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题葡萄图》阅读答案及赏析

发布者:亮剑杀 时间:2024-6-20 19:55

徐渭《题葡萄图》阅读答案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徐渭《题葡萄图》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徐渭《题葡萄图》阅读答案及赏析

徐渭《题葡萄图》阅读答案及赏析 1

题葡萄图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 ①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性情放纵,屡试不第。

(1)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2)作者选取的“明珠”这一意象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鉴赏。

【解析(1)】分析诗歌形象要注重分析诗歌所描写的事物的特征,把握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如头两句中的“落魄”“啸晚风”,直接写出了诗人形象,后两句中的“无处卖”“闲抛闲掷”,则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不得志。此外,还要注意结合诗歌下面的小注,做到知人论世。

【答案(1)】这是一位落魄潦倒但又狂放不羁的`诗人形象。第一句中的“落魄”一词写出其潦倒不得志,“独立”“晚风”写出其晚年寂寞孤苦,“书斋”“啸”字则写出诗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个性。

【解析(2)】解题时要注意“明珠”所用到的手法,再结合诗人生平怀才不遇的境况,可以得知诗人用“明珠”来喻己。回答时先解释“明珠”的内涵,再回答出诗人情感即可。(比喻性意象)

【答案(2)】诗中的“明珠”用比喻手法,表面上是比喻所画的葡萄,实际上喻指诗人的才识;这样的“明珠”却无处可卖,蕴含着诗人激愤、苦痛、狂傲的情感,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

赏析

徐渭满腹文才,却似明珠复土无人识得,只落得怀才不遇,仕途失意,一生坎坷,如今年已五旬,还颠沛流离……想到这里,不由悲从中来。这悲凉凄切的诗句,徐渭从心底里发出了世道不公,壮志难酬的时代感叹!“明珠”就是指葡萄,作者借葡萄画无处卖,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

徐渭《题葡萄图》阅读答案及赏析 2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诗以议论开篇,一、二句论画竹之难易繁简,感慨用笔简约比繁复更难。

B. 李诗三、四句描写画中“竹境”,由衷赞赏画者简画竹叶、繁画风雨的艺术处理。

C. 徐诗前两句概写自己大半生落魄经历,描绘了自己孤傲狂放、决不低头的.形象。

D. 李诗表达了作者重神似、重意趣的审美倾向;徐诗是题画也是书写自己的人生。

16. 如何理解《题葡萄图》后两句深刻含义?

【答案】

15. B

16. 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画笔之下的逼真的葡萄比作明珠,“明珠”暗指自己的才能,意思是“我”的才能无处运用,就像葡萄被抛弃在藤蔓中一样。表现了诗人被闲置、被埋没的现状,表达了诗人沉痛(或辛酸)落寞、抑郁不平的情感。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