地带到天涯海角去。让他心境安静,静静地找到自己。情到深处也淡然,夜入更深亦寂寞,放手吧,放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温柔和爱护。默默迎来春天的细雨,冲洗干净纠结的阴霾。

看到那些祭奠扫墓的.人,心里莫名低沉。又想起那首诗《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什么要去喝酒?借酒消愁,还是酒乡为家?是不是只有小孩的单纯才会觉得清明很热闹?我不由想起一些诗句来:

酒碗里面倒映着街道的沧桑,心里满怀岁月的悲凉,此刻眼里没有女人妖艳的线条,通红的眼神,看着春天的红,看穿菊花的黄,看透情感的凉。凋落既然不可以避免,只好将想念停留在天边,思念让碗中的酒变成了水,这水却让思念化成了河。我在河里,木然是我简单的问候。

人多的时候不知道真心在哪里?一个人寂寞独处却看清。但已经无法拥有。知道和不知道又如何?都失去了。我想找到春天的密码,打开那段春天的记忆追昔你的美丽,那好像是痴心妄想。

我只能做的是抱着酒在喝,酒是女人的眼泪,不要贪杯。总是麻醉平时的虚伪,不断揭穿虚伪的坚强,轻易打破坚强的脆弱,看到脆弱下内心隐藏的暗红伤疤。

清明喝酒喝的是怀念,要不怎么喝多了就从眼里流了出来。你在这天随风离去,让我似乎懂了些。付出过的人才知道珍惜的滋味,爱过的人才能看见你的身影,以及水那边含笑的真挚感情。

我不想再做无谓的呐喊,明智的心会让死结疼痛出明悟。我看见小草的精神,看见凤凰涅磐毅然的坚定,我看见流落四季的生命生生不息,内心深处在悲哀里高歌,在尊严里自信,在苦难后轻笑,用心灵体验沧桑。我笑了,看到最后春机盎然里的胜利,灵魂呼啸的音符让一个人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

清明节的作文 5

清明节前夕,我回了趟乡下老家。祭奠父亲去世38周年。

乡下的空气实在是新鲜。踏进即将离别40年的故土总有一种依旧的感觉。虽然这里衣帽换新颜,高楼林立,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儿时的村庄、儿时的故土还在,自然有一种回归故里的主人翁思想,下车走进绿油油的麦地,路边的油菜花送来阵阵扑鼻的香气,顿觉神清气爽,这和城里的钢筋混凝土、浑浊的雾霾天空相比,简直就是一片净土,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花红柳绿的大地,让人陶醉、让人羡慕,让人嫉妒。置身在这绿色的原野里,放飞的思绪在脑海里盘旋,儿时的记忆在眼前展现,捧一把泥土,掐一朵鲜花,闻得正香,被来接我们的二弟打断了思绪。“大哥,快走吧!母亲还在家等你呢?”

这个清明节我们回去的特别早,清晨6点从阜阳出发,9点多赶到家,乡下还正在吃早饭,拜见母亲大人,和家人寒暄一时,便提着草纸鞭炮去给已故的家人上坟,母亲不时的唠叨着:“元宝、大钱、上百的多带点,别让你爸在那边受苦,告诉他,现在政策好,乡下可富了,我还想活几年,享享清福才去见他。”说着母亲哈哈地笑了。

清明的天气真好,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微风吹来,麦浪起伏,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真是世外桃源,我们边走边欣赏着这无与伦比的的春景,无意间,抬头望,遍地是烟火,鞭炮声不绝于耳,清明祭奠的人们拖拖不断,道路旁停了好多私家车,城里人、乡下人都往墓地走,由于家乡地处矿区,有些地方塌陷了,找不到自家的.祖坟,有的就在相应的地方烧点纸钱,表达一下哀思,有的干脆就在路边的十字路口烧纸放炮。

我们在父亲的坟前跪拜祷告,说些吉祥如意的话,临走前,告诉父亲起来收钱吧!看着一座座新坟,二弟告诉我,这是谁谁,那是谁个,都是我熟悉的面孔,儿时的玩伴,不觉心里一阵心酸,我也是奔六的人了……。说话间回到老屋,本打算吃过中午饭回阜,母亲说啥不让走,大老远的难得回来一趟,便留下来了。

一阵阵动人心弦的唢呐声惊动了我,“这是谁家娶媳妇。”我问二弟,“前庄的二大娘去世了,我刚烧过纸回来。”“是八毛的母亲吗?”二弟点点头,那我更要去了,八毛是我小时候的最好的玩伴,八毛家是大户,弟兄八个,姊妹十个,八毛在男孩中最小,排行老八,一家人行善积德,从不欺负弱小,我们家在乡下单门独户,要不是八毛家的保护,常挨打受骂,二大娘对我有恩,一次放学回家路过他家门口,我肚子疼得直叫喊,要不是他喊人把我拉到公社卫生院,挂急诊,阑尾炎肯定要切除。我拿了几刀纸,一挂鞭炮,孝子贤孙迎了过来,灵堂内二大娘面带笑容,是那样的从容安静。二大娘熬得值,子子孙孙上百号人,是个大家族。灵堂外打牌的打牌,玩的玩,说笑的说笑,好像没事似的,哭丧的是个女的,二弟告诉我,是请的,一天200块钱,女的可真能哭,一会是男腔,一会是女腔,一会是娃腔,旁边的高音喇叭播放着哭丧的音乐,很有节奏感,声声诉,声声泪,哭的人心酸落泪,凄楚悲凉,此情此景,我也不自觉地洒下了泪水,可我真的不理解,为啥一大家子没有悲伤,知客告诉我说是老伤变喜。二大娘活到102岁,无疾而终,没有受罪,没有痛苦,确实值得庆贺。

一声声唢呐动人心弦,三拜九扣行礼之后,我要走,八毛说啥也不让我走,说晚上要耍狮子舞,我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你们咋能这样奢侈,这样悲中取乐办丧事呢?。”八毛说:“你放心,我们绝不会违背中央的八项规定,孬好我也是村干部,母亲生前最爱热闹,特别最喜欢龙灯狮子舞,正好这时家里人到齐了,我们一家就够手,玩起来不发钱不费劲。

华灯初上,唢呐声、鞭炮声、锣鼓声混杂在一起,引来四邻八乡看热闹的人。雄狮一声吼,一抖舞毛,上场,那动作,那气势。真似一头刚睡醒的狮王,傲慢地在自己的领地上巡视。一条条长板垒叠起来,雄狮或挑或跃、上下起舞,或扑咬、或站立、或摇头摆尾、动作娴熟惊险,表情神似夸张,迎来阵阵喝彩声。此时,锣鼓齐鸣,方桌上的狮子野性十足,伴随着狂如暴雨的鼓点,一雄一雌的两头狮子搅咬在一起,头尾呼应,高高立起,欢呼雀跃,难舍难分,是亲是爱,是比武,是玩耍,不分高低,不分上下。

狮子望月,不知是谁高呼一声,随着一片热烈的掌声,又一次高潮迭起,壮观的场面,壮观的结局,使人从悲哀中解脱出来。去掉狮帽,八毛露出嘴脸,冲我笑笑,50多岁的人了,真行,我竖起大拇指夸赞。

清风明月,又一次勾起我的回忆和思念。年年的清明岁月,年年的纸飞花开,悲哀、踌躇放不下感恩的情怀;留恋、哭啼、嚎叫挡不住前进的时空;躺下去的也许沉浸在梦里,站着的更应坚强的面对生活;清明的黄昏总有孤单的飞燕,清明岁月放飞生命向上的风筝,来来去去,生生死死,这自然规律,谁能抵挡,想想这个清明节是悲是喜,我真的不知道…..。

清明节的作文 6

早晨起来,和平日一样打开窗子,浓重的湿气扑面而来。我赶忙关上窗户,说真的宁可不透气,我也不想让干燥的屋子变得湿唧唧的。居住南方的那些日子,受够了肆虐的潮湿,那种生活经验,会使你感恩北方的疏朗和寒冷。南方的冬天是湿冷的,夏天是湿热的。春和秋在你还没回过神的时候就倏忽而逝。

我知道自己是个顽固坚守的人。但是,橘生北方则为枳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下楼走进细雨里,院子近处绿树和红的白的花,全都湿重在枝头上,稍远的地方竟是烟雨迷蒙,模糊一片。没有鸟鸣,只有远处不知道因为喜或悲燃放的爆竹在闷闷的响起。忽而想起还有两天就是清明了。清明的雨不可能是从唐朝一直下到现在吧。

关于清明,似乎也有上坟的记忆,但那应该不是清明节的扫墓,因为记得很清楚,那是要扯哭声的。清明节只是洒扫,不要求扯哭声的。

那是与父亲还有弟弟一起去的爷爷坟地。爷爷一直很孤单,活着的时候,一个人钻在深沟里给队上放羊,一放放了好些年。死了,也是一个人被按要求埋在了远离村庄的地方。

父亲带着我们跪在爷爷的坟前,纸点着了之后,父亲就哭起来。在乡下,哭亡者的时候,得一声大或是一声娘的叫着哭,女的还会絮叨点别的内容,比如:我可怜的大呀,我再也看不到你了,以后谁再管你的女呀什么的。男的一大半就只是干巴巴的喊大叫娘的,很少哭诉别的,标准句式是:大,我大,大哟大。也许是爷爷去世的时间已经足够长,父亲哭是哭着,眼里却分明没有眼泪。爷爷的坟墓在一个稍有点倾斜的坡地上,我们跪的地方地势低,风一吹,那火苗就向我们燎过来,燃着了周围的枯草,父亲嘴里哭着,手扑打着,身体躲闪着,一时就听见弟弟也跟着喊着大的哭起来。我抬起头,父亲也停止了扑打,我们看着弟弟像模像样的大呀大呀的哭他的大。父亲忍不住笑了,他对着弟弟说别嚎了,你老子我还没有死。然后我们三个人都笑了,站起来,拍拍膝盖上的土,坟也就上完了。弟弟告诉母亲说他本来是叫着爷哭的,谁知父亲的声音太大,就把他给绕进去了。

我也应该是叫着爷哭的,不哭是不像话的。但无缘无故,毫无端倪的忽然这么哭,似乎是哭不出来。就象父亲去世之后,我的伤心是一定的,哭不哭都不怕旁人闲话。但我的公公去世之后,事情就有了变化。其实对于公公的离开,我的心里也是非常难受的,我一直觉得那老人活得不容易,活得可怜。想起来也动不动地落泪。但是要我按时按点的哭,我还是一直不适应。我很佩服那些亲戚中的女眷,她们随时随地就可以哭将起来。而我的不适应就不能象对父亲那样,不被人闲话,因为我终究只是个儿媳妇,会有不孝的嫌疑。然而在我给公公熬排骨汤,端洗脚水,穿衣服,洗脚剪指甲的时候,那些亲眷们她们在哪里?可我就是没有办法适应那种应仪式要求而进行的哭诉。在我看来,尽孝的丧事几乎就成了一种悲伤的表演。

现在想来,父亲也应该是一样的。父亲不可能对爷爷没有感情,只是那会哭不出来而已。或许当他疲惫的时候,当他端起碗来的时候,当他睡不着觉的时候,还应该有许许多多能勾起他对爷爷回忆的时候,他都会黯然伤神的。一个人,非要等到足够年龄的'时候,才可能去了解到别人。鉴于此,面对玩性正足说话不知轻重的儿子,我常常安慰自己,没有必要去烦闷伤感,会有他了解我的那么一天的。那会不管我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了,都不重要。

父亲离开我已经十多个清明了,可我一直还是没有去给他扫过一次墓,不在家乡只是个借口而已。骨子里是一直以来,老是觉着怀念并不需要如此表达。但今年,我却非常的想回家去给他老人家扫墓,这个想法很是强烈,然而面对临近高三的儿子,我迟疑了。清明节还有许多次,而儿子的高三生涯只有一次,我给自己找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借口,实质是离开的人争不过活着的人。这样想过之后,我对别人说,等我儿子上了大学,我一定要在清明节回家给父亲扫墓。说真的,我很清楚的知道这只是我现在的想法,不知道,儿子考完之后,我的想法会不会变,我没有信心,因为心是最难把握的东西。可人这一辈子辜负了的,只有父母,这应该是世人累世的悲凉。

清明将临的此刻,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只希望我的父亲,那躺在故土上的老父亲,陪着那曾经让他耗完心血,已经将要荒芜的家园,不要感到孤单和凄凉,你的女儿,她,不论走到海角天涯,她的心将永远是你久居的家,这是我一定可以保证的。

清明节的作文 7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题记

人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我也不例外。

您走之后,我才从“梦中”醒来,明白您对我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您放不下我。

以前是我讨厌您、恨您、埋怨您,那是因为您不声不响的消失在我的生命之中。

您第一次出走,什么也没有告诉我。当我起来的时候,您早已不在我的身边。原以为您早起去干活了,可是等到夜晚,也没有瞧见您的影子。我的心开始慌乱。但我还是坚信,您可能去哪儿散散心就会回来。所以我等,一天、两天……一个月……可都没有您的音讯。

几年后,您回来了,我很高兴地跑去拥抱着您。您摸摸我的头好像对谁说:“果然是长大了。”如果是那时,我一定会对您说:“如果您不能像以前那样,那么我宁愿自己永远是个小孩。”

尽管您强忍着自己的眼泪,可最后我还是发现您的眼眶红了。您说您病了,回家来治疗。您说得那么心平气和,好像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可是为什么?您又再一次的走开了。

您走的那个黎明,至今我依然记得。您把睡得昏沉的我给摇醒,然后把一本小小的本子递给我,叫我好好保管。睡眼朦胧的我接过了那本小本子。然后问您去哪里,您只是笑笑,没有回答,转身,走出门去,消失在烟雾之中。

我呆呆地望着窗外。外面的风呼呼的吹,吹着那浓浓的烟雾,直到把那烟雾吹散。我的心好像被那风所吹醒,突然记起了什么,看着手里捏的东西,原来是一本存折啊!里面还放着一张写有密码的纸条。虽然那字弯弯扭扭,但是我知道那是您写的。

我猛地起身,转身向门外奔去,可您的身影早已消失在了这片烟雾迷茫的黎明中。

您这一走,叫我该怎么办?随着您的坏话越来越多,您走的后一天,我就听到别人说您跟着别的男人走了,这是他亲眼所见的,开始,我不相信。可是后来我慢慢相信了,因为那个男人也不在家了。

他们都说您没有做到一个作为母亲的责任,丢下自己的孩子,跟着别人跑了,简直不是人。渐渐地,我用恨来填补我对您的思念。

您又回来了,说您的病重了。您苦笑了一下。

您变瘦了不错哦 不错哦 ,没有了以前强健的身体。可他们还继续说您的坏话。而我更加信以为真,不理睬您。

后来您病倒在床上,我没有好好照顾您。甚至有时候厌恶您,跟您顶嘴。但您没有责怪我,这让我更加相信他们的话,认为您的不回答是默认。

“你都病成这样子,让小梨照顾你,这个星期她就不要去上课了。”“不,不能让她为了我而耽误了她的课程……,况且她现在那样恨我……我不想再让她……您叫她去上学去吧!”

于是我来上学了,可还不到几在,噩耗传来了。说您已去了传说中的天堂。可我并不是那么伤心,因为我一直为您所做的一切感到厌恶。

那天我回家了,看见您那冰冷的身体静静地躺在那里。我的眼泪直打转转,然后伯妈跟我说了您之所以那样做,都是为了我。不是他们所讲的那样。说您宁愿不告诉我真相,宁愿让我恨您,也不要……听着这一切的一切,我的泪不争气的`直往下落。您真的走了……

凄凉的秋风,冷漠的苦雨,却隐藏不住我脸上的泪痕,跟着那支长长的队伍,不知走了多长,到达了那个宁静的坡头,泥土边的小草还眨着湿气。摇曳的柳枝在眼前低吟,无力的残阳早已稀疏,凭着朦胧的视线,我看见您在大地上消失……

黄昏时,

谁会到坟间去辨认残破的墓碑。

已经忘记了埋葬时的方位,

只记得哭时朝着斜阳,

还有满天的枫叶。

您走了,泪干了,心碎了,我懂了!

安息吧!我亲爱的妈妈!

您一定记住,相约清明节!

那时,我将还上鲜花看您,

陪您聊聊天,说说心里话……

清明节的作文 8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但在起初,它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如民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后传说与纪念春秋时代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有关,于是便有了寒食节(清明前一天)、清明节。清明节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而今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记得,小时候对清明节的印象特别深,因为那时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集体去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有时扫墓的地点要跑很远很远,都是步行,老师说,祭扫烈士墓是接受革命教育,步行也是体验革命战争艰难岁月的艰辛,是学习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后来离开学校门,这些印象逐渐稀疏了。那时候,民间清明祭祖似乎还没什么气氛,远谈不上一个“浓”字。故而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清明节就是祭扫革命烈士墓,没有一丝儿与个人家族祭祖联系上,甚至在头脑中还把上坟烧烧纸这一现象视为封建迷信看待。现在不同了,除了祭扫烈士墓,民间祭祖之风也越来越浓,随着民间的重视,又引起国家的重视,国家也正式把清明节定为国节,列入全国的正式法定假日。

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而今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记得,小时候对清明节的印象特别深,因为那时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集体去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有时扫墓的地点要跑很远很远,都是步行,老师说,祭扫烈士墓是接受革命教育,步行也是体验革命战争艰难岁月的艰辛,是学习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后来离开学校门,这些印象逐渐稀疏了。那时候,民间清明祭祖似乎还没什么气氛,远谈不上一个“浓”字。故而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清明节就是祭扫革命烈士墓,没有一丝儿与个人家族祭祖联系上,甚至在头脑中还把上坟烧烧纸这一现象视为封建迷信看待。现在不同了,除了祭扫烈士墓,民间祭祖之风也越来越浓,随着民间的重视,又引起国家的重视,国家也正式把清明节定为国节,列入全国的正式法定假日。日前接近清明,关于祭祖的准备工作已在许许多多的家庭蠢蠢蠕动了,加之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渲染,许多地方的清明祭祀更是喧嚣的沸沸扬扬。在我们的周围,一些人已抽空上坟,晚上在路边也有人在一堆一堆地烧烧纸。在这样一个氛围下,我这个过去从不把清明当回事儿的人,现也被弄的心潮涟漪,泛起了对清明上坟祭祀父母的一份牵挂。家属看到我现在的变化,也戏笑我说:“这样的‘迷信活动’你这无神论者怎么也参与啊。”是啊,我现在不再把它看为迷信活动了,而是认为是一种文化,一种骨肉亲情的伦理道德,一种传统的社会风尚,这能表达后辈人对先辈人的怀念和感恩,通过清明祭祖活动,到老人及其他亲人的坟上看看走走,可以缅怀骨肉之情,可以慰藉逝者的在天之灵,虽从唯物主义角度看逝者没有灵魂,但对活着的人来说,逝去的亲人永远活在心里,他(她)们的音容笑貌,他(她)们的优秀品质、他(她)们那慈父慈母的恩德,他(她)们血脉相连的亲情,永远地铭刻在自己的记忆中,甚至会成为鼓舞自己、奋斗进取、坚强地活出个样子来的精神支柱。

清明节,清明节的内涵,这恐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祖祖辈辈的血脉相承吧。

清明节的作文 9

相传,春秋战国期,晋国人介子推,有恩于遭难时的晋文公。晋文公当了国君后曾放火烧山,希望逼出带母亲上山隐居的介子推,领取俸禄。哪知介子推宁死不仕,结果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晋文公为此悔恨不已,此后每到放火烧山那日,宫中便禁止生火,以此纪念怀念介子推,慢慢形成了寒食节。寒食节后,晋文公又定下了祭祀介子推、为其扫墓的清明节,清明扫墓又成风俗。此传说可信与否暂且不说,不过介子推确有其人,《左传》上便有记载,但名叫介之推,仅称他是隐而死,并无晋文公放火烧山的情节。但不论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寒食节和清明节由来已久。

寒食节其实是一个励志节。在隋唐之前,人们重寒食、轻清明。到李隆基(唐玄宗)做皇帝时,将清明节扫墓正式编入礼典,属当时的五礼之一,清明节的地位因此得到抬升,清明假期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当年继元宵假期之后春天里的小长假( 4天)。到李亨(唐肃宗)当皇帝时,或许觉得小长假不够长吧,又增加了寒食清明节的假期天数,将唐玄宗定下的寒食清明假期4天增加到7天在中国节假日史上,清明节首次成为了真正意义的黄金周。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寒食城东即事》,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纷纷走出户外,踢球、荡秋千,十分热闹。王维还感慨说,年轻人应该每天出去游玩,何必要等到清明节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则在清明节写下留饧和冷粥,出火煮绿茶。清明节生火品茶,佐以麦芽糖、冷粥,想必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宋代,清明节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宋代继续了唐代喜欢放假的做法,寒食与清明两节合在一起,假期也是7天。而且两个节日已完全融合为一体,并移植进了上古时三月三上巳节的'某些娱乐功能,人们出游喜欢来到水边。清明节也是宋人重要的节日,甚至比唐人更看重,扫墓的风俗更浓,这从北宋人张择端绘于清明时节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可以看出,首段就是时人从汴京(今开封)野外扫墓归来的情景。宋代清明节里,皇家和民间都会举办一系列活动,热闹程度不输元宵节。时开封人孟元老在后来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当年京城过清明节的气氛:京师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树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酬劝,歌舞遍满,抵暮而归。清明弄柳这一传统习俗,在宋代达到了极致。此外,清明节插柳枝,赏杜鹃,也受到诗人歌咏,让今人感受到清明节的独特魅力。

随着唐宋的远行,清明节的繁华和热闹也不复存在。到了元代,唐宋的公务员多假制度被否定,节假日大为减少。但元时清明节与寒食节从功能和活动内容上看,在事实上合成了一个节日,仍与元正(旦)一样,是元代最重要的节假日之一。朝廷会放假3天要知道,元代皇帝的生日天寿节(唐时称天长节)和冬至才放假2天。到了明、清两代,寒食、清明二节则完全退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序列,政府仅保留元旦、元宵和冬至3大节假日。虽然不放假,时人仍喜欢过寒食节、清明节,要外出扫墓、春游。

由上可知,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祭奠亲人、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和朋友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祭拜祖先,并不是封建迷信,这是对故去的亲人的一种思念、想念,告戒后人不要忘记先人,故去的老人。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的接力传承!

清明节的作文 10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俗称“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礼记。明堂位》有官社的记载:“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生于山野乡村,对土地和时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丰盛味美的食物时,我们总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绵阳,最隆重的“春社”祈福仪式,莫过于安县睢水关的“春社踩桥”。这座桥叫“太平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余年历史,桥身为20余米巨型单孔弧架,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上,素有“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的美誉。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百姓笃信,在“春社”日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消灾免难,祈祷平安。后来,这种习俗被更多的人了解,逐渐成了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春社活动。每到“春社”日,菜花丛中,鞭炮阵阵,潮水般的人流纷纷云集于此,绵延数十公里,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欢乐之节,大禹故里北川,历来有“清明”贺治水成功之说,乡人奔走相告,共庆天下太平。从唐代起,“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绵阳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2008年,“清明”在千呼万唤中,已成了法定假日。但关于“清明”的解读,却仍众说纷纭。这两天,著名学者、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又在呼吁,要原清明的“本来面目”。在熊笃看来,按照《礼记》的说法,“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清明节应是提倡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

熊笃说,清明时节,青年男女最适合去水边休憩、划船游玩,甚至到野外谈情说爱。但是,熊笃没有说,如我等中老年人该去做什么?

我想,还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比如踏青、扫墓、祭祖、省亲。

清明节的作文 1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韩翃《寒食》

同样是一首节日诗,这首寒食诗可没“清明诗”那么幸运能够家喻户晓,也许读过这首诗的人,会知道在中国的节日里头还有个默默无名的寒食节,只是不曾印象,记忆悄然随风而逝,不再谈起。

有关寒食习俗的记载出现于东汉文献,主要发生在山西地区,与介子推传说有关。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寒食节相传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文公的臣子介子推的。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曾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也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原来介子推不愿居功受赏,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士兵上绵山搜索,但没有找到。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于是,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不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待大火熄灭后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非常伤心,将介子推安葬于绵山,立庙祭祀,改山名为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人们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寄托哀思。

在古代寒食节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节日,寒食节那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故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牵勾、斗卵等风俗。同时寒食节历史悠久,拥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另外,寒食节又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可见寒食节在当时的影响。

当然,清明节早已存在(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也的确比寒食节古老。有关于清明节扫墓习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汉元帝为追念前朝将军萧望之,为其扫墓祭祀,而流传下来;另一种说法是,由大禹治水成功后,人们为了悼念治水期间牺牲的英雄烈士,纷纷前往墓地祭祀而来。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寒食节逐渐缩短并退出,进而被清明节取代。取代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节日相隔太近,在习俗和民族心理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对节日作的自然选择。第二、寒食节的确对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人们并不喜欢寒食、禁食。第三、清明扫墓强化了民众对祖先的`认同感,如今已成了联系民族心理的精神纽带。

取代寒食节后,清明节渐渐地发展,成为了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时清明一到,气温回升,成为了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和看重,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农谚,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清明的文化的热捧,清明节更加如火如荼了,成了人们精神一种的寄托,同时也成了表达孝意的一种方式。人们在清明不仅带着虔诚的心来祭拜祖先,同时也祈祷后世,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寒食节却无人问津,何哉?

也许这是社会对文化的一种考验、一种是筛选。但不管怎么样,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铭记历史、追源文化。了解一种文化,还是得知道它背后的故事,知道它的发展演变,考其渊源。文化的发扬固然重要,但传承一种文化很难,难免会丢失一些目前我们不在意的文化,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反问自己:你在发扬和传承一种文化的时候,是否真的了解它,是否知道它“背后的故事”。

清明节的作文 12

清明的雨,下个不停。

雨不算大,丝丝的滑落人间,透过阴霾的天空,似乎可以看到那金色的阳光在云间流淌。撑一把油纸伞,漫步走在湖边,青嫩的草叶,嫣红的花影,这似在梦里见过,是往事回首,还是前世浮现。

人间最美不过四月,那是春的高潮,夏的转续,花草树木经历了寒冬,从初春的嫩芽,到春末的葱郁,这是一种傲然的新生,万物都已苏醒,悄悄地等待着生命中最灿烂的绽放。辛劳了一个春天的人们也都走出家门,踏着青草,嗅着花香,游赏着春光,祭奠着那些逝去先人,也许还有那些逝去的岁月,逝去的爱情,逝去的人生。

走过岸堤,远处的小桥在荷叶中漂浮,那丛丛树荫中,坐落着一排排亭台和一座座楼阁。看到这些如诗如画般的景色,心中本应该高兴才是,但却是一阵阵凄凉寒意,因为我又不自觉的来到了你的身旁。

墓前焚一炷青香,一段哀思,一番倾诉,想起了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那些过往的美好,在心间旋绕,“不思量,自难忘。”面对这葱郁的树下,翠嫩的草中,那埋葬香影的落花之处,泪不自觉的潸然垂下,“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害怕你一个人孤单,便习惯的做在地上,对你吐尽着相思情,诉说着怀惦意。

忽然又回到了从前,那年的四月,也下着细雨,你撑着纸伞,走在青石板的小桥上,乌丝系肩,素袂飘飘,彷如一朵青莲盛开在湖水之滨,婀娜摇曳,风中娉婷。我站在岸堤的长廊里,展起宣纸,本想用手中的笔涂印下这秀丽的湖光山色,却不自觉的将你也印在画中。

相爱的时光再长也嫌短暂,虽很简单,或也清贫,但却处处洋溢温暖。我作画,你帮我研磨,你画眉,我为你梳妆,爱情就是这样的平凡。岁月匆匆的过去,步履越渐蹒跚,青丝换成白发,乌眸蒙上绸纱,颜容布满褶皱,温暖却是依旧。我们依然依偎着,朝看烟花绕春水,暮视山岚渔唱晚。

离别或许只是一瞬,生死却是一世的相隔,幢幢跳动的灯火,凄凉透寒的夜晚,你靠在我的胸前,身体渐渐冰冷,轻轻睁开眼看着我,嘴角微翕,却无力呢喃,最终化为一个欠意的笑容,垂下疲惫的身躯。我知道你的心意,你想说:“相爱一生已是足够,但留一人孤处于世却是不忍,不舍得离开,却不能不离开,望君珍重。”

我摇晃着你,撕裂的叫唤,但你却再也没有睁开眼来,我把你紧紧抱在怀里,想用温暖的怀抱来捂热你冷却的心,这时才发现原来世上还有用尽生命都无能为力的'无可奈何。泪水早已止不住,那是爱的倾泻,是对生死别离的抗诉。

死亡并不可怕,怕的只是你走了我还在世上。一个人相思,一个人愁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歇息。悲悲戚戚自然冷冷清清,那些缱眷已成往日,那些颦笑都是惘然。正如白居易的那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前尘往事恍如一梦,梦醒来,湖光山水依旧,却已不见那伊人楚楚步于桥上,翩翩向我而来,心中一遍恻然,泪又黯然纵横。便又想起句诗来:“直到相思了无益,未仿惆怅是轻狂”,吟罢自觉可笑,便接作一首:“本是栖枝同林鸟,怎奈生死隔阴阳。谁道相思了无益,巫山依旧云茫茫。”

四月的天,温暖阳光中带着阴雨绵绵,那是愁郁忧思,那是离别苦憾,那雨是那些有情人的追思的眼泪,是怀往的心伤。想起当年你问我能伴你多久,我说永远那么久,可是永远究竟有多久呢?那么遥远,那么悠长,得有多少的相思,多少的凄愁,多少的寸断肝肠。渐渐的明白了,永远不需要多远,只要能相互陪伴就已足够。若你还问我能伴你多久,我会告诉你,葬你身旁够不够。

又到清明雨上时,天涯咫尺隔手持。

孤坟怎掩清愁苦,浊泪恐难寄相思

清明节的作文 1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为什么说“断魂”,是说清明节扫墓、上坟。这是我第一次跟着爸爸去上坟。今天是星期一,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和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一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有什么可怕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捡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地一声,我的手被炸出血了,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他们看见了我赶紧告诉了妈妈,连忙把我送进了医院,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不敢玩鞭炮了。

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才对的起父母。”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把酒倒入小茶杯中,然后倒在墓碑前面的地上。回到家里,爸爸拿出了许多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多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爸爸下一次一定做的更好吃!

郊外的空气真是清新呀!我看到了一片黄色的油菜花,我问外婆:“油菜花是做什么的呀,是吃的吗?”外婆回答我说:“油菜花的菜籽可以榨菜油的.。”于是我就去采了几朵油菜花,我试着咬了一口油菜花的根,哇,原来油菜花的根水份那么多呀!外婆连忙说:“油菜花的根吃但是不能多吃,否则会中毒的。“

走着走着,我们又看到了开得正鲜艳的桃花,真美的桃花呀!盛开的桃花就像小朋友的笑脸,香香甜甜,我真喜欢春天的桃花儿呀!桃树林的边上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清的,河上有一群鸭子在游泳,像是在比赛一样的。我们沿着河边走去,又走到了一片麦苗边,我又问外婆:”麦苗是做什么的呀?”外婆说:“麦苗可以打成面粉,你吃的馒头和面条都是麦苗做出来的。”我看着青青的麦苗想,原来绿色的麦苗还可以打成白色的面粉呀,大自然真神奇呀!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和外婆开心满意地回家了,我要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我今天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大自然的美好的东西。

这几天是清明节我们都放假,全家决定到西塘游玩。听说那是个古镇,非常好玩。我们开了一上午,中午才到西塘。

进了大门,就能看见那边古老的建筑。无论是小亭子还是阁楼,都显得那么古色古香。楼顶的瓦檐高高跷起,一片片灰色的屋顶,他们都经过了很多年,小桥流水交相辉映。一条条小船漂过来,带着满船欢乐的游人,河岸两边游人如织,小店里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移动着脚步,并且不时看一看旁边小店买的、吃的、用的、穿的等等,物品一应俱全。刚过一座小桥,忽然听到有人在唱戏。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3个人在唱戏呢!但是我什么也听不懂,总觉得挺热闹。我坐在椅子上,听了好一会儿,一点儿都没听懂,只以为很好玩。只见有人拉二胡,有人唱戏,有人敲铃,有人打竹板,还有一个人在演奏乐器,那个乐器我还不认识呢!爸爸说,那应该叫“瑟,”还真热闹呀!

后来,我们又坐了西塘的游船,船一摇一摆的,真是很舒服呢!船夫给我们发了救生衣,怕万一掉到水里,还有危险呢!不过我最喜欢这船的感觉呢!

总之,西塘里让我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感受到古镇的特色,真是不虚此行呀!

清明节的作文 1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到了,我们要去陶山扫墓。爷爷是在我出生的前一年因为生病而死,对于我来说,爷爷是陌生的。

到了爷爷的坟前,奶奶用大镰刀把坟墓旁边的荆棘割掉,姑姑拿着小镰刀除草,爸爸扛着锄头挖一个大坑,我把树苗放进去,把它扶植,爸爸盖上泥土,用脚踩实。我还和妈妈、姑姑合作,一起把坟上的树叶捡干净。累了,我们坐在石阶上,吃奶奶做的清明饼。奶奶做的清明饼可好吃了,绿色的面团里面包着香干、咸菜,底下托着一片绿色的树叶。闻起来很香,吃起来更香了。我问妈妈:“坟是什么?”妈妈说:“坟是死去的人住的房子。”我又问妈妈:“死去是什么意思?”妈妈说:“每个人都是天使,他来到地球上的时间是有限的,等他用完了自己生命,又要做回天使,永远不能回来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爷爷,我多么想见到他呀!想知道爷爷长什么样?我就问妈妈:“我还能再见到爷爷吗?”“再也不能了。”妈妈伤心地说。我想了想,又说:“不,我能,爷爷就在我身边,我能感觉到。”我编了一首儿歌《爷爷就在身边》唱了起来。我回头的时候,看到大人的眼睛都红了。

烟雨中,几缕调皮的阳光在缝隙中穿梭着,我的家被蒙上了一层曚昽的光晕。眯着眼,我瞅着我家老旧的大门,古板的墙壁,凌乱的杂物,心里没来由的一阵舒服——这就是我十四年来的港湾。阿太坐在她那张“专属软榻”上,笑眯眯地看着我,时不时叫我几声,我回答得非常大声,阿太郁闷的看着我,说上一句:“你那么凶干什么!”我不禁无奈的'笑了笑,还不是你的耳朵不灵光哩。

天气转阴,阳光哆哆嗦嗦钻进了云层,留下亮晶晶的错觉。我就这样站着。任由细雨纷纷欲断魂。我就这样想着——一次又一次,来到祖上的墓前,爷爷奶奶总是催着爸爸,让他动作快点。我早早的起床,跟着他们,乖顺地做好一切该做的,退到一边。看着忙忙碌碌,却一点儿也帮不上忙。每次的这一天,全家人都变得孝顺了。因为谁也说不准哪个亲人的不辞而别。本就是一天,一天的繁忙,然就是一年,一年的挂念。阿太还是很健康地活着,这点令我们欣慰,如今阿太已经九十二岁高龄,她时不时的抱怨我们也早早的习惯了。

以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总是在这一天准备许多好吃的。晚上,大家热热闹闹的在一张桌子上。我还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子。现在,我当然已经懂了,我们留不住生病的离去,却可以使它更温暖,更温情。奶奶处理好一只鸡,在煲里炖着,浓浓的香味让我想流下口水,妈妈麻利的切好菜,和爸爸一起炒菜。爸爸有意地将盐抖落了一些,放的清淡可口。妈妈也有意的提醒爸爸将菜煮的透些,咬起来轻松。爷爷在大锅里煮着二次换地方的鸭子。扑鼻的香气萦绕在厨房,我微眯起眼睛。这就是长辈孝敬长辈的诚恳心意。饭桌上,阿太一如既往地笑开了花,乐呵呵的,全家也跟着乐呵呵。都夹菜给阿太,让她多吃点。我不知道她还能陪我多久,所以我必须珍惜这有限的时光。

又是一年清明时。又是一日惆怅,又是一餐温馨。我要珍惜,珍惜每一秒,和每个人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我都会铭记。长辈的孝心,阿太的笑容照亮我心房,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我时刻谨记不远处,妹妹银铃般的咯咯笑声混杂着湿漉漉的青草香,给清明画上明亮的一笔。

清明节的作文 15

清明节的前一天,爸爸到学校接我回老家做清明,我们一家人高兴奋兴的开车回老家。

清早我们到姑奶家,她家是小卖部,我们在她家买了清明用的纸钱人民币仿佛像真的一样。串钱是圆圆的犹如一个个小卡片。我们还买了良多鞭炮,买好了东西我们就去吃午饭。

吃过午饭我们回到了村子爸爸把纸钱一张一张的讯开,奶奶和姑奶用箩筐把串钱全抖开,装在了竹篮子里,我跑过去看了一眼可真多啊!

我们穿上靴子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埂上,乡下那田埂可小了,走在上面一摇一晃的似乎一只鸭子在舞蹈。我们终于走到了宅兆前。

爸爸拿了彩带一样的东西出来,挂在宅兆上,爸爸把各种各样的纸钱堆在一起似乎一座小山系的。弟弟把火点燃了,那烟冉冉上升。我们看着一张张纸钱快要烧完了。我们就嗑了三个响头,姑奶说:“这时只要在心里许愿,就一定会实现。”我在心里默默许愿要好好读书,越来越智慧。然后爸爸把鞭炮挂在树枝上,点燃了、霹雳劈啪,烟花五彩缤纷的在空中披发开仿佛仙女一样在空中飘动。我们又来到了另外一座山上,来的宅兆前,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爸爸叫我快拿彩带一样的东西,挂在上面。爸爸把那一堆堆纸钱点燃了,我们急忙做完了。仍是照样嗑了三个响头,我仍是在心里默默许愿,这次我想让自己越来越漂亮。然后看着弟弟也在默默的念叨,大概也是在想让自己学习有提高吧!

爸爸走过来说:“清明节是我们子弟纪念祖先,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传统的节日。

这一天下来我忙的既开心又累。在一串串的鞭炮声中我们做完了清明。

是清明啊。

巴车摇摇晃晃地驶上不平整的水泥路,两个小时的颠簸让我的肚子仿佛翻江倒海。我只能歪倚在座椅上眯着眼看窗外绿油油的水稻,一边咀嚼着草一边行走的水牛慢慢悠悠地,丝毫不知道我的难受。

上山的路总是很崎岖,大人们走在前头扒开了树枝,我还是常常磕磕绊绊,手上全是枝桠刮出的血痕。遇到难走的路,阿哥会停下来背我。那时候总是感觉阿哥是个大人了,就像现在总是感觉自己还是当初五六岁的小姑娘。大人们要锄草,我就在一旁摆弄纸钱,听着这个山头那个山头传来的鞭炮声,盯着墓碑上斑驳的纹路,从未想到过坟土下来埋藏的是谁的.回忆。

现在的清明是小事一件。

清明的雨,一年还复一年,人间的面,却是见一面少一面。

有一滴雨落在我眉间。然后两滴、三滴、四滴,沾湿了我的碎发。空气挟带着的是泥土的芬芳,路边包子摊冒出艾的香气,行人的身影被打上了模糊的滤镜。

从前的清明是大事一件。

一下车,见到哥哥姐姐的我立马就活蹦乱跳起来。换上了耐脏的衣服,跟在大人们就要去扫墓。那时村边的河还没有流到干竭,岸边的野草能长到像人一般高,架在河上的只有几块木板搭起的桥,浑浊的水像嘴巴张得大大的怪物,好像我一个不留神就会被它吞下肚子里。清明的雨下得特别准时,每年走过水田的时候它就下起来了。泥土变得湿润又柔软,脚踩地深一些,就被泥抓得实实的。雨滴没有了伞的阻拦,放肆地钻进我的领子里,连眼睫毛都是湿漉漉的雾气。

当我终于明白了清明节是个怎样的节日,终于看见大人们面对沉默的墓碑眼角隐忍的悲伤时,阿哥阿姐真的变成了大人。当我经历完两个小时的煎熬,已不再有人打开门抱住兴高采烈的我。当我又被横生的树杈绊倒,从前的人在远方漂泊求生。村边的河水流到干涸,上山的人添了一条又一条皱纹,而清明的雨依旧,淅淅沥沥,淅淅沥沥。

不再有熬过颠簸的理由,也再没有扫墓的兴致。清明变成了一个节假日。我只能接住落下的雨滴,冰凉的触感又让我想到从前。很奇怪的是,记忆力那么差的我,竟然记住了上山的路线,甚至路边开出的花,记住了曾摔倒在哪里,还有那个时候阿哥衣服沾了泥的位置。

清明节的作文 16

清明,毫无预兆的到来了,对于清明,却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满山的祭祀,就真的可以换来灵魂的归宿?就可以换来地下之人的祥和?萧条的清明,便总易想起一句话:生时不珍惜,死又何必长跪与坟前?的确,在世之时不珍惜,死了才懂得挽留,才愿花时间,花金钱与地下之人,才可以安心的活在世上,这便是人,以为这样,就可以无愧于地下之人,就可以赎罪,这又与掩耳盗铃有何区别?自欺欺人而已……

坟前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看着这年复一年满山络绎的人群,花也无奈,坟下之人,愈是无奈,到了黄泉,也要回头,回头看去,却在心底留下一烙印记,是后悔,是无奈,无奈于在世之人的无知,后悔于方才的回眸。

雨丝打在坟前的的一片泥泞,丝丝细雨,就如同被筛子刷过的心,一条一条的血丝,横倒于坟前,看着满山的人群,似笑非笑,悲伤的天地,却洋溢着欢愉悦的气息,这种讽刺般的矛盾,令人心痛,这种赎罪的方式,便让他们觉得轻松。满山飘逸的烟雾,弥漫在矛盾的空间里,似聚似散,凝聚了,便容易散开,散开了,就想着凝合,可最终,也只会消散于空中,于天地融为一体,才终于懂得了存在的真谛,可已经晚了,矛盾的空间里,便只存在着矛盾。

一个个的坟堡均匀的分布在一个个山头,无知的人却不知道,坟堡已如他们的心,空空如也,肉体不复,灵魂也会飞去远方,亦或是早已消散,灵魂只会在一个轮回里转着,转着--一世一世的走向新的轮回,一世一世跪倒于坟前,再一世一世的回到坟堡。这可笑的轮回……

满山络绎逐渐消散,只剩下一个个孤寂的坟堡,黑夜将一个个山头逐渐笼罩,他们也是害怕鬼魂才匆匆离去的?黑夜拉下了表演的帷幕,主角与配角最终也离开了这萧条之地,毫无春意的枯枝与坟堡相映成趣。当黑夜完成降临,他们还会记得,今天是清明么?

暗淡的清明逐渐上升,飘荡,最终,只剩下一个虚影,飘渺的虚影,挣破了坟堡的束缚,渐行渐远……

清明,犹逝……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题记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柳叶深青,梨花若雪。"梨花开了信君,又是清明了吗?那个清明,我偷偷跑去看梨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个时节的春意总带着三分凄绝,像是开至极盛的花,下一秒,就会从枝头坠落似的。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男人从车上下来,他深吸了口带着清晨湿气的空气,眼神定定的望着不远处无声的墓。

今年清明我不哭妈妈,仿佛还记得扎着羊角辫的小丫似小雀绕着你的周身追逐戏耍叽叽喳喳,幸福溢满脸颊,与春风争宠,与春花媲美,无忧无虑,童贞无瑕妈妈,人生的风雨袭来你訇然倒下。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可不像以往充满了湿润的雨珠,雨已经停了两天了,空气清新,正是踏青的好日子。早上九点,天空中带着一缕阳光,我们一家三口带着好心情出发了,登上了踏青扫墓的路上。

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茶,是人处在草木之间。茶,经历了水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与我们相遇,茶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

素白,飘舞着,轻盈,好似白鸽,扑哧扑哧着翅膀,飞。落日的余晖中,所有的画面都很美,是独属清明的韵味,枯槁,断魂。若尘世的天之国,巍巍,纯净,空空如也,似脱离生命的循环,开败的因果,走出了周知的清醒,与凌乱。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这里,一个埋葬着无数英雄的地方,这矗立在我们面前的烈士丰碑,诉说着英雄们光荣而无悔的事业,岁月的风尘早已在它身上刻下斑驳的印记,让我们无法不回想起那段沧桑沉重的往事。

清明节的作文 17

我印象中的清明节就是为烈士扫墓。那个年代,上坟祭拜逝去的亲人是封建迷信活动,是落后行为。那个时候啊,人们的思想的确很单纯,大都是要求积极进步的。这些被认为是落后的、不健康的行为,社员们还是很自觉地回避的。即使有人想去上坟给亲人烧纸,表一表思念之情,也都是悄悄地去,在坟前跪一跪,烧点纸钱,低声哀哀地念叨着,让住在地下的亲人赶快把钱收好了,别让那些孤魂野鬼给抢了去。

记忆最深的就是为外祖父上坟。外爷去世那年我上小学,许多事对我来说还是混沌不清的。记忆中的外祖父是一个脾气很不好的老头儿,我们小孩子都有些怕他。外爷脾气好的时候也给我们讲历史,他是见过些世面的,早年在统治的社会里做过粮店的小店员,穿长袍马褂,颇有种不俗的气质的。至今,舅家挂在墙上的相框里还保存着外爷在粮店做事时和同事拍的老照片,那是个已经被历史湮没了的时代,让年幼的我对那样一个神秘而久远的时代产生过无尽想象和好奇。对于他的坏脾气,我只记得这么一件事,大约是在我四五岁的光景,我弟弟也就两三岁,他特别喜欢去舅家,常常由妈妈带着去,一住就是好几天。那天妈妈带着他高高兴兴去了舅厦,结果当天就返回来了,弟弟脸上的泪痕还没有擦净。原来是外爷不高兴,发脾气,摔了一只碗,正好砸在了弟弟脚上,砸出一个大口子,流了好多血。弟弟疼得哇哇大哭,外婆很生气,和外爷吵了几句,让我妈妈抱着弟弟回家了。

外爷那次生气是因为舅舅的不孝,为此,当时生产队干部还进行过调解。那时外爷虽已年近七十,但身体很硬朗,还在生产队出工劳动。他是个刚强人,能动弹的时候绝不会躺着让人伺候。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七五年夏天收麦时节,外爷在生产队麦场值夜班看麦子,半夜突然发病,一个人在麦场痛得打滚,直到天微明才被人发现抬回家。舅舅赶紧打发人去叫我妈妈,然后请医生诊治。那天的天气很燥热,躺着睡椅上的外爷浑身是汗,不住地喊难受,让人扶他坐起来,可是坐一阵也难受啊,他又让人扶他躺下,如此反复。当等到匆匆赶过来的医生时,外爷已处于昏迷状态。医生诊断是突发性脑溢血,这种病最忌讳被挪动,应该就地抢救。但是他从发病到凌晨被人抬着一路颠簸回家,到后来躺在睡椅上不停的起身,都对病情产生了极不利的因素,也因此耽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中午时分,刚强了一辈子的.外爷永远地合上了他那劳累一生的双眼!那年外爷刚刚七十岁,我妈妈也只有三十五岁。

清明节,妈妈带着我和我姐去给外爷上坟。他的坟是新的,孤零零地堆在一块麦田里,妈妈说这里是舅家的祖坟,可是那些坟堆早已不见,被铲平了,上面种着绿油油的庄稼,清风吹过,麦浪起伏,是不是传递着外爷思念亲人的喃喃细语?外爷是突发性病亡,生前没有多少病痛折磨,但我的妈妈却因没能见在自己的父亲生病时床前尽孝而留下了终生憾恨。跪在新坟前妈妈放声痛哭,我和姐姐也轻声呜咽。麦浪涌过来,又涌过去,陪我们一块哭泣,一块思念……

外爷去世后,我和姐姐就常常去陪外婆。然而谁又能料到,就在我外爷溘然长逝的第二年冬天,我亲爱的外婆带着满身的病痛,带着对相濡以沫走过一生的老伴的思念,走完了她艰难苦命的一生。外婆走的那年也是整七十,我妈妈才三十六。两年之内痛失两位最亲的人,这让妈妈心里承受多大的痛苦!可是她的哭声再也喊不回亲娘眼睛的睁开;给老人守灵的夜间,舅舅和妈妈两兄妹在母亲的灵前低低私语,倾吐心事,我听见妈妈在低泣,也听见舅舅在呜咽。窗外漆黑深远的夜啊,怎掩得住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

清明节,清明节,新草绕坟心凄然,纸灰纷飞泪朦胧。就让我们在这个不同寻常的节日里,以虔诚的心祈祷,安抚那些已然逝去的魂灵。

清明节的作文 18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春到了,清明节也就来临了。每每这时,人们又会匆匆地赶着去祭拜自己身边那些死去的亲人、朋友和先烈了。每当到了这一天,我就会想起我的太公、太婆;每当到了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到他们的墓前去清扫墓尘、去祭奠,这是从我约摸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如今已有六七个年头了。

今年清明节,我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太公、太婆那里扫墓,准备想把自己即将毕业的事情和考试成绩告诉“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刚好学校放假三天,正遂了我心愿。

今天一早,我就和爸爸到街上买了俩篮子的香菊花,昨晚我还特意让妈妈为我做了几朵纸的白花,准备戴着,显得更有诚意和敬意。今天天气不算好,没有那么阳光灿烂,幸好没下雨,不会像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那样缠绵惆怅。但是天空灰蒙蒙的,倒更增添了几分我对太公、太婆的怀念和哀思之情。

一路上,我们全家十二口人共同驱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灵峰山山脚下。在路上,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大伯、大妈、哥哥,妹妹等,她们怀着无限虔诚,也纷纷地向自己亲人的`墓碑走去,络绎不绝。我想:清明节这个祭日,真是有凝聚力,每个人都要去朝拜自己的祖先。边想边下车,随着人流,我们慢慢拾级登上了灵峰山。来到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公太婆的墓地很宽敞,浇上水泥,比较平坦。爸爸妈妈和奶奶拿出纸钱用小石头压在墓前,并在坟墓的四周插上纸标,我也过来帮忙,把菊花篮搁在太公、太婆墓碑面前。接着奶奶拿出了一些水果、饼干、糕点等祭品,摆在坟前,这是惯例。以前我认为这是一种迷信,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意识到这是对一种传统模式的继承和发扬,还蕴涵着对死者的尊敬的习俗。随后奶奶拿出了一把香,点燃了分给爸爸妈妈、大伯大妈等人,我也拿了一枝,妈妈还把事先准备好的白花佩在我们身上,然后我们排成一行,朝着太公、太婆行礼祭拜。在行礼时,我还听到奶奶嘴里在念叨着:“爸、妈,我把儿孙们都带来一起看您们了,请您们看看她们吧,您的小曾孙都已经上五年级了,成绩很棒,知道吗?请您们好好安息吧......”听着奶奶的默祷,我似乎又看到了太公、太婆那熟悉的面孔,尤其是太婆,她是在我刚刚满六岁的时候去世,记忆很深。

那时侯,爸妈上班忙,经常不在家,爷爷奶奶也上班,我就经常跟着太婆,她给我喂饭,穿衣服,还带着我到邻居小店去玩。别看太婆年纪大,八十多岁,还挺有力气,我一不乖,她就背着我,等我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她就想办法哄着我睡觉,还给我买东西吃,直到爸妈回来,才放心地离开。还有一件事情我记忆特别深,就是太婆很勤劳,那时候,我们住在老家,没有矿泉水,太婆就经常为我们烧开水,记得我泡奶粉的开水,都是她烧的。听阿爸讲,太婆直到去逝那一天的上午,还在烧开水给我们吃。因为脑溢血,一下子就走了,而且永远的离开我们了。想到这里,我不由得鼻子一酸,呜咽地说:“太婆,我真的好想您了!”。是啊,这么多年来,太婆对我的疼爱和关心,我始终不会忘记,尤其是她勤俭朴素的身影更让我久久挥之不去。正是她的这种勤劳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学习上不断奋进,考取了好成绩。我想:她的勤俭不正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的一种龙族精神吗?不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吗?往上追朔,一代一代延续,我们不能弃根,应该发扬下去。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在山上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将近中午,又到了即将告别太公、太婆的时候了,我有些不舍,但又无奈,只能在心头默默地祝祷:“太公、太婆,您们好好安息吧!让这里的青山和碧水永远伴着您们长眠;让这里的绿树红花永远为您们遮风避雨。”

再见了,让明年的清明我们再来看望您们。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