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初中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发布者:温柔老农 时间:2024-6-20 19:43

《评语》初中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相信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其中的记叙文,更是常见,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记叙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评语》初中记叙文阅读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语》初中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原文: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1)小学三年级时

(2)十多年后

2、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和心理。

3、第8段加粗的句字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4、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5、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1)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一学期后,我才突然得知是误读。

(2)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不引起学生误读。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

2、排比、急切、疑惑

3、【提示】本题间接考察了描写方法,考试可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鉴赏。可以将本题转化为“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来思考。

4、B

5、【提示】本题可以转化为“标题的好处,作用”类题型来思考,再加以比较。回答本题时要善于运用其他考题,第18题就是一个提示。

从结构角度来看,“评语”这个题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包含了“小学时老师评语对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后我作为老师写评语给学生”两部分,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够全面。“评语”这个标题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内容角度来看,“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作者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为戒,其中也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扩展阅读:

去年春天,我在美国西雅图附近上学,听说住在台湾的父母要去泰国旅行,赶快拨了长途电话。

有一种项圈在台北就有卖,只是价格贵了很多,我看了几次都没舍得买。

听说妈妈要去清迈,那儿正好是这种项圈出产的地方,当然急着请求她一定要为我买回来,而且要多买几副好送人。

长途电话中,做女儿的细细描述项圈的式样,做母亲的努力想象,讲了好久好久,妈妈说她大概懂了。

启程之前,母亲为了这个托付,又打了长途电话来,这一回由她形容,我修正,一个电话又讲了好久好久。

等到父母由泰国回来时,我又打电话去问买了没有,妈妈说买了三副,很好看又便宜,价格只是台北的1/18,言下十分得意。接着她又形容了一遍,果然是我要的那种。

没过几天,我不放心,又打电话去告诉妈妈:“这三副项圈最好藏起来,不要给家中其他的女人看到抢走了。”妈妈一听很紧张,立即保证一定密藏起来,等我六月回来时再看。

过了一阵,母亲节到了,我寄了一张卡片送给伟大的母亲,又准备在母亲节这一天,打电话去祝福、感谢我的好妈妈。正想着呢,台湾那边的电话却来了,我叫喊:“母亲节快乐!”那边的声音好似做错了事情一样,说:“项圈被妈妈藏得太好了,现在怎么找都找不到,人老了,容易忘记,反正无论如何是找不到了。”

我一急,也不知体谅人,就在电话里说:“你是最伟大的妈妈,记性差些也不要紧,可是如果你找得出那些项圈来,一定更有成就感,快快去想呀。”

那几天,为了这三副项圈,彼此又打了好几回电话,直到有一天清晨,母亲喜出望外的电话惊醒了我,说找到了。“好,那你再去小心藏起来,不要给别人抢去,下个月我就回来了。”我跟母亲说。

等我回到台湾后,放下行李,立刻向母亲喊:“快拿出来看看,我的项圈。”

听见我讨东西,母亲轻叫一声,很紧张地往她卧室走,口中自言自语:“完了!完了!又忘了这一回藏在什么地方。”父亲看着这一场家庭喜剧,笑着说:“本来是很便宜就买来的东西,你们两个长途电话打来打去,价格当然跟着乱涨,现在算算,这些电话费,在台北可以买上十副了。”说时,妈妈抱着一个椅垫套出来,笑得像小孩子一样,掏出来三副碰得叮叮响的东西。

我立即把其中的一副寄到美国,给了我的以色列朋友阿雅拉,另外两副恰好存下来拍照片。

两个月之前,新象艺术中心又叫人去开会,再三商讨歌舞剧《棋王》的剧本。我穿了一件大毛衣,挂上这副项圈,把另一副放在大信封里。

当我见到担任《棋王》歌舞编排的弗劳伦斯·华伦时,我把信封递上去,果然给了这位美丽的女子好一个惊喜。当她上来亲吻我道谢时,我将外套一拉,露出自己戴着的一副,笑喊着:“我们两个是一样的。”

只留了一副下面铸成心形的项圈给自己,那是妈妈给的心,只能是属于孩子的。

(选自《读者》)

1、说说你对文末“妈妈给的心”的理解。

2、文中“长途电话”出现的频率极高,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3、文章花了不少笔墨写“我”送出的两条项圈,这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案

1.这副下面铸成心形的项圈里凝结着妈妈对“我”无尽的关爱与呵护,我要将它留下来做永久的纪念。

2.尽管长途电话的费用早已超过了项圈的价值,但母亲仍乐此不疲,作者借此表现母亲对“我”的请求的重视,3.不多余。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妈妈费尽心思为我购买和保管的项圈乏于“我”和“我”的朋友们的重要性,进而突出“妈妈的心”之于我的重要。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