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发布者:青衫磊落 时间:2024-10-24 21:51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愚公移山》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1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⑴惩( )山北之塞

⑵甚矣,汝之不惠( )

2.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可分为三层,请用文中语句写出二、三层大意。

第一层:面山而居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苦于;⑵同“慧”,聪明。

2.参考: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稍长的'三人挑着担,拿着镐上了山,凿岩石,挖泥土,挥汗如雨,号声震天,再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迹成了山脊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3.聚室而谋;叩石垦壤。

4.参考:寓意: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赞成:因为遇到困难一味退缩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成功。不赞成:因为当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学会放弃,另找其它的办法,就不会钻死胡同,陷入困境。(意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2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_______

③何苦而不平_______________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通,变通;②穷尽;③愁;④通“无”,没有。

2.你太不聪明了!

3.D

4.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3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选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更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真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阅读题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惩山北之塞_______

(2)且焉置土石_______

(3)何苦而不平_______

(4)无陇断焉_______

2.翻译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回答填空。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拥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愚公驳斥智叟胜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行、王屋两座山被移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这个故事的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参考答案

1.(1)戒,这里是。

(2)安放。

(3)愁。

(4)高地

2.(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2)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3.(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杂然相许;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河曲智叟亡以应;

(6)帝感其诚。

4.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又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更有说服力。(意对即可)

5.示例:不同意。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意对即可)

6.D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4

文言文阅读。

【甲】《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①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②。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③于东海。

【注释】①枯(zhè)木:枯树,桑树一类。②其鸣自詨(xiào):它的鸣声是自己呼叫自己的名字。詨,呼叫。③堙(yīn):填。

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__________ 是炎帝之少女__________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画一处)

常 衔 西 山 之 木 石

3.下面划线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汝心之固/常衔西山之木石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面山而居

C.其上多柘木/其如土石何?

D.杂然相许/高可二黍许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什么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且:将近 是:这

2.常衔/西山之木石

3.B

4.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5.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精神。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人生有时会面对如大山般的艰难险阻甚至或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镇定自若,勇敢无畏,就能克服困难,战胜灾难。(意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⑴惩山北之塞( )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 )

⑶河曲智叟亡以应(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⑵险,险峻的大山。⑶亡,通无。

2.⑴你太不聪明了。

⑵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3. 要点:①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艰难险阻。②做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对不同意见要以理服人。⑤有志者事竟成。(意思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6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请解释下面加粗词的词义。

亡: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亡通无,没有;②灭亡;③逃跑。

2.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

3.示例:要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想成就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7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友人惭,下车引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皆以美于徐公

C.河曲智叟亡以应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

D.惧其不已也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⑵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

⑶杂然相许许:

⑷操蛇之神闻之操: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5.对于愚公移山历来毁誉不一,你认为愚公该移山还是搬家?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0xx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2.D

13.且:将要,快要或将近(2)汉阴:汉水的南岸(3)许:赞同(4)操:持,拿

14.(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冬夏季节变化,才能往返一次。

15.观点一:愚公应该移山。

(1)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山可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只要持之以恒,山终有被挖平的一天。

(2)移山有利,愚公一家深受阻塞之苦,搬掉两座山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给子孙后代带来莫大好处,这是深谋远虑之举。

观点二:愚公应该搬家。

(1)搬家比移山容易得多,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工具简陋,劳动强度巨大,移山困难重重。

(2)搬家比移山更明智。做事要会变通,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山外更开阔,更方便,更适宜居家生活。(大意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8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固不可彻( ▲ )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

⑶何苦而不平( ▲ )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甚矣,汝之不惠!

20。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1。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3分)

答案:

18.⑴通,变通 ⑵穷尽 ⑶愁 ⑷通“无” 评分标准:每处1分,第⑷题直接写“无”,也不扣分,共4分。

19.你太不聪明了! 评分标准:整体意思答对,关键词“惠”、“甚”翻译正确,得3分;“惠”、“甚”翻译错误,每词扣0.5分。共3分。

20. D 评分标准:共3分。

21.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评分标准:表明态度,得1分;不怕艰难、坚持不懈,得1分(只写到了‘坚持不懈”也给1分);具有长远的目光或“发展的目光”, 得1分。意近即可。共3分。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9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对下列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聚室而谋曰室:家人

B.指通豫南 指:指向

C.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险峻的大山

D.杂然相许许:赞同

2.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B.以君之力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桓侯遂死

D.跳往助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下列各句中,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写愚公决定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B.选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到“隐土之北”,是故事情节的开端,第二层写移山的情景,是故事情节的发展。

C.选段围绕愚公移山主要有三种态度,依次是赞同、献疑、支持

D.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孀妻有遗男,共五人,且老的老,少的少,且运输工具落后,移山根本不可能成功。

4.将第二大题语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D

4.①苦于山北交通的阻塞,出门回家都要绕行,(愚公)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

②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的几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去。(意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10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署易节,始一反焉。

10.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便要还家()(2)杂然相许()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如土石何

B.具答之投诸渤海之尾

C.屋舍俨然杂然相许

D.不复出焉且焉置土石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

14.内容理解。(4分)

(1))甲段作者虚构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愿望?(2分)

答:

(2)乙段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愿望?(2分)

答:

参考答案:

10.(2分)(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每小题1分)

11.(2分)(1)通邀,邀请(2)赞同,赞许(每小题1分)

12.(3分)C

13.(4分)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冬夏换季(寒来暑往),(他们)才往返一次。或:一年的时间,(他们才往返一次。

(每小题2分,翻译准确、表连通顺即可)

14.(4分)

(1)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平等、和谐生活的愿望。

(2)反映了人们与困难作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每小题2分,意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11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且焉置土石 年且九十 穷且益坚

B.始一反焉 举一反三 反客为主

C.汝之不惠 小惠未遍 小恩小惠

D.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顽固不化

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翻译: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理解:愚公的妻子认为,仅凭愚公一个人的力气很难把太行山、王屋山挖平,应该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挖平大山。

[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识到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代坚持,就能移走大山,从而有力地反驳了智叟。

13.阅读选文和下面材料,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并结合两文内容做简要分析。(4分)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日:“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④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zhì: 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答:

答案:

11.D(2分)

12.乙(2分)

13.答案示例:(4分)

做事要有坚定的目标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有所收获。选文中的愚公为了挖走大山不怕困难,尽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但仍然坚持,并且要世代坚持,终于感动天帝,搬走大山。而链接材料中的`鲁公,有修建园子的想法,但遭到父、妻等人质疑时,不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反而畏难退缩,修建园子的事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通过两篇文章中两位主人公行为和做事结果的对比,我悟出此道理。

(道理2分,结合选文分析1分,结合链接材料分析1分。)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1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2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⑵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⑶ 惧其不已也 已:

⑷ 无陇断焉 陇断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甚矣,汝之不惠!

⑵ 何苦而不平?

【小题3】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 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4分

答案

【小题1】毛,通“苗”,“草”的意思;亡:通“无”;已:停;陇断:被高地阻断。

【小题2】你太不聪明了! 有什么担心挖不平呢?

【小题3】略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本题中“毛”“亡”都是通假字,要注意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第一句是倒装句,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翻译,第二句的.反问语气要翻译出来,最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分析两个人物所站的角度,即一个是“静止”地看问题,一个是“发展”地看问题,从这个方面谈感想。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13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仔细观察,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与“始一反焉”中“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C.困于心,衡于虑

D.一狼洞其中

2、下面句中的“之”与“渤海之尾”中“之”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C.是炎帝之少女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惩山北之塞_______

(2)杂然相许_______

(3)无穷匮也_______

(4)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1)苦于(2)赞同(3)穷尽可能(4)通无,没有

4、(1)就凭你余留的岁月和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2)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14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予,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文中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几个方面?文中哪句话从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写“其妻献疑”,用意有二:

(1)突出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其妻认为开山平险一事太难,不仅挖掉这两座大山非愚公之力所能及,而且挖出的土石放到何处也是一大难题。其妻的'这些顺虑,愚公当然是考虑了的。但是,愚公为了子孙后代出入不受阻碍,他以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下决心要开山平险。

(2)突出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知道仅凭自己“曾小能损魁父之丘”的这点力量是完成不了这件事的。但他相信他的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有征服自然的信念。(意对即可)

2.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足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慰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究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足“智”,而是真正的“愚”。(意对即可)

3.愚公移山困难有:(1)山高而且大;(2)运土石的工具很小;(3)运土石的距离远、时问长。这可以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中得知,也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15

【甲】《愚公移山》(节选)《列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 ②〔庶几〕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惩山北之塞( ) (2)固不可彻( )

(3)甚矣,汝之不惠( ) (4)虎亦寻卒去(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Ⅹ”(2分)

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映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4.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2分)

参考答案:

1、(1)苦于(2)通(3)通“慧”,聪明(4)不久(4分,每对一个得1分)

2、(1)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分)

(2)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2分)

3、A× B× C√ D√ (2分,每个0.5分)

4、提示:人生有时会面对如大山般的艰难险阻甚至或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镇定自若,勇敢无畏,就能克服困难,战胜灾难。(能就一篇文章谈感想即可得满分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