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阅读答案(精选15篇)

发布者:唯品一生 时间:2024-12-3 08:46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精选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桃花源记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精选15篇)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1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醉翁亭记》)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

B、①遂与外人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

C、①此人一一为具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以复

D、①停数日,辞

②鸣声上下,游人而禽鸟乐也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至于负者歌/于途

D、往/来而不绝者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与乙段“觥筹交错”中的“交错”两词的古义完全相同。

B、“豁然开朗”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苍颜白发”暗示出欧阳修已老态龙钟。

C、甲、乙两段文字语句错落有致。前者重在写景,后者重在写人;前者实写,后者虚写。

D、甲段主要描写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图景,乙段主要描绘太守与民同乐图。

参考答案:

1、D

2、B

3、D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2

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选段,完成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A、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的原因是( )

A、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B、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C、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D、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3、翻译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渔人离开时,桃源人对他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文中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整整齐齐的样子 B、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C、同“邀”,邀请。 D、田间小路

2、B

3、(1)村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时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了。

(2)村中人自己说他们的先人为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1)因为桃源人不想让外面的人来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意对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3

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3】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

【小题4】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译出大意)

【小题3】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小题4】

(1)世外桃源先忧后乐(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__

③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甲】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中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无论是甲文中虚构出的“世外桃源”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②同“邀”,邀请;

③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④官府的公文。 (意对即可)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意对即可)

3.为桃源外战乱频繁,现实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意对即可)

4.以古代名贤自况(类比),进一步突出“德馨”(自己品德高尚)。 (意对即可)

5.不同意。【甲】文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乙】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意对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5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

(2)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果,寻病终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

B.无论魏晋

C.率妻子邑人

D.鸡犬相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两句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

5.写出《大道之行也》中与本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境相近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类(2)全、都(3)寻找(4)不久。

2.D

3.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4.热情好客;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意合即可)。

5.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6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1)欲穷其林 穷________________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云________________

(3)诣太守,说如此 诣________________

(4)阡陌交通 交通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此人 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3.翻译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桃花源中的人和渔人的交谈都说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回答问题。

(1)文中有两处语句暗示了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不存在的理想社会,请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的.环境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穷尽,走完;(2)说;(3)到,拜见;(4)交错相通

2.D

3.问(村中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村中人)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4.①桃花源中的人问渔人从哪里来?

②桃花源人向渔人说明来到此地的原因。

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

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外传桃花源的事情。

5.(1)①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和平、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7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3.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他们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共同的用意?(2分)

参考答案:

12.略(4分)

①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之类。(2分)

②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们听了都很惊叹。(2分)

13.(2分)都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憎恶,(1分)以及对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1分)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8

(二)(11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节选)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未果,病终:

小题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2分)

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具答之 D.闻之,欣然规往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小题4: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1)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不久

小题2:.B

小题3:(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就顺着原路(回去),处处作了记号。

小题4:要点:①自然环境优美 ②社会安定和平 ③百姓生活和乐

小题1:试题分析:“绝境 寻”都是古今异义的`字,很典型。“绝境”译为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寻”不久。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交通”“志”等。“交通”是文言文中重点古今异义词,在语境中应译为交错相通。“志”是做标志,做标记。

小题4:试题分析:根据一、二段的内容可知,此题实际是让概括桃花源的特点,根据文章对桃花源的描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可知,桃花源环境优美;生活安乐、富足;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和乐相处。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9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24、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2分)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4分)

(1)黄发垂髫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采药至衡山

(4)深入忘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2分)

A、乃不知有汉乃相谓曰

B、忘路之远近水陆草木之花

C、一人便以笠自障先帝不以臣卑鄙

D、其真无马邪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28、【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一词相仿。(1分)

29、【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

24、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2分)

25、(1)小孩(1分)(2)妻子和儿女(1分)(3)曾经(1分)(4)通“返”,返回(1分)(共4分)

26、B(2分)

27、(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分)(2)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动的踪迹,(他们两个人)对此感到很奇怪。(2分)(共4分)

28、豁然开朗(1分)

29、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10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第1-3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_________________

(2)未果,寻病终

寻: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不久

2.(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就顺着原路(回去),处处作了记号。

3.①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乐(意思对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1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安定。

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便要还家(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诚不可( )

(4)亡天下( )

3、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讯

C.交通 妻子

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举例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

〔帮帮你〕:可联系《治水必躬亲》、《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祖先躲避战乱;隋炀帝失天下

2、(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

3、C

4、(1)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述说,他们听了都很惊叹。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5、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陈涉世家》中“天下苦秦久矣”“失期当斩”……等句,让读者看到秦王朝的暴力统治是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因此,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才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

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朝代)著名诗人___,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_、___。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③甚之(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如此美好,那么你理想中的社会王国是什么样的?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的设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东晋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归园田居》

2、(1)鲜艳美丽(2)整齐的样子(3)对……。感到奇怪(4)不值得,不必

3、(1)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2)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显得心满意足。

4、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

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5、“略”。符合社会现实言之有理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13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之哭也:

④苛政于虎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②今吾子又死焉

译文:

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参考答案:

1、①交错相通

②“邀”,邀请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

2、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3、记叙(描写)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

4、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意思对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14

桃花源记(选段)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便还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屋舍俨然

来问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参考答案:

1. ①通“邀”,邀请 ②与世隔绝的地方 ③整齐的样子 ④都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意思对即可)

3.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源中生活安宁/没有战乱/能安居乐业。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15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答案:

1、(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2、(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3、A

4、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