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的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太平广记》的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言纪实小说的总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太平广记》的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窦玄德,河南人也。贞观中,任都水使者,时年五十七,奉使江西[注]。发路上船,有一人附载。窦公每食余,恒啖附载者,如是数日,欲至扬州,附载辞去。公问曰:“何速?”答曰:“某是司命使者,因窦都水往扬州,司命遣某追之。”公曰:“都水即是某也,何不早言?”答曰:“某虽追公,公命合终于此地,此行未至,不可漏泄,可以随公至此。在路蒙公余食,常愧于怀,意望免公此难,以报长者深惠。”公曰:“可禳否?”答曰:“彼闻道士王知远乎?”公曰:“闻之。”使者曰:“今见居扬州府。王尊师行业幽显,众共尊敬。其所施为,人天钦尚。与人章醮,有厄难者,天曹皆救。公可屈节咨请,得度斯难。明晚当奉报灭否。”
公既奉敕,初到扬州,长史已下诸官皆来迎。公未论事,但问官僚见王尊师乎。于时诸官,莫测其意,催遣迎之。须臾,王尊师至,屏左右具陈情事。师曰:“比内修行正法,至于祭醮之业,皆所不为。公衔命既重,勉励为作,法之效验,未敢悬知。”于是命侍童写章,登坛拜奏。
明晚,使者来报公曰:“不免矣。”公又求哀甚切。使者曰:“事已如此,更令奏之,明晚当报。仍买好白纸作钱,于净处咨白天曹吏,使即烧却;若不烧,还不得用。不尔,曹司稽留,行更得罪。”公然之,又白师,师甚不悦。公曰:“惟命是遵,愿垂拯济。”师哀之,又奏。明晚使者来,还报云:“不免。”公苦问其故,初不肯言,后俯首答曰:“道家章奏,犹人间上章表耳。前上之章,有字失体;次上之章,复草书‘仍乞’二字。表奏人主,犹须整肃,况天尊大道,其可忽诸?所上之章,咸被弃掷,既不闻彻,有何济乎?”
公又重使令其请托,兼具以事白师。师甚悦云:“审尔乎!比窃疑章表符奏,缪妄而已。如公所言,验若是乎!”乃于坛上取所奏之章,见字误书草,一如公言。师云:“今奏之章,贫道自写。”再三合格,如法奏之。明旦使者报公云:“事已谐矣。”师曰:“此更延十二年。”公谓亲表曰:“比见道家法,未尝信之。今蒙济拔,其验如兹。从今以往,请终身事之。”春秋六十九而卒。
(选自《太平广记》,有删改)
注:江西:隋唐以前,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有时又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既奉敕,初到扬州 敕:皇帝的诏令
B.屏左右具陈情事 屏:避退
C.窦公每食余,恒啖附载者 啖:给……吃
D.比窃疑章表符奏 比:比较
解析:比:近来。
答案:D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解析:均为语气副词,可译为“难道、怎么”。A项,前者为介词,可译为“因为”;后者可译为“趁机”。B项,前者为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后者为介词,可译为“依靠”。D项,前者为副词,可译为“就”;后者为副词,可译为“是”。
答案:C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窦玄德五十七岁时任都水使者,奉命出使长江北岸地区,上船出发时有个人也来搭乘,这个人本是来取他的性命的,后受到窦玄德的赏赐,心中希望能免除他的这个灾难。
B.窦玄德系受皇命而来,长史以下各级官吏都来迎接他。他没有谈论政事,只问官员僚属见过王尊师没有。当时各级官员没有人能猜透他的心意。
C.王尊师到来后,窦玄德就屏退身边侍候的人,把整件事情详细陈述了一遍。王尊师马上就亲自写陈奏文书,登坛跪拜上奏,为窦玄德消灾。
D.解救成功后,窦玄德对他的亲戚说:“我每次看到道家法术,都不曾相信它,如今承蒙道术拯救,方知如此灵验。从今以后,请让我终身奉道。”
解析:“马上就亲自写陈奏文书”错误,原文是“于是命侍童写章,登坛拜奏”。
答案:C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衔命既重,勉励为作,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然之,又白师,师甚不悦。公曰:“惟命是遵,愿垂拯济。”师哀之,又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上之章,咸被弃掷,既不闻彻,有何济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您既然担负重大的使命,我就尽力为您作法,但是效果,我还不能预先知道。(得分点:衔、悬及句意各1分。)
(2)窦玄德觉得这话很对,又禀告王尊师,王尊师很不高兴。窦玄德说:“我完全遵从您的吩咐,望您施恩拯救我吧。”王尊师觉得他很可怜,又奏报了一次。(得分点:白、惟……是……、哀及句意各1分。)
(3)(前两次)上奏的表章,全都被扔到一边去了,既然不能使天尊听到,有什么作用呢?(得分点:弃掷、济及句意各1分。)
《太平广记》阅读及答案参考
附加题(10分)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①。尝以一束苎②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③钱,时遽未之录。尔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酬,往复十余,彬毅然不受。
彬后为郫④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之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选自北宋《太平广记》)
【注释】①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度量。②苎:zhù,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③质:抵押借货。④郫:pí,地名,今四川成都西郊郫县。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3分)
①尝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 )
②以手巾裹之( )
③辄以金之半酬( )
小题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分)
后 赎 苎 于 束 中 得 金 五 两 以 手 巾 裹 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小题4:从文中你看到甄彬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1)曾经 (2)用 (3)就
小题2:(2分)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小题3:(3分)你昔日有还金的美名,所以不再以此告诫你了。
小题4:(2分)拾金不昧、诚信、廉洁谨慎。(答一点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本着“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内的文言实词和几个常用的虚词解释要牢记在心。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做到具体、精确。如这里“以”应理解为“用”。
小题2:
试题分析: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本句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注意“诫”等重点词语的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甄彬是一个拾金不昧、诚信、廉洁谨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